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音乐上册第一单元《唱歌布谷》《唱歌大鼓和小鼓》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一年级音乐上册第一单元《唱歌布谷》《唱歌大鼓和小鼓》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0-03-25 09:06: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大鼓和小鼓的教案
教材分析?
《大鼓和小鼓》是一首日本歌曲。全曲共八小节?四乐句。歌曲使学生认识了大鼓和小鼓?学生从中了解到大鼓和小鼓的声音在高低、强弱、音色等之处都不相同的特点。
教学目标?
1 、通过教学?让学生产生对鼓的兴趣与喜爱?有进一步探索学习的求知愿望。
2 、让学生初步感知声音的高低与强弱。
?? ? ? 3、学会用大鼓和小鼓还有铃鼓以及其它小乐器进行伴奏,尝试和同学合作为歌曲编舞。
? ? ? 4、感受音乐之美,在玩中学习,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真正成为课堂的小主人!
教学重点、难点?
1、感受大鼓与小鼓的声音及强弱力度特点。
2、创编舞蹈动作,给歌曲伴奏简单的节奏鼓点。
3、感受并模仿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声音。
4、培养学生对声音的感受力。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
一、组织纪律
师生问好
1、师生问好?
师:上新课之前我们一起复习上节课的歌曲《大雨和小雨》请同学们随音乐边唱边跳。?
2 师:小朋友都表现的特别棒,我们一起来表扬自己,棒棒棒我真棒!接下来我们来猜一个谜语,看哪个小朋友能最先猜出来
(?左一片?右一片?住在同两边?相互难见面?耳朵?)
学生:回答,
师:这个小朋友真棒,大家一起表扬他,棒棒棒你真棒!
3、大家平时在生活中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听听这些声
音,比一比看谁的耳朵最灵敏。
听:大雨的声音 小雨的声音、
狮子的声音 小猫的声音
一个小孩唱歌的声音 两个小孩讲悄悄话的声音
请问;哪些是属于声音大的?哪些是属于声音小的?
学生回答:
对的,同学们说的非常好,大雨狮子一个小孩唱歌都是属于声音大,小雨小猫两个小朋友说悄悄话都是属于声音小的。
接下来我们一起认识两个新朋友,一个是字母F跟老师读 一个是字母P 跟老师读 F表示强声音大的意思 P表示弱,代表声音小的意思。
接下来,同学们一起来听一听,这两个声音哪个声音强?哪个声音弱?
生:回答
师:同学们的小耳朵实在太灵敏了,老师想问问你们在什么时候,什么场合下,看见鼓,听到鼓声的?  生:过年、过节、开庆祝会、少先队鼓号队……  师:鼓即是乐器又是道具,人类从大自然的风雨雷电声中得到启示并创造了鼓,鼓的种类很多,具说能叫出名字来的就有上百种。你们知道有哪些吗?   生:铃鼓、手鼓、腰鼓、长鼓、堂鼓、花鼓、战鼓、八角鼓、爵士鼓、架子鼓、定音鼓……
老师这里有几张鼓的图片,我们一起看看吧!
今天这节课来和老师一起来学唱《大鼓和小鼓》
第一遍:读词(两遍)
第二遍:唱谱 (一遍)
第三遍: 一句句教唱。
第四遍: 请同学们仔细听听,想一想,哪些地方要唱的强一点?哪些地方要唱的弱一点?
师:同学们说的很对,我们在大鼓的时候要唱的强一点,小鼓的时候要唱的弱一点。
第五遍:接下来就用我们刚刚分析出来的强弱来试一试,唱一唱吧!
舞蹈环节
一:两个同学一组,听音乐自编自导。
请两个小朋友上来敲鼓,伴奏
二:老师教跳环节

三 歌曲拓展
课堂总结
?同学们?看来?我们的耳朵不仅听到了大自然的风声、雨声、动物声和生
活中的各种声音?还有美妙的乐器声。以后?请大家学会“观察”“倾听”我们周围的声音
世界。

教材分析
《大鼓和小鼓》是一首日本歌曲。全曲共八小节四乐句。歌曲使学生认识了大鼓和小鼓学生从中了解到大鼓和小鼓的声音在高低、强弱、音色等之处都不相同的特点。 ?
本学期我担任一年级音乐课。从整体的水平看,整体水平相差不是特别明显。学生在音准、对歌曲的接受能力和音乐表现能力方面学生相对可以,但是部分班级在音乐的听觉稍有差异。一年级学生在幼儿园已学过一些儿歌,大部分学生对音乐的学习积极性非常高,上课纪律也不错,举手发言的学生很多。从整体水平来看,这些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行为习惯方面进步较大,学习目的性也有所增强,个别学生的音乐学习习惯有所改进。每个班都有一些表现非常棒的学生,他们在音乐活动中起到了很好的带头作用。但还存在着个别学生不能自律,因此在教学中还是要加强常规教学,这样才能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因此这学期对他们的音乐感受力、表现力要进一步加强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