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拧螺丝钉的学问
教学目标:1知道轮轴是一种简单机械。
??????????2能够组装器材探究运用轮轴可以省力。
??????????3在探究实验过程中要注重证据,愿意小组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通过组装器材进行试验,发现运用轮轴可以省力。
教学难点:通过实验、测量,发现轮与轴的直径相差越大,越省力。
教学器材:轮轴两套,勾码,测力计。
教学过程:
一、游戏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教师组织学生利用啤酒瓶进行“比力气”竞赛。
2.学生竞赛产生问题:平时不如自己力气大的同学怎么还赢了呢?
3.教师利用问题导入新课。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1.教师带领学生仔细观察啤酒瓶,引导学生发现奥秘。
2.学生观察汇报。
3.教师讲解:其实,我们刚才进行比赛时,老师使用了一个小计谋。老师刚才利用了一种简单机械——轮轴。也正如大家观察到的:有一个轮固定在可以转动的轴上的机械就是轮轴。
4.教师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有哪些是轮轴呢?
5.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进行回忆、汇报、交流。
6.教师指导学生验证假设:轮轴省力气。
7.学生动手制作轮轴,
(1)小组同学合作设计实验方案,汇报交流。
(2)教师辅导完善实验方案。
(3)组内学生按照既定方案进行实验探究。记录分析数据
(4)组内同学探讨交流实验数据
三、师生交流??总结归纳
1.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
2.教师指导学生在轮轴的轮上和轴上分别挂一个勾码,看看能发现什么?
3.生观察汇报。
4.师根据学生汇报进行演示轮轴省力的秘密。
四、实践操作 拓展应用
1.谈话:每组的木块上都有一个螺丝钉,你能否用铁棍、螺丝刀和扳子将螺丝钉又快又轻松的拧进木块里。
2.小组商量后进行比赛。
3.冠军组介绍操作方法,并说明理由。
4.教师小结,引出变形轮轴。
5.指导学生看教材的图片,并指出图片中哪些地方用到了轮轴,说出轮与轴。
6.学生汇报交流。
五、课后延展???生成创新
1.教师与学生一同总结学习收获。
2.教师引导学生提出与本节有关但还弄不懂的问题,留待课后解决。
3.教师布置课后任务。
?板书设计:
????????????拧螺丝钉的学问
?
???????????????轮轴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