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七年级语文 下册 第三单元 12 卖油翁 课件(共6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统编版七年级语文 下册 第三单元 12 卖油翁 课件(共6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3-24 21:51: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63张PPT)


名言欣赏:
语言不只是交流与思维的工具,更是人的生存空间、生存条件与存在方式。语文活动就是人的生命运动。
我国有句俗话:“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这句话常用来称赞各行各业的能工巧匠。在过去的几千年当中,这类的能工巧匠多得无法统计。今天我们就来走近这样一位老人,在欧阳修笔下,他是一位貌似平常,却又身怀绝技,他到底是谁呢?
导入新课
12 卖 油 翁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 下册




目标导航
1.熟悉故事内容,理解文言句意,揣摩人物的心理和态度。(重点)
2.学习运用动作、神态、语言等描写方法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感受文言表达的简洁之美。(难点)
3.领悟熟能生巧的道理,养成谦虚、谨慎的优良品格。
目标导学一
预习检测 夯实基础
欧阳修(1007-1072)
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
走近作者
《卖油翁》选自《归田录》卷一(中华书局1981年版)。这是欧阳修所著的别集,共153卷,附录5卷。《归田录》是其中的一卷。宋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欧阳修再次遭飞语中伤,自请外任,这一卷是他在出知亳州时所作的。
写作背景
自矜
家圃
睨之
颔之

忿然

酌油
沥之
jīn


hàn
fèn

zhuó

字词积累
意思相近的成语:游刃有余、耳熟能详、得心应手等。
【熟能生巧】
熟练了,就能找到窍门。
字词积累
目标导学二
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节奏,读出感情。
陈康肃公/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nì)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hàn)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sháo) /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整体感知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善:
善于;擅长。
以:
凭。
自矜:
自夸。
矜,夸耀。
当世:
当时。
句译:康肃公陈尧咨擅长射箭,当时没有人能与他相比,他(陈尧咨)也凭这一点自我夸耀。
整体感知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尝:
曾经。
释:
放下。
睨:
斜着眼看,形容不在意的样子。
去:
离开。
句译:他曾经(有一次)在家里的园子里射箭,有一个卖油老头放下担子站在那儿,斜着眼看他射箭,很久没有离开。
整体感知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其:
代词,他,指陈尧咨。
矢:
箭。
但:
只。
颔:
点头。
句译:(卖油翁)看见他射出的箭十支有八九支射中了目标,只是微微点头。
整体感知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汝:
你。
知:
懂得。
他:
别的。
尔:
同“耳”,罢了。
不亦……乎:
反问句式,不也……吗?
句译:陈尧咨问卖油翁:“你也懂得射箭吗?我射箭的技术不也很精妙吗?”
卖油的老翁说:“(这)没有别的(奥妙),只是手法熟练罢了。”
整体感知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
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忿然:
气愤的样子。
安:
怎么。
尔:
你。
轻:
轻视,小看。
句译:陈尧咨(听后)气愤地说:“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
老翁说:“凭我倒油的经验知道这个道理。”
以:
凭、靠。
酌油:
倒油。
整体感知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乃:
于是,就。
取:
拿。
置:
放。
以:
用。
徐:
慢慢地。
沥:
下滴。
句译:于是(卖油翁)拿一个葫芦放在地上,用一枚铜钱盖住葫芦口,用勺子慢慢地将油向下灌注(到葫芦里)。油从钱孔中注入葫芦,但是铜钱却没有沾湿。
自:
从。
而:
但是。
整体感知
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因:
于是。
惟:
只。
遣:
打发。
句译:于是他说:“我也没有别的奥妙,只是手法熟练罢了。”康肃公笑着打发他走了。
整体感知
一、通假字
1.但手熟尔
同“耳”,罢了。
2.徐以杓酌油沥之
同“勺”
重点积累

公亦以此自矜
以我酌油知之
徐以杓酌油沥之
因为

二、一词多义

但手熟尔
尔安敢轻吾射
同“耳”,罢了


重点积累

但微颔之
以我酌油知之
徐以杓酌油沥之
笑而遣之
指陈尧咨射箭十中八九的情况
射箭凭手熟的道理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
以钱覆其口
代陈尧咨
代葫芦,“它的”
指葫芦
代指卖油翁
重点积累
1.但手熟尔
(古:只 今:常用为转折连词)
三、古今异义
2.尔安敢轻吾射
(古:怎么 今:安静,安全)
重点积累
1.尔安敢轻吾射
形容词作动词,看轻。
四、词类活用
2.康肃笑而遣之
使动用法,使……走,打发。
3.汝亦知射乎
动词作名词,箭术。
重点积累
1.倒装句
尝射于家圃
五、特殊句式
2.省略句
自钱孔入
重点积累
看图复述故事
整体感知
整体感知
故事要素:
地点:
人物:
起因:
经过:

结果:
家圃
卖油翁 陈尧咨
尧咨善射,卖油翁“但微颔之”
陈尧咨认为卖油翁轻视他的射技,卖油翁以自己娴熟的倒油本领告诉陈尧咨“熟能生巧”的道理。
陈尧咨明白了道理,笑着打发卖油翁走了
整体感知
文章脉络
本文先写人物行动后写人物对话,对话中再夹以行动,将事情的发生、经过、结果按故事发展顺序写出。全文两节即为两段。
第一段 写卖油翁对陈尧咨射箭十中八九的箭术,并不抱十分赞扬的态度。
第二段 写卖油翁酌油的熟练技艺,说明熟能生巧的道理。
整体感知
目标导学三
精读课文 探究细节
1.卖油翁看到陈尧咨射箭有什么反应?他是怎样评价的?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
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精读细研
2.卖油翁凭什么这样评价陈尧咨的射箭本领?
凭我倒油的经验知道这个道理。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
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精读细研
陈尧咨 态度 原因



反感
恼怒
笑而遣之。(有赞赏,也有尴尬)
折服
尔安敢轻吾射!(你真是有眼不识泰山!)
吾射不亦精乎?(我的射箭技术是相当精湛的!)
他看到了卖油翁酌油技术如此纯熟却并未“以此自矜。”
陈尧咨对待卖油翁的态度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精读细研
说一说:卖油翁化解冲突的智慧体现在什么地方?
体现在卖油翁的态度上,面对陈尧咨的愤怒,他平静应对:“以我酌油知之。”
体现在卖油翁的绝活上,他演示倒油绝活,心不慌,手不抖,神闲气稳,一气呵成。
体现在卖油翁善于运用类比法,一语中的、深入浅出地阐明了大道理,令陈尧咨心服口服,冲突也随之化解。
………
精读细研
陈尧咨和卖油翁分别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在文中找出具体句子进行分析。
精读细研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
语言描写,连续两问,语气盛气凌人,一是对卖油翁的态度表示不满;二是言语之间不乏轻蔑和质问之意,“自矜”之状跃然纸上。
陈尧咨
精读细研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
这是陈尧咨在被人轻视后的恼怒和不善罢甘休的蛮横语言。“忿然”的神态和盛气凌人的语气,把他的骄横之态表现得淋漓尽致。
表现的是他遭否定后的暴躁神态。

陈尧咨
精读细研
康肃笑而遣之。
神态、动作描写,这里不是直接描述陈尧咨的态度,而是从侧面表现陈尧咨的尴尬,因为理亏,所以他无话可说, 只能笑着让卖油翁走了。
陈尧咨

精读细研
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卖油翁
“睨之”写出了卖油翁对陈尧咨的射技不屑一顾的神态。卖油翁的“睨”,与前文的“自矜”形成对比,引出了下文陈尧咨的不满。

精读细研
卖油翁
翁曰:“无他, 但手熟尔。”
在不慌不忙的应答之间,卖油翁流露出藐视之意。


精读细研
卖油翁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动作描写,准确生动地写出了卖油翁娴熟的酌油技艺。





精读细研
卖油翁
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卖油翁用事实证明了前文的“无他,但手熟尔”的说法,再次说明了“熟能生巧”的道理。淡然的语气,表现了卖油翁谦逊的性格特点。
精读细研
身怀绝技却不张扬;
懂得如何教育人,聪明谦虚;
不卑不亢。
骄傲自大,虚荣;
有知错就改的精神。
卖油翁
陈尧咨
对比
精读细研
陈尧咨:

卖油翁:
善射

善酌油
自矜

不夸耀
睨之
微颔
佩服认输


(骄傲自负、盛气凌人)
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精读细研
目标导学四
分析手法 品味情感
1、熟能生巧,即使自身有长处也不必骄傲自满。
2、要敢于正视自己的缺点,知错能改。
3、谦虚使人进步,我们要保持谦虚的态度不停地学习。

深入探究
从这个故事中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故事开头作者故“扬”一笔:陈尧咨“善射”而“当世无双”,且“以此自矜”。接着有因为忍受不了卖油翁的冷漠而恼怒,卖油翁则用不慌不忙的“酌油”表演使得陈尧咨折服,从而达到“抑”的艺术效果。
1.欲抑先扬,激起记叙波澜。
写作手法
“射箭”和“酌油”本是两件不相干的事,作者却偏偏将它们放在一起写,其意图是显而易见的,即通过对射者、酌者技艺和态度的鲜明对比,凸显“熟能生巧”的生活哲理。
2.对比衬托,道出深刻哲理。
写作手法
(1)这则故事篇幅短小,说理的地方仅止“手熟”二字。大量的篇幅用在了叙述陈尧咨射箭和卖油翁酌油的表演上。无论是射箭还是酌油,都证实了“惟手熟尔”的道理。
3.寓理于事,构思独特新颖。
写作手法
(2)作者不是通过议论,而是通过对具体事例的叙写来阐明道理的,这正是本文构思的独特之处。运用“寓理于事”的方法说理,不仅通俗生动,易于理解,更能使道理的阐发有基础,令人信服。
写作手法
这篇笔记小说通过陈尧咨与卖油翁之间的问话,告诉了我们熟能生巧的道理。同时,也告诫人们“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即使有过人的长处,也不要骄傲自满。
归纳主旨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虚心地看待自己和别人的长处,你想起哪些名言警句?
三人行,必有我师。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取人之长,补已之短。
自满人十事九空,虚心人万事可成。
谦受益,满招损。
拓展延伸
?我们反对玩物丧志,雕虫小技,卖油翁是在职业技巧上熟能生巧,我们也要在真正需要熟能生巧的地方苦练基本功。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我们要做有为的年轻一代,肯于吃苦,终究会取得成绩的。
说说生活中学习中“熟能生巧”的例子,并谈谈我们应如何对待学习、生活中的困难。
拓展延伸
人物形象分析
睨之但微颔之。
无他,但手熟尔。

稳重谦虚
康肃公:

自矜
汝亦知射乎
尔安敢轻吾射
笑而遣之
骄傲

自负

赞许
解嘲




由人及己


对 比
卖油翁:
谈感想
课堂小结
jīn

shì
shǐ
yáo
忿




夸耀
罢了
放下
点头
轻视
打发
慢慢地

检测目标
D
检测目标
5.下列句子的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见/其发矢十中八九 B.但微/颔之
C.以我酌油知/之 D.徐以杓酌油/沥之
6.填空。(5分)
(1)《卖油翁》的作者是_______,字_____,号_____,晚年又号________,他是____代政治家、_____家。(3分)
(2)《卖油翁》通过卖油翁和陈尧咨之间的一段小故事,说明了一个耐人寻味的道理,用成语表示叫作__________。(2分)
C
欧阳修
永叔
醉翁
六一居士

文学
熟能生巧
检测目标
7.某同学根据《卖油翁》一文的内容拟写了一个上联:康肃公百发百中,天下无双。请你根据《卖油翁》一文的内容拟写下联。(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卖油翁技艺超群,人间罕见。
检测目标
8.材料探究。(4分)
材料一:韩斡是历史上有名的画家,他小时候在长安一家酒店当伙计。韩斡每天都能看到饮酒客人的坐骑,从心底里产生了对马的热爱,并有把马的形态画出来的强烈愿望。于是他就抓紧空闲时间,用竹棍在泥地上练习,月月练,一丝不苟。最终他画的马匹体态优美,人们交口称赞。
材料二:成龙每天的操练包括脚上功夫、打斗方式、特技动作等,另外还有如拉筋、劈腿、翻筋斗等动作。大清早5点便起床练功,练到晚上12点止,除了练功外,他还要做清洁、洗碗等事件。成龙就是在每天接近19个小时的艰苦训练中成长的。早上练各种功,练压腿的时候可以睡点觉。吃过饭,就练声、吊嗓或读书。
检测目标
结合《卖油翁》,谈谈这两则材料给你的感受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只有勤学苦练才能掌握技艺,取得某方面的成就。
检测目标
我们已经站在了人生的起跑线上,为了实现心中的远大目标,我们正努力拼搏着。成功属于不畏困难、勇往直前的人。相信自己!
教师寄语

通过本课学习,你收获了什么?
课后作业:

完成教材中的相关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