网络与道德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网络与道德 课件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64.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其它版本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09-11-04 20:37: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网络与道德
网络意思:一个巨大的虚拟画面,把所有东西连接起来 。
道:道就是明事理。 德:德就是付出。 道+德:笼统的讲就是有素质。
现在,网络与我们日常生活、工作及学习关系越来越密切,网络社会成为一个没有国界、不分种族、没有地位高低的“虚拟社会”。
你喜欢上网吗?――谈谈对“青少年上网的好处”的讨论
互联网好处与坏处
第一,可以开阔视野 。
第二,可以加强对外交流 。
第三,可以促进青少年个性化发展。
第四,可以促进青少年的学业。
你爸爸妈妈、老师对你上网持何态度:
全凭我自个儿作主;
有一定限制;
反对;
那像同学们刚刚所提到的,网络如此绚丽,如此好,那我们的爸爸妈妈、老师为何还要对我们的上网进行限制,甚至是反对呢?――
1.亮亮的成绩为什么从全年级70名跌到300多名?
2.亮亮母亲为什么要当义务巡查员?
3.如果你是亮亮,你会怎么做呢?
儿子迷恋上网 伤心母亲欲做网吧义务巡查员
半夜12点,胡爱珍醒来,发现14岁的儿子亮亮的床又空了,儿子第四次在半夜失踪。
  由于白天被管得很紧,亮亮没有多少机会泡网吧,于是他就趁半夜父母睡着,偷偷出门,有时还和班里的同学约好同去。
  胡爱珍在一家网吧门口找到儿子的自行车,她在门口打了派出所的求援电话。
  胡爱珍说,儿子已经从全年级70多名跌到现在的300多名。
  领回儿子后,胡爱珍有了当义务巡视员的想法,她说,这可以为许多母亲分忧。“我知道骂不过老板,我就在网吧门口守着,来个孩子,我劝一个。”
案例一:
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要善于网上学习 不浏览不良信息
要诚实友好交流 不侮辱欺诈他人
要增强自护意识 不随意约会网友
要维护网络安全 不破坏网络秩序
要有益身心健康 不沉溺虚拟时空
你认为网上哪些信息属于“不良信息”?
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要善于网上学习 不浏览不良信息
要诚实友好交流 不侮辱欺诈他人
要增强自护意识 不随意约会网友
要维护网络安全 不破坏网络秩序
要有益身心健康 不沉溺虚拟时空
在聊天室中聊天时为保护自己故意隐瞒自己的真实姓名、年龄及家庭信息是欺诈他人吗?
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要善于网上学习 不浏览不良信息
要诚实友好交流 不侮辱欺诈他人
要增强自护意识 不随意约会网友
要维护网络安全 不破坏网络秩序
要有益身心健康 不沉溺虚拟时空
如果有一个自称年龄与你相当的网友提出要和你见面探讨学习,你该怎么办呢?
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要善于网上学习 不浏览不良信息
要诚实友好交流 不侮辱欺诈他人
要增强自护意识 不随意约会网友
要维护网络安全 不破坏网络秩序
要有益身心健康 不沉溺虚拟时空
哪些行为属于“破坏网络秩序”的行为?
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要善于网上学习 不浏览不良信息
要诚实友好交流 不侮辱欺诈他人
要增强自护意识 不随意约会网友
要维护网络安全 不破坏网络秩序
要有益身心健康 不沉溺虚拟时空
你是如何安排上网时间的呢?
1998年8月21日,犯罪嫌疑人、复旦大学研究生杨某因非法入侵和攻击上海某网络公司计算机网络,被警方以“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罪名逮捕。
案例二:
你认为杨某的行为不符合《网络文明公约》的哪一条呢?
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要善于网上学习 不浏览不良信息
要诚实友好交流 不侮辱欺诈他人
要增强自护意识 不随意约会网友
要维护网络安全 不破坏网络秩序
要有益身心健康 不沉溺虚拟时空
一言不和,16岁少年举刀杀人
16岁的少年胡某在网吧里玩一种用刀捅人的暴力游戏时,由于技术欠佳,胡某每次都被别人“捅”倒。坐在胡某旁边的一名与胡某同龄的少年也在玩同一种游戏,他忍不住对胡某冷嘲热讽。在网络上“杀”红了眼的胡某当即火冒三丈,抽出大半尺长的防身刀具,捅向受害人的胸口,导致受害人当场死亡,而胡某依旧沉浸在暴力游戏中。直到警方赶到现场,胡某才惊醒:“我是不是杀死了人,会不会坐牢?”
案例三:
你认为胡某的行为不符合网络文明公约的哪一条呢?受害人的行为对不对呢?
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要善于网上学习 不浏览不良信息
要诚实友好交流 不侮辱欺诈他人
要增强自护意识 不随意约会网友
要维护网络安全 不破坏网络秩序
要有益身心健康 不沉溺虚拟时空
一天上午,一批人突然造访小陈(化名)的公司,其中有警察、律师和台湾商业软件联盟(BSA)的代表,他们拿着法院的搜查票,打开公司的每一部计算机,针对其中几种特定软件的画面,一一记录拍照存证。原来,公司被人检举使用盗版软件,当初为了省钱使用盗版软件,如今小陈的老板因提不出购买软件的证明文件,只好付出一笔可观的赔偿金,以求软件厂商撤诉,幸好双方最后达成和解。
案例四:
你认为小陈的老板的盗版行为不符合网络文明公约的哪条?
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要善于网上学习 不浏览不良信息
要诚实友好交流 不侮辱欺诈他人
要增强自护意识 不随意约会网友
要维护网络安全 不破坏网络秩序
要有益身心健康 不沉溺虚拟时空
知识产权及保护
知识产权是指工业、技术、科学、文学或艺术领域智力成果的创造人依法所享有的权利。主要包括专利权、商标权和版权(著作权)。此外还有邻接权、商号权、商业秘密权、产地标记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等。
其实,公司老板使用盗版软件是违反了《知识产权法》。
为什么要保护知识产权?
由于知识产权是一种无形财产,是产权人花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创造的财富,保护知识产权不仅是对产权人劳动的肯定和尊重,同时还为了鼓励进一步的发明创造和技术创新。
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WTO(世界贸易组织),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是中国入世后重要的国际国内义务。
使用盗版软件是一种侵犯知识产权行为,同学们应把软件当作普通商品一样合法地获得与使用。
信息技术是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而计算机技术的核心是软件技术,计算机软件因其易于复制和传播而最容易被盗版。因而盗版软件成为知识产权方面侵权最严重的领域。
参考下列给出的两个网址,分别就《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及保护知识产权谈谈你的看法与做法。
我们与网络齐飞,道德共长天一色。
团中央书记谈网络文明公约:http:///GB/guandian/183/6103/6104/20011121/610121.html
中国知识产权网:
http:///
课后作业:
在思想家眼中:网络本身就是形形色色的,有真有假,有好有坏,有金子也有粪便。网络是个大空间,人在其中的姿态也同样是形形色色的。制造网络的人是圣贤,拒绝网络的人是白痴,聆听网络的人是教民,毁灭网络的人是暴徒,拼接网络的认识学者,藐视网络的人是市侩,恪守网络的人是愚人,利用网络的人是智者。
  在交警眼中:无论是什么事物他都应该遵循“红灯停,绿灯行”这个基本的交通规则。交通如此,网络亦如此。也许有人会说,网络中没有红绿灯,但真正的红绿灯就在你的心中。
  在刑警眼中:无论是真实的现实生活,还是虚拟的网络世界。我们都要遵守“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依法原则。不管是谁,只要他做了有害于人民利益的事,那么它终究难逃法网,正所谓“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在法官眼中:每个人的心里都应该有一架天平,亘古不变的左右平衡,去测量着心中的点点滴滴。
  在自己心中:其实自己最了解自己想了什么,干了什么,知道什么。至于自己下一步该干什么,得看你心中那盏启明灯能否照亮自己内心深处得道德底线。
  文章的最后,依然是那句“我们与网络齐飞,道德共长天一色。”不求做得最好,但求一句:问心无愧!
今天当我们步入网络社会,发现青年与网络之间存在众多的契合点,正是这些契合点使青年对互联网“一网情深”。青年在网络影响下千状百态虽然向社会展示了其众多绚丽之处,也令人倍感惊喜。但不少青年网民的失色表现却无论如何不能给社会增辉,不能让人高枕无忧。
警记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