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2.1 折形状 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2.1 折形状 苏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3-24 21:12: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折形状:纸的力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通过实验发现纸的厚度、形状改变后,抗弯曲能力也改变;
知道条形材料做成“VIT工”等形状的好处;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并通过设计实验验证,养成有根据地解释,提高思维的深刻性和批判性
教学重点:
通过实验发现改变纸抗弯曲能力的因素
教学准备:
学生小组:A组(抛光纸)B组(半张A4纸)、瓦楞纸板、小刀、铁垫片、记录表
教 师:课件、演示用各种形状铝材、瓦楞纸板
活动过程:
学习板块
教师活动
儿童活动
一、观察思考,生发问题3
1.出示一张纸,什么?把一个垫圈放在上面……你观察到什么了?(板书:弯曲)你产生了哪些最想研究的问题?(板书:抗弯曲能力)
2.明确研究的问题:纸的抗弯曲能力与纸的什么有关?
观察现象
交流现象
思考并提出问题
二、提出假设
明确目标1
3.小组讨论:你觉得纸的抗弯曲能力,可能与纸的什么有关?
(师板书:纸的厚薄、形状、种类……)
做出假设
交流假设:厚薄、形状、种类……
三、设计实验
学会方法8
4. 设计实验。怎么来证明是否与纸的厚薄有关呢?
请根据老师准备单的提示,小组讨论,实验怎样做?(哪个条件不同,哪些条件相同?)
先交流纸厚薄的实验设计;再交流纸形状的设计
5. 思考实验注意事项。
(1)实验时要注意些什么?纸的抗弯曲能力怎么来衡量?以纸面着地为准,放第4个塌了,算几个?
(2)课件:注意事项
①两个“桥墩”间距离为15厘米左右;
②安静而仔细地观察,及时记录;
③研究纸厚薄的,测试两倍四倍厚时,要把纸理整齐后再进行;研究纸的形状的,至少设计五种不同的形状(含平面)
④放时,垫圈从中央向四周拓展,均衡并小心地放置;
⑤实验完后,根据数据尝试作出合理的分析与结论
思考验证假设的方法。
交流实验过程与方法
讨论实验注意事项
交流实验注意事项
看课件1分钟并记住
四、探究体验、
归纳交流18
6.学生实验,教师指导,了解研究具体情况
7.汇报交流。(两种假设各2-3组)
8.引导学生归纳结论
师板书:纸的形状改变,抗弯曲能力改变。
(含有三角形的稳定些,其它易向水平移动或塌陷)
纸越厚,抗弯曲能力越强。
小组为单位汇报交流
上台展示研究记录
五、回归生活、拓展提升6
9. 看看这一种什么纸?(板书:瓦楞纸)哪里见到过?从中间慢慢撕开,观察内部是什么样子?
制造商为什么不设计成实心的,我们知道纸越厚厚越牢?结合今天学习科学知识解释一下,小组讨论。
10. 看看这是什么?(铝材)为什么做成不同的形状?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运用了今天学的科学道理?
11. 请给今天的研究起个课题(板书:纸的力量)
12.机动:回去设计一个抗弯曲力强且最省材料的鸡蛋包装盒。
撕开瓦楞纸板并观察
讨论这样设计原因
汇报交流:节省成本;改变形状,增大抗弯曲能力
寻找生活的材料。
反思并交流学习过程
设计反思
哪些地方体现的儿童化科学课堂研究方向?体现的效果怎样?
纸的力量
第_____研究小组
研究一:纸的抗弯曲能力是否与纸的厚薄有关?
纸的厚薄
一倍厚
两倍厚
四倍厚
抗弯曲能力的大小
(垫圈数)
预测
实测
研究结论:纸的抗弯曲能力与厚薄_____;纸厚度越____,纸抗弯曲能力越____
研究二:纸的抗弯曲能力是否与纸的形状有关?
假设:纸的抗弯曲能力是否与纸的形状改变_______
纸的形状
(可画图或文字描述)
抗弯曲能力的大小
(垫圈数)
我们的研究结论是:纸的抗弯曲能力与纸的形状改变______;
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