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奥运与天气》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经历研究的过程,帮助学生了解各种运动项目受天气影响的情况。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对信息筛选,整理,分析和综合应用的能力,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和帮助学生开展活动,在探究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求知欲。
二、教学重点
对数据分析,筛选,整理,综合应用的过程,制定运动会的合适时间。
三、教学难点
并能利用气候数据,根据天气情况制定运动会的时间表。
四、教学准备
教师:运动的影片,各届奥运会时间表,广州的天气资料
学生:课前收集天气与运动有关的资料
五、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播放一段运动的影片创设学习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
选择1:一段足球比赛的片段;
选择2:一段中国申奥的片段;
2、通过影片过渡到学生日常生活中的运动,引导他们回忆天气与自己平时运动的关系,从而引入课题。
创设情境:
1、人们都很喜欢运动,今天先让我们观看一段运动的影片。(播放申奥的影片)
2、运动令人振奋,运动让人快乐。同学们,你们喜欢运动吗
3、你们喜欢什么运动
喜欢在怎样的天气中运动
⑴请小组内交流,讨论
⑵请学生汇报
我喜欢在晴朗在天气下游泳;
我喜欢在阴天时打羽毛球;
我喜欢在刮风的天气下跑步……
在教学设计之前,我考虑到这堂课的内容比较沉闷,如何才能一下子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中来呢 我想到了利用影片创设情境这个环节。经过三间学校,四个知识能力水平截然不同的班级教学,我发现当一播放申奥的片段时,那矫健的选手,跳动的音乐,拼搏的精神都能深深打动学生的心,让孩子们一下子兴奋起来。实践证明这样做确实能够达到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的作用。
(二)进入新课
1、从一些日常生活中喜闻乐见的运动引申到奥运会。
2、通过出示历届奥运会举办时间,地点一览表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产生为什么每届奥运会举办的月份都不同 这可能与什么有关 等的疑问。
3、让学生猜测答案后再让他们想办法解决这些问题,提出本课要着重学习对信息筛选,整理,分析和综合应用的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4、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析各种资料解决①举办大型运动会与哪些天气因素有关 ②为奥运会选日子两个问题。
※其中为奥运会选日子有两种方式:
其一是提示北京已经定下在8月这个日子。问:2008年北京奥运会将在8月举行,请你从运动与天气的关系考虑这个日子选得好不好?
其二是不提示北京选定的日子。问:请你从运动与天气的关系考虑,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选哪个月合适?
在学生发言时注意引导他们具体分析数据,学会综合各类资料,辩证分析数据从而选择最合适的比赛时间。
1、大家喜欢的运动可真不少!如果把你们喜欢的运动集中起来,就可以开一个小小运动会了,你知道代表体育界最高水平的运动会是什么吗?
2、奥运会每四年举办一次,这是历届奥运会的举办时间,通过这个表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回答:每届奥运会都在不同的地点举行;
每届奥运会举办的月份各有相同……
3、为什么每届奥运会举办的月份都不同?这可能与什么有关?
学生回答:可能是每个地方的气候不同。
4、气候是一个很大的范围,里面包括许多具体的因素,例如:温度,湿度,降水,风速,风向等等。你估计举办大型运动会与天气中的哪些因素关系最大?
学生发言:可能与降水,气温,湿度等有关。
5、怎样才能知道你们的估计对不对 我们以往都是通过实验验证猜测的,但不能做实验时又怎么办呢 其实我们生活在信息时代中,可以通过各种办法收集信息,并对它们进行整理,概括,从中找到我们想要的知识,这就是科学课中所说的整理,概括能力。
6、让我们通过各种资料解决以下两个问题:
①举办大型运动会与哪些天气因素有关?
②2008年北京奥运会将在8月举行,请你从运动与天气的关系考虑这个日子选得好不好
⑴请小组内交流,讨论自己收集的有关运动与天气的资料,并把研究后的成果记录下来。
⑵学生汇报:北京8月举行奥运会气温适合,风速低,降水影响不大,所以适宜比赛。
教师提问:你从什么依据知道这个温度适合比赛 风速低有什么好处 北京8月的降雨天数这么多,为什么还选它进行比赛?
学生回答:根据资料介绍,运动会中的田赛要求20℃;径赛要求17—20℃;射箭,拳击,网球,柔道,射击等项目的适宜气温17℃左右……北京8月的平均气温为24℃左右,这个温度挺适宜比赛。
学生回答:因为8月的北京风速低。根据田径比赛规则:“距离200米和200米以下的径赛以及跳远,三级跳远等项目,凡顺风时平均风速超过每秒2米者,所创纪录不予承认。”
学生回答:北京的八月是夏天,夏天的雨一般都是阵雨,雨过就天晴,不会严重影响比赛。
学生小结:所以我们认为8月的北京温度适宜,降水时间短,风速低于奥委会要求,对一些敏感如田径,自行车赛等项目影响小,综合来看是最适合运动员发挥水平,最适合比赛的时间选择。
教师小结:8月的北京温度适宜,降水时间短,风速低,虽然天气不是十全十美,但已经是北京12个月中最适合比赛的日子了。通过以上的例子,请你们解决第二个问题:举办大型运动会与哪些天气因素有关
学生回答:降水,气温,风速与举办大型运动会关系较大。
在“从运动与天气的关系考虑,2008年北京奥运会举办日期”这个探究活动中,在设计时我考虑了两种方式:一是事先提示了北京已经选择了8月份举办比赛,再让学生查找资料,通过资料分析这个日子选得好不好 二是不提示北京已经选好了8月,直接就让学生独立地为奥运会选日子。在设计时,我考虑到两者各有优劣,具体如下:
事先提示8月的设计:
优点:
1、不会和拓展活动中为亚运会选日子的活动重复;
2、在学生对运动与天气关系没有太多了解的情况下,从这个8月的选择可以知道专家们选择日子的方向。能够顺利地在资料中找出天气与运动关系最大的几个因素。
缺点:学生思路受到一定的限制,容易将眼光着重放在了8月的北京气象资料上,而忽略了其它气象数据和资料,限制了学生的思维。
不提示8月的设计:
优点:可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更充分的研究资料得出结论,培养学生开放性思维能力。
缺点:
1、和拓展活动中为亚运会选日子的活动重复;
2、面对众多的资料,学生对运动与天气关系没有太多了解的情况下找到正确的比赛日子会比较困难。
通过不同班级授课后我发现,其实两者都可以在教学中使用:如果班级的学生事先进行了大量的资料查找,收集工作,对运动与天气有了一定了解的情况下,用"不提示8月"的设计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更充分的研究资料后得出结论,有利于培养学生开放性思维能力。而如果班级的学生课前工作进行的不充分时,则选择"事先提示8月"设计会让孩子们更容易的进入到学习中来,为接下来的学习做一个良好的铺垫。
新课标强调探究式学习,倡导让学生通过探究获得知识而不是通过验证理论获得知识的教学方式,因此有些人认为不应选择"事先提示8月"的设计方案,但是我个人认为教是为学服务的,教师在设计教学时首先要考虑学生的情况,如果离开了具体学生的知识能力,认识水平,盲目地让学生进行全开放式自主探究的话,学生的探究就会像老鼠拉龟一样——无从下手,这时的探究就会令学生觉得高不可攀,从而令教学中最重要的探究部分流于形式,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通过这堂课的教学令我深刻的体会到教学方式没有绝对的好与不好,只有相对于学生合适不合适的差别。事先对教材,学生进行深入的分析,根据具体情况设计教案,对于一个面对课程改革,践行新课标的科学教师来说,这是一个绝对要重视的问题。
(三)拓展活动
通过对运动与天气关系的研究,让学生举一反三,开阔思路,联系身边的实际,为亚运会选一个日子。让学生作为市长上台发言介绍,同组同学作为智囊团补充,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与团结协作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