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四下9短诗三首 第2课时 课件(28张PPT)+教案+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四下9短诗三首 第2课时 课件(28张PPT)+教案+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3-25 09:14:56

文档简介

第二课时?
教学
目标
1.通过反复朗读课文,体会诗歌韵味,熟读成诵。
2.初步了解现代诗的一些特点,体会诗歌的情感。
3.根据需要收集资料,初步学习整理资料的方法。
教学
重难点
重点:初步了解现代诗的一些特点,体会诗歌的情感。
难点:通过反复朗读课文,体会诗歌韵味,熟读成诵。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导入
(? )分钟
复习检查,导入新课
一、复习字词,导入课文
上节课,老师已经领着你们学习了本课的生字、词语,朗读了课文,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在深入学习课文之前,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上节课的内容吧!
复习本课重点字词。(齐读)
上节课,我们有感情地朗读了冰心奶奶的三首短诗,也初步体会了这三首现代诗的特点,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深入感受这三首短诗的魅力吧!
?
复习导入环节的设计,既是为了与上节课做好衔接,又是让学生感受母爱的,激发情感,为学习新课做好准备。
新课
教学
(?? )分钟
二、体验情感,学习方法。
带领学生用抓住要点品读感悟的阅读方法,进一步了解作者对繁星的情感。
1. 繁星(七一)
(1)小组合作学习:
1.小组内朗读《繁星(七一)》。
2.说一说:月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母亲的膝上作者在做什么?
作者漫步在月明的园中,走到了藤萝的叶下,趴在母亲的膝上,听母亲讲曼妙的故事。
(2)仿写
读一读,注意画线的部分,再仿照写一写。
这些事——
是永不漫灭的回忆:
月明的园中,
藤萝的叶下,
母亲的膝上。
这些事——
是永不漫灭的回忆:
, , 。
(3)理解词语:通过补白想象理解“永不漫灭”的含义。
“永不漫灭”是对美好童年的回忆永不漫灭,对母亲的依恋,对母爱的回忆永不漫灭。
(4)“月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母亲的膝上”,唤起了你怎样的感受?(课后第2题)
一种闲适、温馨、充满母爱的感受。
2. 繁星(一五九)
小组合作学习:
1.小组内朗读《繁星(一五九)》。
2.说一说:诗中的两个“风雨”有什么不一样?
天上的风雨:狂风暴雨、倾盆大雨、暴雨如注……
心中的风雨:困难、挫折、痛苦……
(1)结合作者经历,补充资料。
理解“心中风雨”的内涵,体会作者的情感。
◎1900年出生的冰心,从小便体弱多病,每次生病就会想起,母亲啊……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革命对于11岁的冰心来讲是可怕的,是枪林弹雨,是无家可归……想到这些冰心有些害怕,她会说,母亲啊……
(2)仿写
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 到它的巢里。
繁星闪烁着, 。
雨滴 。
(3)你能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这首小诗的意思吗?
当天空下雨时,鸟儿就躲到巢里,躲避风雨。而当我心中的烦恼忧愁时,只得向母亲诉说,只有母亲才理解我!当我疲惫不堪,心中悲戚,风雨交加时,母亲永远是我们心灵的方向、温暖港湾。
3. 繁星(一三一)
(1)小组合作学习:
1.小组内朗读《繁星(一三一)》。
2.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2)有感情地再读一读,思考这几句诗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哪一颗星没有光?
哪一朵花没有香?
哪一次我的思潮里没有你波涛的清响?
运用了“排比、反问”的修辞手法。
排比句必须是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句意相近的句子构成。
好处是句子读起来更流利,节奏感鲜明,感情更强烈,更有气势。
反问句是用疑问的句式,表达肯定的观点。表面看来是疑问,但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答案就在问句之中。
好处是语气更加强烈,更能引起人们的深思与反思。
(3)仿写
读一读,写一写,用上拟人、反问的修辞手法仿写句子。
哪 没有 。
哪 没有 。
哪 没有 。
4. 活动提示(课后题)
(1)诗歌的海洋里有无数珍宝。让我们开展综合性学习,感受诗歌的魅力。
可以通过阅读报纸、杂志、书籍等方式,收集喜欢的现代诗。准备一个摘抄本,把它们工整地抄写下来,注意些清楚作者和出处。
(2)活动指导 学习整理资料的方法
1.搜集诗歌 阅读报纸、杂志、书籍等
2.整理诗歌 按年代、作者、表达情感等归类
3.欣赏诗歌 语言运用 内容 情感
4.朗诵诗歌 朗诵表演 展示诗集 原创诗作
?
学会抓住要点品读感悟的阅读方法,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此环节鼓励学生质疑释疑,并在此基础上感情朗读,训练学生动脑能力和朗读能力。
逐句概括句意,再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段意,并提炼成诗句,这是教会学生抓住要点品读感悟的阅读方法。
每学完一个环节后,让学生带着感情读一读本段课文,既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又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
(??)分钟
? 四、课外延伸,布置作业。
1.课堂小结:
《繁星七一》通过回忆园中 ,“我”在母亲膝下的情景,写出了一个温纯善良、 的母亲形象。
《繁星一三一》通过描写 、 和大海的涛声,表达了作者对大海的 之情。
《繁星一五九》通过鸟儿归巢比喻“我”躲到
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 和感激。
2. 繁星(一)
繁星闪烁着—
深蓝的空中,
何曾听得见他们的对语?
沉默中,微光里,
他们深深的互相颂赞了。
繁星(二)
童年呵!
是梦中的真
是真中的梦
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
3.布置作业。
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
?
作业题的布置是为了让学生勤于积累,提高语文素养。
板书
内容
? 短诗三首
园中月明
《繁星七一》 藤萝叶下 对母亲的赞美
母亲膝上
天上的风雨
《繁星一三一》 心中的风雨 对母亲的感激
星光
《繁星一五九》 花香 对大海的喜爱
大海
课件28张PPT。9 短诗三首人教统编版 四年级下册复习旧知上节课,我们有感情地朗读了冰心奶奶的三首短诗,也初步体会了这三首现代诗的特点,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深入感受这三首短诗的魅力吧!研读课文我爱阅读小组合作学习:
1.小组内朗读《繁星(七一)》。
2.说一说:月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母亲的膝上作者在做什么?研读课文 繁星 (七一)
这些事——
是永不漫灭的回忆:
月明的园中,
藤萝的叶下,
母亲的膝上。研读课文读一读,注意画线的部分,再仿照写一写。
这些事——
是永不漫灭的回忆:
月明的园中,
藤萝的叶下,
母亲的膝上。这些事——
是永不漫灭的回忆:

, ______________。 月下的田野地上的西瓜逮猹的你我仿写:研读课文“永不漫灭”是对美好童年的回忆永不漫灭,对母亲的依恋,对母爱的回忆永不漫灭。 理解词语:通过补白想象理解“永不漫灭”的含义。研读课文一种闲适、温馨、充满母爱的感受。 “月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母亲的膝上”,唤起了你怎样的感受?(课后第2题)研读课文我爱阅读小组合作学习:
1.小组内朗读《繁星(一五九)》。
2.说一说:诗中的两个“风雨”有什么不一样?
研读课文繁星(一五九)
母亲啊!
天上的风雨来了,
鸟儿躲到它的巢里;
心中的风雨来了,
我只躲到你的怀里。研读课文“天上的风雨”指什么?狂风暴雨、倾盆大雨、暴雨如注……研读课文“心中的风雨”指什么?困难、挫折、痛苦……研读课文(1)1900年出生的冰心,从小便体弱多病,每次生病就会想起,母亲啊……
(2)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革命对于11岁的冰心来讲是可怕的,是枪林弹雨,是无家可归……想到这些冰心有些害怕,她会说,母亲啊…… 理解“心中风雨”的内涵,体会作者的情感。研读课文仿写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 到它的巢里。躲繁星闪烁着, 。在深蓝的空中窃窃私语拟人雨滴 。调皮地在雨伞上跳舞研读课文 你能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这首小诗的意思吗? 当天空下雨时,鸟儿就躲到巢里,躲避风雨。而当我心中的烦恼忧愁时,只得向母亲诉说,只有母亲才理解我!当我疲惫不堪,心中悲戚,风雨交加时,母亲永远是我们心灵的方向、温暖港湾。
研读课文我爱阅读小组合作学习:
1.小组内朗读《繁星(一三一)》。
2.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研读课文繁星(一三一)
大海啊!
哪一颗星没有光?
哪一朵花没有香?
哪一次我的思潮里
没有你波涛的清响?对大海的喜爱和赞美研读课文哪一颗星没有光?
哪一朵花没有香?
哪一次我的思潮里没有你波涛的清响?有感情地再读一读,思考这几句诗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排比反问研读课文 排比句必须是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句意相近的句子构成。
好处是句子读起来更流利,节奏感鲜明,感情更强烈,更有气势。 排比研读课文反问 反问句是用疑问的句式,表达肯定的观点。表面看来是疑问,但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答案就在问句之中。
好处是语气更加强烈,更能引起人们的深思与反思。研读课文哪 没有 。
哪 没有 。
哪 没有 。
一片天空 云朵
一朵小溪 浪花
一季我的世界 自然的风声 读一读,写一写,用上拟人、反问的修辞手法仿写句子。仿写研读课文 活动提示(课后题) 诗歌的海洋里有无数珍宝。让我们开展综合性学习,感受诗歌的魅力。
可以通过阅读报纸、杂志、书籍等方式,收集喜欢的现代诗。准备一个摘抄本,把它们工整地抄写下来,注意些清楚作者和出处。研读课文 活动指导1.搜集诗歌阅读报纸、杂志、书籍等按年代、作者、表达情感等归类语言运用 内容 情感朗诵表演 展示诗集 原创诗作2.整理诗歌3.欣赏诗歌4.朗诵诗歌学习整理资料的方法脉络梳理月明的园中 藤萝的叶下 母亲的膝上繁星《风雨》对大海的眷恋、感激狂风暴雨困难 挫折 痛苦心情、对母亲的依恋 主题交流藤下体贴孩子星光 花香喜爱母亲怀里赞美拓展延伸繁星(一)
繁星闪烁着—
深蓝的空中,
何曾听得见他们的对语?
沉默中,微光里,
他们深深的互相颂赞了。
拓展延伸繁星(二)
童年呵!
是梦中的真
是真中的梦
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短诗三首》练习第二课时
一、给句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漫:水过满,四外流出。淹没。满,遍,到处都是。没有限制,没有约束,随意。
1、大水漫过桥面。( )
2、河水漫出河床。( )
3、这些事——是永不漫灭的回忆。( )
4、漫山遍野的山丹丹,鲜艳极了。( )
二、阅读《繁星一三一》,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写的是冰心对大海的感受,是对大海的歌颂。
B.诗人由波澜壮阔的大海想到了浩瀚的宇宙,想到了自己的胸怀,想到人类的博大和宽广。
C.这首诗运用排比和连续的反问,加强了抒情的效果。
D.这首诗格调清新自然,语言凝练含蓄,意境凄清悲凉。
三、给下面句子中的“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抹:①涂? ② 揩、擦? ③除去? ④轻微的痕迹  
一抹( )余晖 ? ??涂抹( ? ) ?抹拭( ? ) ?抹煞( ? )
四、课外阅读。
纸船——寄母亲
冰心
我从不肯妄弃了一张纸,
总是留着——留着 ,
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
从舟上抛下在海里。
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
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
我仍是不灰心地每天地叠着,
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
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
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
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1、结合全诗说说画线句中的“从不肯”“总是”有什么深刻的含义?
2、明知纸船不会飘到母亲身边,“我”为什么还是不灰心的叠着?
五、课文内容我知道。
冰心,原名________,福建长乐人。中国诗人,________(年代)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作家,散文家,社会活动家。笔名冰心取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一、1、 2、 3、 4、
二、D
三、
四、1.“我”对母亲的思念很深,由来已久,要用纸叠成纸船,来寄托对母亲的思念。
2.“我”要纸船到日夜思念的的心田中去,这一愿望能否实现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是“我”寄托思念,排解孤独和忧伤的唯一方式。
五、谢婉莹 现代 一片冰心在玉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