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3张PPT)
实验项目 与水反应 与酸的反应
Na+H2O Mg+H2O Mg+HCl Al+HCl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常温下,反应剧烈,酚酞变红色 加热反应缓慢,酚酞变浅红色 反应剧烈,生成大量气体 反应较剧烈,生成气体
实验结论 失电子能力:__________ 失电子能力:________
结论 失电子能力:_____________
实验项目 与酸反应 与碱反应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两种沉淀都溶解 Mg(OH)2沉淀不溶解,Al(OH)3沉淀溶解
反应原理
实验结论 碱性: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 失电子能力:_________
元素(单质) Si P S Cl
与H2反应 高温, 很难反应 磷蒸气和氢气反应 加热时硫和氢气缓慢反应 _____或_____的条件下反应
气态氢化物 化学式 SiH4 PH3 H2S HCl
稳定性 不稳定 不稳定 ________ ______
从Si到Cl,单质与氢气化合越来越_____,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______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
的水化物 化学式 ________ H3PO4 H2SO4 _______
酸性 不溶性
____酸 _____酸 ____酸 酸性比
H2SO4____
从Si到Cl,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逐渐_____
结论 从Si到Cl,原子得电子能力逐渐_____
项目 同周期元素(除稀有气体元素,从左→右)
最外层电子数 由1递增到7(第1周期除外)
原子半径 逐渐减小
元素原子得失电子能力(金属性及非金属性) 失电子能力逐渐减弱,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主要化合价 一般情况下,最高化合价+1→+7(O、F除外);最低化合价-4→-1
单质及化合物性质 金属元素 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置换出氢气的难易程度 越来越难
单质的还原性 逐渐减弱
阳离子的氧化性 逐渐增强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 逐渐减弱
非金属元素 单质与氢气化合的难易程度 越来越易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逐渐增强
单质的氧化性 逐渐增强
阴离子的还原性 逐渐减弱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 逐渐增强
(共23张PPT)
实验过程
实验现象 CCl4层为橙色 加入淀粉溶液后溶液变为蓝色 加入淀粉溶液后溶液变为蓝色
离子方程式
实验结论 氧化性:_____________,还原性:_______________
项目 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
最外层电子数 相等
原子半径 逐渐增大
元素原子得失电子能力(金属性及非金属性) 失电子能力逐渐增强,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主要化合价 一般情况下,最高化合价=族序数,最低化合价=族序数-8
单质及化合物性质 金属元素 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置换出氢气的难易程度 越来越易
单质的还原性 逐渐增强
阳离子的氧化性 逐渐减弱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 逐渐增强
非金属
元素 单质与氢气化合的难易程度 越来越难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逐渐减弱
单质的氧化性 逐渐减弱
阴离子的还原性 逐渐增强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 逐渐减弱
结构
相似性
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性质(最高正价族序数(O、F除外)
同主族元素k
到下
结构
电子层数逐渐增多
递变性
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性质「(原子失电子能力逐渐增强
原子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
Li(+3)21
Na(+11)28
K{+19)2881
Rb(+37)281881
Cs(+55)28181881
Fr(+87)281832188
F(+9)27
Cl(+17)28
Br(+35)28187
I(+53)2818187
饱和[四氯
氯水化碳
Nabr
溶液
饱和‖淀粉
氯水{溶液
KI
溶液
饱和‖淀粉
溴水溶液
KI
溶液
(共34张PPT)
硅及其化合物的化学式 物质
类别 化学性质预测 预测依据
Si
SiO2
H2SiO3
水泥 玻璃 陶瓷
主要
原料 石灰石、黏土、石膏 纯碱、石灰石、石英 黏土(Al2O3·
2SiO2·2H2O)
主要
成分
及种类 硅酸三钙
(3CaO·SiO2)、硅酸二钙
(2CaO·SiO2)、铝酸三钙
(3CaO·Al2O3) 普通玻璃(Na2SiO3、CaSiO3、SiO2)石英玻璃、光学玻璃、钢化玻璃、有色玻璃、玻璃纤维 土器、陶器、瓷器
位置∥
元素原
数
周期
元素)
冬
最外层电子数「原子
反映
电子层级结构
元素化合价
原子半径
核电荷数
决定
性质八原子得失电子能力
物质
反映
物质
用途
决定
性质
Og+118)28183232188
结构电荷数、原子序数
核外电子排布电子层数
最外层电子数
反映/决定
决定反映
物理性质
判断元素推出位置
元素性质
位置
通过位置运用递变规律推的弋性质单质性质
周期族
化合物的性质
离子性质
位置
相似性:化学性质相似
同主族递变性:从上到下,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
性质—>
失电子能力逐渐增强
同周期—亠递变性:从左到右,失电子能力逐渐减弱
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
族IA
周期
18
ⅢA
ⅢA|ⅣAⅴAⅥAⅦA
13
16
17
①
3②③
④
⑤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