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利于生存的本领》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教材的地位
《有利于生存的本领》是六年级苏教版教材第四单元第二课的内容。本节课是在认识了生命离不开具体的生活环境的基础上,重在研究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使学生了解它们的适应环境的本领,进一步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研究推向一个新的层次。同时,也渗透了环境对生物的生长、生活习性等多方面多具有重要影响。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同类生物在适应环境方面的具体事例;
(2)知道一些生物适应环境的事实;
(3)认识动植物有生存本领是与其生存的环境密切联系的。
2、过程与方法:
(1)学生能够通过书刊、影视等媒体搜集有关生物适应环境的事实;
(2)能将动植物的形态结构与它们的生存环境相联系,探究有利于生存的本领;
(3)学会有目的地交流研究活动的过程和结果,倾听和尊重他人的不同观点;
(4)能对动植物生存本领进行评议,并有所启发与创新。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动植物生存本领的神奇与伟大;
(2)动植物的生存与环境息息相关,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珍爱生命。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生物一些适应环境的生存本领。
难点:学会分析各种生物本领的作用,认识动植物有生存本领是与其生存的环境密切联系的。
教学策略
教法
在教学中我特别重视生本教学的体现,注重学生学法的指导。课前精心设计前置性作业,课中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给学生充分活动的机会和时间,让学生学习的过程成为主动获取、整理、交流、运用知识和获得学习能力的过程,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在沟通中创新,在交流中发展。
学法
本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已有的生活经验,以学生熟悉的动植物为例,以具体生物的研究为基础,解释动植物适应环境的本领。教学分为两个步骤,一是课前预习,完成前置性作业,为后面的学习积累知识沉淀,二是课中学习,引导学生思考生物具有的这些生存本领真的能帮助他们战胜恶劣的环境吗?并能用实验加以验证,把自己的分析表达出来,这是学生形成能力的过程,也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谈话:同学们,大自然的各个角落里生存着不同的生物,生物为了在各自的家园里生存下去,都形成了哪些有利于生存的本领呢?
揭示课题: 有利于生存的本领
(二)探讨仙人掌的秘密
1、走进沙漠(出示沙漠图片)
(1)谈话:大家看到了什么?那里的环境有什么特点?
(2)讨论:在这么恶劣的环境中,会有生物吗?
(3)追问:在沙漠里生存,它们需要有什么样的本领?
过渡:仙人掌是沙漠中的典型植物,在沙漠中大约有
2000种仙人掌或仙人球。
2、观察仙人掌
(1)观察:观察桌上的仙人掌或仙人球,它的外形有什么特点?
(2)学生观察汇报
(3)说明:仙人掌是一种草本植物,你能找到它的叶吗?
问:仙人掌的刺其实就是它的哪一部分?它和我们平时见到的叶子相比有什么不一样?
(4)用手摸一摸,仙人掌还有什么特点?
(5)针状的叶、蜡质的皮有什么作用?它们能帮助仙人掌抵抗干旱的环境吗?
学生猜测
3、实验探究
(1)过渡: 这只是猜测,我们要用实验证明。
①说明:把三张餐巾纸都充分浸湿,一张平铺,一张卷起来,一张用蜡纸卷包起来,放置在盘中,放到窗台前,过一段时间后检查他们的干湿程度。
②提问:你认为在实验中要注意些什么?
③谈话:由于这个实验花费的时间较长,而我们上课的时间有限,老师一上班就做好了同样的实验,现在我们就来观察一下结果怎么样,把蜡纸卷解开。
(2)师:你有什么发现?
(3)师:谁能把这个实验的结果,联系针状叶、蜡质皮,说一说仙人掌的生存本领?
4、认识仙人掌的肉质茎
(1)问:在干旱的沙漠里,不仅要防止和减少水分的蒸发,更要储存水分。仙人掌会把吸收的水分藏在哪里呢?
(2)追问:仙人掌的茎在哪里?你能把它指出来吗?
(3)问:它有什么特点?
5、小结:仙人掌因其独特的外形特征既减少了水分的蒸发,又能很好的储存水分。这样的外形特征也是长期适应沙漠环境的过程中形成的。就是因为仙人掌有针状叶、蜡质皮、肉质茎等特点,仙人掌才获得了沙漠中的生存权,还能开出美丽的花朵,成就它绿色的生命历程,它是当之无愧的沙漠英雄花!
(三)探讨骆驼的本领
过渡:植物有其生存的本领,动物们当然也不例外。
1.出示图片,这是骆驼,它被誉为“沙漠之舟”。
2.骆驼凭借什么优势获得了这一美誉呢?请大家展开小组讨论 。
3.交流、汇报
4拓展阅读
师:你们了解的真多。
(1)谈话:骆驼的秘密武器很多,可谓是全副武装,想知道它耐旱最重要的武器是什么吗?读了这篇小论文你就明白了。
(2)学生默读
(3)交流:你了解到了什么?
(四)认识海洋环境中生物的生存本领
过渡:不仅沙漠中的动植物有特殊的本领,海洋中的动植物也有自己的生存本领。
1、谈话:请看海洋里的这些小生物,它们有的透明,有的背部颜色深腹部颜色浅。这又能给它们带来什么好处呢?
2、演示实验:
师:我先给大家变个小魔术:这是一条快乐的小鱼。咦,小鱼哪去了? 问:谁能解释这个现象?
3、小结:水母近乎透明的躯体,在水中就不易被发现。
4、讨论:许多鱼类背部颜色深,腹部颜色浅,这又能给他们带来什么好处呢?
学生讨论
师:刚才讨论骆驼长成那样是为了生存于沙漠这个环境,现在你也可以联系鱼生存的环境来思考,这种鱼它生活于海洋中,它的背部颜色深、腹部颜色浅接近透明这又是为什么?(生说)
(海面图片)师:从海洋面往下看,鱼长成什么颜色不容易被发现?(生说)
(海底图片)师:从海底往上看,鱼又要长成什么颜色才不容易被凶猛的海底生物发现?(生说)
问:现在你能告诉我这条鱼为什么要长成两种不同颜色了吗?(生说)
小结:如果从水的上方往水下看,水下的颜色是很深的,而背部颜色深恰好不容易被水面上方敌害发现。同理,从水底看水面,在阳光的照射下一片光亮,腹部颜色浅正好也符合了上面光亮的颜色,不容易被水面下方敌害发现。透明的躯体、背部深,腹部浅的体色能使浅海里的生物更好地隐蔽自己,保护自己不被天敌发现。
师:这在生物学上被称为“拟态”。
(五)探究斑马身上的条纹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过渡:海底生物都有各自的生存本领,接下来让我们再把目光转向辽阔的非洲草原吧!
1.狮子是草原上的霸主,它最喜欢的猎物是斑马,但斑马也不会束手就擒,它们有自己的逃生法宝。(出示斑马在草丛中吃草的画面)
2.设问:它们的逃生法宝会是什么呢?
(1)我们看斑马身上布满了条纹,这些条纹有什么特点?
(2)这些形态各异的条纹又有什么作用呢?
(3)我们来听一听一只斑马的自述。
(4)小结:黑白条纹是斑马的保护色,是斑马长期适应环境和自然选择逐渐形成的,是优胜劣汰的结果。
(5)追问:草丛中真的能很好地隐藏斑马吗?黑白分明的斑马在草原上还是太显眼了。
师:动物学家模仿狮子蹲在草丛中观察斑马,得出了另一个结论。
3.屏幕出示几十只斑马挤在一起的画面。猜一猜:另一种结论可能是什么?
屏幕出示几十只斑马挤在一起的画面。
师:数一数有几只?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师:我们来听一听一群斑马的自述。
4、小结:身体结构上黑白相间的条纹保护色、群居生活的行为方式(板书:生活习性),是斑马适应草原上弱肉强食的这种残酷生活环境的独特本领。
(六)神奇的本领
1.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大约生存了100多万种动物,为了逃避敌害,保护自已,在艰难的生存斗争中,每种动物都练就了一套避敌自保的本领。
2.交流:你还知道动植物哪些本领有利于生存?
请把课前搜集到的资料和大家分享吧。
3. 讨论:受动物生存本领的启示,你想到了哪些可以改善人类生活、工作的新方案?
课后反思
1、教学中在出示沙漠图片后问大家看到了什么?那里的环境有什么特点?问题问的不具体,过于广泛,学生不好回答。应该问那里生存的植物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条件?
2、在本节教学中,我结合查阅资料,例举同类生物在形态方面适应环境的具体事例。并能设计实验验证对仙人掌耐旱原因的解释。引导学生会用多种形式表达,交流研究的方法和结果。通过教学学生不但认识动植物的生存本领是与其生存的环境密切联系的、认识并描述动植物在外形、习性等方面是如何适应生长环境的。
3、本节教学使学生体会到生存环境的丰富多彩和动植物生存本领的奇特有趣。大多数学生意识到要爱护生命,要为生物的生存创设合适的生存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