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鲁滨逊漂流记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本课,了解鲁滨逊在荒岛创造条件、谋求生存的非凡经历,学习他面对困难自强图存的顽强精神与毅力,感悟他面对厄运时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2.整体把握故事内容,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叙述故事的写作方法,熟悉鲁滨逊战胜各种困难的经历,真正进入人物的内心世界,激发阅读外国名著的兴趣。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够有感情地讲述故事的内容,培养概括总结及口语表达的能力。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自主学习,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重点难点:
1.整体把握故事内容,能够有感情地复述这个故事,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叙述故事的方法,激发学生阅读外国名著的兴趣。
2.了解鲁滨逊在荒岛创造条件、谋求生存的非凡经历,感受鲁滨逊面对困难自强图存的顽强精神与毅力。这是本课的难点。
3.真正走入人物的内心世界,感悟鲁滨逊面对厄运时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培养在逆境面前勇敢战胜困难的大无畏精神。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大家看过长篇小说《鲁滨逊漂流记》吗?这部长篇小说是英国文学乃至世界文学的小说经典之作,是英国作家笛福写的。故事的情节生动曲折,塑造了鲁滨逊这位不畏艰险、机智顽强、聪明能干的主人公形象,富有深刻的哲学意义和社会意义。
2.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鲁滨逊漂流记》就是由该书的缩写和精彩片段组成的。所谓缩写,即略去具体情节。在学习课文之前,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小说的作者。
出示作者简介。
二、细读课文,深入探究
1.播放故事梗概范读。(让学生随录音浏览故事梗概内容,自主清除阅读障碍。)
2.自读梗概,感知大意。(让学生认真地自读梗概内容,边读边记,整体把握故事内容。)
3.质疑解疑,深入理解。(在学生整体把握故事梗概的基础上,随老师的质疑思路回答问题。)
(1)鲁滨逊来到的是一个怎样的荒岛?(标画句子并指名朗读。)
(2)鲁滨逊是怎样在这个小岛上活下去的?(把课文中描写鲁滨逊在岛上的惊险经历的部分找出来。)
(3)鲁滨逊在荒岛上生活碰到了哪些困难?
板书:居所 食物 安全 孤独
(4)他是如何解决这些困难的?
板书:搭帐篷 打猎捕鱼 养羊种麦 插树桩 羊群分养 救“星期五”
(5)概括一下鲁滨逊的性格特点。
(6)用简练的语言概述故事的大意。
老师小结:鲁滨逊独自一人流落到荒岛,要想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生存下去,需要怎样的意志和创造力呀!他所遇到的困难都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他所经历的艰难和惊险,是“难”中还处处透着“险”,但是鲁滨逊面对困难,不畏惧,他想尽一切办法,利用可以利用的一切条件,勇敢地活着,并且是二十八年之久。这简直就是一个生命的奇迹!对于这样的鲁滨逊,你能不佩服吗?
4.再读梗概,分析结构。
(1)故事是按什么顺序记叙的?
学生甲:课文是按鲁滨逊历险的时间顺序记叙的,写了鲁滨逊“遇险上岛”“建房定居”“养牧种植”“救‘星期五’”“回到英国”。这些故事情节,处处紧扣着“险”,塑造了一个不畏艰险、机智坚强、聪明能干的主人公形象。
(2)依据时间顺序给课文分段。
梗概部分可分为三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写英国人鲁滨逊喜欢冒险。
第二段(第2—7自然段):写鲁滨逊流落到荒岛,凭借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定居下来。
第三段(第8自然段):写鲁滨逊和“星期五”救了船长,船长带他们回到了英国。
精彩片段可分为两段。
第一段(第1—6自然段):写鲁滨逊在岛上的忧郁而寂寞的生活。
第二段(第7—9自然段):写鲁滨逊针对自己的目前形势和环境的理性思考。
5.重点研读,感悟精神。(出示相关问题,让学生分小组讨论,体会形象,感受精神。)
(1)鲁滨逊在荒无人烟的海岛上不但能够生存下来,而且日子越过越舒服,一住就是二十多年。为什么他能有这样超强的生存能力?他具有哪些非同寻常的素质?
板书:坚韧不拔的意志 丰富的知识技能
(2)哪些事例体现出鲁滨逊具有坚韧不拔的意志?
①面对现实,勇于行动,自己动手创造生存条件。
②靠十几粒麦种反复收种,经过四年,终于吃到自己种的粮食。
③发现野人后,克服恐惧,勇敢地与之周旋并救出“星期五”。
这些都说明鲁滨逊不等不靠,自己动手创造条件,走出困难。
(3)哪些事例可以看出鲁滨逊有丰富的生存知识和技能?
①赶在大风将大船打得粉碎之前把一切有用的东西抢运上岛。(知道工具的重要性。)
②选址建房:选择了一块有水源、有树阴、又可以防野兽的地方……(有自我保护意识,有建筑的知识和能力。)
老师小结:鲁滨逊在荒岛上为生存做的种种努力,不外乎是解决食物、居所、安全和孤独这四个最基本的问题。而在与世隔绝、荒无人烟的海岛上,一个人要解决这四大难题,无疑是一种极其严酷的挑战。鲁滨逊面对厄运,他没有屈服,而是积极地改善生存环境。作为个人来说,意志越坚强,身体越健康,知识技能越丰富,则生存的机会就越大。
(4)精彩片段中具体写了什么内容?
(5)想想“好处与坏处”的表格给鲁滨逊带来了什么。
老师小结:鲁滨逊冷静地分析了自己到孤岛上的具体情况,他按照商业簿记上“借方”和“贷方”的格式,把他的幸与不幸排列出来,找到了值得感谢的东西,使他从绝望的缝隙中得到了生命的启示,战胜了自己,使他能够理智地去面对现实,获得坚持下去的勇气和信心,使他开始用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去对待神奇的命运,去主宰命运。这就是他最终赢得生命丰碑的心灵支柱!
6.句段赏析。
(1)“他就找了一些木头做成木筏,划到船边。在船舱里,鲁滨逊找到很多可以用、可以吃的东西,陆续搬到岸上,还带回没有淹死的一条狗、两只猫,这使他在凄凉中感到一丝安慰。”
当他看到船有一半浮在海面上时,做了木筏划到船边,结果收获甚大,可以看出他很聪明,哪怕一丝希望也不放过,结果找到了许多吃的、用的。“在凄凉中感到一丝安慰”是指在这个荒无人烟的小岛上能带回一条狗、两只猫与自己做伴,那是令人欣慰的!
(2)“他差不多淡忘了回到英国、回到文明社会去。”
从这里可以看出鲁滨逊在经过了二十多年的荒岛上的辛勤耕耘,他已衣食无忧,并且有野人“星期五”陪伴,生活得很愉快。他已不再把心思整天放在回到英国,回到文明社会之中去了,而是知足安命地过好现在的每一天。
(3)“我希望世上的人都要从我最不幸的处境中取得一个经验教训,这教训就是:在最不幸的处境之中,我们也可以把好处和坏处对照起来看,从而找到聊以自慰的事情。”
这句话是鲁滨逊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的集中体现。他之所以能够孤身荒岛生活二十八年之久,跟他的这种生活态度有极大的关系。他把好处与坏处对照后,使自己能冷静理智地面对现实,从而得到内心安慰,获得生活的勇气与信心。
7.畅谈体会。
让学生分组,以“从鲁滨逊战胜种种困难的非凡经历中,你能悟出什么道理”展开讨论,各抒己见,老师巡视,参与讨论。
8.联系实际,感悟哲理。
课文写了鲁滨逊一人在荒无人烟的小岛上克服种种困难生存下来,最终回到英国的故事。故事告诉我们在厄运面前,要勇敢地面对困难,要有生存的勇气,要积极地想办法,改善生存环境,并用自己的勤劳与智慧去战胜困难,去主宰命运。
我们就应该倍加珍惜现在在校学习的这段黄金时光,强健我们的身体,锻炼我们的意志,丰富我们的知识,提高我们的技能,从而大大增强我们的生存能力和社会竞争能力。只有这样,在将来的生活中,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我们都可以靠我们坚韧不拔的毅力,靠我们掌握的科学文化知识,靠我们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去面对困难,去解决困难,去迎接生活的挑战!
9.激发阅读原著的兴趣。
同学们,英国作家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是世界文学史上非常著名的长篇小说,被人们称为“生活的教科书”,它启发着人们去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建议同学们在课余时间读一读原著,你们一定会被小说精彩的情节所吸引,还能发现更多值得珍藏的精彩语句,相信同学们会从中汲取更多的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