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为运动员加油》说课
尊敬的各位评委、您们好。下面我将从以下8个方面来阐述我的这节课,不当之处,还请各位专家多多批评指正。
一、教材分析
《为运动员加油》是青岛出版社出版的山东省初中信息技术教材七年级上册第2单元,第2课。本课是在前面学习了Word文档的修饰及版面设计之后,进一步学习利用样式和模板,简化排版工序,提高工作效率。
教材中,本课由四个小部分组成,分别是:新建样式、应用样式、保存模板、应用模板。通过本课的学习能让学生创作出丰富多彩、更具个人特色的作品,学生也会十分感兴趣。
二、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目标:掌握样式与模板的概念与新建样式、应用样式、保存模板、应用模板的方法。
2、能够使用样式与模板快速排版格式相同的文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内容的学习,激发学生对电脑学习与应用的浓厚兴趣;在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中,培养学生互相帮助、共同研讨、团结协作的良好品质。增强灵活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具体任务:
1、任务1:依据课本操作步骤,新建一个“班级名称”的段落样式 。
2、任务2:依据课本操作步骤,新建一个“足球赛名单”模板。
3、任务3:依据教师展示的作品,利用所创建的样式和模板,完成该作品。
四、教学要点:
1、教学重点:本课的重点是在样式和模板的新建与应用。让学生逐步学会新旧知识的融会贯通。让学生知道计算机中的许多操作都是相通的或类似的。
2、教学难点:本课的难点是样式和模板的版式设计。
五、教法:
采用目前信息技术教学倡导的“任务驱动”教学法,以指导学生完成一个个具体的学习任务而开展课堂教学,以尝试发现、综合对比、总结归纳、网络教室直观演示等形式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六、学法 :
为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与学习习惯,通过上述教法,坚持以学体自主学习为主,让学生通过观察,自己发现问题、分组研讨问题、亲自尝试、合作解决、最后由学生自己归纳总结,来完成本课的三个任务。让学生以练为主,以亲自尝试实践、积极动脑动手来学习新知。
七、教学资源准备:
硬件准备:计算机网络教室。
软件准备:Windows操作系统、Word2000、多媒体网络教室软件。
素材准备:、课件、word素材。
八、教学过程设计
(一) 划分团队,展示排行榜,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全班分为两大团队,每个团队又由多个合作小组组成(一般是两人为一个合作小组,强弱联合)。对于老师提出的问题,哪个团队的同学最先发言,且回答正确,老师会在排行榜上为其所属团队插上一面小旗。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充分调动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二)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三)通过任务驱动,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研讨,亲自尝试;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感知。
展示三个任务:
演示最先完成同学的作品,并让其它同学点评,教师总结。
在学生研讨探索的过程中,老师加强巡视,了解学生学习情况,进行个别指导,引导学生互相帮助,协作学习。因为学生中电脑水平的差异是很大的,对于有的同学来讲,这个问题可能早已学会,那么就鼓励水平高的学生去帮助水平差的学生,形成良好的合作互助的学习方式。对于学生探究中共同遇到的困难,老师就借助网络教室演示系统带领学生一步步探索,并给探究成功的学生以展示自我的机会——当当“小老师”,演示并介绍自己的做法。在学生探究发现的基础上,老师再引导学生深入感知。
(四)通过综合练习,加深对新知的理解与熟练应用。
主题:为运动员加油横幅
方式:自由创作。
让学生根据自己所确定的主题大胆地去创新设计,不要求学生一律按照课本中的板报主题和样式去设计,如此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其学习主体作用和创造力。
(五)全课总结,对常规操作作总结指导。
最后,这是我从事信息技术教学几年来常用的三句话送给大家:
用信任的目光鼓励学生尝试;
用赞许的目光鼓励学生创造;
用微笑的目光评价学生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