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诊疗室——计算机病毒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了解常见计算机在病毒发作时症状,能有常用的防杀病毒的方法及手段。
2能力目标:
通过操作与交流,能发现计算机存在的问题,用不同途径查找确定防杀计算机病毒的方法,能整理出有效信息,完成防杀病毒的解决方案。
3. 情感目标:
增强计算机安全防范的意识,学会正确使用维护计算机,学会接纳、协调不同意见,有自我探究的兴趣。
重点、难点
用不同途径,整理出有效信息,完成防杀病毒的解决方案,有防护计算机病毒的意识。
教学资源
不同症状的中毒计算机、计算机网络。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一、课题引入 1.提问计算机“生病”的症状 罗列常见计算机“生病”症状 学生可能的回答:死机、蓝屏、文件丢失、不能上网、速度慢……(如果遇到学生回答“中毒”,可以告知这是引起计算机生病的原因之一)
2. 明确课题(诊疗由病毒引起生病的计算机)
二、明确诊断治疗过程 1. 通过演示文稿或是贴粘贴板的方式呈现医生诊断治疗的过程 回顾罗列医生诊断治疗的过程
2. 通过演示文稿或是贴粘贴板的方式呈现诊断计算机病毒的流程 比对罗列诊断计算机病毒的流程
三、认领“生病”的计算机 教师课前准备:准备不同症状的中毒计算机(其中可有两两相同的,以便学生的组间合作交流) 认领计算机
四、会诊、发现问题(小组形式进行) 组织学生进行交流 1. 操作计算机,发现异状(发现症状) 提示:1. 可以通过自己的日常经验或是借助网络等工具,确定计算机中毒的名称、他为计算机带来的危害以及该病毒的特性。2. 操作过程中如遇问题,可以查看计算机“病史”。(根据提供的计算机,教师可以为计算机制一份病史作为提供学生活动的帮助)
2. 组内探讨诊断病毒(诊断)
五、提出治疗方案 1. 制定解决方案 提示:可以罗列所有解决问题的方案。
2. 交流方案 (交流自己的想法,可以在组内辩论,也可以组与组的辩论)
3. 修改方案
六、实施方案,取得成效 1. 实施方案解决问题(治疗)2. 验收实施成果
七、制定防范措施 碰碰响翻板活动 罗列一些病毒的防护措施(康复建议) 杀毒重要,防范更重要,提高学生病毒防范意识。
八、总结 完成活动自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