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语交际:同读一本书
教学目标:
1.了解本次口语交际基本要求。
2.培养交流的基本能力。
3.培养学生勇于表达、专注倾听、礼貌应对的口语交际能力。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阅读往往能唤起我们独特的感受,即使读同一本书,不同的读者,心得体会也可能不一样,所以我们常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们与别人交流自己的读书心得,就相当于和一群哈姆雷特面对面交流,可以享受更多阅读的快乐。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开展班级读书会,围绕同一本书交流读书心得,分享阅读的收获吧。
二、创设情境,了解内容
最近几周我们大家都在阅读《鲁滨逊漂流记》,这本书情节曲折,人物形象鲜明,非常吸引人。今天我们就来交流交流自己的读书心得,可以围绕那些话题进行交流呢?
三、明确要求,分组交流
1.自由读书,了解交流内容和要求。
2.分小组交流,各小组先确定一两个大家感兴趣的、值得讨论的话题进行交流。
3.交流之前,想想自己打算围绕话题谈论哪些内容。
指导:为了使交流效率更高,我们可以借助批注,把自己的想法或观点简要列个提纲,交流时以内容为依据,结合书中例子来说明自己的观点。
4.请一个小组进行集体交流,其他同学听完点评,集体评选“读书小达人”。
四、梳理总结,明晰技巧
1.师生交流,总结交流技巧。
2.读“小贴士”,进一步明晰交流技巧。
习作:写作品梗概
教学目标:
1.整体把握书的内容基础上,学习写作品梗概的方法。
2.保持作品的基本内容和主旨,能用简洁、连贯的语言组织成文,做到重点突出,脉络清晰。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出示课题
1.师出示一片梧桐树叶,介绍叶片和叶柄,请生把叶片一点点撕下后,发现剩下的起支撑作用的就是叶梗。顺势导入:文章也有梗,文章的主要内容、情节,一些起支撑作用的主干,就是一篇文章的梗概。
2.出示课本上的几种情况,明白作品梗概的用处。
二、谈话交流,明确要求
1.我们在用文字向别人介绍一本书、一部影视作品或推荐一篇文章时,常常会用到写梗概的方法。写梗概,就是把书、文章或影视作品的主要内容用简练的语言写下来。“梗概”——也是一种应用文体,常用于对电影、电视和小说的故事作简单的介绍等。写梗概,就是把书、文章或影视作品的主要内容用简练的语言写下来。
2.请同学们想想写故事梗概要达到什么要求?
3.师生交流,明确要求。
第一:不能改变原文或者作品的中心思想。
第二:要抓住原文或者作品的主要内容,保留原文主要情节。
第三:用简明语言,概括原文的思想内容,使它成为通顺的连贯的短文章。
4.师引导生明确:
写梗概不是从前的复述和缩写
梗概它不同于文章复述和缩写,应该比复述和缩写更为简略,它不需要有故事情节,也不必对人物形象进行刻画;而缩写是对文章的内容进行压缩,可长可短,但往往需要有简单主要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其内容更丰富。
写梗概与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有什么区别呢?
梗概它也不同于文章的中心思想,它比中心思想更详实,比缩写更简单;它也不同于文章的段落大意或结构提纲,看了它基本能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价值所在。
三、交流小结,积累方法
1.一篇比较长的文章,要想让读者在短时间里对它有所了解,就必须写好文章的梗概。虽说梗概只有短短几百字,但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要想写好一则梗概还是要讲究技巧的。
写故事梗概有什么好方法呢?请同学们结合本单元的课文,以小组合作交流,介绍概括的方法。
2.交流所得,总结方法:
第一步:读。通过对原文的精读,尽可能地和文本、作者“对话”,了解原文内容,明确作者的写作意图。如果一两遍读不明确就多读几遍,不到胸有成竹绝不“善罢甘休”。
第二步:抽。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抽取出原文各段的段落大意。需要强调的是对一些描写具体或是富含情感的关键段落要注意适当保留原句;对一些简短的、不影响文章表达的次要段落则大胆地取舍。
第三步:连。将抽取出来的各段大意连接起来。
第四步:理。将连接好的语句梳理通顺:删去重复的文字,做好句子与句子之间的衔接,使它成为一段通顺的话。
相信你通过以上四步就能写成一篇梗概,不过好文章都是改出来的,梗概也不例外。成文后多读多改,梗概才能更精彩。
四、运用方法,书面表达
1.选择最近读过的一本书写梗概。
2.学生交流,师生合作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