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量的转换》教学设计
苏教版六年下册第五单元第二课
鲅鱼圈区新港小学 董丽颖
一、教学目标
1.知道一种形式的能量可以转化成另一种形式的能量。
2.能针对具体情境,说出什么形式的能量转换成了另一种什么形式的能。
3.能自行设计能量转换的装置或小玩具。
4.懂得看似平常的事物里往往蕴藏着科学道理。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愿意交流,并学会在交流中取人之长补已之短。
体会到能量转换和我们生活之间的紧密关系,乐于用所学知识来改善生活,能用科学知识解释身边的现象。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进行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2.通过实验提高学生对实验细节把握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
这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在前面学习了“能量及其形式”之后的一节内容,学生已经知道了各种能量,在这个基础上再进一步了解能量的之间的转换。能量的转化是一个很抽象的知识,所以需要学生自己动手实验,结合相关的视频辅助学生理解,将抽象的内容进行分解,变成具体的知识,让学生容易理解和吸收。六年级学生已经具有了丰富的科学知识和良好的科技素养。对于本节课的教学教师可采用实验法,讲授法,引领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完成目标。
三、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知道一种形式的能量可以转换成另一种形式的能量。
教学难点:
理解各种形式的能量之间是如何转换的。
四、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引出课题
师:老师要给学生们表演 个小魔术:看会跳舞的音叉——师演示实验,音叉溅水。
什么能量在工作?变成了什么能量给水使水飞溅出去?
生:声能在工作,变成了动能。……(让生试着用自己的理解分析)
看电视:出示课件,奥运会火炬取种图片:认识这个东西吗?它怎么工作,如何取到了火种?
生:太阳灶,利用太阳能工作,太阳的能量让火炬燃烧起来。
师:那我们怎么看到了这图片的?
生:电视得用电能工作,有了电,电可以发光发声我们就看到了。
2、谈话:同学们说得非常对,看来平时有一定的生活累积,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本单元的第二课:能量的转换——板书课题。
意图:能量是一种抽象的概念,能量转换的形式多种多样。怎样在课堂上引导学生理解抽象的能量转换呢?本课的设计试图缩小研究范围,从生活中最常见的电能入手,引发学生的思考。
3、讲述:能量总是从一种形式转换成另一种形式,能量的这个特征,就叫做能量的转换。刚才的几个能量转换的例子我们可以这样记录和表达(板书):声能→动能,电能→光能+热能
太阳能→热能
意图:教给学生读表达能量转换的含义
在我们生活和生产实际中有许多能量转换的例子,我们先来感受一下,然后再找一找好吗?
引导学生合作探究亲身感受
活动1、学生探究感受:
按书中例子搓手进行亲身体验,同时小组合作用表达式来描述这个过程。
活动2、师:桌上的盒子里是小发电机,怎么样能让小灯泡亮起来?
师:你还能找到哪些这样的例子?自然界中有很多的能量转换,同学们用你们科学的眼睛观察一下,看看想想身边和教室中存在哪些能量转换。
学生汇报交流,把科学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
如:早上起床时打开台灯, 手机铃声响起来,饮水机烧水,电子黑板看幻灯片等等
意图:用典型的图片和熟悉的事例,引起学生的兴趣进行积极思维和探究,又能将科学知识与实际联系起来,懂得看似平常的事物里往往蕴藏着科学道理,从而深化、简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活动3、探究能量是如何转换的
同学们知道了能量的转化,会从生活中找到能量转换的例子,也能解决生活中能量转换的相关问题,那么同学们你们是否想亲身体验下能量转换的具体实例呢?心动不如行动,让我们自己体验下吧。
1、(出示一颗花生米)同学们,这是什么?它是否具有能量呢?能量是多少呢?
2、你们想看到它蕴藏的能量是怎么样转换成其他能量的吗?下面我们就小组合作点燃这颗花生米来验证下,一颗花生米点燃后能让一杯30毫升的水升高多少度。
3、实验之前,请同学们生猜一猜,你认为这颗花生米点燃后,常温下的水的温度升高多少?请同学们将你猜想的数字写到课堂记录纸上。
4、那么同学们你们想怎样验证一颗花生米的能量呢?请同学们根据老师提供的器材,小组进行讨论,设计你的实验步骤。
5、各组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设计进行总结,课件出示实验步骤。
(1)将花生米固定在 软木塞 上;(2)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水的温度记录下来;(3)点燃花生米,加热烧杯中水。(4) 用温度计再次测量烧杯中水的温度;(5)将两次测量的水温进行对比,能得出什么结论?
6、师:为了保证实验成功和安全,老师这里还有一点小小的要求,请同学们注意下:
a、正确使用温度计b、 用火焰外c、注意用火安全d、仪器使用时要轻拿轻放,以防碰碎弄伤自己。e、实验结束后记得将仪器整理好。
7、下面请同学们开始实验吧,记得填写你的记录纸哦!
8、各级按实验中得到的记录的数据进行汇报整理。
9、互相质疑和统一结论: 燃烧花生米,化学能逐渐转换成了热能。热能使杯中水温升高大约8-10度左右。
师:为什么各组之间水温变化的度数不一样呢?
让生明白原来每粒花生米大小不一样,所具有的能量是不一样的。
让一生用表达式描述一下刚才的实验中能量的转换过程(加热花生米中能量的转换)。
板书:化学能→ 光能+热能
意图:让学生经历点燃的花生米加热水的过程,明确化学能可以转换为光能、热能。这样的设计基于:①引起学生的兴趣,在学生积极参与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②让他们感受能量转换的过程,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③在学生小组合作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合作精神,培养探究能力
活动4、实际应用,加深巩固 提升综合运用知识能力
谈话:老师这儿有一张比较复杂的图,有许多能量转换在里面,请大家仔细观察,看看倒底有哪些能量,它们又是如何转换的呢?(媒体出示56页图)学生小组交流讨论,并记录在活动记录单上,然后回答,全班进行交流。
引导生分析、总结出:太阳能(太阳)→化学能(西红柿)→机械能(人、机器)→电能(发电机)→热能(电热炉)
意图:通过分析一组连续能量转换的实例发散学生思维,寻找生活中能量转换的现象
活动5、做小玩具,体会能量转换过程
1、师谈话:能量的转换除了可以象刚才这样解释,还可以通过具体的模型来解释,看老师这里还有一个玩具, “飞旋的扣子”(出示),想不想自己动手制作一下呢?(也可以用现成的玩具来感受)请小组合作,按桌上材料制作“飞旋的扣子”玩或是用准备好的带来的现成的玩具来玩。
2、先看老师演示, 你猜测一下能量如何进行转换的呢?
3、学生分组制作然后实验。教师巡视进行指导。4、交流讨论玩具中的科学道理。
5、师谈话:不要小看了这个小玩具,其中包含着很深的科学知识呢,这个过程中深入详细的能量转换你们将来到初中继续学习时会学到。
意图:体会到能量转换和我们生活之间的紧密关系。乐于运用所学。也为以后学生努力学习打下伏笔。
三、总结升华,拓展延伸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谈谈你有哪些收获?
2. 生活中还有很多有趣的能量转换的例子等着同学们去探究去发现,希望同学们用你们心去发现他们吧!
请观察书本56页上最后的一幅图,是用卡通画的形式描述机械能转换成声能,请大家课后也用同样的形式将你设计的能量转换过程画出来,提个要求,至少要包括两种能量转换,能量形式多些最好。
师:请看课件,老师事先也做好了几个,同学们帮老师分析一下其中能量的转换吧。
意图:放课件,展示更多实例,拓展学生视野和思路,给学生的课后制作有个提示,也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完成情感教学目标,认识到科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板书: 能量的转换
声能→动能
太阳能→热能
能量的转换 电能→光能+热能 从一种形式转换成另
动能→热能 一种形式
化学能→光能+热能
太阳能(太阳)→化学能(西红柿)→机械能(人、机器)
→电能(发电机)→热能(电热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