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北宋的政治课件(共2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6课 北宋的政治课件(共2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3-24 18:34: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0张PPT。第6课 北宋的政治北宋的建立
960 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发动陈桥驿兵变,建立北宋,赵匡胤就是宋太祖。并局部统一中原及南方地区。 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宋太祖和宋太宗采取“______”的策略,陆续消灭割据政权,结束分裂割据局面先南后北局部统一局部统一思考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宋太祖兵变“得” 天下要想吃集权“安” 天下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有哪些?作用?香睡好(帝)召赵普问曰:“自唐季以来数十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涂地,其故何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计长久,其道何如?”普曰:“……此非它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欲治之,惟稍夺其权,制其钱粮,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续资治通鉴》卷二提问赵普认为五代更替频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赵普提出了怎样的解决计策?原因计策方镇太重
君弱臣强稍夺其权,制其钱粮,收其精兵天下自安结果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稍“权”中央材料二 在宰相之下添设“参知政事”作为副相……以枢密使分取军权,以三司使(又称“计相”)分取宰相的财权。
——朱绍侯等主编:《中国古代史》材料一 “旧制,凡大政事,必命宰臣坐议,常从容赐茶乃退。……由是坐论之礼遂废。” ——《续资治通鉴·宋纪一》皇帝丞相事无不统结合课文和材料,谈谈北宋初采用什么办法削弱宰相权力?枢密使三司使参知政事丞相皇帝副相(多人)军权财权前后中央:分化事权,削弱相权材料一 “五代方镇残虐,民受其祸,朕令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纵皆贪浊,亦未及武臣一人也。” ——《续资治通鉴·卷十三》重文轻武的政策结合材料和课文:宋太祖的话表明了他怎样的治国思想?为此他怎样做?为什么这样做?如果你是北宋时期的一名官员,你选择做文官还是武将?为什么?文材料研读材料二 宋初的大将曹翰写下一首《退将诗》有“曾因国难披金甲,耻为家贫卖宝刀。”;当时有谚语曰:“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重文臣,轻武将重文轻武的政策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1)重用文臣,抑制武将(2)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科举制(1)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2)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促进了整个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造就了宋代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3)文官掌握军权,造成了军队战斗力减弱和官僚机构臃肿,办事效率低积极积极消极归纳重用文臣宋太祖
有意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宋太宗
采取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的政策,使文臣统兵的格局逐渐形成宋太宗一朝,文臣成为政事堂和枢密长官的主要人选,先后任命的宰相9人,全部为文官,其中有科举出身的6人。有正副枢密使35人,其中文官21人。两宋共有枢密使、副枢密使724人,其中文臣659人,约占百分之九十一。
——《中国封建王朝兴亡史·两宋卷》寇凖北宋政治家、诗人。三十二岁时拜枢密副使,旋即升任参知政事。真宗即位后,先后在工部、刑部、兵部任职,又任三司使。武将行军布阵图轻武将改革和发展科举制策宋代是历史上第一个全面通过科举取士的王朝,每榜录取的进士数目扩大了10倍以上。据研究者统计,两宋三百余年,总共通过科举考试录取进士及诸科登科人数超过10万名,是唐—五代登科总人数的近10倍、元代的近100倍、明代的近4倍、清代的3.8倍。在这10万多名宋朝进士中,布衣出身之人超过半数。——【吴钩】《宋代的科举制度跟唐朝的有什么不同?》表现:大幅度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进士不仅授官从优,而且升迁迅速。开创:分科考试正式形成:创进士科完善:增加考试科目,进士科成考试主要科目完善:创立殿试、武举发展过程发展: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和升迁速度北宋政治的特点
1.重文轻武
如果以树干指中央或皇帝,以树枝指地方。
那么根据北宋的统治措施,我们可以把北宋政治的特点概括为:中 央地方地方地方行政权兵 权财权2.强干弱枝
加强树干,削弱枝叶。比喻削减地方势力,加强中央权力。北宋政治的特点守内虚外——北宋政治的特点选一选:以上措施,体现了北宋政治什么样的特点?A、重文轻武、文人治国B、强干弱枝、守内虚外C、崇文尚武、中央集权D、分化事权、内外相制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第6课 北宋的政治 分化事权、内外相制重文轻武、文人治国强干弱枝、守内虚外我来评:宋太祖的这些措施好不好?你怎么看。好。
强化了中央集权,加强君权。好。
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人才辈出,促进科技、文化的发展。
好。消除了武将专权的积弊,杜绝了兵变的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固。
积极方面:我来评:宋太祖的这些措施好不好?你怎么看。冗官、冗兵、冗费现象→ 积贫积弱局面根源: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消极方面:北宋王安石变法这位中国封建社会惟一不愿让人抬、不坐轿的宰相,拒奢华、拒纳妾的宰相,也是惟一死后无任何遗产的宰相,一个本来应该大写的儒者.北宋盲目推行重文轻武政策,给我们当今国家建设有何启示?①政策的倾向一定不能走极端;
②要综合、全盘考虑战略问题;
③要结合国情,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践不断总结不足,及时加以改进;
④精兵简政、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建设现代化军队,研发高科技武器,巩固国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