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0张PPT)
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学习主题一:盛极一时的隋朝
学习主题二:唐朝前期的治世盛世与民族交融
学习主题三:唐朝由盛世转衰与五代十国
课标要求
通过了解隋唐时期封建社会的高度繁荣,认识隋唐时期民族交融、区域开发的新成就。
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盛极一时的隋朝
唐朝前期的繁荣与民族交融
唐朝由盛转衰与五代十国
建立:589年隋灭陈,结束南北近400年分裂
举措:广设仓库、新建洛阳城、开通大运河
灭亡:618年隋炀帝被杀,隋朝灭亡;李渊在长安称帝,唐朝建立
社会繁荣:
开明的民族政策
东突厥:委派突厥贵族管辖,尊唐太宗为“天可汗”
西突厥:先后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
吐蕃:文成公主入藏与唐蕃会盟
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
粟末靺鞨:册封其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
安史之乱:唐朝由盛转衰,藩镇割据局面形成
黄巢起义:沉重打击唐朝统治
唐朝灭亡:907年,节度使朱温废唐称帝,建立后梁
五代十国:北方5个短命王朝和10个割据政权
教材结构
学习主题一:盛极一时的隋朝
学习主题二:唐朝前期的治世盛世与民族交融
学习主题三:唐朝由盛转衰与五代十国
隋朝为何能开创统一局面?
隋朝何以做到“古今国计之富莫如隋”?
盛极一时的隋朝又为何“国祚短促”?
如何评价隋炀帝和隋朝的历史地位?
“贞观之治”的出现是基于唐太宗的哪些治国理念?
结合地图,辨识唐朝疆域及少数民族分布
概括唐朝开明民族政策的具体体现并分析其意义
概括唐朝到五代十国的历史脉络
分析唐朝由盛转衰的原因有哪些?
学习主题一:盛极一时的隋朝
隋朝为何能开创统一局面?
(1)大势所趋:魏晋南北朝时期发展为隋唐大一统盛世奠定基础
(2)隋的特点:“混合交融”
从东汉到隋末的四百年间,统一势力一直在增长……中华民族已形成一个相当稳定的政治共同体,隋的统一是大势所趋。577年,北周武帝宇文邕灭北齐,分裂多年的北中国归于一个政权统治之下,武帝死,宣帝荒淫虐暴,一年后传位其子……杨坚以左大丞相,都督内外诸军事名义,总揽朝政。杨坚是北周军事贵族,其父杨忠是北周重臣,其妻独孤氏是北方非汉族中势力最大的门第出身,其女又是宣帝的皇后,这种特殊身份,使他无可避免地卷入权力斗争的漩涡之中。他由隋国公一跃而为隋王,于581年废静帝自立,建立隋朝,取而代之犹如水到渠成,改朝换代在平静之中实现……尽管他是篡立,但使全面统一获得实现,功不可没。开皇九年(589年)正月,伐陈成功,统一南北,结束了自东汉末年以来整整四百年的大分裂局面。隋文帝杨坚有着汉族与鲜卑族混合血统,在他身上兼具汉人胡化、胡人汉化的双重色彩,这种汉人与胡人传统兼容的身份,使他轻而易举地征服了南方的陈朝,恢复了中华帝国的统治。
——樊树志《国史概要》
北周
隋
唐
西魏权臣
权臣宇文泰专制西魏政权时,组合六镇武将、鲜卑贵族和关陇地区的汉族豪强创立府兵制(兵农合一),形成以八柱国为中心,以十二大将军、二十四府将军为主要成员的军事贵族集团,近代史家陈寅恪称之为“关陇集团”。产生了从西魏到北周再到隋,直至唐初的新一代门阀贵族,而这几个时代的皇室后族大多都出自这些家族——宇文泰子孙为北周皇族,李虎子孙为唐朝皇族,大将军杨忠子孙为隋朝皇族,北周历代皇后多在这些家族中产生,隋文帝的皇后与唐高祖李渊之母都出自八柱国里的独孤信。
隋唐
萌发 壮大 顶峰 转衰
北魏:确立整合
士族政治
东汉—曹魏西晋—东晋—南朝
十六国—北朝
西魏北周:关陇集团
(军事贵族)
《剑桥中国隋唐史》认为,隋文帝开创了统一局面,又成功地巩固了统一局面,关键在于他发挥了混合意识形态的作用。从十六国到北朝,南下的北方民族的汉化过程中,南下的北方民族的汉化过程中,儒家思想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隋文帝致力于提高儒家思想的地位,以维护统一,提倡汉儒的思想、习俗、礼仪,包括帝王正统化的礼仪程序、恪守孝道的儒家伦理以及经学教育,使南北都能达成共识。与此相辅相成的是法家思想。隋文帝认识到治乱世必须用法,他的重要辅佐大臣高颎被《通典》的作者杜佑赞誉为管仲、商鞅一类的人物,以法治国,进行制度改革与建设,成效卓著。混合意识的另一方面是佛教思想,隋文帝杨坚的崇佛,不是个人的信仰,而是针对北周武帝灭佛引起百姓反感而采取的政治手段,鉴于南北朝时期无论北方与南方佛教信仰都风靡一时,隋文帝的这种举措,显然有助于漫长的分裂局面的结束与统一局面的形成,正如他在一个诏书中所说:“朕皈依三宝,重兴圣教,思与四海之内一切人民俱发菩提,共修福业。”
——樊树志《国史概要》
学习主题一:盛极一时的隋朝
隋朝为何能开创统一局面?
隋朝何以做到“古今国计之富莫如隋”?
其一,北魏至北齐、北周时期均田制的实施对农业生产的发展起到了相当积极的作用。均田制规定耕牛可以授田,刺激了农家饲养耕牛、使用牛耕的积极性。牛耕的发展又促进了农具的一系列革新,形成了牛耕的完整体系。其二,“大索貌阅”(地方官亲自查验户口、年龄、疾状用以编订户籍)和输籍之法(制定各户等级和纳税标准的办法)的实行,使魏晋以来大族荫庇的民户成为编户齐民,政府直接控制的纳税人口和纳税耕地骤然增加。其三,江淮以南经过三国以来几百年的发展,逐渐成为经济重心,大运河的开凿,把政治中心长安、洛阳与江淮以南财富之地联系起来,在转输物资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运河保证隋朝能获取最富饶地区的资源,其后唐朝的繁荣很大程度上可以归因于这一运河体系。
——樊树志《国史概要》
“运漕商旅,往来不绝。”
——《通典·州郡典》
学习主题一:盛极一时的隋朝
隋朝为何能开创统一局面?
隋朝何以做到“古今国计之富莫如隋”?
盛极一时的隋朝又为何“国祚短促”?如何评价隋炀帝和隋朝的历史地位?
隋的国富,一方面固然反映了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统治者面对经济的发展而忘乎所以,推行过分聚敛财富的政策。这种聚敛财富的政策忽视藏富于民而只注意藏富于国,开皇十四年(594年)关中大旱,百姓以豆屑杂糠充饥,政府“不怜百姓而惜仓库”国富民穷,基础是脆弱的,一旦动乱,立刻崩溃。何况隋炀帝自恃国富而滥用民力,加速了崩溃的进程。《隋书》说:“(炀帝)自恃富强,外思广地,以骄取怨,以怨兴师,若此而不亡,自古未之闻也。”隋炀帝这个人自负才学比别人高,刚愎自用,刚愎自用的最大危害,是好大喜功,炫耀国威,滥用民力。 炫耀国威、滥用民力的最大危害是对外发动侵略战争,其中最突出的是攻打高句丽。渡过鸭绿江的隋军主力三十万,在萨水(清川江)大败,逃回辽东城(今辽阳)只剩下三千七百人,进攻平壤的四万水军也全军覆没。炀帝恼羞成怒,不顾一切地再次发动更大规模的战争,终于酿成不可收拾的后果。几年之间,各地大小起义军增至一百三十多支,义军人数达三四百万,隋王朝土崩瓦解了。
——樊树志《国史概要》
618年,隋炀帝被部将杀死。
617年,李渊在太原起兵。
618年,李渊建立唐朝。
学习主题一:盛极一时的隋朝
隋朝为何能开创统一局面?
隋朝何以做到“古今国计之富莫如隋”?
盛极一时的隋朝又为何“国祚短促”?
如何评价隋炀帝和隋朝的历史地位?
儒家修史者对于炀帝道义上的评价的确是苛刻的,因为他们把他描写成令人生畏的末代昏君……他很有才能,很适合巩固他父亲开创的基业,而他在开始执政时也确有此雄心,但是他希望历史会肯定他的执政以及他追求豪华壮观的欲望,这样的着迷对于拥有最高权力的专制君主及其统治的人民来说往往是致命的。尽管有着这次悲剧性的大灾难以及随之而来的内战期,但在经历了最漫长的大分裂时期之后隋终于重新统一了中国,这就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隋朝消灭了其前人的过时的和无效率的制度,创造了一个中央集权帝国的结构,在长期政治分裂的各地区发展了共同的文化意识,这一切同样了不起。人们在研究其后的伟大的唐帝国的结构和生活的任何方面时,不能不在各个方面看到隋朝的成就,它的成就肯定是中国历史中最引人注目的成就之一。
——崔瑞德编《剑桥中国隋唐史》
学习主题一:盛极一时的隋朝
学习主题二:唐朝前期的治世盛世与民族交融
隋朝为何能开创统一局面?
隋朝何以做到“古今国计之富莫如隋”?
盛极一时的隋朝又为何“国祚短促”?
如何评价隋炀帝和隋朝的历史地位?
“贞观之治”的出现是基于唐太宗的哪些治国理念?
魏晋南北朝以来的民族融合大势以及隋朝完成的南北政治统一,经隋末动乱之后,各种势力重新组合,终于在唐前期完成了社会大发展。太宗朝的“贞观之治”就是发展的第一个高潮。
——袁行霈《中华文明史》
唐太宗说“隋主为君,不恤民事,君臣失道,民叛国亡,公卿贵臣,暴骸原野,毒流百姓,祸及其身”,“凡理国者,务积于人,不在盈其仓库。”
“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日所衣食,皆取诸民者也。”
“劳弊之事,诚不可施于百姓,朕尊为帝王,富有四海,每事由己,诚能自节,若百姓不欲,必能顺其情也。”
“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胫以啖腹,腹饱而身毙。”
——摘编自《贞观政要》
以民为本
贞观年间与民本思想一致的君权有限观,实际上也是中华文明传统政治理念的发扬光大,其主要表现之一就是“守法”精神,贞观元年唐太宗说:“法者,非朕一人之法,乃天下人之法”。
——袁行霈《中华文明史》
君权有限观
为政之要,唯在得人,用非其才,必难致治,今所任用,必须以德行、学识为本。
——《贞观政要》卷七《崇儒学》
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者,岂借才于异代乎!正患己不能知,安可诬一世之人!
——《资治通鉴》卷一九二
今所以择贤才者,盖为求安百姓也。用人但问堪否,岂以亲故异情?
——《贞观政要》卷五《公平》
唯才是举
不拘地域 长孙无忌:关陇
徐世勣:山东
尉迟恭:代北
褚遂良:江南
不拘出身门第 长孙无忌:贵族
马周:门客
不拘民族背景 阿史那社尔:突厥
契苾何力:铁勒
不拘原属敌我 魏徵:李建成属下
王珪:李建成属下
唐朝是整个华夏江南,综合北齐、北周、南陈、承接杨隋的大帝国。高祖时偏任关陇集团的政策,已不适应大一统帝国发展的趋势和需要。为了治理广大地区,聚集各方面人士共商国是、共图大计、共同创建宏伟大计成为当务之急,扩充了人才的发展空间。
上尝得佳鹞,自臂之,望见征来,匿怀中;征奏事固久不已,鹞竟死怀中。
太宗问魏征曰:“何谓为明君暗君?”征曰:“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
——《贞观政要·君道》
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藉忠臣……公等每看事有不利于人,必须极言规谏。
——《贞观政要·求谏》
兼听纳谏
乙卯(贞观四年),发卒修洛阳宫以备巡幸,给事中张玄素上书谏,以为:“洛阳未有巡幸之期而预修宫室,非今日之急务……陛下初平洛阳,凡隋氏宫室之宏侈者皆令毁之,曾未十年,复加营缮,何前日恶之而今日效之也!且以今日财力,何如隋世!陛下役疮痍之人,袭亡隋之弊,恐又甚于炀帝矣!”上谓玄素曰:“卿谓我不如炀帝,何如桀、纣?”对曰:“若此役不息,亦同归于乱耳。”上叹曰:“吾思之不熟,乃至于是!”顾谓房玄龄曰:“今玄素所言诚有理,宜即为之罢役。后日或以事至洛阳,虽露居亦无伤也。”仍赐玄素彩二百匹。
——《资治通鉴》
夫太宗之于正心修身之道、齐家明伦之方,诚有愧于二帝三王之事矣。然其屈已而纳谏,任贤而使能,恭俭而节用,宽厚而爱民,亦三代而下绝无而仅有者也!
——《贞观政要题辞》
学习主题一:盛极一时的隋朝
学习主题二:唐朝前期的治世盛世与民族交融
隋朝为何能开创统一局面?
隋朝何以做到“古今国计之富莫如隋”?
盛极一时的隋朝又为何“国祚短促”?
如何评价隋炀帝和隋朝的历史地位?
“贞观之治”的出现是基于唐太宗的哪些治国理念?
结合地图,辨识唐朝疆域及少数民族分布
概括唐朝开明民族政策的具体体现并分析其意义
东 突 厥——武力征服、册封突厥贵族管理故地、“各适其性,全其部落”
西 突 厥——武力征服、先后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
回 纥——册封首领为怀仁可汗
吐 蕃——和亲(文成公主入藏)与唐蕃会盟
粟末靺鞨——唐玄宗册封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
《新唐书》载:唐太宗大败东突厥以后,“剖颉利故地置二府统之”,封东突厥贵族突利、思摩分别为北平郡王、怀化郡王,颉利可汗也被授右卫大将军。
威服与德怀并举
唐·阎立本·《步辇图》(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禄东赞
典礼官
唐太宗
通译者
步辇
唐太宗吸取历代民族的问题上的教训,依据民族关系现状的基础提出:“夷狄亦人,以德治之,可使如一家”, “华夷一体,四海一家”的民族观是他实行民族政策的基础,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爱之如一”的方针。“自古皆贵中华,贱戎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 这是历史上首次提出中华民族大家庭观念。唐太宗认为“汉武帝穷兵三十余年,疲敝中国,所获无几;岂如今日绥之以德,使穷发之地尽为编户乎!” 他认识到武力征服并不是解决民族问题的长久之计, 要“威服德怀”,以文德怀柔与抚恤为主,以威服和战争为辅。太宗采纳了魏征的“偃革兴文,布德实惠,中国既安,远人自服” 的建议,确立“有唐拓境,远极安西,弱者德以怀之,强者力以制之” 政策。一旦战争胜利则主动和解,甚至不惜实行“和亲”政策,以达到“四海升平,天下一家”的目的。通过联姻的方式,怀化对方,增进民族情感,平息战争,推动民族交融。
——李少玉《浅谈唐太宗治国理念里的和谐意识》
思考:如何理解民族政策的威服与德怀并举?
设置羁縻府州与都护府
羁縻的本义为牵制、约束,唐朝于边疆少数民族居住地区设置的州府前冠以“羁縻”二字,是借以形容中原天子与边疆各族的关系,羁縻不绝。唐代在内地采取州(府)、县管理制度,游牧民族是分部落治理,唐朝进入这些地区后,为了保证管理制度的推行,又尊重各民族的生活方式,唐朝政府采用了羁縻州府的管理形式。 “凡天下之州府,三百一十有五,而羁縻之州,迨八百焉。”设于边疆地带的羁縻州府在数量上大大超过了内地的州府。 羁縻都督府和州县,具有很大的自治性质,一般都用少数民族的部落首领为都督、刺史、县令。可以世袭,不纳赋税,只遵守朝廷政令,并向皇帝“朝贡”。
为了有效地管辖这些地区,唐政府于西北地区设置了安西、北庭都护府,在北方、东北、南方、西南分别设都护府,直接管理这些羁縻州县。都护府有着数量庞大的常驻官兵,数量一般在两万人左右,都护府的官员大都由中央委派的汉族官吏充任,长官有相当高的官职爵位,中央政府同时也授予他们处理军政事务的权力。
——乔凤岐《士族、士人与魏晋隋唐政局研究》
唐·阎立本·《职贡图》(现藏台北)
唐太宗开明的民族政策对改善民族关系起了积极的作用, 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自愿要求内属,内附,前往长安者“道路不绝,每元正朝贺常数百千人” 。唐太宗在各民族间获得了极高的声望,被尊为“天可汗”,并同意开“参可汗道”。
隋唐统一全国后,对周边各族实行较为开明的政策,以各种形式促进中原与周边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从来对各族社会进步和文化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周边各族的向心力大大增强。隋、唐两朝与周边虽然也有矛盾和战争,但经济、文化交流一直非常频繁,战争的结果,往往是进一步加强了彼此的政治联系,扩大了中原王朝的管辖范围,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发展壮大。
——袁行霈《中华文明史》
开明民族政策的意义
学习主题一:盛极一时的隋朝
学习主题二:唐朝前期的治世盛世与民族交融
学习主题三:唐朝由盛转衰与五代十国
隋朝为何能开创统一局面?
隋朝何以做到“古今国计之富莫如隋”?
盛极一时的隋朝又为何“国祚短促”?
如何评价隋炀帝和隋朝的历史地位?
“贞观之治”的出现是基于唐太宗的哪些治国理念?
结合地图,辨识唐朝疆域及少数民族分布
概括唐朝开明民族政策的具体体现并分析其意义
概括唐朝到五代十国的历史脉络
分析唐朝由盛转衰的原因有哪些?
626
649
704
712
755
763
907
贞观
高宗武后
开元天宝
藩镇割据
安史
之乱
安史
之乱
唐初为了控制边境,先后设立若干大都督,统率精兵屯成镇守。高宗以后,大都督并可带使持节,代表皇帝的威权,称节度使,其职权限于兵马战守。唐玄宗自以为国力雄厚、军队强盛,一味追求开边扩张,不断挑起边境战争,为此目的,不断加强边镇的军备(太宗去世后,吐蕃、突厥、奚、契丹等少数民族的骑兵开始不断袭扰唐边境,唐朝边境转为防御策略,边防重镇应运而生)以后节度使逐渐增置,职权一再扩大。到开元年间,边境共设十个节度使。他们,“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财赋”,政权、军权、财权统于一身形成半独立的地方割据势力。
——樊树志《国史概要》
安史之乱的爆发,是开元、天宝之际政治腐败的必然产物。它带来的巨大破坏,使人心思唐,促成了平叛战争的胜利,但是叛乱并不是在决定性战役取胜的情况下结束的,肃宗和代宗都积极鼓励叛军首领自动投降,准许他们在原辖地任官。因此,与其说是中央政府镇压叛乱,不如说是以妥协的方式结束叛乱,这种妥协的代价是昂贵的,它使全国处于混乱多事和分裂的状态之中,军事化已经大规模实行,武将支配地方行政;地方行政的结构被改组,节度使成为中央政府与州县之间的常设权力纽带;国家的财政结构已经崩溃。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关键,战乱虽然平息,但安、史部将依然存在,藩镇割据局面以此为契机而形成不可逆转之势,迭经战争骚乱的中原地区经济急剧衰落,唐朝的国力大大削弱,全盛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樊树志《国史概要》
藩镇割据
大盗既灭,而武夫战卒以功起行阵,列为侯王者,皆除节度使。由是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故兵骄则逐帅,帅强则叛上。或父死子握其兵而不肯代;或取舍由于士卒,往往自择将吏,号为“留后”,以邀命于朝。天子顾力不能制,则忍耻含垢,因而抚之,谓之姑息之政。
——《新唐书》卷五○《兵志》
藩镇类型 数量(个) 官员任免 赋税供纳 兵额与功能
河朔型 7 藩镇自擅 不上供 拥重兵以自立
中原型 8 朝廷任命 少上供 驻重兵防骄藩
边疆型 17 朝廷任命 少上供 驻重兵守边疆
东南型 9 朝廷任命 上供 驻兵少防盗贼
“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唐朝藩镇基本情况表
政见与利益的分歧,形成朝廷中的派系、集团,互相对立,这就是所谓朋党。所谓朋党的“党”,决不是今天意义上政党的“党”,它只是政治人物们的松散结合所谓朋党,产生于难以确认的复杂的个人关系网络,它没有很强的核心结构,成员的属性也不固定。晚唐时期的朋党之争,通常被史家们称为“牛李党争”,即牛僧孺为首的“牛党”与李德裕为首的”李党”的之间的政争,从穆宗朝开始,经敬宗朝、文宗朝、武宋朝,到宣宗朝持续达四十年之久。斗争的形式是两党交替掌权,文宗时代两党参差并用,武宗时代是李党全盛时期,宣宗时代是牛党全盛时期。一党掌权,不问敌党有无人才,一律全盘排斥;不问敌党政策是否可取,一律更张,完全是门户之见,意气用事,把朋党利益置于国家社会利益之上。朋党之争的结果,是政治的越发腐败。
——樊树志《国史概要》
朋党之争
唐德宗时,宦官不仅控制禁军,而且藩镇的节度使多从禁军将领中擢用,朝廷的将相由宦官任免,台省的清要官职须买通宦官关节方能任命。德宗死,顺宗即位,王叔文、王任裁决宫中大事,引进柳宗元、刘禹锡、韩泰等人,着手革除弊政,企图削夺宦官权力。由于宦官势力已盘根错节难以动摇,加之藩镇与宦官相互勾结,导致改革中途夭折。宦官俱文珍、刘光琦与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荆南节度使裴均、河东节度使严绶串通,发动宫廷政变,废顺宗,立宪宗,王叔文、王任被贬,柳宗元、刘禹锡、韩泰、陈谏、韩哗、凌准、程异、韦执谊等八人先后被贬往边远地区。这就是所谓“二王八司马”事件。由于宦官掌握大权,藩镇多引为内援;宦官为了增加自己的实力,以便控制皇帝,也多引藩镇为外援。两股势力勾结的结果是,皇帝沦为宦官的傀儡,宰相大臣成为宦官的附庸。
——樊树志《国史概要》
宦官专权
朱温当初是黄巢的部下,当黄巢攻入长安时,他感到前途渺茫,毅然而然地弃黄巢而去,投降唐朝。朱温降唐之后,朝廷赐名“全忠”,担任汴州宣武节度使,转而镇压黄巢起义。唐昭宗采纳宰相崔胤建议,想借汴州节度使朱温的力量铲除宦官势力,结果宦官虽除,中央军政大权却落入朱温之手,崔胤等外朝大臣和昭宗本人都相继被朱温所杀。
907年,朱温废唐称帝,史称后梁,唐朝灭亡。
五代十国(907-979)
〔安〕重荣起于军伍,暴得富贵,复睹累朝自节镇遽升大位,每谓人曰:天子,兵强马壮者为之,宁有种耶!
——《旧五代史》卷九八《晋书 · 安重荣传》
五代十国
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专著选读】
1.隋朝灭亡的原因
有史家指出:“隋之亡也,民困苦而国未贫。”就是说,隋朝灭亡的原因,在于国家聚敛了太多的财富,而老百姓却因为统治者的苛政,失去了维持生存最起码的条件,财富集于国库,百姓却无以生存。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呢?这和隋朝的两位统治者隋文帝、隋炀帝有直接关系。据记载,隋文帝还算是一个比较有作为和注意节俭的君主,而隋炀帝则是一个十足的骄奢淫逸的昏君。范文澜在《中国通史》中如此评价:“隋文帝是历史上少有的节俭皇帝,因为节俭,剥削减轻,民众得以安居从事生产,开皇年间,户口和财产都有巨大的增进。”“隋炀帝是历史上少有的奢侈皇帝。因为奢侈,民众被剥削到无法生存的地步:民众只有起义推翻隋统治,才能找到生路。”
——樊宪雷《读史札记——隋朝灭亡之鉴》
2.隋唐时期西北地区的开发
隋唐时期,西北是全国政治中心。西北指陕、甘、宁、青、新五省(区),面积占全国1/3,是丝绸之路的主要通道。因西北少数民族的军事威胁,政府驻戍庞大的军队,并将营农和防边结合。为持久计,隋在陇右、河西、西域等地屯田,唐代严管州军屯政,每年举行“屯官叙功”,以示考核。当时全国屯田992屯,关内、陇西与河西三道占584屯。西北屯田减轻了政府的财政压力和百姓的免输之劳。屯田之外,隋唐还在西北发展官牧业,畜养的战马数量庞大,还能满足宫廷、政府厩马、祭祀和宴飨之需。唐太宗平定突厥后,对塞内民族“怀柔”,进贡者备尝其值,广设市场,敞开渠道,满足各族不同的物资需求。安史之乱前,西北“自安远门西尽唐境万二千里,闾阎相望,桑麻翳野”。
——李清凌《西北经济史》
3.对武则天的评价
在武则天执政时期,虽然爆发过徐敬业和宗室诸王发动的叛乱,但是吏治清明,政局稳定,使广大农民得以休养生息,因而社会生产有发展,垦田和户口数字大幅度的增长。可见武则天执政时期唐朝国势仍在持续上升,是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之治”。她是把唐朝国势推向极盛这一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历史人物。武则天一生中也存在着不少的缺点和错误。晚年时期,她逐渐走向奢侈腐化,大修宫殿、佛寺,在镇压反对势力的过程中,信用一些贪赃枉法的酷吏,大肆罗织株连,滥杀了一些无辜臣民。尽管如此,同她主要的治绩相比,还是功大于过的。
——白寿彝《中国通史》
4.开元盛世局面
唐玄宗时期全国耕地面积6.6亿亩。唐朝的版图,比之于汉代,有新的拓展;大运河把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更密切地联系在一起,促进了全国经济的增长。史称:“开元、天宝之际,耕者益力,高山绝壑,耒耜亦满”。根据现有史料推算,当时全国实际耕地面积约850万顷,折合今亩达6.6亿亩(当下的中国为18亿亩),人均占有达9亩多。远远超过中国今日的平均数(1.4亩)。
唐代的人均收入相比以前的朝代增长了大约三分之一,相比当时的世界,是处于领先地位。
——安格斯·麦迪森《中国经济的长远未来》
5.藩镇性质的再认识
以往我们把藩镇的出现归咎于中央集权衰弱、皇帝姑息纵容,然而这类论调已经在众多学者面前不攻自破。程志先生对藩镇本质进行了新的理解,他强调藩镇林立的局面出现不能说明中央集权之衰弱,相反在一定程度上是加强的表现。指出藩镇作为国家机器的组成部分,为朝廷执行着监察、军事、戍边和恢复国家秩序职能。
更引人瞩目的是杨志玖先生的高徒张国刚在其博士论文基础上修订成的《唐代藩镇研究》可视为划时代的藩镇研究力作,全书采众前辈之长,把藩镇起源、性质、内部结构、动乱特点等问题一一交代清楚,后世的藩镇问题基本话语范式由此奠定。首先,于藩镇之起源问题,研究中着重考察中晚唐特别是肃宗、代宗时期中原军事政治、边疆边防形势变化对藩镇建制的影响,旨在强调唐中叶以来的藩镇林立并非君主姑息所致,而是客观的政局条件催生的;进而进一步考察各个藩镇存在的特点以及所发挥的作用,这样既可以揭示中晚唐藩镇的真实面貌,更可以给藩镇予以全面客观的定性。张先生不赞同把“藩镇”与“割据”画上等号,认为割据绝不是藩镇存在的形式和性质;他本人最大的贡献在于破除了以往人们对于藩镇的刻板印象——割据,因为多数读者不假思索地把藩镇与割据联系在一起,认为藩镇的存在就是一种割据势力,它的存在就是与中央政府进行对抗。
——于迪《唐代藩镇问题综述》
【素养目标】
[主题立意] 隋唐盛世与民族交融。
[教学环节及目标]
(1)大运河开通——开发与繁荣。运用相关历史材料,了解大运河开通的政治、经济背景,多方面、多角度评价大运河的历史作用。(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
(2)盛世下的民族交融——开明的民族政策。明确唐朝的疆域及唐朝时期周边少数民族的地理位置,通过对唐朝都城的观察并结合史料,了解到唐朝的繁荣,认识唐朝民族交融的趋势,理解民族交融和国家统一是各民族的共同要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家国情怀)
【教材解读】
[footnoteRef:0]一、隋朝兴亡 [0: ]
1.隋的建立和统一
(1)建立:581年,北周外戚杨坚代周称帝,建立隋朝,定都长安,是为隋文帝。
(2)统一:589年,隋灭陈,结束了南北长期分裂局面。
2.隋朝的建设
(1)广设仓库:仓库在长安、洛阳两都和地方广设。
(2)兴建洛阳:隋炀帝兴建的洛阳城,宏伟壮丽,闻名于世。
(3)开通大运河:贯通南北,对巩固统一、促进南北经济交流以及运河沿岸城市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3.隋朝的灭亡
(1)隋炀帝的暴政:隋炀帝自恃强盛,大兴土木,穷奢极欲,又三次大举征伐高丽。生产遭到严重破坏,民不聊生,最终引发大规模起义。
(2)隋朝灭亡: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
二、唐朝的繁荣与民族交融
1.唐朝的建立和灭亡:
(1)建立:李渊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是为唐高祖。
(2)灭亡:907年,朱温废唐称帝,国号梁,史称后梁。唐朝灭亡。
2.贞观之治:
(1)措施:
①经济上:吸取隋亡的教训,轻徭薄赋,劝课农桑,戒奢从简。
②政治上:知人善任,虚怀纳谏。
(2)表现:唐太宗统治时期,出现了少有的开明政治局面,史称“贞观之治”。
3.武则天的统治:当权期间,唐朝社会经济持续发展。
4.开元盛世:唐玄宗选贤任能,改革吏治,发展生产,大兴文治,改革兵制,将唐朝推向全盛。经济有很大发展,社会空前繁荣。
5.民族关系:
(1)突厥:
①东突厥与唐朝的关系:唐太宗统治时期,对周边各族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贞观初年,唐朝大败东突厥。草原各族共同尊奉唐太宗为“天可汗”。
②西突厥与唐朝的关系:唐高宗联合回纥灭西突厥。唐朝中央政权加强对西域管理,先后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统辖天山南北。
(2)吐蕃:
①吐蕃的统一:7世纪前期,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
②吐蕃与唐朝的关系:唐太宗把宗室女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入藏时带去大批手工艺品和多种技术、医药书籍等。唐蕃和亲,促进了汉藏的友好关系和经济文化交流。
(3)靺鞨:唐玄宗统治时期,东北的靺鞨族粟末部强大起来。唐玄宗封其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
(4)少数民族政权作用:唐朝周边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对祖国边疆地区的开发作出了积极贡献。
[footnoteRef:1]三、安史之乱、黄巢起义和五代十国 [1: ]
1.安史之乱
(1)原因
①政治腐败:唐玄宗统治后期,沉于享乐,怠于政事。
②节度使的设置:开元年间,唐玄宗在边境重地增置军镇,加强边防,军镇长官节度使兵力随之扩大,国家出现外重内轻的局面。
(2)过程
①755年,安禄山在范阳起兵,发动叛乱。
②安史之乱于763年被唐平定。
(3)影响
①唐朝由盛而衰:在平叛过程中,唐军许多将领拥兵自重,中央集权被削弱;边防空虚,吐蕃占领河西陇右地区。从此以后,唐朝由盛转衰。
②藩镇权力膨胀,割据局面形成:有些藩镇独立性很强,形成割据局面,严重削弱唐朝的统治力量。
2.农民起义
(1)原因:唐朝后期,宦官专权和朋党之争,进一步削弱了唐朝的统治。
(2)过程:唐末爆发了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
(3)影响:起义军横扫大半个中国,一度攻占长安,沉重地打击了唐朝的统治。
3.五代十国局面的形成
(1)五代十国的概况:
①黄河流域先后经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短命王朝,称为“五代”。
②南方各地先后出现吴越、南唐等九个割据政权,连同五代末期在山西建立的北汉,称为“十国”。
(2)后周世宗的改革:到五代十国后期,后周世宗柴荣顺应当时形势,努力清除五代的弊政,实力逐渐增强,为后来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课堂探究】
环节一 大运河的开通
视角1 大运河开通的原因
材料一 中国古代很长时期内,经济重心一直在黄河流域,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经济获得迅猛发展,成为全国经济重心。因此,国家需要加强对南方的管理,长安需要与富庶经济区联系,需要南方粮食物资供应北方。同时,长期的分裂阻断南北社会经济的交流,而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经济发展到这一时期已迫切要求南北经济加强联系。
隋开运河不仅仅有经济方面的动机,也有政治方面的。门阀士族依恃其强大的势力,企图与中央政权抗衡。这一尖锐矛盾在江南地区一直存在,使隋政权面临严重威胁,隋统治者要实施对南方的有效统治,贯通南北运河势在必行。同时,北部边境少数民族政权对隋亦是大患,隋王朝派出大量军队驻扎边境,这些军队仅靠屯田是不够的,必须依靠江淮和中原粮饷供应。路途遥远,开凿运河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问题] (1)依据材料一,概括隋朝大运河开通的历史原因。
[解读] 据材料一“经济发展到这一时期已迫切要求南北经济加强联系”得出经济上的原因是东晋等朝代对江南的开发促进了经济重心的南移,为了保障北方的物资供应,加强南北经济联系;据材料一“隋统治者要实施对南方的有效统治,贯通南北运河势在必行。同时,北部边境少数民族政权对隋亦是大患”得出政治上是为了加强对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的防御,加强对南方的有效统治,巩固国家的统一。
[结论] (1)经济原因:东晋等朝代对江南的开发促进了经济重心的南移,为了适应经济重心南移的趋势,加强南北经济联系;为了保障北方粮食、物资供给。政治原因:为了加强对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的防御;为了加强对南方的有效统治,巩固国家统一。
视角2 大运河开通的作用
材料二 公元589年,隋朝统一全国后,隋炀帝征调300万民工,用6年的时间凿通了长达2 500千米的大运河,沟通了五大水系,在南北之间建成了一条运输通道。运河沿岸经济繁荣,扬州、淮安成为大都市。唐朝时期大运河连通了海上丝绸之路,不断接纳着日本、波斯、天竺等国的商船。
[问题]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隋唐时期大运河的作用。
[解读] 据材料二“沟通了五大水系,在南北之间建成了一条运输通道”可以得出加强了南北交流,巩固了中央集权的统治;据材料二“运河沿岸经济繁荣,扬州、淮安成为大都市”可以得出促使运河沿岸市镇的兴起,工商业的繁荣;据材料二“唐朝时期大运河连通了海上丝绸之路,不断接纳着日本、波斯、天竺等国的商船”可以得出连通海上丝绸之路,推动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结论] (2)作用:加强了南北交流,巩固了中央集权的统治;促使运河沿岸市镇的兴起,工商业的繁荣;连通海上丝绸之路,推动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深化拓展] 对隋开凿大运河的认识
1.从历史背景看:大运河的开凿是南方经济发展的结果。因为自三国以来,南方不断得到开发,经济发展水平逐步赶上北方。隋朝统一后,政治中心仍在北方,故开凿贯通南北的大运河是适应时代经济发展的需要,有利于促进南北经济交流,巩固统一。
2.从主观目的上看: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动机是为加强南北交通,有效巩固对全国的统治,这是主要目的。其次是加强对江南地区的经济掠夺和对江南繁华地区的巡游享乐。
3.从客观作用上看:一方面,开凿大运河给人民带来沉重的徭役负担,是隋朝速亡的原因之一。另一方面,大运河的开通对我国社会发展产生了积极深远的影响,它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对巩固统一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泽被后世。
环节二 盛世下的民族交融
视角1 繁华长安
材料一 唐朝长安城示意图
材料二 国家的统一、南北大运河的开通、两座宏伟京城的修建和国内国际贸易的扩大,均刺激了经济发展。唐朝京城长安发展成世界上最大的城市,有居民百万,吸引着来自亚洲各地的商贾、留学生和朝拜者。
——[美]伊佩霞《剑桥插图中国史》
[问题] (1)观察唐朝长安城示意图,说明其布局特点,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盛唐长安城的地位。
[解读] 观察长安城示意图,从坊市特点、皇城位置、河流位置等方面分析其特点。据材料二“长安……吸引着来自亚洲各地的商贾、留学生和朝拜者”,可得长安是经济、文化中心,结合所学可得长安亦是政治中心。
[结论] (1)特点:布局方正、街道笔直;坊市分离;政治中心位于北部;城内河道纵横。地位:经济、文化、政治中心。
视角2 开放长安
材料三 唐朝长安城的东市和西市示意图
材料四 异族入居长安者多,于是长安胡化盛极一时。此种胡化大率为西域风之好尚:服饰、饮食、宫室、乐舞、绘画,竞事纷泊,其极社会各方面,隐约皆有所化,好之者盖不仅帝王及一二贵戚达官已也!
——向达《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
[问题] (2)观察材料三分析东市与西市的异同点,指出材料四反映的民族政策并回答其影响。
[解读] 第一小问从两市的总体布局、所设机构和店铺分析即可,据材料四可知反映了开明的民族政策,结合材料及所学分析其影响即可。
[结论] (2)同:两市布局基本相同,都有各种店铺和政府商业管理机构。异:西市商业店铺较多,且经营西域商品的店铺众多。民族政策:开明的民族政策。影响:①保持了边疆地区的和平稳定,利于祖国统一;②促进了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孕育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③各民族相互交流、贸易促进了经济发展与物种交流;④促进了各民族的融合。
[深化拓展] 唐朝处理与周边各族关系的主要方式和特点
1.方式
(1)设立机构:唐太宗在东突厥旧地设置都督府,任命突厥贵族为都督或将军来管理;唐太宗和武则天时期在西突厥地区分别设立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这是唐朝在西域设置的最高统治机构。
(2)册封首领:唐玄宗先后册封回纥首领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粟末靺鞨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南诏首领皮罗阁为云南王等。
(3)武力征服:唐朝初年,东突厥不断南下进扰,唐太宗大败东突厥,俘获颉利可汗,维护北部边境安定。
(4)政治和亲:文成公主入藏;金城公主嫁给吐蕃赞普尺带珠丹;唐肃宗与回纥和亲。
(5)会盟通好:唐政府与吐蕃会盟巩固了双方友好关系,也符合当时双方关系的实际。
(6)经济文化交流。
2.特点
(1)政策开明。
(2)措施灵活,方式多样。
(3)加强民族间的联系与交流,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规模空前。
[开放课堂]
学习情境——品味唐诗中的运河
材料一 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胡曾《汴水》
材料二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皮日休《汴河怀古》
[问题] 诗中的“长河”“此河”是指什么?胡曾和皮日休对隋开凿此“河”的看法有什么不同?你认为他们各自的理由是什么?
[参考答案] 京杭大运河。胡曾对开凿大运河持否定态度,认为大运河的开凿是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皮日休对开凿大运河持基本肯定态度,认为大运河的开凿利大于弊,数百年后南北往来仍然依赖它。
胡曾的理由:第一,隋朝开凿大运河除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外,主要是为隋炀帝巡游江南、炫耀天子威严提供便利;第二,大运河的开凿和隋炀帝巡游都役使了大量的民力,消耗了大量的财力,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以至于爆发了农民起义。因此,说隋亡于此河有道理。
皮日休的理由:第一,大运河开凿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和巩固对全国的统治;第二,大运河的开凿,大大促进了南北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虽然大运河的开凿也有加重人民负担的一面,但这是任何一项大工程难以避免的;第三,隋朝的灭亡是隋炀帝众多暴政的结果,并非开凿大运河所致。
【随堂练习】
一、选择题
1.“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这则材料说明隋朝大运河( )
A.巩固了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B.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交流
C.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D.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解析:B 依据材料“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并结合所学可知,隋朝大运河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的内容不符合题意,排除。
2.在旧金山、纽约等地人们把华侨、华人聚居的地方叫做“唐人街”,可见唐朝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进入全盛时代,这种盛世景象历史上称为( )
A.贞观遗风 B.开元盛世 C.贞观之治 D.开皇之治
解析:B 唐玄宗在位的前期,年号为“开元”,当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了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B项正确。
3.“文皇南面坐,夷狄千群趋。咸称天子神,往古不得俱。献号天可汗,以覆我国都。兵戎不交害,各保性与躯。”诗文赞颂的是( )
A.唐高祖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解析:B 根据材料中的“文皇”“夷狄”“天可汗”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即可推断出这是对唐太宗积极的民族政策与民族友好的赞颂。
4.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始终在不断巩固和发展。下面表格内容能充分说明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是( )
时期 机构
西汉 西域都护
唐朝 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
清朝 伊犁将军、行省
A.西藏 B.库页岛 C.新疆 D.南海
解析:C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标志着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的开始。唐朝在西域设立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清朝在新疆地区设立伊犁将军,管辖整个新疆地区;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由此可见,表格内容能充分说明新疆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C项符合题意。
5.“限于当时的国力,节度使很少得到中央政府的津贴,必须由自己在防区内自给自足地筹措招兵买马、屯粮制械的费用。这种做法的负面效应是明显的,节度使对中央政府的离心力日渐增大。”这直接导致了( )
A.黄巢起义 B.安史之乱 C.唐朝灭亡 D.开元盛世
解析:B 根据所学知识,唐朝节度使兵力扩大,到唐玄宗后期国家出现外重内轻的局面。材料中“节度使对中央政府的离心力日渐增大”直接导致了安史之乱,B项正确;唐末爆发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A项错误;907年,朱温废唐称帝,唐朝灭亡,C项错误;开元盛世是唐朝的一个盛世局面,经济发展,社会空前繁荣,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
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唐太宗说:“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意犹不足,征求无已,兼东西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致亡灭。此皆朕所目见。故夙夜孜孜,惟欲清静,使天下无事。”
——《贞观政要》
材料二 唐太宗谓侍下曰:“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
——《贞观政要》
材料三 贞观二十三年,蜀人苦造船之役……州县督迫严急,民至卖田宅,鬻子女不能供,谷价踊贵,剑外骚然。
——《资治通鉴》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说明隋朝灭亡与“贞观之治”局面的出现是否有关系,理由何在?
(2)材料二表明唐太宗意识到什么实质问题?他说这番话的意图何在?
(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
(4)综合上述材料,从“贞观之治”中能够得出什么认识?
解析:第(1)问,分析材料一,唐太宗认识到隋炀帝贪得无厌,横征暴敛,并且穷兵黩武,使百姓不堪重负,导致灭亡,自己统治才吸取教训,遵循济世安民的原则。联系所学知识可知,这样出现了贞观之治的繁荣局面,所以它们之间有关系。第(2)问,材料二中“必须先存百姓”说明其意识到人民的力量;从当时的历史条件分析可知其意图是不能激化阶级矛盾。第(3)问,材料三中“民至卖田宅,鬻子女不能供,谷价踊贵”等信息反映出农民负担依然沉重。第(4)问,综合三则材料得出认识,要从两个角度认识贞观之治。
答案:(1)有。理由:正是鉴于隋朝“征求无已……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致亡灭”的教训,唐太宗才“夙夜孜孜,惟欲清静,使天下无事”,从而出现政治清明的“贞观之治”。
(2)人民群众的巨大力量。意图是注意调整统治政策,以缓和阶级矛盾。
(3)农民的劳役负担仍然很重。
(4)认识:①唐太宗吸取了隋朝灭亡的教训,注意调整统治政策,爱惜民力,出现了“贞观之治”的局面。②但这种治世局面只是相对于其他历史时期而言的。由于地主阶级的本性,农民所受的剥削仍然很重。
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教学目标 通过了解隋唐盛世、唐朝民族交融的情况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与家国情怀;通过了解隋唐从统一到盛世到分裂的情况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 通过分析归纳“贞观之治”的原因和意义、唐朝出现盛世的原因,提高学生的史料实证与历史解释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隋唐盛世的表现、原因,民族交融的表现、原因 2、教学难点:隋唐盛世的原因
教学方法 叙述法,观察法,谈论法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隋朝的盛与衰 隋文帝 展示材料,感受隋朝盛世,请同学概括“开皇之治”的表现,并思考国家统一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隋炀帝 展示隋炀帝的所作所为(包括大运河的图),思考如何评价隋炀帝? 唐朝前期的繁荣与民族交融 唐朝前期的繁荣 李世民的上台与“贞观之治”。展示材料,请同学用几个词描述唐太宗统治下唐朝的社会状况;展示出材料,分析出现“贞观之治”的原因; 武周政治:治宏贞观,政启开元 “开元盛世”的表现,展示材料,让学生感受开元年间,唐朝达到了鼎盛 民族交融 展示武德(高祖)九年——贞观(太宗)末年——总章(高宗)二年的疆界变化图,感受版图的变化。体会版图的变化与周边民族的关系。 分别介绍唐朝是如何处理与东、西突厥,吐蕃,粟末靺鞨的关系的,请同学概括唐朝处理与周边民族关系的主要措施,体会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有利于边疆的稳定、版图的扩大、经济发展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小结:隋唐的繁荣,与国家的统一是分不开的;同时与统治者合理的对内政策、开明的民族政策与开放的对外政策也有很大的关系;再加上中国人民的辛勤劳动,共同创造了隋唐盛世,创造了辉煌的中国历史。 唐朝后期的证据与五代十国 阅读教材内容,归纳安史之乱出现的原因和影响,安史之乱后促使大唐帝国最终走向灭亡的因素 结合教材中展示的五代十国的形势图,了解五代十国的含义与地理分布,体会国家由统一再次陷入了分裂。 小结 国家统一、统治者恰当的对内政策、开明的民族政策与开放的对外政策等,使得隋唐出现了多个治世局面,但是开元盛世后,唐朝由盛转衰,最终走向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 培养分析、概括的能力,历史解释的能力;培养唯物史观 结合史实进行分析,提高历史解释能力与史料实证能力 培养学生分析、概括历史信息的能力;提高历史解释能力 感受隋唐的繁盛,体会我国辉煌灿烂的文明 观察地图,培养时空观念 培养家国情怀, 培养唯物史观 感受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正是在不断的民族融合的过程中,中华民族在不断壮大,提高家国情怀。 提高学生归纳问题的能力 读图,分析问题,培养时空观念
课后反思 容量比较大,要讲清楚三个问题,时间比较紧张。因此,每个问题都讲的不够深入,设问虽多,引发学生思考的有思维含量的问题不多,设问缺乏层次性,这是需要改进的。 落实时空观念、培养学生历史解释方面相对做的稍好一些,但是史料实证方面相当欠缺,没有真正的让学生感受史学的研究精神、治学精神,一直在就史料分析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