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6《测量气温》课件(28张PPT)+教案+练习+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5.16《测量气温》课件(28张PPT)+教案+练习+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5.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苏教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5-06 11:46:22

文档简介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5.16《测量气温》教学设计
课题
测量气温
单元
5
学科
科学
年级
3
学习
目标
科学知识:
1.通过讨论,认识到气温作为天气要素的重要性。
2.学习使用气温计,掌握温度的正确读、写方法。
3.阅读资料,了解百叶箱的用途。
科学探究:
1.学习用气温计测量气温,描述一天中气温变化的大致规律。
2.测量气温,发现不同情况下气温的差异性。
科学态度:
1.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测量并比较向阳和背阴处气温的差异。
2.通过百叶箱的设计,理解标准化测量的重要意义。
重点
学习使用气温计,掌握温度的正确读、写方法。
难点
学习使用气温计,掌握温度的正确读、写方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平时着装的多少是由什么决定的?帮助学生引导气温上来:随着气温的高低变化不断增减衣服。
2、气温不仅可以影响到我们穿衣,对天气的影响也是很大的。气温是最重要的气象要素之一。气温通常用气温计来测量。
回答
通过询问学生穿衣的准备,拉近学生与气温的距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讲授新课
一、学习使用气温计
1、认识气温计结构
2、温度的常用单位是摄氏度,用符号 “℃”表示。3、摄氏度和华氏度可以转化的:
华氏度(℉)=32+摄氏度(℃)×1.8
摄氏度(℃)=(华氏度(℉)-32)÷1.8
4、气温计读数方法
(1)液面零上为+,从0往上读;液面零下为一,从0往下数。
(2)计算每一小格代表的度数
以0℃到10 ℃这一个大格为例,一大格是10摄氏度,里面有10小格,每一小格代表1摄氏度。
5、观察温度计,哪种方法正确呢?
教师强调:读数时,视线要与气温计的液柱平行。
6、你能读出和写出气温计模型上的温度吗?
7、在实际情况中又该如何使用气温计呢?
拿——用手轻轻拿住刻度板,不用手捏住液泡,
也不能用嘴巴对着液泡呵气。
放——可以水平放置,也可以竖直放置。
等——等上2-3 分钟,等红色液柱稳稳的停在
那里,不再上升也不再下降。
看——视线和红色液柱最高点保持齐平。
8、视频:为什么气温计能测量温度?(播放视频)
二、知道气温重要性
气温会影响我们的衣食住行,有时知道准确的气温会更有利于我们的生活。一起来看以下场景,说说你知道了准确气温有什么作用?
1、场景一:衣
现在的气温还是比较舒适的,可天气预报明天又要降温8℃左右了,我们需要做什么?为什么?
【提示】
气象上需要发布寒潮蓝色预警。我们需要多加衣服,预防感冒。
2、场景二:食
在炎热的夏天,气温达到了38℃,我们需要做什么?为什么?
【提示】
气象上需要发布高温橙色预警,同时这个温度对于人体来说也已无法通过排汗确保正常体温,需要补充水分,以防体内电解质紊乱。
3、场景三:住
这么热的天,我们需要开空调了,预设的温度应该是多少呢?为什么?
【提示】
国际标准组织(ISO)有一个推荐值,夏天23℃—26℃,冬天20℃—24℃。在中国,《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的要求是,夏季室内空调温度不低于26℃,冬季室内空调供暖温度不高于20℃。
4、场景四:行
最近几天连续下雨,气温持续降低,天气预报报道明天的气温都到0℃以下了,我们需要做什么?为什么?
【提示】
0℃以下有冰冻,汽车要安装防滑链。
三、了解气温的差异性
1、活动任务:
在同一时间段,不同地点测量得到的气温一样吗?
组内选择不同的地点测量气温:阳光下、背阴处、草地上、地面上,并记录数据。
2、温馨提示
①各小组在指定的地点测量气温
②尽量轻声,不打扰其他班级上课
③小组合作,人人都参与测量、读数
④按照测量方法规范测量,及时记录
⑤完成后快速安静地回到教室
3、记录在不同地方测得的空气温度(℃)
草地上
水泥地上
阳光下离地面1.5 米处
背阴处离地面1.5 米处
比较测得的数据,我发现
同一时间,水泥地上比草地上气温高;
阳光下比背阴处气温高。
4、为什么测量地点不同气温不相同?
【提示】
地点不一样,所属的测量条件也不一样,像向阳处有就有太阳直射,背阴处没有太阳照到。
四、了解百叶箱的用途
1、既然同一时刻不同地方的气温是不同的,究竟以哪个地方的气温为准呢?天气预报中的气温又是在哪里测的呢?(播放视频:新闻《测量气温有讲究》)
2、原来气象部门是把气温计是放置在百叶箱里测量气温的。百叶箱是什么样子的?
【资料】
百叶箱是用来放置气温计等仪器的木箱。它的四壁用木片做成百 叶窗式,一面是门,箱顶和箱底用 高低不同的几块木板制成,箱内外 涂白漆。一般都架设在草坪上,箱 门朝北,箱底离地面1.5 米。
3、百叶窗为什么要有这些要求呢?
【讲解】
做成百叶窗式:为了确保通风良好;箱内外涂
白漆,是为了多反射一些阳光,
避免箱体被烤得过热;
架设在草坪上:因为草坪上的光和热的反射影
响最小;
箱门朝北:为了避免阳光直接照射到箱内;
距离地面1.5米:因为这个高度上空气变化较为
稳定,并且这个高度通常是人
活动的高度,测得的数据更具
实用价值。
五、课堂练习:判断题
1.测量气温时,手掌及手指不要覆盖液泡。( )
2.测量不同地方的气温,气温并不相同。( )
3.零上气温值与零下气温值在读法上有区别。( )
4.同一时间,水泥地上比草地上气温低。( )
5. 气温计上20?℃读作摄氏20度。( )
6.用百叶箱观测是一种标准化测量。( )
六、拓展提高:气温
【资料】
气象学上把表示空气冷热程度的物理量称为空气温度,简称气温。温度的常用单位是摄氏度(℃)。
天气预报中所说的气温,是指大自然状态下自由流动的空气温度,受人为因素干扰越少越好。世界气象部门为此制定了统一标准,即气象部门的测温温度计要放置在距离地面1.5米处,且放在空旷草坪上的百叶箱中。
气温的高低由太阳辐射量和辐射角度决定,同时还受到气流、云量和地 形等条件的影响。最高气温是一日内气温的最高值,一般出现在14—15时; 最低气温是一日内气温的最低值,一般出现在日出前。气象观测站一般一天 观测4次气温,分别为2时、8时、14时、20时四个时次;部分观测站根据实际 情况,一天观测3次气温,分别为8时、14时、20时三个时次。
七、作业布置
用自己学到的测量方法,每隔一小时测量一次气温,并及时做好记录。
指认气温计结构
认真听
判断正误
读数练习
注意听
观看视频
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回答
组内分工到实地测量,记录数据
分析数据,寻找规律
讨论
观看视频
阅读资料
认真听
独立完成
阅读资料
认识气温计的构造、温度读法和写法都是为了气温计的用法打基础的,学生只有掌握了气温计的用法,才可以去测一测不同地方的气温,获得准确的实验数据。
通过讨论交流,让学生认识到知道准确的气温有什么作用,从而顺利展开下面的活动。
让学生选择不同的观测地点:阳光下、背阴处、草地上、地面上测量得到数据从而通过数据发现不同情况下气温的差异性这一科学规律。
通过学生对百叶箱认识,以及对百叶箱需要遵循的条件的讨论交流,让学生理解标准化测量的意义。
课堂检测
拓宽学生知识面
巩固课堂知识,培养测量兴趣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到气温作为天气要素的重要性,掌握温度的正确读、写方法;了解百叶箱的用途。在科学探究中,学习用气温计测量气温,描述一天中气温变化的大致规律;通过测量气温,发现不同情况下气温的差异性;逐渐认识到气温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并能对自己的日常生活做出及时调整;懂得工具的使用能提高观测气温的精确性。
总结课堂
板书
板书设计
5.16《测量气温》同步练习
一、填空题
1、气温是最重要的______要素之一。
2、气温通常用______来测量。
3、温度的常用单位是______,用符号 “______”表示。
4、______是用来放置气温计等仪器的木箱。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测量气温时,手掌及手指不要覆盖液泡。( )
2、测量不同地方的气温,气温并不相同。( )
3、零上气温值与零下气温值在读法上有区别。( )
4、同一时间,水泥地上比草地上气温低。( )
5、气温计上20?℃读作摄氏20度。( )
6、用百叶箱观测是一种标准化测量。( )
三、选择题,把正确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1、我们使用气温计时,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
A.放在阳光照射不到且空气通畅的地方
B.等气温计里的液柱停止上升或下降后再读数
C.用测得的某一时刻的温度代表这一天的气温
2、下列气温计读法正确的一项是( )

3、当预报气温下降到0℃以下时,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路面有冰冻,汽车要安装防滑链
B.要穿厚一点衣服不挨冻
C.在屋里待着,不要出门
4、对不同地点所测量的气温数据进行比较,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
A.草地上和水泥地上相比,水泥地上的气温高
B.阳光下离地面1.5米处和背阴处离地1.5米处相比,阳光下气温高
C.室内气温和室外气温相比,室内气温高
5、对于百叶箱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太阳可以照射到百叶箱中的气温计
B.百叶箱中是通风的
C.百叶箱一般是黑色的
6、下列三个气温中,( )更接近此时的气温。
A.教室内21℃ B.大树19℃ C.旧光下25℃
7、通常情況下,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时可大约是( )
A中午12时 ——下午1时
B下午1时——下午2时
C下午4时——下午5时
8、如图所示,气温计的读数是( )
A.35℃ B.38℃ C.40℃
四、填写气温计结构名称

五、问答题
杭州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利用百叶箱研究气温的变化情况。据此回答下题。
(1)为防止一天中多次开箱观测时阳光对仪器的直接辐射,百叶箱的箱门一般朝向( )
A.东 B.西 C.北
(2)某日百叶箱的气温测量数据为22℃、17℃、35℃、28℃,其中35℃的记录时间应该是( )
A.8时 B.14时 C.20时
(3)测量气温的温度计最好放在(  )
A.室内 B.地面上 C.百叶箱中
(4)百叶箱外面成白色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可以反射太阳光 B.比较漂亮 C.防止太阳辐射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气象
2、气温计
3、摄氏度 ℃
4、百叶箱
二、判断题
1、√ 2、√ 3、√ 3、√ 4、? 5、? 6、√
三、选择题
1、C 2、A 3、C 4、C 5、C 6、B 7、B 8、B
四、填写气温计结构名称
①气温单位 ②刻度 ③液柱 ④液泡
五、问答题
(1)C (2)B (3)C (4)B
课件28张PPT。测量气温科学苏教版 三年级下新知导入平时着装的多少是由什么决定的?随着气温的高低变化不断增减衣服。新知导入气温不仅可以影响到我们穿衣,对天气的影响也是很大的。气温是最重要的气象要素之一。气温通常用气温计来测量。新知讲解活动1:学习使用气温计温度的常用单位是摄氏度,用符号 “℃”表示
华氏度(℉)=32+摄氏度(℃)×1.8
摄氏度(℃)=(华氏度(℉)-32)÷1.8认识气温计结构新知讲解气温计读数方法每一小格代表多少度?以0℃到10 ℃这一个大格为例,一大格是10摄氏度,里面有10小格,每一小格代表1摄氏度。新知讲解观察温度计,哪种方法正确呢?读数时,视线要与气温计的液柱平行。新知讲解你能读出和写出气温计模型上的温度吗?新知讲解在实际情况中又该如何使用气温计呢?拿——用手轻轻拿住刻度板,不用手捏住液泡,
也不能用嘴巴对着液泡呵气。
放——可以水平放置,也可以竖直放置。
等——等上2-3 分钟,等红色液柱稳稳的停在
那里,不再上升也不再下降。
看——视线和红色液柱最高点保持齐平。新知讲解视频:为什么气温计能测量温度?新知讲解活动2:知道气温重要性气温会影响我们的衣食住行,有时知道准确的气温会更有利于我们的生活。一起来看以下场景,说说你知道了准确气温有什么作用?新知讲解现在的气温还是比较舒适的,可天气预报明天又要降温8℃左右了,我们需要做什么?为什么?新知讲解在炎热的夏天,气温达到了38℃,我们需要做什么?为什么?气象上需要发布高温橙色预警,同时这个温度对于人体来说也已无法通过排汗确保正常体温,需要补充水分,以防体内电解质紊乱。新知讲解这么热的天,我们需要开空调了,预设的温度应该是多少呢?为什么?国际标准组织(ISO)有一个推荐值,夏天23℃—26℃,冬天20℃—24℃。在中国,《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的要求是,夏季室内空调温度不低于26℃,冬季室内空调供暖温度不高于20℃。新知讲解最近几天连续下雨,气温持续降低,天气预报报道明天的气温都到0℃以下了,我们需要做什么?为什么?新知讲解活动3:了解气温的差异性在同一时间段,不同地点测量得到的气温一样吗?组内选择不同的地点测量气温:阳光下、背阴处、草地上、地面上,并记录数据。新知讲解①各小组在指定的地点测量气温
②尽量轻声,不打扰其他班级上课
③小组合作,人人都参与测量、读数
④按照测量方法规范测量,及时记录
⑤完成后快速安静地回到教室温馨提醒新知讲解记录在不同地方测得的空气温度(℃)同一时间,水泥地上比草地上气温高;阳光下比背阴处气温高。新知讲解为什么测量地点不同气温不相同?地点不一样,所属的测量条件也不一样,像向阳处有就有太阳直射,背阴处没有太阳照到。新知讲解既然同一时刻不同地方的气温是不同的,究竟以哪个地方的气温为准呢?天气预报中的气温又是在哪里测的呢?观看视频:新闻《测量气温有讲究》新知讲解原来气象部门是把气温计是放置在百叶箱里测量气温的。活动4:了解百叶箱的用途百叶箱是用来放置气温计等仪 器的木箱。它的四壁用木片做成百 叶窗式,一面是门,箱顶和箱底用 高低不同的几块木板制成,箱内外 涂白漆。一般都架设在草坪上,箱 门朝北,箱底离地面1.5 米。新知讲解百叶窗为什么要有这些要求呢?做成百叶窗式:为了确保通风良好;箱内外涂
白漆,是为了多反射一些阳光,
避免箱体被烤得过热;
架设在草坪上:因为草坪上的光和热的反射影
响最小;
箱门朝北:为了避免阳光直接照射到箱内;
距离地面1.5米:因为这个高度上空气变化较为
稳定,并且这个高度通常是人
活动的高度,测得的数据更具
实用价值。课堂练习判断题1.测量气温时,手掌及手指不要覆盖液泡。( )
2.测量不同地方的气温,气温并不相同。( )
3.零上气温值与零下气温值在读法上有区别。( )
4.同一时间,水泥地上比草地上气温低。( )
5.气温计上20?℃读作摄氏20度。( )
6.用百叶箱观测是一种标准化测量。( )√√√√??拓展提高 气象学上把表示空气冷热程度的物理量称为空气温度,简称气温。温度的常用单位是摄氏度(℃)。
天气预报中所说的气温,是指大自然状态下自由流动的空气温度,受人为因素干扰越少越好。世界气象部门为此制定了统一标准,即气象部门的测温温度计要放置在距离地面1.5米处,且放在空旷草坪上的百叶箱中。
气温的高低由太阳辐射量和辐射角度决定,同时还受到气流、云量和地 形等条件的影响。最高气温是一日内气温的最高值,一般出现在14—15时; 最低气温是一日内气温的最低值,一般出现在日出前。气象观测站一般一天 观测4次气温,分别为2时、8时、14时、20时四个时次;部分观测站根据实际 情况,一天观测3次气温,分别为8时、14时、20时三个时次。阅读资料:气温 课堂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到气温作为天气要素的重要性,掌握温度的正确读、写方法;了解百叶箱的用途。在科学探究中,学习用气温计测量气温,描述一天中气温变化的大致规律;通过测量气温,发现不同情况下气温的差异性;逐渐认识到气温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并能对自己的日常生活做出及时调整;懂得工具的使用能提高观测气温的精确性。板书设计作业布置用自己学到的测量方法,每隔一小时测量一次气温,并及时做好记录。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