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 案
年 月 日
课 题
2、搭支架
课 型
新授课
教 学
目 标
过程与方法
● 能够提出生产生活中与结构有关系的问题,并设法解释;
● 初步学会搭支架的方法。
知识与技能
● 知道不同三角形结构不容易变形;
● 了解三角形结构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体验自主设计、自主发现的乐趣;
● 意识到小组合作的重要性。
教 学
重 点
难 点
教学重、难点:
1、加固支架
2、平面支架的实验和分析
教学
准备
(含
资料
辑录
或
图表
绘制)
统一尺寸不稳定的支架17个,教师特别准备的几个支架、全班记录纸、小组记录纸、多媒体课件、小组加固材料16套(吸管4根、大头针10根、剪刀1把、垫片40个)、彩色笔;学生自带剪刀1把。
板
书
设
计
课
外
作
业
设
计
教
后
记
编号 2-2-2
内 容
教 和 学 的 过 程
教学情境一:让吸管小桌结实起来
教学情境二:分组实验,探求秘密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用投影来展示一个吸管支架,这个支架上面是四边形,四周均为缺少一边的长方形门字框,垫片来进行测试,你们认为这个吸管支架应该能承受多少个垫片呢?(测试时要求垫片统一放置在中心位置)对于学生的猜测要允许说出一些道理,请猜测多的人说,但是适可而止,不逗留。那要不要测试一下?让我们拭目以待。不相信再来一次!启发思考,观察倒塌的吸管小桌::究竟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个结果?倒塌的吸管支架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再出示一个站立的吸管小桌)吸管有没有折弯?大头针是否松了?吸管发生了什么变化?(由站立姿势变成匍匐姿势,全部卧倒)学生出现的想法:腿不稳,究竟是哪儿未放平稳呢?支架的腿高高低低不平;
2、用大头针太松了,观察大头针松了没有?大头针并没有松,看来不是大头针的问题,也不是吸管的问题也不是桌腿高低不平,那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教师要保证桌腿能修整的一样平)支架的腿在大头针连接处发生了转动,导致形状发生了变化,继而整个支架倒塌。
3、介绍:原来立面的四边形不见了,发生了形变,拉一拉还可以还原,这样的特征我们可以描述为:不稳定,易变形。
4、提出任务:这样的支架可没法起支撑作用,你们能想办法在上面添加吸管使它们变得稳定起来吗?最多只允许加固四处,你们认为应该怎样加吸管,才能使它又稳定,又能承受较大的力量?在记录纸上绘制改进方案,并按照实验完成的先后次序将小组记录填写到班级记录纸上。
5、请一个小组讲述实验步骤:先测试支架最初的承受力-一同讨论添加方案-分工:大力士负责插大头针、谁负责记录,谁负责测试,但是三个人一同根据设计参与添加吸管和测试工作,看方案执行正确与否,看测试是否规范-上报。
6、估计整个实验要多长时间完成,八分钟。
7、取器材,播放音乐。
1、可能的困难:插不进去,互相帮助;吸管先剪后接要颠倒顺序;测试操作草率。(播放低低的班德瑞音乐)
2、让我们来看一下数据:最棒的组用红笔勾画出来。添加吸管后几个面有什么变化?为什么想到这样加?是因为三角形支架最稳定。
内 容
教 和 学 的 过 程
教学情境三:改进方案,重新加固吸管支架
教学情境四:联系生活
3、谈话:你能不能使用老师这里的几个支架给大家解释一下。
4、学生讲解。
5、教师补充示范。三角形支架无论是平放、竖放、斜放均可接受来自同一个平面施加到边角的力量保持稳定而不发生变形
6、要想使一个四边形或五边形变得稳定起来,该怎么办?(出示加固三角形和正方形的比较:只用一根吸管将一个四边形分成两个近似三角形,就使这个四边形变稳定,另一种方法用了两根吸管也未能使它稳定,用三角形构造还比较节省材料呢?)
7、因此在加固这个支架时,这些组用四个三角形分别稳定了支架的四条腿,如果能保证每个腿都稳定,不易变形,那么它相应的承受力也就增大了。
1、看看三角形是否真的能使你的吸管支架增加承受力,变得更稳定!
2、重新汇报。
3、如果换用更结实的木条或钢材来制作,你们想像一下会怎样?
1、提问:艾菲尔铁塔的故事。那么多的三角形难道就是为了好看吗?
艾菲尔铁塔屹立在法国巴黎的市中心,它的高度是327.7米,相当于100层楼高。4个塔墩是水泥浇灌的,塔身全部是钢铁架空结构,金属制件有1.8万多个,重达7000吨,施工时共钻孔700万个,使用铆钉250万个。由于铁塔上的每个部件事先都严格编号,所以装配时不能出一点差错。施工完全依照设计进行,中途没有进行任何改动,可见设计是非常合理,计算是非常精确的。据统计,仅铁塔的设计图纸就有5300多张。
1889年3月31日,这座钢铁结构的高塔大功告成,人们可以沿着1710级阶梯步行登上塔顶。历经风吹、雨打、雪的覆盖,历经高温与寒暑巨大的考验,它已经伴随法国人民116个春秋,是法国人心中的圣塔。
2、在哪些需要承重的地方,你见到过三角形支架?学生叙述。
内 容
教 和 学 的 过 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