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变身
——《孙悟空变变变》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孙悟空变变变》是河北教育出版社小学信息技术第三册第6课内容,教学对象为小学五年级学生。本课是以孙悟空变形为公鸡、房子、猪八戒和桃子四个活动为实例,介绍了Flash形状补间动画的制作,进而引导学生将这些图片转化为矢量图,删除图片背景等,在此基础上制作孙悟空变形效果。旨在让学生掌握位图转换为矢量图及形状补间动画制作的方法,为学生进行创造性地创作提供较为完整的知识架构,给学生的“学以致用”提供良好的展示空间。
二、教学分析:
㈠ 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位图转矢量图的操作,形状补间动画的制作方法,并知道形状补间动画与动作补间动画的区别。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小组合作解决问题和利用网络获取知识等综合处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目标:在不断尝试中激发学生求知欲,在不断摸索中陶冶情操,提高其审美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和竞争意识,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㈡ 教学重难点和研究问题:
1.教学重点:制作形状补间动画。
2.教学难点:在自主探究中掌握创作形状补间动画的方法。
3.研究问题:在创作形状补间动画中进行自主探究学习的有效性研究。
三、学情分析:
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较多的形状补间动画的基础知识,具有了一定的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可部分学生接受能力较差,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存在着一定困难。
四、教法阐述:
本课主要采取“情境法”“教师演示法”“任务驱动法”等教学方法,注重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学习能力,力促课堂教学在生动有趣、愉悦的气氛中展开。
五、学法指导:
强调以学生的自主建构为核心,使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本课通过自主探索,小组讨论,协作交流等方式,帮助学生在不断探索、交流、评价中自然达成学习目标,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
六、教学环境、资源:
1.多媒体网络教室,视频点播系统。
2.教学课件:自制《西游记》范例作品及《孙悟空变变变》专题教学网站各一个。
七、教学设计思想:
整个课堂教学以“创新、开放、自主、协作”为指导思想;以一个个活动和任务为载体,着力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和综合处理信息的能力。 具体任务设计及教学思路如下:
1.创设情境,激情导入。(课件播放《西游记》动画片断,让学生欣赏并感受,激发其创作欲望。)
2.搜集资料,整理共享。(学生自己搜集资料,结合教师上传的图片,实现共享。)
3.自主探索,勇闯难关(每个环节通过创设故事情节,以任务驱动为主线,让学生在“自学—尝试”中逐步击破各个知识点。)
4.小组探索,协作研究。(引导学生在“协作—探索”中研究问题,并解决问题闯关,同时学到更多的知识。)
5.展示交流,综合评价。(引导学生在“展示—交流—评价”中欣赏美,在交流学习中展示自我,达到融会贯通知识的目的。)
6.课外拓展,知识延伸(拓宽学生视野,同时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并延伸到课外。)
八、 教学过程:
㈠创设情境,激情引入
1.老师想考考大家,你们敢接受挑战吗?(利用挑战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斗志。)
2.出示课件,欣赏歌曲,告诉老师这是哪部动画片中的歌曲,最喜欢动画片中的哪位角色,并说说喜欢的理由?(生随动画片而唱主题歌《猴哥》)。
(设计思路:播放歌曲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本课教学作好了铺垫。)
3.因势利导,片中的孙悟空面对妖怪英勇无畏,面对困难坚韧不拔,施展七十二变本领,最后成功取得真经,并被封为斗战胜佛。对于这个了不起的人物,大家想不想再看一次《西游记》?(讲述故事情节,激发学生挑战的勇气。)
4.播放自制的《西游记》Flash动画片段,即本课孙悟空变大公鸡、房子、猪八戒和桃子的动画,并伴有《西游记》主题歌),其界面如下:
( pictures / 1.jpg )
(设计思路:利用动画的直观性和形象性让学生对孙悟空变化的动画创作产生兴趣,从而激起学生创作欲望。)
5.请说出今天看的动画片与前几节课做过的动画有什么异同?(生:都会动,以前做的元件从一个位置跑到另一位置,而今天的孙悟空不但会跑还会变成其它的动物。)
6.大家想不想自己做这个小动画?(生:想)
7.今天就让老师和大家一起来学习《孙悟空变变变》并板书课题。
㈡任务驱动,图片共享
1.将课前搜集到的图片上传到教师机上。
2.教师整理学生上传的图片及自己课前准备的资料。
(设计思路: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锻炼学生利用信息工具的能力。)
3.将整理资料发送给学生。
4.请同学们在我的文档下查找《变形图片》,并打开如下图片链接:
( pictures / 变形图片 / sun.jpg ) ( pictures / 变形图片 / ji.jpg ) ( pictures / 变形图片 / fang.jpg )
( pictures / 变形图片 / zu.jpg ) ( pictures / 变形图片 / tao.jpg ) ( pictures / 变形图片 / rulai.jpg )
( pictures / 变形图片 / guanyin.jpg ) ( pictures / 变形图片 / 2007092406125122372.jpg ) ( pictures / 变形图片 / sheng7.jpg )
(设计思路:让学生熟悉资料的存放位置,方便使用。)
㈢自主探索,勇闯难关
A.勇闯第一关:——位图转换成矢量图,制作“孙悟空”矢量图。
1.在FLASH中,对于导入的图片需要将位图转换为矢量图,那么如何制作“孙悟空”矢量图呢?
2.请大家自学课本29页“我来做”,并按提示亲手操作,时间限制5分钟。
3.找一名学生演示并讲解自己的做法。(师给予鼓励)
4.师:大屏幕出示位图转换成矢量图的方法(具体操作步骤请看课件制作矢量图动画)。
(设计思路:在教师巧妙的引导下,使学生的探究学习不迷失方向。)
4.学生自主学习完成“勇闯第一关”
(设计思路:因学生可选喜欢的孙悟空图片进行导入制作,避免了课堂教学的单一性,提高了学习兴趣。)
5.小组简单交流,教师恰当鼓励
B.勇闯第二关:——制作孙悟空首次变形成公鸡并变回原型效果
1.师:孙悟空大闹天空,玉帝派二郎神捉拿孙悟空,激战中,他变成了一只公鸡。
2.布置学习任务:自学P30的“我来做”。(适时引导、点拨学生自主完成)
(设计思路:设计闯关游戏,让每位学生都有任务,使学生在分组竞争中,兴趣更强烈,互助意识也得以提高。)
3.学生互相合作,进入观察尝试活动。
4.学生自主学习完成(教师在网站中提供图片资源库)
5.展示课件制作孙悟空变公鸡动画的操作步骤适当提示。
6.简单交流,恰当鼓励。
(设计思路:主要采取自主学习的方式,为学生树立信心,培养学生按要求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8.概念引出:像这种由一种形状逐渐变为另一种形状的动画叫做形状补间动画,它的关键是:插入空白关键帧,并板书。
C.布置任务,勇闯第三关:——制作孙悟空变形成房子的动画
1.二郎神君的第三只眼睛一下子就认出来了,他变成了一只鹰,孙悟空迅速变成了房子,现在挑战第三关开始!
(设计思路:充分发挥教师语言魅力和导向作用,让学生在“任务驱动”下充满自信地积极主动探索尝试,使其创新意识充分展示出来,使课堂变为研究性课堂。)
2.学生自主完成(学生自主闯关游戏开始)
3.展示网站中的孙悟空变房子操作步骤适当提示。
4.学生分组演示,全班交流,恰当鼓励。
(设计思路:让基础好的学生为其他同学示范讲解,使之带动其他同学共同完成,以全面调动学生积极性,并充分体现其学生的主体性。)
㈣ 小组探索,协作研究
1.二朗神的第三只眼睛一下子又认出来了,他变成火要烧房子,孙悟空迅速变成了猪八戒和桃子,二朗神君看了半天,怎么也找不到他。现在挑战最后几关开始!(学生听故事陈述,并在教师的情感激励下作好闯关的准备。)
2.学生自主尝试完成闯关。(学生愉快地进行创新性的创作。)
(设计思路:让学生进一步熟练操作,增强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3.教师打开专题网站中“勇闯第四、五关”的操作步骤给学生示范提示。
4.小组互相合作完成任务。(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协作探究,小组合作学习)
5.展示交流。(学生互相交流活动,发挥团队协作精神,取长补短。)
(设计思路:安排交流展示,既是对完成好的同学的鼓励,又能够充分调动完成不好学生的积极性和竞争力。)
6.引导学生归纳:创建形状补间动画必须使用图形,而不能使用元件。(及时板书)
7.保留形象:插入新的图层,命名为“形象”,使孙悟空变过的形象保留在屏幕上。
8.学生根据P31我来做,小组合作自主学习完成“勇闯第六关”任务。
9.教师巡视,对完成较好的作品及时点评,并亲自为同学演示成果。
(设计思路:教师完全放手,给学生自主创作的空间。)
㈤ 展示交流,综合评价
1.各小组选出代表陈述设计思想及制作心得并演示,并评出优秀作品,送一面小红旗。(生自动鼓掌)
2.展示3-5人优秀作品并评奖。(学生欣赏交流,并进行综合评价。)
(设计思路:通过奖励机制激发学生兴趣、学习主动性并培养竞争意识。)
3.通过刚才的学习,你有什么学习心得或收获?
4.动作补间动画和形状补间动画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请互相交流。
5.课件展示制作心得,以验证学生交流结果。
(设计思路:这既是对全课的回顾,又是对教师充分了解学生学习效果的反馈。)
㈥ 课外拓展,知识延伸
1.通过学习,大家已经掌握了孙悟空变化的本领,你的孙悟空能变化多少次?(生:无数次)
2.下节课让我们充分发挥想象力,让孙悟空变自己想变的东西吧!
3.展播作品1(悟空变神七)及作品2(悟空变观音、菩萨、嫦娥、神七),其界面如下:
4.教师鼓励学生并布置任务:课下多收集有关神七知识。(伴着《西游记》插曲(《敢问路在何方》结课)
(设计思路: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的教育,为学生创造更广阔的自由空间。)
5.本课的拓展知识请同学们参阅(拓展延伸资料)
九、板书设计
十、教学评价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基本与课前设计相符,完成了课前设计的教学内容及目标,较好地解决了教学中的重难点。本课的亮点在于学生的主动参与以及创新精神,同时对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进行了培养。
十一、教学反思
在课堂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比较高,但是从学生上机操作的效果来看,只有个别学生能够按照书中的步骤进行制作。大部分学生制作起来都很费力,无法按时完成。主要原因是制作Flash动画对小学生来说还是很困难的,不可能在一两节课时间内完成一个动画,需要较长时间的练习才能逐步掌握。
另外,学生信息技术水平的提高,单凭每周一节信息课是远远不够的,需要经常性的学习和应用。
板书设计:
孙悟空变变变
形状补间动画 (用图形不用元件)
插入空白关键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