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八章《力和运动》单元测试 含答案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8分)
1.用手握住重5N的酱油瓶子静止悬在空中,瓶口竖直向上,此时手的握力为30N,瓶子受到手竖直向上的摩擦力为____N.若使手的握力增加为35N,瓶子受到手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N
2.起重机的钢丝绳吊着5×103N的重物,当物体以0.5m/s的速度匀速上升时,钢丝绳对重物的拉力等于____N;当物体以1m/s的速度匀速下降时,钢丝绳对重物的拉力等于____N;当物体静止在半空中时,钢丝绳对重物的拉力____5×103N(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汽车车轮的外表面上有凹凸不平的花纹,这是为了____某同学用水平力推停止在平直公路上的汽车,没能推动,这时推力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汽车所受的阻力。快速行驶的汽车刹车后,由于____还会继续前进一段距离.
4.重104N的车厢在103N水平拉力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车厢受到的阻力是____若将拉力增大,则车厢速度将____若拉力减小,则车厢速度将____
5.如图甲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的关系和物体运动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和丙所示,由图丙可知当t=1s时,物体处于____状态.t=5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阻力为____N,t=3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阻力____N.
6.2013年6月11日,“神舟十号”飞船顺利升空,这是中国航天技术的又一次飞跃,请你结合物理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飞船正常运行期间,处于失重状态的航天员的质量____ (填“变了”或“不变”),____ 惯性(填“没有”或“有”)
(2)飞船在太空遨游,它____力的作用(填“受到”或“不受”),你判断的依据是____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7.下列关于“力与运动”的认识正确的是( )
A.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 B.匀速上升的气球不受重力的作用
C.用水平力推水平地面上的课桌,没有推动,推力与阻力大小相等
D.挂在天花板上的电灯处于静止状态是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8.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只能保持静止状态
B.如果两个力大小相同,方向相反,这两个力一定是平衡力
C.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时,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D.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一定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9.由图:驶员和前排乘客必须使用安全带!小刚用下面的四句话解释了安全带的作用:①撞向挡风玻璃造成伤害,②当驾驶员驾车高速行驶时,发现前面出现情况紧急刹车.③驾驶员由于具有惯性,仍然保持向前运动的状态.④汽车滑行很小一段距离,立即停下来,这四句话的正确顺序是( )
A.②④①③ B.②④③① C.②③④① D.②③①④
10.2012年6月24日,“神舟九号”飞船与“天宫一号”飞行器顺利完成手控交会对接任务,这标志着我国全面掌握了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即将对接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完成对接后,“神舟九号”相对于“天宫一号”是运动的
B.在完成对接后,“神舟九号”相对于“天宫一号”是静止的
C.“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在轨道上运行时没有质量
D.“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在轨道上运行时没有惯性
11.一氢气球匀速上升时,受到空气向上的浮力F、重力G和空气阻力f,这些力的关系是 ( )
A.>G+f
B .F=G+f
C. F>G-f
D. F=G-F
12.甲、乙两队进行拔河比赛,甲队拉绳的力为F1,乙队拉绳的力为F2,比赛结果是甲队取胜.若忽略绳的质量,甲、乙两队拉力大小相比,有( )
A.F1>F2
B. FI C. FI=F2
D.无法确定
13.猴子能够轻松地倒挂在树枝上,当其倒挂在树枝上静止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树枝对猴子的作用力和猴子所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B.猴子对树枝的作用力和猴子所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C.猴子对树枝的作用力和树枝对猴子的作用力是一对平衡力
D.猴子很轻,重力不需要平衡就能静止在空中
14.下列关于运动和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将锤柄在石墩上撞击几下,松动的锤头就紧套在锤柄上,这是利用了锤柄的惯性
B.竖直向上抛出后的排球,在空中向上运动的过程中不受力
C.踢出去的足球还能在水平地面上继续运动,是因为足球具有惯性
D.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该物体一定不受力的作用
15.下列关于力和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人推墙的力和墙对人的力是一对平衡力
B.静止的物体不受摩擦力,运动的物体才受摩擦力
C.给正在运动的物体再施加一个力,物体就会比原来运动得更快
D.在平直轨道上匀速行驶的火车车厢里,竖直向上跳起的人仍将落回原处(不计空气阻力)
16.如图甲所示,小明用弹簧测力计拉木块,使它沿水平木板匀速滑动,图乙是他两次拉动同木块得到的距离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木块两次受到的拉力和摩擦力均相等
B.木块第1次受到的拉力较大
C.木块两次的速度一样大
D.木块两次受到的拉力均小于摩擦力
三、作图题(每题5分,共15分)
17.在自动化生产线上,常用传送带传送工件,如图所示,一个工件与传送带一起沿水平向右的方向做加速运动,不计空气阻力,请在图中画出工件受到的所有的力的示意图
18.如图所示,将一个小球放在竖直放置的弹簧上,用手向下压小球,松手后,小球在弹簧弹力作用下向上加速运动,不考虑空气阻力,请画出此时小球的受力示意图
19.在图中,平板车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画出随平板车一起运动的木箱A受到的力的示意图.(不计空气阻力)
四、综合应用题(共37分)
20.(9分)如图是探究“摩擦力对物体运动影响”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其实验过程用到了许多科学方法,
(1)怎样控制小车在水平面上开始滑行时的速度相等呢? 木板 棉布方法是:把小车放在同一斜面的____由静止开始下滑
(2)怎样反映“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呢?方法是:比较小车放在不同表面上运动的距离或____
(3)怎样得出“小车不受力作用时的运动状态”呢?必须要用推理的方法,即:如果小车运动时不受摩擦力的作用,那么小车将____
21.(13分)骑自行车上学的路上,大梦远远看见红灯亮起时,就停止了蹬踏,车在自由滑行后,恰好停在斑马线前她又想如果是雨雪天气,滑行距离又会怎样呢?车滑行的距离究竟与哪些因素有关呢?为此她进行了实验探究
她猜想:①车滑行的距离与车速有关.②车滑行的距离与路面的光滑程度有关
猜想①探究方案:用圆柱形的玻璃瓶模拟车轮滚动,把一个玻璃瓶分别放在同一斜面的不同高度h处,让它由静止开始下滑,测出它在水平面上滑动的距离s,记录如下表
次数 h/cm S/cm
1 5 25
2 7 32
3 10 45
(1)大梦停止蹬踏后,自行车由于具有____
(2)根据实验记录,能得到的结论是____
(3)根据上述所得结论,写一句交通警示语(要求简明扼要)____
(4)利用上述圆柱形玻璃瓶探究猜想②时,需要控制___请你设计实验记录表格
22.(15分)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1)实验时,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木板上,弹簧测力计沿____拉动木块,并使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
序号 木块放置 木板表面情况 压力/N 弹簧测力计示数/N
1 平放 木板 6 1.2
2 平放 木板 8 1.6
3 平放 木板 10 2.0
4 平放 木板上铺棉布 6 1.8
5 平放 木板上铺毛巾 6 3.0
(2)实验时,小明记录的部分数据如上表所示
a.分析序号为____的三组数据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所受的压力有关,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所受压力F大小的关系式是____
b.如要探究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应选序号为____的三组数据进行分析
(3)小明在实验时还发现:在木块没有被拉动时,弹簧测力计也有示数,且示数会变化.他请教老师,知道可用F-t图象表示拉力随时间的变化情况.若某次实验开始拉动木块直到木块匀速滑动2.0的F-t图象如图所示,其中0~4s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分析图象可知:要使木块由静止开始运动,至少要用____ N的水平拉力拉木块;如果实验时木块所受的拉力是2N,则下列对木块0所处状态的判断,正确的是____
A.静止 B.匀速直线运动
C.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答案
1.5 5
2.5×103 5×103 等于
增大摩擦力 等于 惯性
103 变大 变小
静止 2 2
不变 有 受到 飞船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
C
C
B
B
B
C
A
C
D
A
略
略
略
相同高度处 时间 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惯性 滑行距离与速度有关 超速危险 略
水平 使拉力和摩擦力成为一对平衡力 1.2.3. f=0.2F 1.4.5 2.3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