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第八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一、女真族的崛起
第八课金与南宋的对峙
1、女真族的发展历程
(1)居住地:
黑龙江流域、长白山带
(2)生活方式:
游牧、渔猎
(3)女真族的统一:
11世纪末,完颜部首领阿骨打统一女真各部
女真人像
3、金(女真)势力的迅速壮大。
第八课金与南宋的对峙
一、女真族的崛起
2、女真族政权的建立(金)
(1)建立时间:
(2)民 族:
(3)建 立 者:
1115年
女真族
完颜阿骨打(金太祖)
(4)国 号:
大金
①金太祖模仿中原王朝制度,改革女真部落军政体制
②颁布女真文字
③发展生产
女真人像的变化
汉化
学习与探究
为了适应对先进农耕地区的管理,
学习先进的中原文化, 巩固自己的统治。
二、金灭辽及北宋
②辽、北宋的统治危机
重重,人民起义不断
② 1127年,金攻破开封,灭北宋(“靖康之变”)
1.背景:
2.过程:
第八课金与南宋的对峙
①女真族的崛起
①金、北宋联盟夹攻辽
(1)金灭辽:
②1125年,金灭辽
(2)金灭北宋:
①北宋被灭原因:
北宋政治腐败、军事无能
宋徽宗、宋钦宗无心抵抗,妥协求和
第八课金与南宋的对峙
北宋灭亡(靖康之变)
1125年10月,金兵两路南下,宋徽宗急忙把帝位传给儿子赵桓huán (宋钦宗),自己逃往南方。
1127年冬天,进军俘虏宋徽宗、宋钦宗及宗室、后妃等数千人北返,并掠走大批典籍和珠宝器物,史称“靖康之变”。北宋灭亡。
北宋政治腐败、军事无能;
宋徽宗、宋钦宗无心抵抗,只想着妥协求和;
政治腐败影响军队士气,
重文轻武
三、南宋的偏安
(1)时 间:
(2)建立者:
(3)定 都:
1127年
赵构(宋高宗)
临安(杭州)
第八课金与南宋的对峙
1、南宋的建立:
(4)国 号:
南宋
三、南宋的偏安
第八课金与南宋的对峙
2、岳飞抗金:
(1)背景:
南宋初年,金军几次大举
南下,南宋军民奋起抵抗
(2)战绩:
①岳飞等率军北伐,从金军手中收复许多失地
②岳飞率“岳家军”在郾城大败金军主力,迫使金军后撤(郾城大捷)
(3)结果:
①宋高宗、秦桧以“莫须有”罪名杀害岳飞
②宋金议和
三、南宋的偏安
第八课金与南宋的对峙
3、宋金议和内容:
(1)南宋向金称臣
(2)南宋给金岁币
(3)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
一线划定界线
4、宋金议和后的影响:
(1)宋金对峙局面形成
(2)南宋统治者满足现状,
偏安江南一隅
诗词中“靖康耻”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胡虏”指的是哪个民族?“旧河山”指的是?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阙。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南宋)岳飞:《满江红》
正当岳飞节节胜利、捷报频传之际,宋高宗和秦桧向金求和,一连发出十二道金牌,下令岳飞班师。
宋高宗指使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岳飞父子杀害于风波亭。
败,被灭;胜,老皇帝会回来
同时,不论胜败,人民武装都会在战争中得到发展。威胁着我的皇位。不如,趁胜和金人讲和。
思考:岳飞抗金明明是好事,为什么宋高宗等人要杀害他
不杀岳飞,放虎归山,一旦抵抗派得势,我的地位不保,底细必然泄露。
杀掉他可得金人欢心。
秦
桧
杭州西湖的岳飞墓
岳飞庙前的秦桧夫妇跪像
岳飞墓前有对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侫臣。”。有位姓秦的官员说:“人从宋后少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
《题临安邸》
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
说一说:这首诗是怎样描写南宋偏安的?
答:南宋当政者纵情声色,苟且偷安。通过“杭州”与“汴州”的对照,不动声色地揭露了南宋当政者的腐朽本质。
用图表表示五个政权
辽
10世纪初
契丹族
阿保机
上京
北宋
960年
汉族
赵匡胤
开封
西夏
11世纪前期
党项族
元昊
兴庆
金
1115年
女真族
阿骨打
会宁
南宋
1127年
汉族
赵构
临安
政权名称 建立
时间 建立民族 建立者 都城
南宋
金灭辽
金灭北宋
完成北宋灭亡前后的政权演变示意图
1、下面是唐至元之间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其正确的演变顺序是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③④①② D、①③④②
课堂小练
2、郭靖与杨康是金庸先生脍炙人口的小说《射雕英雄传》中的两个重要人物。请分析他们名字中的“靖”“康”与下列历史事件有直接联系的是( )
A.西夏的建立 B.澶渊之盟 C.金灭北宋 D.元朝建立
3.宋金对峙局面形成的标志是
A.郾城大捷 B.南宋收复建康
C.南宋开始 D.南宋与金达成和议
课堂小练
4、“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岳飞率“岳家军”抗击的敌人是()
A.辽 B.契丹 C.西夏 D.金
答:李世民、赵匡胤
课堂小练
答:澶渊之盟、宋夏议和、宋金议和。
答:宋真宗;宋金南北对峙的局面形成。
答:元昊;仿效唐宋制度,订立官制、军制和法律,
积极吸取中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