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人口与环境(学案+单元测试)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单元 人口与环境(学案+单元测试)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0-03-25 12:38:06

文档简介

单元检测试卷(一)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2019·陕西质检)春节是万家团圆的日子,春运是一道特殊的风景。2017年春运期间,某网站发布了我国《2017年春运网络购票大数据报告》,下图为2017年春运网络购票十大出发城市分析。据此完成1~3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2017年春运出发地的十大城市除北京外,其余都分布在南方地区,这主要是因为南方地区(  )
A.乡村生态良好,吸引城市居民
B.经济发展较快,外来人口较多
C.侨乡众多,海外游客迅猛增加
D.气候温暖,来此越冬人数增加
2.北京成为2017年春运网络购票十大出发城市中唯一的北方城市,其原因与南方地区不同的是(  )
A.高等院校云集,返乡学生多
B.环境优美,吸引外来人口
C.经济发达,劳动力需求量大
D.历史文化名城,游客比重大
3.《2017年春运网络购票大数据报告》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揭示出我国的(  )
A.环境人口容量 B.城市科教水平
C.人口迁徙状况 D.城市建设水平
答案 1.B 2.A 3.C
近几年出现“反向春运”现象,就是年轻人把老家的父母和孩子接到自己工作的城市过年,节后再送回老家。完成4~5题。
4.下列与春运现象的产生相关性最小的是(  )
A.经济发展差异 B.传统思想观念
C.平时假日较少 D.自然环境差异
5.下列有关“反向春运”说法正确的是(  )
A.对城市不存在任何压力
B.延长春运周期,缓解运输压力
C.与人们的观念转变无关
D.利于减少家庭支出
答案 4.D 5.B
解析 第4题,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由于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吸引了大量的人口迁入,由于春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外出人口返乡和家人团聚导致了春运现象,因此和春运现象相关性最小的是自然环境差异,D正确。第5题,“反向春运”是人口流动的短期行为,对城市负担和环境影响小,但不是无任何压力,A错误。“反向春运”与春运的方向正好相反,但老人、小孩的时间相对自由,可错开高峰出行,延长了春运周期,有利于缓解运输压力,B正确。在城市过年需人们转变传统的回家过年的观念,C错误。老人和小孩到城里过年,往返人数增多,增加家庭支出,D错误 。
读“我国南部沿海某城市人口增长统计示意图”,完成6~7题。
6.2009年,该市流动人口大约是有户籍人口的(  )
A.2倍 B.4倍
C.6倍 D.9倍
7.该市近三十年人口迅猛增长的根本原因是(  )
A.气候暖湿,环境优美
B.海洋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和利用
C.现代农业的迅速发展
D.优越政策促进了工业迅速发展
答案 6.C 7.D
解析 第6题,从图中比较数据来看,总人口在2009年增加到1 500万人,但是户籍人口只增加到200万人,即流动人口约1 300万左右,故该市流动人口大约是有户籍人口的6倍。第7题,由于优越的政策促进了工业的迅速发展,吸引了大量外来务工人员,流动人口超过户籍人口,故答案为D。
下图示意我国1982~2017年流动人口数量和城镇人口比重变化。据此完成8~9题。
8.2010年后,我国流动人口增长规模下降,主要是因为(  )
A.农村土地流转政策的实施
B.人口老龄化问题突出
C.中西部地区经济水平提高
D.人口出生率快速下降
9.我国流动人口规模变化的主要影响是(  )
A.阻碍沿海地区产业转型 B.优化人力资本的配置
C.农村空巢老人明显增多 D.城镇化水平快速下降
答案 8.C 9.B
解析 第8题,经济差异是目前我国人口流动的主要原因,流动方向主要为从内地流向沿海、从山区流向平原、从农村流向城市。近年来东部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带动了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增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中西部地区的农民工可就近就业,故C正确。农村实施土地流转政策,可集中利用土地资源,减少劳动力投入,有利于人口流动;人口出生率下降、人口老龄化问题突出与流动人口增长规模下降无直接关联。故A、B、D错误。第9题,由上题可知,近年来我国流动人口规模变小。这主要是因为我国东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导致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东部地区对劳动力素质要求提高,我国中西部地区劳动力回流。因此有利于沿海地区产业转型、农村空巢老人明显减少、城镇化水平快速提升,故A、C、D错误。劳动力伴随产业流动的过程有利于优化人力资本在区域间的配置,提高劳动生产力。故B正确。
据报道,近期中国进入“抢聘”民工的时期。北京和天津等23个城市在春节后大规模招聘民工,港资厂林立的珠三角正面临更严峻的“抢民工潮”。春节后,深圳和广州都出现超过几十万的职位空缺。在这种情况下,各大企业只有各出奇招网罗民工,有厂商高薪招聘,亦有港资和台资厂调动大巴,深入四川、湖南山区农村“抢人”。结合材料完成10~12题。
10.出现上述“抢人”现象的原因是(  )
①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并出现了劳动力短缺现象 ②我国现代新农村的建设已取得了巨大成绩,农村和城市的差距已大大缩小 ③经济因素依然是影响人口迁移的主导因素 ④珠三角地区劳动力价格在上涨,山区劳动力廉价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1.下列关于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促进了输入地农村经济的发展 ②为输出地农民开辟了新的收入增长来源 ③通过劳动力和资金的双向流动,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 ④农民工外出打工只为了增加经济收入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2.下列人口比较富于迁移性的是(  )
①中青年男性 ②离退休人员 ③高学历人群 ④青少年儿童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 10.C 11.B 12.A
解析 第10题,我国劳动力数量充足,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地区间经济水平和城乡差异较大;经济因素依然是影响人口迁移的主导因素;珠三角地区劳动力价格在上涨,山区劳动力廉价。第11题,农村劳动力流动,输入地应为城市;农民外出务工有多种目的,不只是为了增加收入。农村劳动力流动为输出地农民开辟了新的收入增长来源;通过劳动力和资金的双向流动,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第12题,一般而言,高学历人群比低学历人群,青年人群比老年、少年人群,男性比女性更富于迁移性。
(2019·湖北省沙市中学月考)甘肃省的永泰曾是宜居古城,近几十年来,由于水资源匮乏、土地沙化和盐渍化、森林覆盖率急剧下降,城中的居民不得不外迁。据此完成13~14题。
13.导致永泰城中居民外迁的主要因素是(  )
A.经济因素 B.自然生态环境因素
C.社会文化因素 D.政治因素
14.永泰城中居民外迁,说明制约当地资源环境承载力的首要因素是(  )
A.人们的精神生活需求 B.资源状况
C.人们的生活消费水平 D.人们的素质及技术条件
答案 13.B 14.B
解析 永泰曾是宜居古城,后来由于水资源匮乏、土地沙化和盐渍化、森林覆盖率下降,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居民外迁,而这归根结底是由于水资源短缺导致的。
人口压力指数分为人口经济压力指数和人口资源压力指数。一个地区的人口经济或人口资源压力指数是全国人均经济或资源指标除以该地区相应人均指标后所得的比值。读“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人口经济压力指数和人口资源压力指数统计表”,完成15~16题。
东部
中部
西部
全国
人口经济压力指数
0.70
1.31
1.58
1.00
人口资源压力指数
1.30
0.93
1.01
1.00
15.下列关于人口压力指数和资源环境承载力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人口压力指数大于1,说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对富裕
②人口压力指数小于1,说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对超载
③人口压力指数大于1,说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对超载
④人口压力指数小于1,说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对富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6.针对我国东、中、西部人口压力的差异,应采取的措施是(  )
A.中、西部地区控制对东部地区的资源输出
B.东部地区加大对中、西部地区技术和资金的输出
C.采取有效措施限制东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
D.促进中、西部地区服务业的快速发展
答案 15.D 16.B
解析 第15题,人口压力指数大于1,说明环境压力大,环境承载力相对超载。人口压力指数小于1,说明环境压力小,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对富裕,D对。第16题,中、西部地区人口资源压力指数小,应加大对东部地区的资源输出,A错。东部地区应加大对中、西部地区技术和资金的输出,B对。问题应在发展中解决,不能限制东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C错。应促进中、西部地区资源开发等第二产业的快速发展,D错。
(2019·山东济宁期中)榨菜、方便面、火腿肠是流动人口最为常见的消费品。下图为某上市公司生产的榨菜在两个地区销售份额占比的变化数据。据此回答17~18题。
17.该销售份额占比的变化,能说明2011年后(  )
A.西南地区人口迁出加快
B.西南地区人口回流明显
C.华南地区人口净迁入加快
D.华南地区人口净迁出明显
18.该数据反映出的人口流动的积极意义有(  )
①缓解西南地区土地压力 ②促进华南地区产业升级 ③缓解华南地区劳动力不足 ④缓解西南地区人口老龄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17.B 18.C
北京所在的华北地区是我国水源短缺、矿产富饶的地区。近年来,北京市设定了“人口天花板”,计划2020年的人口总量控制在2 300万以内。据此完成19~20题。
19.北京市设定“人口天花板”的最主要限制性资源是(  )
A.水资源 B.矿产资源
C.土地资源 D.生物资源
20.为提高资源环境承载力,北京市可采取的对策是(  )
A.实行跨流域调水 B.推行严格的积分落户制度
C.控制用地规模 D.提高城市人均消费水平
答案 19.A 20.A
解析 第19题,影响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资源,资源的短板是最主要的限制性因素;北京市资源的短板是水资源,是北京市设定“人口天花板”的最主要限制性资源。选A正确。第20题,影响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因素有资源、科技水平、对外开放程度及生活消费水平;提高资源环境承载力,北京市应提高资源短板,即增加水资源量,可实行跨流域调水,A正确;推行严格的积分落户制度,只是限制了进京人口,不能提高资源环境承载力,B错;控制用地规模,不能提高资源环境承载力,C错;提高城市人均消费水平,会降低资源环境承载力,D错。A正确。
人口算术密度指单位面积的人口数,人口生理密度指适用于农业用地的单位面积的人口数。下表所给为加拿大、日本、埃及、新加坡四国的人口算术密度和人口生理密度。根据材料回答21~23题。
国家(地区)
人口算术密度(人/km2)
人口生理密度
(人/km2)

7 313
44万

3
35

70
3 503

336
3 054
21.以上四国可能为世界主要粮食出口国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2.③国人口生理密度远大于人口算术密度的主要原因是国土范围内(  )
A.山地面积大 B.热量条件不足
C.荒漠广布 D.雨林密布
23.以下国家的人口算术密度和人口生理密度与④国最接近的是(  )
A.中国 B.韩国
C.沙特阿拉伯 D.俄罗斯
答案 21.B 22.C 23.B
解析 第21题,通过表格可知,②国人口生理密度较小,说明地广人稀,且农业技术较为发达,最可能为粮食出口国。第22题,根据表中信息可知,①②③④分别是日本、加拿大、埃及、新加坡。③国人口生理密度远大于人口算术密度的主要原因是埃及国内大部分为热带沙漠气候,沙漠广布,水源不足。第23题,④国为新加坡,人口算术密度和人口生理密度与之最接近的是韩国。
下图示意某个时期宁夏回族自治区部分县级行政区的人口容量(单位:万人)。读图,回答24~25题。
24.影响图中宁夏回族自治区各县级行政区人口容量的最主要因素是(  )
A.矿产资源 B.淡水资源
C.地形地势 D.科技水平
25.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地区今后一段时间人口发展的正确做法是(  )
A.放宽生育政策,鼓励生育
B.增加人口密度,接纳宁夏北部地区的移民
C.垦荒拓耕,向宁夏东部地区迁移部分人口
D.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同时向宁夏北部地区迁移部分人口
答案 24.B 25.D
解析 第24题,因宁夏回族自治区位于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短缺,河流附近人口容量大。第25题,因宁夏南部地区是山区,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人口容量小,现在正在向北部进行生态移民,并退耕还林、还草,进行生态环境建设。
二、综合题(共50分)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12分)
《广东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纲要(2009~2020)》率先在全国提出实施公共服务人口迁移策略,即促进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转移,由欠发达地区向珠江三角洲地区迁移,以减轻欠发达地区基本公共服务财政负担,从而缩小城乡间、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差距。下表是“广东省等全国前5位人口流入大省及其人口流出地排序表”。
全国前5位人口流入省
流出地
第1位
第2位
第3位
第4位
第5位
广东
湖南
四川
广西
江西
湖北
江苏
安徽
四川
浙江
河南
贵州
浙江
江西
安徽
四川
贵州
湖北
M省
黑龙江
吉林
河南
安徽
江苏
四川
重庆
广东
云南
浙江
新疆
(1)指出《广东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纲要(2009~2020)》的实施的影响。
(2)M省流入的人口受历史渊源影响明显,M省最有可能是哪里?
(3)我国大规模跨省人口流动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简述我国大规模跨省(市、区)人口流动对人口迁出地区的影响。
答案 (1)促进劳动力向珠江三角洲的合理流动,有利于合理配置服务设施和缩减城乡、地区之间差距;加剧城市交通拥挤、居住紧张等问题。
(2)山东。
(3)地区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
(4)有利方面: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缓解人口对土地的压力,有利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了流出地经济收入,加强与外界的交流等。不利方面:造成劳动力与人才的大量流失,产生社会问题,如留守儿童教育与老年人赡养问题等。
解析 (1)由材料可知,《广东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纲要(2009~2020)》是人口迁移的策略,是为了促进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迁移,由欠发达地区向珠江三角洲地区迁移,以减轻欠发达地区基本公共服务财政负担,从而缩小城乡间、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差距。(2)读图可知,M省的流动人口主要来自于黑龙江、吉林、河南、安徽及江苏等省,一部分属于临近省区,而东北的主要为过去闯关东人口回流,所以应为山东省。(3)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主要是由于地区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4)大规模跨省流动对人口迁出地区的影响要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进行分析。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缓解人口对土地的压力,有利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了流出地经济收入,加强与外界的交流等属于有利影响。而大规模人口迁移,会造成劳动力与人才的大量流失,产生社会问题,如留守儿童教育与老年人赡养问题等属于不利影响。
27.下图是“我国2010年综合人口压力指数分布示意图”,箭头表示近年来新疆流动人口的主要来源省份。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3分)
(1)我国综合人口压力指数的分布规律是什么?与我国人口密度的分布规律有什么相关性?
(2)以上现象揭示了我们应如何评价一个地区的人口数量和分布是否合理。
(3)河南和新疆的综合人口压力指数都比较大,成因有何差异?近年来,从内地来新疆的流动人口已突破200万人,主要来自河南、四川等省的农村地区,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案 (1)由东向西逐渐增大。 相反(负相关、相背离等)。
(2)人口数量与分布应该考虑该地区人口与经济、资源、环境之间是否协调,而不是绝对的人口数量和分布。
(3)新疆生态环境脆弱,资源环境承载力小;河南人口基数大,面积狭小,人口稠密,所以综合人口压力指数较大。原因:新疆地广人稀,土地、矿产等资源丰富,经济发展迅速,就业机会多;河南、四川人多地少,剩余劳动力多。
解析 (1)从图中看出,我国综合人口压力指数大致由东向西呈增加趋势,而我国人口密度东南多、西北少,所以二者呈负相关。(2)因为西藏、青海自然条件恶劣,虽然人口密度小,但人口综合压力指数仍然较大,所以分析人口数量与分布应该考虑该地区人口与经济、资源、环境之间是否协调,而不是绝对的人口数量和分布。(3)新疆与河南的综合人口压力指数大,其原因主要从自然条件与社会经济条件分析。新疆地处内陆,气候干旱,生态环境脆弱,资源环境承载力小;河南人口基数大,面积狭小,人口稠密,所以综合人口压力指数较大。新疆地广人稀,土地、矿产等资源丰富,经济发展迅速,就业机会多;河南、四川人多地少,剩余劳动力多。
28.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2分)
材料一 下表为新生代农民工与第一代农民工的特征比较。
比较特征
第一代农民工
新生代农民工
个人情况
文化特征、家庭背景
小学和初中文化为主、多子女家庭
初中及以上为主、独生子女或两孩家庭
就业情况
以打工为主要目的
为家庭,求生存,能挣到比种田多的钱即可
为自己,追求生活质量,向往体面或接近市民的工作
城市适应性 
对城市的认同感、与外界的联系、生活方式
较弱,多以同乡为主要交往对象,以口信、书信为主,信息量少,频率低,速度慢,与传统农民接近
较强,向往城市生活,渴望融入城市,以电话、网络为主,信息量大,频率高,速度快,与现代市民接近
材料二 据报道,到2014年10月,长三角不足21万平方千米的土地上,十年间,人口从8 000万涨到了1.2亿。
(1)据表分析新生代农民工与第一代农民工进城务工首要动因的异同点。
(2)阐述新生代农民工的出现对城镇化的影响。
(3)简要分析长三角外来人口增加的主要原因。
答案 (1)相同点:都是为了寻求更多的改善物质生活条件的机会,获得更高的经济收入,改善个人或家庭生活。
不同点:第一代农民工进城务工的首要动因是农村的推力,就业机会少,收入低,生活困难等。新生代农民工进城务工的首要动因是城市的拉力,就业机会多,经济收入高,教育医疗条件好,有较好的发展机会,社会福利好,交通便捷等。
(2)为城市注入了活力,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城市人口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郊区城镇化发展,城市的用地规模不断扩大。
(3)长三角地区城镇化与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就业机会多;农业科技的进步以及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劳动生产效率的提高,农村出现大量剩余劳动力;城乡差距和区域差异大;农民提高收入和改善生活质量的需求迫切。(任答2点即可)
解析 (1)从图表分析,第一代农民工生活在改革开放前,且为多子女家庭,农村收入少,生活困难,故第一代农民工进城是农村推力导致(土地压力大、就业机会少、收入低等);新生代农民工出生在独生子女或两孩家庭,为追求生活质量而进城务工,主要是城市的拉力(城市就业机会多、经济收入高、教育医疗条件好、社会福利好等)。但两代农民工进城都为改善生活质量,获得更好的经济待遇。(2)新生代农民工的出现对城镇化的影响有新生代农民工文化水平较高,为城市发展注入新活力,促进城市经济发展;有较高的适应能力;农民工进城,使城市人口数量增加,城市人口比重上升;但也使城市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如劳动力过剩,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恶化等);出现郊区城镇化,使城市用地规模扩大。(3)长三角外来人口增加的主要原因:一方面,长三角经济迅速发展,第三产业发展较快,需要大量工人;另一方面,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农村出现大量剩余劳动力,农民为提高生活水平和质量而进城。
29.下图表示2000年中国农村劳动力在各产业间的流向(占总量比重)。读下面的图和表,完成问题。(13分)
流出省(市)
占总量比重(%)
流入省(市)
占总量比重(%)
贵州
6.1
福建
5.6
四川
16.1
北京
5.6
江西
8.6
上海
7.2
河南
8.3
江苏
5.6
安徽
10.6
浙江
8.9
湖南
10.6
广东
35.6
其他
39.7
其他
31.6
(1)据图分析2000年中国农村劳动力产业转移的特征,并分析其原因。
(2)据表分析2000年中国人口跨省流动的空间特征,并说明其主要原因。
(3)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什么影响?
答案 (1)从产业结构看,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原因: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出现大量剩余劳动力;第二、三产业快速发展,经济效益高,吸引力强。
(2)主要由中西部省区流向东部沿海省区;或从经济欠发达的省区流向经济发达的省区。原因:为了获取较高的经济收入,较多的就业机会,较好的生活环境等。
(3)对迁入地:推动工业化发展;促进城镇化水平提高;优化产业结构。产生交通压力、环境问题加剧等负面影响。
对迁出地:加强了与外界的经济、文化联系;利于社会经济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换取资金和技术,促进乡镇企业发展;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村的人地矛盾。可能会出现土地撂荒等问题。
解析 第(1)题,由图直接分析可得出2000年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流向特征,然后进一步分析其原因。第(2)题,由表可直接分析得出2000年中国人口跨省流动的空间特征——由经济欠发达省区流向经济发达省区,由内陆省区流向沿海省区,促使这种迁移特征的原因在于地区间的经济差异。第(3)题,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影响应从利弊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核心素养专项练(一)
(2019·江苏省扬州中学期末)下图为“世界人口纬度分布图”,阴影示意各纬度人口数量多少。读图完成1~2题。
1.世界人口集中分布在(  )
A.北半球中低纬地区 B.北半球中高纬地区
C.南半球中低纬地区 D.南半球中高纬地区
2.图中人口集中分布的影响因素是(  )
A.地形 B.气候
C.矿产资源 D.交通
答案 1.A 2.B
解析 第1题,由图示可以看出,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北半球北纬15°~45°之间,即中低纬地区,选A正确。第2题,北半球中低纬地区,气候温和湿润,利于居住;图示是人口的纬度分布,不能看出地形、矿产及交通状况,选B正确。
2017年2月21日,《2017年春运返程网络购票大数据报告》火热出炉,报告选定1月30日至2月21日春节后出发的列车数据,对2017春运返程形势进行了整体描述和分析。下图为“2017年春运返程主要出发地和到达地统计图”。读图回答3~4题。
3.导致图中人口流动的主要原因是(  )
A.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
B.人口密度地区分布不均
C.自然资源地区分布不均
D.交通线路地区分布差异
4.这种人口流动将(  )
A.促进沿海地区经济发展
B.减轻沿海地区的环境压力
C.解决东部地区的就业难问题
D.加剧中西部地区的人地矛盾
答案 3.A 4.A
解析 第3题,读图可知,图中春运返程出发地主要集中在湖北、湖南、四川等经济欠发达地区,而到达地多为广东、北京、上海等经济发达地区,这种人口流动的主要原因为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故选A。第4题,人口由欠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流动,会为发达地区提供劳动力,促进经济发展;由于大量人口迁入,导致沿海地区环境压力增加;大量人口迁入,导致就业困难;缓解迁出地区的人地矛盾。故选A。
2013年3月发布的《京津冀发展报告(2013)——承载力测度与政策》指出,从人口、资源、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等方面综合研究,北京综合承载力进入危机状态。读“北京市有关人口数据表”,回答5~6题。
规划提出的北京市人口数量(万人)
2000~2010年人口年均自然增长率
0.35%
满足经济发展,维持较好的环境和生活质量的人口数量
2 300
2000~2010年增加的常住人口(万人)
604
充分利用北京的各种资源,最终可容纳的人口数量
3 000
2011年常住人口(万人)
2 019
5.从表中可知北京市(  )
A.资源环境承载力为2 300万人
B.人口合理容量为2 019万人
C.资源环境承载力为3 000万人
D.人口合理容量为3 000万人
6.谋求达到北京人口合理容量可采取的措施有(  )
①提高资源利用率 ②提高生活消费水平 ③解决北京水资源、生态、交通等问题 ④向其他地区移民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答案 5.C 6.D
解析 第5题,由表可知,充分利用北京的各种资源最多可容纳3 000万人,即其资源环境承载力为3 000万人;满足经济发展,维持较好的环境和生活质量所容纳的人口数是2 300万人,即北京的人口合理容量为2 300万人。选C正确。第6题,影响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有资源、社会发展水平、对外开放度及消费水平等,要谋求达到北京人口合理容量,应提高资源利用率,解决北京水资源、生态、交通等问题;谋求合理的生活消费水平;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而不是向其他地区移民。选D正确。
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东北地区人口迁移路线图”,回答7~8题。
7.下列关于图中人口迁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影响甲路线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战争因素
B.影响甲路线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环境因素
C.影响乙路线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政策因素
D.影响乙路线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
8.乙路线人口迁移对山东省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 ②促进了思想和文化的交流 ③给交通、教育、居住等带来巨大的压力 ④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环境压力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答案 7.D 8.C
解析 第7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为了开发东北地区的资源来进行国内经济建设,国家有组织、有计划地将大量人口迁移到东北地区;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由于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山东、江苏等省经济发展水平高于东北地区,东北地区人口迁往山东、江苏等省。第8题,人口迁移给迁入地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促进了思想和文化的交流,同时,给迁入地的交通、教育、居住等带来巨大的压力。④是对迁出地的影响。
适度人口论(或称最优人口论),是探讨一个国家在现有的资源、科学技术水平条件下最适宜的人口规模的学说。下表为“2015年朝鲜和韩国数据对比表”。读表回答9~10题。
矿产资源
国土面积
(万平方千米)
人口数量
(万人)
GDP总计
(亿美元)
人均GDP
(美元)
适度人口(万人)
朝鲜
丰富
12.27
2 516
162
648
980
韩国
匮乏
10.02
5 062
13 780
27 221
1 150
9.韩国的人口合理容量是(  )
A.980万人 B.1 150万人
C.2 516万人 D.5 062万人
10.与韩国相比,朝鲜的适度人口较低的主要原因是(  )
A.矿产资源匮乏 B.国土面积大
C.经济落后 D.消费水平高
答案 9.B 10.C
解析 第9题,根据表中数据,韩国的人口合理容量即适度人口为1 150万人。第10题,与韩国相比,朝鲜的经济较为落后,GDP、人均GDP均远远落后于韩国,故其人口合理容量小于韩国,适度人口较低。
有学者根据全球人口与水资源、土地资源及作物产量之间的关系等,初步估测目前全球人口合理容量约为60亿至77亿人。据此完成11~12题。
11.上述材料反映人口合理容量的(  )
A.警戒性 B.临界性
C.相对稳定性 D.不确定性
12.提高我国人口合理容量的合理做法是(  )
A.大力放宽生育政策,增加人口数量
B.光盘行动,倡导厉行节约
C.加强产业向中西部转移,扩大就业
D.修建梯田,增加耕地面积
答案 11.C 12.B
解析 第11题,在一定历史发展阶段,由于技术水平、资源基础相对稳定,人口合理生活水平变化不大,人口合理容量相对稳定。第12题,节约资源,减少浪费可以提高人口合理容量。
生态承载力与生态足迹之间的关系,可以反映一个地区的环境承载力和生态环境压力。生态承载力是指某区域在一定条件下区域资源与环境的最大供应能力。生态足迹是指某区域满足人口生存所需的、具有生物生产力的地域面积。读图完成13~15题。
13.图中四大省区生态环境压力最小的是(  )
A.新疆 B.西藏 C.山西 D.河南
14.西藏人均生态承载力较大的原因是(  )
①耕地、草地的生产能力强 ②人口数量少 ③自然灾害少 ④生态系统自我修复能力强 ⑤区域面积较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⑤ D.①②④⑤
1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河南省产业技术发达,能耗较低,生态良好
B.山西经济发展快,资源消耗多,生态环境恶化最严重
C.新疆人均生态足迹大,远远超过生态承载力,生态环境恶化最严重
D.多数省份资源储量大,自身生态系统供给能力强
答案 13.B 14.C 15.B
解析 第13题,由图可知,西藏人均生态承载力大于人均生态足迹,其余三省区人均生态承载力小于人均生态足迹,故西藏生态环境压力最小。故选B。第14题,结合上题及所学知识可知,西藏区域面积大,但人口数量少,②⑤正确;西藏为高原山地气候,海拔高,气温低,耕地、草地的生产能力弱,生态环境脆弱,生态系统自我修复能力弱,地势起伏大,地质灾害多发。故选C。第15题,结合所学知识及图可知,河南为农业大省,产业技术薄弱,能耗较高,生态环境较差;山西经济发展快,资源消耗多,人均生态承载力较小,生态环境恶化最严重;多数省份资源储量不均衡,自身生态系统供给能力弱;新疆人均生态足迹和人均生态承载力的差距小于山西,生态环境恶化不如山西严重。故选B。
2017年度,重庆市人口净流入23.6万。下图为2017年重庆市省际迁移人口年龄结构特征。读图完成16~17题。
16.影响2017年度重庆市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  )
A.政策鼓励 B.经济发展
C.交通改善 D.工程建设
17.2017年度重庆市人口流动对重庆市的影响是(  )
A.减缓人口老龄化趋势
B.促进人口向城郊集聚
C.减缓乡村人口流出趋势
D.减轻城市公共服务压力
答案 16.B 17.A
解析 第16题,图示流出、流入人口年龄结构以劳动力人口为主,说明主要目的是务工经商,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发展;我国政策没有鼓励人口迁移;区域交通改善、工程建设是吸引人口迁入的原因。第17题,2017年度重庆市迁入人口中,30岁以下的年轻人占比最大,可以减缓重庆市人口老龄化趋势;迁入人口主要向城区内集聚,因为城区内就业机会更多;不能减缓乡村人口流出趋势;人口净流入会加重城市公共服务压力。
出生地与登记地不同的人被称为终身迁移人口。下图为“武汉市终身迁移人口(抽样数据)图”。读图回答18~19题。
18.迁入武汉市的终身迁移人口主要来自(  )
A.我国西南地区 B.我国华东地区
C.我国北方地区 D.湖北省周边省(区、市)
19.安徽、河南两省迁入武汉市的终身迁移人口数量出现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经济发展程度差异 B.地域开放程度差异
C.人口迁出数量差异 D.与沿海发达地区远近差异
答案 18.D 19.D
解析 第18题,由图可知,迁入武汉市的终身迁移人口主要来自河南、湖南、四川等湖北省周边省(区、市)。第19题,安徽和河南两省属于我国中部地带,经济发展程度、地域开放程度基本属于同一水平,人口迁出数量也相差不大,但河南省迁往武汉市的人口多于安徽,主要是因为安徽省离沿海发达地区更近一些,迁出到沿海发达地区的人口更多一些。
胡焕庸线是由中国地理学家胡焕庸先生在1935年提出的,该线揭示了中国东南半壁和西北半壁人口密度的差异。下表为“1982~2010年胡焕庸线两侧人口数据统计表”。读表完成20~21题。
年份
常住总人口(亿人)
常住总人口份额(%)
人口密度(人/km2)
东南半壁
西北半壁
东南半壁
西北半壁
东南半壁
西北半壁
1982
9.45
0.58
94.23
5.77
230.25
10.82
1990
10.64
0.66
94.13
5.87
259.00
12.40
2000
11.67
0.76
93.89
6.11
283.98
14.18
2010
12.49
0.84
93.68
6.32
303.92
15.72
20.东南半壁与西北半壁相比,说法正确的是(  )
A.西北半壁常住人口增长速度高于东南半壁
B.西北半壁的常住人口数量超过了东南半壁
C.东南半壁人口密度增长率高于西北半壁
D.东南半壁常住人口数量减少,西北半壁增加
21.东南半壁和西北半壁人口分布特征基本稳定,主要影响因素是(  )
A.自然环境条件 B.社会历史条件
C.经济发展水平 D.政府的政策
答案 20.A 21.A
解析 第20题,根据表格信息计算,西北半壁常住人口增长速度高于东南半壁;西北半壁的常住人口数量始终小于东南半壁;东南半壁人口密度增长率小于西北半壁;东南半壁常住人口数量依然增加,但占比减小。据此选A。第21题,人类总是趋向于生存条件较好的温暖、湿润以及水源充沛地区。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冬冷夏热,青藏高原气候寒冷,降水少,多山地、沙漠,不宜居的环境导致人口稀疏;我国东南地区气候温暖,降水多,地势低平,多平原、丘陵,宜居的环境导致人口密集。
读“我国不同地形起伏度上人口的累积分布示意图”,完成22~23题。
22.①地形区为(  )
A.黄土高原 B.四川盆地
C.青藏高原 D.东南丘陵
23.下列关于我国人口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形起伏度1以下地区人口超过80%
B.②地区人口空间分布比较均衡
C.地形起伏度1~2地区分布人口达90%
D.地形起伏度越大,人口分布越多
答案 22.C 23.A
解析 第22题,据图判断,①地形区内部地形起伏相对较小,边缘地形起伏大。在图示相应纬度处应是我国的东南丘陵或青藏高原,东南丘陵地形起伏大,青藏高原地区内部地形起伏相对较小,边缘地形起伏大,C正确。第23题,从图2中可看出,地形起伏度1以下地区人口为85%,A正确;②地区内部地形起伏度小;结合纬度可知为塔里木盆地,该地人口空间分布集中于绿洲地区,人口分布不均衡;地形起伏度1以下的为85%,到起伏度为2时累积到98%,说明地形起伏度1~2之间地区分布人口为13%;从图中看,地形起伏度越大,人口增加速度越慢,说明人口分布越少。
人口地理研究对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经济决策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据此回答24~25题。
24.水资源和耕地资源是制约一个地区人口容量的重要因素。根据下表数据,若不考虑其他条件,我国四省中,人口容量最小的省份可能是(  )
甲省
乙省
丙省
丁省
水资源总量(108 m3)
778.5
914.3
283.4
1 799.4
耕地面积(104 hm2)
588.31
528.18
814.07
414.95
A.甲省 B.乙省
C.丙省 D.丁省
25.工业强国都是技师技工的人才资源强国。技师技工一般是通过中等专业训练和实践经验的积累成长起来的。下图为2013年中、美、日、德四国劳动就业人口中完成高等教育和中等技术教育的人口比例。由图中数据可以推测,与其他三国相比,我国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迈进的不利条件主要有(  )
A.劳动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偏低
B.技师技工数量偏低
C.制造业从业人口数量偏低
D.研发人员数量偏低
答案 24.C 25.A
解析 第24题,水资源和耕地资源是制约一个地区人口容量的重要因素,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丙省虽然耕地面积大,但是水资源总量是四省中最少的,水、土资源不匹配,所以丙省可能是四省中人口容量最小的省份。第25题,据图可知,我国劳动就业人口中完成中等技术教育的人口比例较低,与其他三国相差较大,不是数量偏低,完成高等教育的人口比例与其他三国相差不大。据此可推测,与其他三国相比,我国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迈进的不利条件主要是劳动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偏低。
以色列国土面积1.49万km2,2/3土地为沙漠和山地,人均水资源不足世界人均的3%。然而,以色列人正是在这块贫瘠缺水的土地上建成了现代农业,电脑控制的水、肥、农药滴灌和喷灌系统遍布全国;农产品和农业技术产品大量出口创汇。按照以色列的农业水准,地球可以养活约3倍于现在的人口。据此回答26~28题。
26.制约以色列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最主要因素是(  )
A.科技发展水平 B.热量
C.人口的消费水平 D.淡水资源
27.以色列扩大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主要途径是(  )
A.大量进口资源 B.提高科技水平
C.降低消费水平 D.大力发展交通
28.人口合理容量(  )
A.小于资源环境承载力 B.等于资源环境承载力
C.大于资源环境承载力 D.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关系不确定
答案 26.D 27.B 28.A
解析 第26题,以色列气候干旱,降水少,水资源短缺,所以制约以色列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最主要因素是淡水资源。第27题,以色列扩大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主要途径是提高科技水平,提高资源利用率,B对。第28题,人口合理容量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小于资源环境承载力,A对。
读“21世纪以来我国各大区域人口迁移关系图”,完成29~30题。
29.当前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是(  )
A.中部到西部 B.中部到东部
C.东部到西部 D.西部到东部
30.根据资料可知(  )
A.西部地区内部迁移比重较小
B.社会经济因素是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C.中部地区成为净迁入地区
D.自然条件导致东中西部人口迁移的差异
答案 29.B 30.B
解析 第29题,读图分析可知,由中部地区迁向东部地区的人口比重最大,为52%,因此为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故答案选B项。第30题,读图分析可知,西部地区内部迁移比重占49%,比重较大,A错误;由上题分析可知,由中部到东部为我国主要的人口迁移方向,东部地区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收入高,因此社会经济因素是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B正确;读图分析可知,中部地区迁出的总比重大于迁入的总比重,为净迁出区,C错误;经济因素是导致东中西部人口迁移出现差异的主要原因,D错误。故答案选B项。
读下表,完成31~32题。
老年人口主要迁入地
占老年总迁移人口比重(%)
农村户籍老人迁入地
占农村老年迁移人口比重(%)
城市户籍老人迁入地
占城市老年迁移人口比重(%)
青壮年人口主要迁入地
占青壮年总迁移人口比重(%)
广东
21.41
广东
19.93
广东
22.74
广东
39.63
天津
10.61
天津
15.54
上海
9.35
上海
12.69
上海
8.14
上海
6.79
北京
6.09
北京
5.76
北京
4.74
内蒙古
5.08
天津
6.19
山东
3.95
黑龙江
5.01
山东
5.08
合计
48.85
合计
52.35
合计
49.45
合计
58.08
31.表中数据,反映的现象是(  )
A.老年人口主要迁往生活成本低的地区
B.城市户籍老人主要迁往农村和小城镇
C.农村户籍老人均迁往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
D.老年人口迁入地与青壮年人口的迁入地基本一致
32.下列关于老年人口迁移因素的分析,正确的是(  )
A.自然环境因素是主要因素
B.家庭因素是主要因素
C.务工经商是主要因素
D.“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对老年人口迁移无影响
答案 31.D 32.B
解析 第31题,老年人口迁入的主要地区广东、上海、北京等都是经济发达、消费水平较高的地区,A项错;由图表可知,城市户籍老人和农村户籍老人主要迁往的地区多是经济发达的地区,农村户籍老人有迁往内蒙古、黑龙江等中部省区的,B、C项错;通过对比,老年人的迁入地多与青壮年人口的迁入地一致,D对。第32题,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很多,青壮年劳动力的迁移方向多受经济因素的影响,而老年人多是家庭因素,跟随孩子进行迁移,B对。
读“粤、苏、贵、桂四省区2010年和2050年老年人口比重变化趋势图”,回答33~35题。
33.导致图中老年人口变化趋势的最主要原因是(  )
A.省际人口的迁移 B.人口出生率的降低
C.人口寿命的延长 D.经济、医疗水平的提高
34.据图判断,今后我国应优先建立完善养老体系的地区是(  )
①城镇 ②农村 ③经济发达省区 ④经济欠发达省区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5.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全面放开“二孩”的生育政策,这对我国可能产生的影响有(  )
A.社会养老负担进一步加重
B.造成性别比失调
C.可暂时缓解老龄化
D.人均GDP快速增长
答案 33.A 34.D 35.C
解析 第33题,从图中分析可知,贵、桂经济欠发达省区2050年老年人口比重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经济发达的粤、苏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主要是因为青壮年劳动力人口从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入经济发达地区;经济发达地区的人口寿命更长,出生率更低,经济、医疗水平更高,但是其老年人口比重趋于减小。故选A。第34题,我国农村和经济欠发达省区的老年人口所占比重大,而经济水平低,养老问题会更加突出,所以最应优先建立、完善养老体系。故选D。第35题,“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会增加少儿抚养负担,一定程度上降低老年人口比重,缓解老龄化。
人口潜力指数是指目前人口状况下各地区能够继续容纳人口的潜力大小。下图为“美国人口潜力指数分布示意图”。据图回答36~37题。
36.图中四地人口潜力由小到大的排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③④②①
C.②①③④ D.④③②①
37.影响图中各地人口潜力因素的叙述 ,正确的是(  )
A.影响①地区人口潜力主要的因素是自然条件
B.影响②地区人口潜力主要的因素是消费水平
C.③地区人口潜力主要限制性因素是水资源
D.④地区人口潜力主要限制性因素是矿产资源
答案 36.B 37.C
解析 第36题,由图可知,图中四地人口潜力最大的是①,其次是②和④,最小的是③。因此选B项。第37题,①地区由于工矿业发达而使人口潜力较大,故A不符合题意;②地区人口潜力较大,影响因素为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对外开放程度高等因素,故B不符合题意;③地区处于山脉背风坡,降水少,故人口潜力主要限制性因素是水资源,故C正确;④地区人口潜力较大是因为该地为新兴工业区,且环境优美,阳光充足,故D不符合题意。
单元活动 学用专题地图
一、形形色色的专题地图
1.常用地图种类
2.专题地图
(1)概念:着重表示一种或几种自然要素或人文现象的地图。
(2)种类:
①根据表达的要素分:人口专题地图、生态安全战略专题地图等。
②专题图的细化:如人口专题地图可细分为人口分布图、人口迁移图等。
判断
1.地形图和政区图都是专题地图。 ( × )
2.一幅专题地图上表达的专题要素很多。 ( × )
3.地形图中显示的要素很多。 ( √ )
二、阅读专题地图
以我国主体功能区中的“生态安全战略格局示意图”为例,学会如何阅读专题地图。
1.读图名,初步了解专题地图展示的主要内容。如该图是我国生态安全战略格局示意图。
2.认清图例和注记,了解所示图例各表示哪些特定内容。例如图中“”表示“两屏三带”功能区。
3.读懂地图上所展示的主要内容:
是什么?
在哪里?
青藏高原生态屏障
青藏高原
黄土高原-川滇生态屏障
黄土高原和川滇
北方防沙带
西北地区
东北森林带
东北地区
南方丘陵山地带
南方低山丘陵区
4.分析“为什么”。例如,根据上图,分析“两屏三带”及其划分依据,提出值得探究的地理问题。
(1)图中“两屏三带”具体指_青藏高原生态屏障,黄土高原-川滇生态屏障,东北森林带,北方防沙带,南方丘陵山地带。
(2)“两屏三带”划分依据是大江大河源头、生态脆弱区。
(3)“两屏三带”的主要生态功能是什么?
加强重点生态功能区保护和管理,增强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能力,保护生物多样性。
(4)实施“两屏三带”战略的意义是什么?
把国家生态安全作为国土空间开发的重要战略任务和发展内涵,充分体现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开发理念,对于在现代化建设中保持必要的“净土”,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判断
1.读图名可以先大致知道该图的主题内容。( √ )
2.读图例可以进一步明确该图的特定内容。( √ )
3.读内容就是看图中的文字、数据。( × )
4.分析“为什么”才更能体现专题地图的价值。( √ )
三、动手做:绘制专题地图
绘制专题地图,主要步骤如下:
1.打开国家测绘主管部门网页,在“标准地图服务”栏目下载一幅适用的空白地图。
2.设计图例和注记。
3.编绘草图,在修改的基础上,完成地图清绘。
4.在图幅上方标注图名。
判断
1.绘制专题地图首先需要下载空白标准地图作底图。( √ )
2.绘制专题地图一开始就先写上图名。( × )
3.编绘完草图就算成图了。( × )
4.地图清绘是编绘草图的基础。( × )
探究点  如何阅读专题地图
读下图,探究下列问题。
1.图中黑点密密麻麻,这些黑色的小点表示的是什么地理事象?你是从什么信息得出的结论?
答案 表示的是我国人口的空间分布。 获得这个专题地图主题的最关键信息是图名“中国人口分布”。
2.从这幅图中你可以发现我国人口分布主要有什么特点?这个结论是怎么得到的?
答案 我国人口分布很不均匀;东部人口多,西部特别是西北部人口少。 结论是从图例及黑点数量的多少和疏密程度得到的。根据图例可以知道,每个黑点代表5 000人,一个区域黑点越密集就表示人口越多,黑点越稀疏就表示人口越少。
3.结合地形、年降水量分布等材料,分析我国人口的这种分布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答案 东部多平原,地形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农业生产条件优越;位于东部沿海地带,受夏季风影响大,气候暖湿,适宜人类生存;东部是我国古代文明的发源地,历史悠久,人口数量多;生产力比西部地区发达,技术水平高,能够生产更多的产品,从而为人类提供更多的生活必需品,养活更多的人口。
阅读专题地图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步骤
目的
读图名
大致了解这幅图要表达的是关于什么地理事象的地图
读图例
知道图中基本内容都有哪些地理事象,基本禀赋特征是什么
读内容
读出主题要素分布在哪里、数量如何,有什么规律、特点
析原因
根据已有地理事象的分布,分析造成这种分布的主要原因
专题地图种类繁杂,但有比较成熟的读图方法。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地图中不是专题地图的为(  )
A.交通地图 B.人口迁移地图
C.地形图 D.气候类型图
2.阅读专题地图时,应该优先(  )
A.读图名 B.读图例
C.读内容 D.分析原因
答案 1.C 2.A
解析 第1题,地图可分为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普通地图表示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一般特征,不偏重于说明某个要素,图上包含的要素较多,其中比例尺较大的称为地形图,比例尺较小的称为普通地理图,简称地理图。专题地图着重表示一种或者几种主题要素及其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所以地形图不是专题地图。第2题,读图时,要先看图名,初步了解这幅图要表达的主题方向,可以对宏观思路起到引导方向的作用,选A。

读下图,完成1~2题。
1.根据图名,可以知道该图主要展示的主要内容是(  )
A.四个村庄的地理位置 B.粮食作物的种类
C.上乡的农作物结构 D.三种农作物的分布
2.根据所学知识判断,本图使用的表示方法是
A.点值法 B.等值线法
C.分级统计图法 D.分区统计图表法
答案 1.C 2.D
解析 第1题,专题地图展示的主要内容是通过阅读图名获取的,本图的图名是“上乡农作物构成图”,可以大致了解本图的主要内容是关于上乡农作物的比例结构,选C。第2题,可以使用排除法。点值法、等值线法、分级统计图法是教材里介绍的表示方法,与本图都不匹配,排除A、B、C,选D。本图是按行政区村庄为单元,每个地域单元里农作物的比例都是一幅统计图表,使用的方法是分区统计图表法。
读“山东省夜晚灯光图”,回答3~4题。
3.该图最恰当的表示方法是(  )
A.点值法 B.等值线法
C.分级统计法 D.图形统计法
4.利用这幅图难以直观获取的信息是(  )
A.城乡聚落分布 B.人口大致分布
C.主要交通线路 D.经济发展趋势
答案 3.A 4.D
解析 第3题,本图反映的是山东省不同地点夜晚灯光密度、数量多少的范围、分布、变化,属于点值法。选A。第4题,灯光多少、密集程度和人口分布、聚落分布关系密切,图中灯光密集处就是聚落分布点,灯光范围越大说明聚落占地越多,人口数量越多。聚落之间的灯光“线条”反映的是重要的交通线路,由路灯和车灯混合而成,一般来说,经济发展程度越高,灯光越明显,但经济发展趋势是动态过程,静态的灯光图并不能反映经济发展增减的趋势,选D。
5.读“华北同一区域、同一比例尺的两幅地图”,回答下列问题。
(1)阅读并仔细对比两幅图,观察图中内容的繁简程度,判断两图中适合作课堂教学挂图的是图________,理由是什么?
(2)专题地图的主题不同,绘制地图时各要素的概括程度也不同。与图a相比,图b除了有省级行政界线外,还有________行政界线,河流和交通线路也更________,容纳了更丰富的地理信息。所以专题地图的________是地图概括程度的主导因素。
(3)绘制地图时,根据对主题需要,注记的表示方法也有很大差异。根据专题地图的用途需要,图a色彩对比性大,内容简略,为了地图各个要素显示的醒目,所以字号较________,图b使用了较________的字号,以便能容纳较________的地理信息。
答案 (1)a  内容比较简略,能够区分行政区省份、主要山川、城市等主要信息,文字字号较大,主题突出,注记醒目,可以满足教学的基本要求,适合课堂教学使用。
(2)县级 详细  用途  (3)大 小 多
解析 (1)两幅图的内容详略差异较大,图中标注字号大小差别很大,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能让全体学生都能清晰地看到图中内容,就需要标注醒目的地图,而标注占用空间大,势必需要减少要素的数量,内容必须简略些,图a适合。(2)仔细观察图中内容即可得出答案,题目重在反映专题地图内容的详略取决于专题地图的使用目的。(3)绘制地图不仅仅是需要关注步骤,还需要关注地图各个要素的表达方法,因为表达方法会影响主题内容的表达。
微专题1 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思考方向
答题术语




地形
平原地区人口分布集中,高原山地地区人口分布稀少(热带地区人口集中分布在高原地区)
气候
北半球中低纬度的沿海地区,气候温暖湿润,适宜人类生存、居住
水资源
人口分布往往与水资源分布相一致
土壤
土壤肥沃的地区,人口密度较高;土壤贫瘠的地区,人口密度较小
矿产
矿产开发吸引人口聚集
社会经济
从城市的带动作用、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交通运输条件等方面分析
下图示意某流域人口分布情况。累积频率(或称对频率的累计)是指为了统计分析的需求,有时需要观察某一数值以下或某一数值以上的频率之和。读图完成1~2题。
1.该流域人口分布的特点是(  )
A.空间分布比较均匀且比较稠密
B.距河8~10 km分布人口最多
C.3 550~3 650 m的百米高程人口最为密集
D.高程4 500 m以上人口密度变化剧烈
2.该流域很可能位于(  )
A.巴西高原 B.南部非洲
C.藏南谷地 D.北美大草原
答案 1.C 2.C
解析 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流域人口空间分布不均匀且人口密度较小,A错;距河1~2 km分布人口最多,B错;3 550~3 650 m的百米高程人口总数累积频率曲线斜率最大,所以3 550~3 650 m的百米高程人口最为密集,C对;4 500 m以上高程人口总数累积频率曲线斜率小,所以人口密度变化小,D错。第2题,从人口总数累积频率曲线看,3 500~4 000 m,人口密度比较大,4 000 m以上,人口密度比较小,说明人口较少,人口主要集中在海拔比较低的地方,4 000 m以上,气温较低,人口稀少,藏南谷地最符合,巴西高原、南部非洲、北美大草原海拔没有这么高,选C。
在地理研究中,可用重心移动反映地理事物和现象空间分布的变化,人口重心为地区人口分布的综合统计与表示方法之一,人口集中指数反映的是人口分布在地域上的集中状况。读表,完成3~4题。
表1 东北地区人口分布重心
年份
1990年
2000年
2010年
2013年
经度
125.01°E
124.98°E
124.97°E
124.95°E
纬度
42.93°N
42.86°N
42.84°N
42.83°N
表2 东北地区人口分布的集中指数
年份
1990年
2000年
2010年
2013年
指数
0.323 6
0.325 0
0.329 4
0.331 4
3.东北地区(  )
A.人口重心移动趋势由西北向东南
B.人口分布的趋势是越来越分散
C.人口分布越来越向不均衡态势发展
D.人口分布趋于均衡
4.下列地区中,人口稠密且影响因素对应正确的是(  )
①三江平原—气候 ②松嫩平原—土地 ③鞍山—石油 ④大连—交通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 3.C 4.D
解析 第3题,根据经纬度判断人口重心移动趋势是由东北向西南,A错误;由人口分布的集中指数越来越高,推断东北地区的人口分布越来越集中,B错误;人口集中指数越来越大,人口分布重心趋向西南,据此可推断东北地区人口稀疏区和人口稠密区的差异逐渐增大,人口分布向不均衡态势发展,C正确、D错误。第4题,三江平原气候寒冷,生存条件恶劣,人口分布并不密集,①错误;松嫩平原土地面积辽阔,土壤肥沃,商品农业发达,吸引了人口集聚,②正确;鞍山利用丰富的铁矿资源发展了钢铁工业,吸引大量人口集聚,③错误;大连临海,交通便利,是东北地区的海上交通枢纽,吸引了大量人口集聚,④正确。故选D。
5.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我国东部和西部人口与面积比重示意图。
材料二 我国部分省区人口与面积比较表。
单位
江苏
山东
新疆
西藏
面积/万平方千米
10.26
15.30
160.00
122.00
人口/万人
7 406
9 125
1 934
270
(1)根据材料一,分析说明我国人口分布的地区差异。
(2)造成我国人口如此分布格局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计算江苏、山东、新疆、西藏四省区的人口密度。
答案 (1)人口分布不均匀,东部地区人口分布集中,西部地区人口稀疏。
(2)东部地区多平原地形,耕地多;季风气候,降水量较多,气候优越;经济发达,城镇多,人口多;而西部地区气候干旱,有大面积的干旱区;地形复杂,多高山、高原;生态环境脆弱;经济文化落后,交通业欠发达,人口密度小。
(3)江苏:722人/平方千米,山东:596人/平方千米,新疆:12人/平方千米,西藏:2人/平方千米。
解析 (1)总体来看,我国人口分布不均匀,从区域差异看,东部地区人口分布集中,西部地区人口稀疏。(2)主要原因是由于东部地区耕地多,气候优越,农业、工商业、交通业发达,城镇多,人口多;而西部地区多山地、高原、荒漠和草原,工商业、交通业欠发达,人口密度小。(3)根据人口密度=总人口/总面积的公式可计算出各省人口密度。
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示意澳大利亚气候分布图。
材料二 澳大利亚的城市和铁路分布图。
(1)简要描述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
(2)试分析澳大利亚人口和城市的分布特点并解释其形成原因。
答案 (1)澳大利亚位于东半球、南半球,东临太平洋,西、南临印度洋,是世界上唯一一个独占一个大陆(澳大利亚大陆)的国家。
(2)人口和城市主要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东南沿海地区地处亚热带,气候温暖湿润;地势较平坦;沿海地区,海运发达,交通便利,开发历史较早等。
解析 (1)地理位置的表述一般从绝对位置、相对位置和海陆位置三个方面进行,澳大利亚位于东半球、南半球,东临太平洋,西、南临印度洋,是世界上唯一一个独占一个大陆的国家。(2)从图中不难看出澳大利亚城市和人口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这主要和东南沿海的气候、地形、交通条件等方面的优势有关。澳大利亚的东南沿海地区地处亚热带,气候温暖湿润;地势较平坦;沿海地区,海运发达,交通便利,开发历史较早等。
7.下图为“美国阿拉斯加州简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根据图中信息,分析阿拉斯加州人口多分布在中南部地区的原因。
(2)阿拉斯加州人口密度比新加坡人口密度小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答案 (1)阿拉斯加州纬度较高,北部地区终年寒冷,属于寒带气候,只有中南部地区,特别是南部地区,纬度较低,气候较温暖;有暖流经过,增温增湿;北部山脉阻挡了来自北冰洋的寒冷空气,气候较暖;濒临海湾,多良港,对外交通便利;开发较早,经济较发达。
(2)气候严寒,自然条件恶劣,区域经济较落后。
解析 (1)自然条件主要是中南部气候比北方优越。阿拉斯加州纬度较高,气候严寒,中南部与北部相比,纬度位置相对较低;北部山脉阻挡了冷空气,减轻了对南部地区的影响;沿岸有阿拉斯加暖流经过,增温增湿作用明显;气温相对较高,气候条件比北方优越。历史悠久、交通便利、经济发达等社会经济因素也是影响人口分布的重要因素。(2)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包括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新加坡的气候条件与经济发展水平都优于阿拉斯加州。
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18年印度尼西亚人口为2.66亿人,其中有一半以上的人口居住在该国的第四大岛——爪哇岛,该岛为热带雨林气候,气候湿热。下图为爪哇岛地图。
(1)描述爪哇岛的地形特征。
(2)分析爪哇岛人口稠密的原因。
答案 (1)以山地和平原为主;中部为山地,南、北部沿海为平原;地势起伏大,中部高,南北低。
(2)历史上的火山爆发喷出的火山灰风化后成为肥沃的土壤;地处热带,雨水丰沛,有利于农业生产;自然环境和交通条件相对较好,适宜发展旅游业及相关产业;印度尼西亚首都在该岛,基础设施建设较好;国家政策支持;开发的历史比较悠久。
解析 (1)爪哇岛地形以山地和平原为主;中部为山地,面积大,南、北部沿海为平原;地势起伏大,中部高,南北低。
(2)印度尼西亚地处板块交界带,多火山活动,火山灰风化后成为肥沃的土壤;纬度低,地处热带,雨水丰沛,有利于农业生产;岛屿四面环海,自然环境和交通条件相对较好,适宜发展旅游业及相关产业;印度尼西亚首都在该岛,基础设施建设较好;国家政策支持;开发的历史比较悠久。

第一节  人口分布
课程标准
运用资料,描述人口分布、迁移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并结合实例,分析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
学习目标
1.运用资料,描述人口在不同尺度空间上的分布状况。2.结合资料,分析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3.结合实例,分析我国人口的分布格局。
一、人口分布特点
1.分布及特点
(1)特点:世界人口分布的最显著特点是不均衡性,形成明显的人口稠密区和人口稀疏区。
(2)区域分布:
2.分布规律
(1)纬度分布:
(2)海陆位置:主要集中在距海较近地带

(3)地形:主要集中在海拔较低地带

(4)城乡分布:主要趋向于城镇地区

判断
1.东非高原因为海拔高而人口稀疏。( × )
2.中低纬度地区人口都稠密。( × )
3.距海 200 米以内的沿海地带分布着世界一半的人口。( × )
4.亚马孙平原是理想的人口分布区。( × )
二、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1.自然因素
(1)气候:主要通过气温、降水等影响人口分布。气候温暖、降水适中的地区适宜人类居住和生产,人口分布往往较为集中。
(2)地形:地形条件通过影响人类生产和生活,进而影响人口分布。一般来说,人类活动大多集中在平原及低山、丘陵地区;高山和高原地区人口稀少,甚至无人定居。
(3)水资源:稳定的淡水资源是人类生活和生产基本的物质条件,对人口分布影响很大。江河湖泊等天然水体能够为人类提供生活水源、便利的水运等,沿岸地区往往人口较为稠密。在干旱地区,人口集聚区多依水源地呈点状、线状或片状分布。
(4)土壤:不同土壤由于自然肥力、耕作性能不同,开发利用程度也不同,进而影响到人口分布。例如,黑土分布区土壤肥沃,往往农业发达,人口稠密。
(5)森林、矿产资源等自然因素也影响到人口分布。
2.社会经济因素
(1)经济发展水平对人口分布的影响最为显著。
①经济发达地区,人口多而稠密;经济落后地区,人口少而分散。
②以自然经济为主的乡村地区,人口分布也相对分散;城镇地区人口稠密。
(2)政府的政策以及战争等因素,有时也可能在较短时间内改变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分布。
(3)历史因素等也会影响人口分布:亚洲和欧洲等开发历史悠久的地区,人口数量多,密度大;而在美洲和大洋洲等开发历史较短的一些地区,至今人口数量少,分布稀疏。
(4)其他影响因素:交通和通信条件、文化教育、地方习俗等。
判断
1.生产力水平越低,自然因素对人口分布的影响越大。( √ )
2.土壤是通过影响农业生产间接影响人口分布的。( √ )
3.矿产资源对人口分布的影响自古以来就很重要。( × )
4.人口密度大的地区意味着经济发展水平高。( × )
5.农村地区人口数量多,且分布密集。( × )
三、案例:中国人口地理分界线——胡焕庸线
填写下图:
该线是我国著名地理学家胡焕庸发现并提出的,称为“胡焕庸人口地理分界线”,简称胡焕庸线。
判断
1.胡焕庸是我国著名的物理学家。( × )
2.胡焕庸线东南部以农耕区为主。( √ )
3.胡焕庸线西北部地广人稀。( √ )
4.胡焕庸线平分两侧国土面积。( × )
探究点 人口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读图1、图2,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人口分布有何差异?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 东部地区人口密度大,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人口密度小。东部地区自然条件优越,经济发达,交通便利;西部地区自然条件差,经济落后,交通闭塞。
2.对比两图,与1990年相比,2000年我国西部地区人口增长状况是怎样的?中部地区和东部地区人口增长状况如何?其原因分别是什么?
答案 西部地区人口呈负增长,主要是人口向中、东部地区迁移所致。中部地区人口增加,东部地区人口增长较快,原因是自然条件优越,经济发达,吸引大量外地人口迁入,导致人口总量大幅增加。
3.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随历史发展是否一成不变?请举例说明。
答案 不是。如古代农业文明时期主要为自然因素,现代工业文明时期主要为社会经济因素。
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1)自然环境因素
自然环境因素是影响人口分布的基本因素,各自然因素对人口分布的影响如下表所示:
自然环境因素
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案例
地形
平原和低地
工农业生产大多集中在平原地区,50%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平原地区
我国人口集中分布在地势的第三级阶梯上
高山和高原
气候寒冷,交通不便,人口稀少
气候
气温
北半球温带地区适宜农业生产和人类居住,全球80%的人口分布于这一地带
热带多雨地区,人口集中分布在气候凉爽、降水相对适中的高原、山地地区
降水
主要通过植被间接影响人口分布,不同植被带的农业生产、人口分布不同。一般来说,降水多、人口密集,降水少、人口稀疏
水资源
干旱地区的人们往往逐水而居,人口集聚区依水源地呈点状、线状或片状分布
我国西北干旱区,人口集中分布在水资源充足的绿洲地区
土壤
多通过农业发展间接影响人口分布;由于土壤肥力、耕作性能、开发利用程度不同,人口分布不同
我国东北肥沃黑土的分布地区,人口密度也高
矿产资源
工业革命时期,某些地区矿产资源的开发成为人口分布的决定性因素;煤矿、油田等工矿开采区也是居民密集点
资源型城市,如攀枝花、克拉玛依、鹤岗等
(2)社会经济因素
①不同历史时期,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不同,生产活动方式、交通运输条件以及文化教育状况也不尽一致,人口集中分布区也不同。
社会阶段
经济活动
居民点分布
原始社会
以采集和狩猎为主
逐水草而居
封建社会
以个体农业经济为主
人口聚集在农业发达地区,形成许多分散的居民点
资本主义社会
工业化大生产
城市人口迅速增加
②政治、文化等因素对人口的分布会产生一定影响。
政治、文化因素
影响举例
政治因素
两次世界大战使世界政治格局发生明显变化,人口分布也随之发生变化
宗教因素
犹太人集中在以色列
文化习俗
美国的唐人街
政府政策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黑龙江省农垦区的形成
历史因素
一些历史悠久的地区人口稠密
图示西伯利亚地区是俄罗斯的一个重要开发区,这里针叶林广布。读图回答1~2题。
1.该地区的区域地理特征包括(  )
①地广人稀 ②气候宜人 ③交通便捷 ④矿产丰富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该地区南部人口密度相对较高,这主要是由于南部(  )
①气温较适宜 ②位于平原地带 ③开发历史较长 ④经济相对发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 1.D 2.C
解析 第1题,结合图例可以看出,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矿产资源丰富,但是气候寒冷,交通不便,地广人稀。第2题,相比较来说,该地区南部纬度较低,气温较为适宜,开发历史较早,经济相对发达。南部多位于河流上游,地形多为山地、丘陵。
下图是“人类大陆图”(在地图中取消陆地和海洋,仅画出人类密集的地区)。据此回答1~2题。
1.人口密度较大的大洲是(  )
①美洲 ②亚洲 ③欧洲 ④大洋洲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人口稀少的地区是(  )
①终年高温多雨的地区 ②终年干旱的地区 ③一年旱雨季分明的地区 ④一年四季分明的地区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 1.B 2.A
解析 第1题,由图可以看出,亚洲和欧洲的人口密度比较大。第2题,在南美洲、非洲等热带雨林气候区,气候湿热,森林茂密,人口稀少。在非洲撒哈拉沙漠、亚洲内陆荒漠区以及北美西部高山区,气候干旱,人口稀少。
读“某地区人口分布与海拔相关示意图”,回答3~4题。
3.图示现象最可能出现的地区是(  )
A.长江流域 B.非洲东部
C.德干高原 D.刚果盆地
4.下列影响图示现象的因素中,最主要的是(  )
A.河流 B.矿产
C.气候 D.交通
答案 3.B 4.C
解析 第3题,该地区人口主要分布在海拔 1 000m左右的地区,应为高原地形,而德干高原的平均海拔只有 600m左右,非洲东部为热带高原。第4题,人口集中分布于非洲东部高原地区,原因是气候凉爽。
5.读“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人口密度超过500人/km2的省级行政区除了浙、港、澳、台之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简称)
(2)A—B一线西北部地广人稀。其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社会经济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鲁 豫 苏 粤 京 津 沪
(2)气候干燥,有大面积的干旱区;地形复杂,多高山、高原;生态环境脆弱 经济文化落后,交通不便,开发较晚
解析 第(1)题,结合图例即可得出答案。第(2)题,人口分布受自然环境、社会经济条件的影响巨大 。A—B一线西北部人口密度小,其自然原因应从地形、气候等角度分析。同时,A—B一线西北部经济文化落后,交通不便,开发较晚等,也限制了人口的分布。
全球人口主要分布在北纬70°至南纬50°地区。下图示意纬度每隔10°范围分布的人口占全球人口的比重。读图回答1~2题。
1.占全球人口比重最大的纬度范围是(  )
A.10°S~20°S B.20°N~30°N
C.30°N~40°N D.40°N~50°N
2.40°S~50°S人口分布稀少的主要原因是(  )
A.气候酷寒 B.山地多,平原少
C.陆地面积小 D.干旱区面积大
答案 1.B 2.C
解析 第1题,由图可知,20°N~30°N范围内的人口占全球人口的比重为23.2%,是最大值。第2题,根据全球海陆分布可知,在南半球的中高纬度,海洋占主体,40°S~50°S范围内陆地面积狭小,故人口稀少。
读“世界人口分布图”,回答3~4题。
3.图中①②③④四地是世界人口稠密区,有关其分布共性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处于中低纬度 B.多濒临海洋
C.经济高度发达 D.多为平原地形
4.图中⑤⑥⑦⑧四地人口稀少,其成因组合正确的是(  )
A.⑤—湿热 B.⑥—干热
C.⑦—干旱 D.⑧—高寒
答案 3.C 4.D
解析 第3题,世界人口一般分布在中低纬度沿海平原地带,所以A、B、D三项正确;①②是中国和印度,是发展中国家,③④是西欧和美国东北部,是发达国家(地区)。所以C项描述不正确。第4题,⑤是北非撒哈拉沙漠地区,炎热干旱;⑥是亚马孙热带雨林地区,高温多雨;⑦是南极大陆,寒冷干燥;⑧是青藏高原地区,高寒缺氧。D项正确。
人口分布与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等有着密切关系。据此回答5~7题。
5.亚马孙河流域是世界人口分布稀疏地区,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复杂的地形 B.湿热的气候
C.匮乏的资源 D.贫瘠的土壤
6.巴西高原东部是南美洲人口相对密集地区,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①适宜的气候 ②单一的文化 ③平坦的地势 ④丰富的水力资源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7.东亚、南亚人口稠密的主要原因是(  )
A.当地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农业区和工业区
B.自然条件优越,人类发展历史悠久
C.矿产资源丰富,经济发达,人口大量迁入
D.交通便利,并且是世界上商业活动最频繁的地区
答案 5.B 6.D 7.B
解析 第5题,亚马孙河流域主要位于热带雨林气候区,终年湿热,不适宜人类居住,因而人口稀疏。第6题,巴西高原东部地处高原,气候相对凉爽,地势相对平坦,适宜人类居住。第7题,东亚、南亚自然条件优越,人类发展历史悠久,故人口稠密。
下图是“我国基于密度分级的人口—面积比重图”。读图,完成8~9题。
8.图中显示(  )
A.我国绝大部分地区为人口密度高值区
B.我国人口集中分布在人口密度高值区
C.人口集中分布在人口密度为 100~150人/平方千米的地区
D.人口密度越大,其所占的人口比重也越大
9.图中K处最可能位于(  )
A.长江三角洲 B.黄土高原
C.四川盆地 D.东北平原
答案 8.B 9.A
解析 第8题,读图可知,22.59%的国土人口密度仅为1~10人/平方千米,A错。总人口的16.09%集中分布在人口密度为800~5 000人/平方千米的地区,B对,C错。K地区人口密度最大,但占总人口比重最小,D错。第9题,K地区面积比重较小但人口密度较大,应为长江三角洲地区。
分析下表有关资料(2018年人口数据),回答10~11题。
国家
日本
巴基斯坦
蒙古
澳大利亚
面积(×104km2)
37.8
79.6
156.6
768
人口(万人)
12 700
21 200
317
2 499
人口密度(人/km2)
336
266
2
3.2
10.根据各国数据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口数量越少,经济越发达
B.人口密度越大,经济越落后
C.人口密度越大,经济越发达
D.人口数量和密度不能决定经济发展水平高低
11.影响人口分布的最基本因素是(  )
A.自然环境因素
B.开发历史长短
C.政治经济因素
D.人类生活方式和经济活动方式
答案 10.D 11.A
解析 第10题,分析数据可知,人口数量少,经济未必发达,如蒙古;人口密度大,经济未必落后,如日本;人口密度越大,经济未必越发达,如巴基斯坦。第11题,影响人口分布的最基本因素是自然环境。
下面为“我国某地区人口密度图”,图中虚线为黑河—腾冲线的一部分。读图回答12~13题。
12.导致图中虚线段东西两侧人口密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气温 B.降水 C.地形 D.河流
13.下列关于图中①区域人口稠密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历史悠久,开发时间长
B.地处山麓冲积扇,土壤肥沃
C.位于亚热带湿润地区,气候适宜
D.位于陇海与京广铁路交会处,交通便捷
答案 12.B 13.A
解析 第12题,从图中的河流的形状可以判断出该图虚线段显示的人口地理分界线位于我国的北方,基本与东部季风区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分界线相似,故影响其东西两侧人口密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降水。第13题,图中显示的①区域属于渭河平原,该区域自然条件优越,开发历史悠久,故人口稠密。
14.读“世界人口分布分类统计图”,完成下列问题。
(1)分析图甲,从地形类型来看,世界56%左右的人口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地区。
(2)分析图乙,人口占世界总人口比例最小的纬度带,人口少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分析图丙,在距海岸 200 千米范围内陆地面积占洲总面积比例小于 30%的大洲中,人口占洲总人口比例最大的是________洲。
(4)综合分析,世界人口分布具有集中于地势________地区、________纬度地区和________地区的趋向性。
答案 (1)海拔 200米以下
(2)气候恶劣,终年酷寒
(3)南美
(4)低平 中低 沿海
解析 第(1)题,由图甲可知,56%左右人口分布于海拔 200米以下地区。第(2)题,由图乙可知,南极附近高纬度地区人口比重最少,是因为气候酷寒,自然条件恶劣。第(3)题,一定要注意题干的要求是面积占洲总面积比例小于30%的大洲中,人口占洲总人口比例最大的。第(4)题,结合前面的分析总结回答。
15.下图是“加拿大人口、矿产等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要描述加拿大人口分布的特点。
(2)分析加拿大人口分布特征的形成原因。
答案 (1)人口分布不均;集中分布在东南部(或五大湖沿岸和圣劳伦斯河谷地)。
(2)纬度相对较低,气温较高,气候适宜;热量条件较好,农业基础较好;矿产资源集中,工矿业发达;城市密集;五大湖湖运和铁路等水陆交通便利;欧洲殖民者较早到达和经营的地区,开发较早,基础设施完善,产业基础好,就业机会多。
解析 (1)加拿大人口分布的特点主要从地区分布是否均衡以及主要分布地区角度分析。由图可知,加拿大人口集中分布在东南部五大湖沿岸和圣劳伦斯河谷地。(2)人口分布特征的形成原因从气候、地形、河流、交通、工农业基础等方面分析。从气候来看,加拿大纬度高,气温低,气候寒冷,东南部地区纬度相对较低,气候适宜。从交通来看,东南部地区水陆交通便利。从工农业角度来看,东南部地区是欧洲殖民者最先到达和经营的地区,开发早,基础好。所以加拿大人口主要分布在东南部地区。
第三节 人口合理容量
课程标准
1.运用资料,描述人口分布、迁移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并结合实例,分析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2.通过探究有关人文地理问题,了解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学习目标
1.结合资料,解释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2.运用资料,分析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影响因素及相互关系。3.通过对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探究实例,了解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和使用方法。
一、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
1.概念:指某区域在既定的对外联系、经济技术水平、社会文化条件下,由本地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所决定的人口规模。
2.意义:一旦超过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而失去平衡,并最终丧失原有的承载能力。
二、人口合理容量
1.概念: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既定的对外联系、经济技术水平、社会文化条件下,在保证居民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后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所能容纳(承载)的适度的人口数量。
2.影响因素
(1)自然因素: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是基础。
(2)社会经济因素:经济发展水平、生活水平和产业结构等社会经济因素起重要作用。
(3)对外开放程度因素
①对外开放的地区,资源的互补性强,可提高人口合理容量。
②封闭的地区,某些重要资源匮乏,人口合理容量降低。
3.特点:相对稳定性、不确定性。
4.谋求我国人口合理容量的途径
(1)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鼓励按政策生育,充分发挥全面两孩政策效应。
(2)努力提高技术水平、资源利用率以及资源管理水平。
(3)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
三、案例:应用地理信息技术探究湖北省资源环境承载力
1.利用遥感技术获取湖北省水资源、土地资源等数据。
2.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强大的数据分析功能,实现对区域内可利用水资源、土地资源等的评价。
3.在对湖北省可利用水资源、可利用土地资源等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的基础上,作出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图。
探究点 人口合理容量
读图,探究下列问题。
1.人口数量与环境质量、资源消耗和粮食产量之间存在什么样的相关性?
答案 人口数量与环境质量呈负相关,与资源消耗呈正相关。人口数量在某一数量范围内,与粮食产量呈正相关,若超出这一数量范围,与粮食产量呈负相关。
2.人口合理容量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哪些?
答案 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对外开放程度因素等。
3.日本的资源较少,但日本的人口合理容量较高,为什么?
答案 日本虽然资源短缺,但是其经济发展水平、对外开放程度和科技发展水平较高,因此人口合理容量较高。
1.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与联系
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
人口合理容量
概念
强调点
强调的是一个区域的资源和环境所能承载的最大人口数量(极限人口),即地球最多能养活多少人
强调在保证合理健康的生活水平条件下和能促进可持续发展前提下的适度人口(最佳人口),即地球适合养活多少人
共同点
制约因素不确定,历史时期不同,制约因素发生变化,使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但在具体时期制约因素相对不变的情况下,可以对人口容量进行相对定量的估计,即具有相对稳定性
实质
最大人口数
最适宜人口数
意义
影响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的制定
2.影响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
因素
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关系
资源丰富程度
正相关
资源越丰富,人口合理容量越大;资源越贫乏,人口合理容量越小
科技发展水平
正相关
科技水平越高,人口合理容量越大;反之,人口合理容量越小
经济发达程度
正相关
经济越发达,人口合理容量越大;反之,人口合理容量越小
人口受教育水平
正相关
人口受教育水平越高,人口合理容量越大;反之,人口合理容量越小
对外开放程度
正相关
地区对外开放程度越高,人口合理容量越大;反之,人口合理容量越小
生活消费水平
负相关
消费水平越高,人口合理容量越小;反之,人口合理容量越大
3.人口合理容量的特征——不确定性和相对确定性
下表为“我国部分地区的土地生产潜力和最大可能人口密度表”。读表,回答1~2题。
地区
年生物量
(万吨)
可承载人口
(万人)
最大可能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
东北地区
105 100
23 000
229
长江中下游地区
88 600
22 000
395
台湾岛、海南岛
22 400
5 600
486
西北地区
85 600
8 500
32
青海、西藏
10 000
1 000
4
1.表中信息反映的影响人口最大容量的主导因素是(  )
A.科技水平 B.自然资源
C.开放程度 D.消费水平
2.青海、西藏资源环境承载力远远低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
①地势高,气候寒冷 ②生态环境脆弱 ③自然资源丰富 ④土地生产潜力小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答案 1.B 2.D
解析 第1题,读表可知,地区可承载人口与年生物量呈正相关,说明影响人口最大容量的主导因素是自然资源,B正确。第2题,青海、西藏位于我国青藏高原,地势高,气候寒冷,生态环境脆弱,土地生产潜力小,是其资源环境承载力低的主要原因,①②④正确。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高,与题目信息不符,③错误。
20世纪90年代以来,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我国人口数量、人口最大容量、人口合理容量进行了预测,表中内容为一些学者的预测数据。读表回答1~2题。
2050年人口数量
14~15亿
依农业资源最大供养的人口数量
15~16亿
依粮食生产能力最多供养的人口数量
15.1~16.6亿
依小康消费水平最适宜供养的人口数量
8~9亿
1.表中反映的我国人口合理容量是(  )
A.15~16亿 B.15.1~16.6亿
C.8~9亿 D.14~15亿
2.下列不属于影响我国人口合理容量因素的是(  )
A.自然资源数量和质量
B.地区开放程度
C.科技水平和消费水平
D.国家的人口政策
答案 1.C 2.D
解析 第1题,人口合理容量是指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 ,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后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14~15亿是预测的2050年我国的人口数量;A、B项是根据不同标准预测的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第2题,资源、科技发展水平、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地区对外开放程度是影响人口合理容量的主要因素,资源、科技发展水平、地区对外开放程度与人口合理容量呈正相关,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与人口合理容量呈负相关。
人口容量是指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能够容纳的享有合理生活水平的人口数量。由于地理位置与自然地理条件的差异,图示四个市的人口容量也不同。据此完成3~4题。
3.有人口学专家采用下列公式估算理论人口容量,理论人口容量=a×b/c,其中a为耕地面积,b为熟制,c为每年人均粮食消费所需的耕地面积。假设图示四市耕地面积、年人均粮食消费量均大致相同,按照该公式估算,四市中理论人口容量最大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4.在各种自然资源中,对人口容量影响最为明显的是水资源。据下图判断,四市中人口数量尚未达到人口最大容量的城市是(  )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 3.D 4.C
解析 第3题,结合理论人口容量公式,在耕地面积、年人均粮食消费量均大致相同的情况下,理论人口容量与b(熟制)呈正相关,纬度越低,熟制越高。四地中,④地纬度最低,故理论人口容量最大。第4题,四个城市中①和④的人均用水总量未超过人均水资源总量,即人口数量尚未达到人口最大容量。
5.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指出图中绿洲分布特点,说明本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总体特征及其主要制约因素。
答案 绿洲主要分布在山麓地带和河流沿岸。本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低,主要制约因素为水源。
解析 该区域位于我国西北地区,降水少,自然环境恶劣,绿洲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及山麓地带,因水资源短缺,本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较低。
读“木桶效应(组成木桶的木板如果长短不齐,那么这只木桶的盛水量,不取决于最长的那一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一块)图”,完成1~2题。
1.以某地的四类要素测得的各自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分别为:8 000人、10 000人、6 000人、4 500人,则该地的人口最大容量为(  )
A.8 000人 B.10 000人
C.6 000人 D.4 500人
2.如果用a表示21世纪初中国的人口数量,用b表示中国的人口合理容量,用c表示中国的人口最大容量,那么a、b、c三者的大小关系是(  )
A.a<b<c B.c<b<a
C.b<a<c D.a<c<b
答案 1.D 2.C
解析 第1题,根据“木桶效应”可知,该地的资源环境能够承载的人口数取决于供养人口数量最小的要素,因此该地的人口最大容量应为4 500人。第2题,21世纪初,中国的人口数量已远远超过了中国的人口合理容量,但目前中国的环境还能够养活这么多人,这说明中国目前的人口数量还小于人口最大容量。
2014年上海市建设用地开发度为46%,已超过东京、香港等国际大都市,“十三五”期间上海市将“人口天花板”设定为2 500万。下图为“2001~2017年上海市人口变化图”。读下图,回答3~4题。
3.影响上海市“人口天花板”的主要因素是(  )
A.淡水资源 B.矿产资源
C.土地资源 D.生物资源
4.上海市(  )
A.户籍人口基本保持稳定
B.常住外来人口增长率先增后减
C.常住人口持续快速增加
D.2017年常住外来人口约占15%
答案 3.C 4.A
解析 第3题,上海市位于长江入海口,地域有限,城镇化用地也有限,而且2014年的城市建设用地开发度已达46%,土地资源成为影响上海市的“人口天花板”。上海滨江临海,淡水资源较多;矿产资源虽少,但上海经济发达,交通便利,可以通过外运解决;上海亚热带物种较为丰富,而且生物资源也不是影响人口的限制性因素。据此选C。第4题,户籍人口=常住人口-常住外来人口。读图可知,上海市户籍人口基本保持稳定;常住外来人口增长率呈先增后减再增再减的波动变化;2011年后常住人口增加缓慢;2017年常住外来人口所占比例=常住外来人口÷常住人口×100%,超过30%,据此选A。
广州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结果是常住人口为1 270.08万人。预计到 2020年末常住人口控制在1 500万内,这“1 500万”是让广州人“活得舒服”的指标。读“广东省人口年龄结构及变化(与第五次人口普查比较)条形图”,完成5~6题。
5.广州提出的“1 500万”被称为“临界点”,“1 500万”是指(  )
A.最低人口数量 B.人口合理容量
C.资源环境承载力 D.土地承载力
6.下列关于广东省人口年龄结构及变化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人口年龄结构是“中间低,两头高”
B.0~14岁人口比重不断上升
C.15~64岁人口比重上升最慢
D.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上升
答案 5.B 6.D
解析 第5题,根据材料,广州提出的“1 500万”被称为“临界点”,是让广州人“活得舒服”的指标,即人口合理容量。第6题,读图,广东省人口年龄结构是“中间高,两头低”;0~14岁人口比重比第五次人口普查时下降;15~64岁人口是劳动力人口,比重上升最快;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上升,故D对。
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地处横断山脉纵谷地带,山地面积占全州总面积的98%以上。下表为该州2012年建设用地规模与比重统计。据此完成7~8题。
人均适宜建设用
地面积(m2/人)
人均实际建设用
地面积(m2/人)
适宜建设用地占
总面积比重(%)
实际建设用地占
总面积比重(%)
441.83
447.29
1.61
1.63
7.制约该州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主要资源类型是(  )
A.水资源 B.水能资源
C.森林资源 D.耕地资源
8.若该州建设用地长期处于上表所示使用状况,该区域最有可能导致(  )
A.洪涝灾害多发 B.生物灾害加剧
C.地质灾害多发 D.森林火灾增多
答案 7.D 8.C
解析 第7题,该州地处横断山区,平地少、耕地不足,是制约该地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主要因素。该州地处我国西南地区,降水丰富、森林资源丰富,地势起伏大,水能资源丰富。第8题,该地实际建设用地大于适宜建设用地,说明该地存在陡坡开发。该区域地处降水丰富的山区,且地处板块交界带,陡坡开发会加重地质灾害的发生。
读“人口最大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的联系图”,完成9~10题。
9.制约人口最大容量的首要因素是(  )
A.科技发展水平 B.资源状况
C.人口文化素质 D.生活消费水平
10.与人口最大容量呈负相关的因素是(  )
A.资源的数量 B.生活消费水平
C.地区开放程度 D.科技发展水平
答案 9.B 10.B
解析 第9题,资源状况是影响、制约人口最大容量的首要因素,选B。第10题,资源的数量、地区开放程度、科技发展水平越高,人口最大容量越大,但生活消费水平越高,人口最大容量越小,两者呈负相关,选B。
环境的承载能力是有限的。读“环境负担”公式和“我国人口与耕地变化图”,回答11~12题。
11.上图中最能反映我国人口与耕地环境负担在加重的是(  )
A.耕地面积在减少 B.总人口数在增加
C.人均耕地在减少 D.耕地环境没有出现负担
12.从“环境负担”公式中可以看出,创造财富技术水平的提高能减轻环境负担,下列措施能因此减轻人口与耕地环境负担的是(  )
A.开发湿地、滩涂等易耕土地,扩大耕地面积
B.调整农业生产结构
C.推广良种,提高单产
D.提高粮食进口量,缓解我国人口对土地的压力
答案 11.C 12.C
解析 第1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耕地面积日益减少而总人口数在不断增加,人均耕地在减少,说明人口与耕地的环境负担在加重。第12题,由“环境负担”公式可知,减轻环境负担的途径应落实在技术方面,故通过生物技术改良品种,增加农作物产量能有效减轻环境负担。
读“俄罗斯亚洲部分地图”,完成13~14题。
13.制约俄罗斯亚洲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主要自然条件为(  )
A.矿产资源 B.水资源
C.土地资源 D.气候条件
14.俄罗斯亚洲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潜力大,主要表现在(  )
A.地域辽阔,地广人稀
B.矿产资源种类多,分布集中
C.农业生产自然条件优越
D.气温低,人均消费水平较高
答案 13.D 14.A
解析 第13题,俄罗斯矿产资源丰富,河流众多、水资源丰富,地广人稀、土地资源丰富,这都不是制约其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因素,A、B、C错误;但由于其纬度较高,气候寒冷,热量不足,从而成为制约其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主要因素,故答案选D。第14题,俄罗斯地域辽阔,地广人稀;矿产资源种类多,分布广;纬度高,热量不足,农业生产自然条件欠佳;人均消费水平高会降低资源环境承载力,故答案选A。
15.读“我国资源环境承载力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我国资源环境承载力大体呈现怎样的空间分布规律?
(2)试分析造成东西部资源环境承载力差异的主要原因。
答案 (1)具有由沿海向内陆(由东向西)资源环境承载力逐渐下降的趋势。
(2)①耕地资源和水资源的差异;②人口素质的差异;③科技发展水平的差异;④人口的生活和消费水平的差异。
解析 (1)结合图例和图示可以明显看出,我国资源环境承载力自东部沿海向西部内陆呈下降的趋势。(2)资源环境承载力受多种因素的制约,造成我国东西部资源环境承载力差异的主要原因有:①资源差异,特别是耕地资源和水资源的差异;②人口素质的差异,特别是人口科学文化素质的差异;③科技发展水平的差异;④人口的生活和消费水平的差异等。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我国南水北调工程中,西线调水用来解决西北缺水的问题,预计调水成功后,西北地区的人口最大容量可增加一个亿。而三峡水库的建设,淹没大量土地,百万移民需要安置。
材料二 我国西北地区通过滴灌、喷灌等技术,提高了水资源利用率,粮食产量大大增加,使西北地区人口增加。
材料三 温哥华大学教授比尔·里斯得出的结论是:“如果全世界都像富裕的美国人和德国人那样生活和生产,那么我们为了得到原料和排放有害物质还需要20个地球。”
(1)材料一表明什么因素制约人口最大容量的大小,它与人口最大容量呈什么关系?请结合材料分析。
(2)材料二和材料三说明哪两个因素对人口最大容量的影响?它们与人口最大容量呈什么关系?结合材料分析。
答案 (1)资源。 呈正相关。 南水北调使西北地区淡水资源增加,增大了人口最大容量。而三峡库区由陆域变成水域,土地面积缩小(土地资源减少),三峡库区的人口最大容量减少。
(2)科技水平和消费水平。 科技水平与人口最大容量呈正相关;材料二说明科技水平的提高,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的深度和广度,扩大人口容量。消费水平与人口最大容量呈负相关;材料三说明人口的消费水平高,消耗的资源和排放的废弃物多,使得人口最大容量减小。
解析 人口最大容量的大小受资源、科技发展水平以及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的影响和制约。资源越丰富,人口最大容量越大;科技发展水平越高,获取的资源越多,人口最大容量越大;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越高,人均消耗的资源和排放的废弃物越多,人口最大容量越小。
第二节 人口迁移
课程标准
运用资料,描述人口分布、迁移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并结合实例,分析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
学习目标
1.结合资料,描述人口迁移的时空特点。2.结合资料,分析人口迁移的主要影响因素。3.结合实例,描述我国人口迁移的特点和原因。
一、人口迁移及其特点
1.概念:人口迁移指人口变换常住地的空间移动,它反映人口在地域之间的动态变化,使人口空间分布变得复杂。
2.类型:一般分为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
3.不同历史阶段人口迁移的特点
(1)人类社会早期:
①原因:为满足生存需求。
②特点:与寻求更适宜的生活环境联系紧密;以集团性迁移或大批迁移为主。
(2)15世纪末至19世纪:
①原因:受资本主义发展和殖民主义扩张的影响。
②特点:以跨越大洲、海洋的远距离国际人口迁移为主,人口迁移规模大,持续时间长。
③流向:主流是从“旧大陆”迁往“新大陆”。
(3)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①特点:国内人口迁移以向城镇迁移为主;国际人口迁移呈现出许多新特点。
③国际人口迁移新特点:国际人口趋于向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迁移;永久性定居移民比例减小,非定居的外籍劳工增多;人口迁移目的和形式日益多元化等。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1.主要影响因素:人口迁移是自然、社会经济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的一种有意识的行为。具体而言,收入因素、距离因素、国家政策、文化背景、生态环境变化等都对人口迁移产生重要影响。
2.人口迁移的动力
可以形象地归结为“推力”和“拉力”。
动力
含义
影响因素
影响结果
推力
原居住地一种或多种劣势所产生的力
不良环境:气候恶劣、人口过多、食品供应短缺、居住条件差、就业困难等
迫使人口迁出
拉力
迁入地一种或多种优势所形成的力
适宜的气候、廉价的土地、较多的就业机会和较高的收入、良好的教育条件、理想的生活方式、稳定的社会环境、多样的文化等
吸引人口迁入
连线
答案 
三、案例:我国的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
1.人口迁移
(1)原因:我国国土辽阔,历史悠久,人口众多,各地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差异显著。
(2)特点:持续时间长、规模大、迁移目的和形式复杂多样等。
2.人口流动
(1)概念:因工作、学习、旅游、探亲等原因暂时离开原居住地的人口移动现象。
(2)影响因素:人口流动的强度主要取决于经济、文化发展水平。
(3)流向: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自发性地涌向城市,特别是涌向经济发达的沿海大中城市。
(4)影响:
①有利影响:可以促进经济发展、调节人口空间分布、加强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等。
②不利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对流入地的居住、交通、市政设施等造成压力,并带来社会治安管理等方面的问题。
判断
1.城乡之间收入差异是促使人口流动的根本原因。( √ )
2.国家政策是影响我国近年来人口迁移的根本原因。( × )
3.经济因素是当前影响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因素。( √ )
4.自然条件的变化越来越成为人口迁移的主导因素。( × )
探究点一 人口的迁移与流动
1.读图,探究下列问题。
(1)若A、B、C代表三个不同的国家,则图中不属于国际人口迁移的有哪些?原因是什么?
(2)若A、B、C代表我国三个不同的行政区,则图中代表人口迁移的有哪些?属于哪一类人口迁移?
答案 (1)A1→A2,C1→C2。原因是未跨越国界。
(2)A1→B1,C1→A2。属于国内人口迁移。
2.读教材P11图1—2—1 “15~19世纪的国际人口迁移示意”和P11图1—2—2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国际人口迁移示意”,探究下列问题。
(1)欧洲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都是人口迁出地吗?为什么?
(2)比较两图,15~19世纪及“二战”后都为人口迁入地的大洲有哪些?
(3)农闲时到城里打工的“农民工”属于人口迁移吗?为什么?
答案 (1)不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欧洲为人口迁出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因经济的复苏成为人口迁入地。
(2)北美洲和大洋洲。
(3)不属于。“农民工”农闲时到城里打工,他们的居住地并没有发生永久性或长期性的改变,这种现象称为人口流动。
1.人口迁移的判断
具体如下:
(1)空间位移——由迁出地到迁入地
只有发生空间移动的人口移动现象才可能构成人口迁移,人们总是在不断地进行空间移动,但不是所有的人口移动都是人口迁移,如人口流动就不是人口迁移。
(2)居住地变更——跨越“行政区域”界线
人口迁移必须以居住地的改变为条件,即迁移发生前后人们的居住地发生改变,而居住地的改变包含有人口迁移必须超过“一定距离”的含义。“一定距离”目前也没有统一的标准,通常人们用是否超越某种特定的“行政区域”的界线来作为判断某一人口移动现象是否为人口迁移的标准。跨越“行政区域”界线的为人口迁移,否则就不是人口迁移;跨国界的人口迁移为国际人口迁移,跨省界的人口迁移为省际人口迁移,依此类推。
(3)时间限度——永久性或长期性
只有那些居住地发生永久性或长期性变化的人口移动才能构成人口迁移。迁移的时间间隔目前尚无统一标准,有的具有确定的时间长度,如1年、5年或10年;有的可以更长。人们在工作地与居住地之间的通勤往返、外出购物、旅游、出差等都不属于人口迁移,游牧民的迁徙、季节工的季节性流动、拥有两处或多处居住地的人在不同居住地间的流动等也不属于人口迁移。
2.“二战”前后国际人口迁移的特点、流向和原因
时期
特点
流向
原因
“二战”前
“旧大陆”→“新大陆”
已开发国家→未开发国家
欧洲→美洲非洲→美洲中、日、印度等国→东南亚、美洲
地理大发现与新航路的开辟,资本主义发展和殖民扩张
“二战”后
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定居移民(减少)转向外籍劳工(增多)
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北美、西欧等发达国家及西亚石油产区
各国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劳动力供求关系的地区差异性
3.国际人口迁移的新表现
在目前复杂的国际形势下,国际人口迁移表现出了新的特点,其中科技移民、劳务输出和国际难民迁移是三种常见形式。可按迁移原因→方向→影响的思路对比分析如下:
迁移形式
科技移民
劳务输出
国际难民迁移
迁移人口类型
高素质人才
外国廉价劳动力
战争难民、政治难民
迁移的原因
寻找更好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条件
发达国家和地区劳动力不足;寻找更多的就业机会
战乱、种族冲突、政治迫害
迁移的方向
由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
由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由人口稠密国家流向人口稀疏国家
流向和平国家、能对难民提供避难需要的国家
产生的影响
发展中国家在人才和经济上蒙受双重损失
缓解发展中国家就业压力,赚取外汇
给迁入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带来诸多问题
下图为“人口迁移模式图”。读图完成1~2题。
1.属于国际人口迁移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2.不属于人口迁移的是(  )
A.②⑤ B.⑥⑦
C.②④ D.④⑤
答案 1.C 2.B
解析 第1题,国际人口迁移必须跨越国界,故①③属于国际人口迁移。第2题,人口迁移从居住地变更来看,需跨越行政区界线,故⑥⑦不属于人口迁移。
探究点二 人口迁移的原因及影响
2017年3月2日,《天津市推动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工作方案》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文件形式印发执行。该方案全面放开户籍人口迁移限制,加大人才引进力度,统一城乡户口登记制度,促进了地区间的人口迁移。读“1949年以来我国国内人口迁移的主要流向图”,思考以下问题。
1.1949~1986年期间的人口迁移主要有哪两大方向?人口迁移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 一是从东部和中部地区流向西部地区,二是流向东北地区。 人口向西部地区迁移主要是国家为改变西部地区经济落后、人才匮乏的局面而进行的移民;人口向东北地区迁移主要是为了开发东北地区森林、矿产及荒地资源而进行的移民。
2.20世纪80年代后人口流向是怎样的?人口迁入数量较多的地区有哪些?这些地区吸引人口大量迁入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 由中西部地区流向东部沿海地区。 京津唐、沪宁杭、珠江三角洲地区。 经济发展水平高,就业机会多,工资收入高。
3.为什么很多华侨总想“落叶归根”?
答案 华人、华侨回国定居,反映了思乡的民族情感。
4.目前我国的人口流动和迁移以务工和经商为主要形式,这对我国乡村有何影响?
答案 有利:①加强与外界的联系与交流,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②缓解人地矛盾,保护生态环境;③更好地开发和利用土地资源。不利:人才外流,劳动力减少。
1.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1)自然环境因素
因素
对人口迁移的影响
案例
气候
通过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而推动人口迁移到气候适宜地区
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美国许多老年人由东北部的“冷冻地带”向南部和西部的“阳光地带”迁移
土壤及
土地
影响农业生产进而影响人口迁移
农业社会人们为寻找肥沃的土地而迁移
水资源
水资源的分布及其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人类生产、生活的格局
畜牧区人们“逐水草而居”
矿产资源
矿产资源的开发能吸引大量人口的迁入
大庆油田的开发等
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引起饥荒或生态环境变化而迫使人们迁移
中国汶川新县城的建设
(2)经济因素
因素
对人口迁移的影响
案例
经济发展
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多数情况下人口迁移是为了追求更好的就业机会、更高的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宏观经济布局的改变也造成大量人口迁移
高学历人员到发达国家工作并定居
交通和通信
交通和通信的发展相对拉近了地区间的距离,促进了人口迁移
随着交通和通信的发展,人口迁移的规模越来越大,范围越来越广
大型建设项目布局、区域大规模开发
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机遇,吸引大量人口迁入,改变人口迁移的流量和流向
新疆石油基地建设、西部大开发吸引人口迁入
(3)社会因素
因素
对人口迁移的影响
案例

会文化
文化教育
改变人们的生活态度、生活期望及认识外部世界的态度,促进了人口迁移
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
婚姻家庭
婚姻是影响青年人口迁移的重要因素,家庭因素对未成年人、老年人的迁移起重要作用
军嫂随军
政治
政策
国家有关人口迁移政策的实施,直接影响人口迁移的流量与流向
我国20世纪60年代有组织地移民支援边疆省份;我国20世纪70年代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我国20世纪80年代知识青年大量返城
社会变革
政治变革、政治中心的改变常引起人口迁移
历史上我国都城变换和朝代更迭引起的人口迁移
战争
战争破坏人类正常的生活环境和秩序,并引发人口迁移
“一战”“二战”及当代局部战争和冲突引起的人口迁移
2.人口迁移影响因素的分析思路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包括自然、经济、社会等因素,具有具体性和复杂性,因此在分析某具体案例时,要注意以下原则:
(1)全面分析抓重点:影响某地人口迁移的因素不止一个,既要全面分析,又要抓住主要因素作重点分析。一般情况下,在现代社会中,社会经济因素是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甚至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
(2)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人口迁移因素的分析没有固定模式来套用,看似相同的人口迁移现象,它们的原因和动力可能是不一样的,因此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不同阶段、不同区域、不同人群人口迁移的成因不同,如下表所示:
差异
主要影响因素
时间差异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自然环境因素的作用越来越小,社会经济因素的作用越来越大
地域差异
由经济落后地区迁入经济发达地区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
年龄差异
青壮年人群迁移主要是经济因素或婚姻因素;老年人群迁移可能是家庭因素或环境因素;青少年人群迁移最可能是家庭因素或教育因素
性别差异
男性人口迁移,迁入区可能重工业发达,以第二产业为主;女性人口迁移,迁入区可能轻工业发达,以第三产业的服务业为主
文化差异
学历水平较高的人群迁入区一般高新技术产业发达;学历水平较低的人群迁入区一般劳动密集型产业较多
3.人口迁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对迁入地的影响
(2)对迁出地的影响
4.我国的民工流带来的影响
人口迁移影响的分析思路
(1)从辩证角度: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
(2)从区域角度:对迁出地影响和对迁入地影响。
(3)从三大要素角度:对生态环境、经济、社会三方面影响。
(4)从具体方面:人口迁移对人口数量、性别比、职业构成、产业结构、交通、社会治安、城镇化等都有重要影响。
白山市,位于吉林省长白山西侧。近年来,每年的6~9月,越来越多的人尤其是老年人到白山休闲度假。据此完成3~5题。
3.白山市每年6~9月出现的人口流入高峰,其原因类似于(  )
A.三峡水电站建设移民
B.10月份大量农民工去新疆采摘棉花
C.我国每年的春节返乡潮
D.美国五大湖区老年人向墨西哥湾沿岸迁移
4.针对近年来出现的人口流动新现象,白山市亟需(  )
A.发展森林工业 B.完善食宿、医疗服务
C.整治水土流失 D.加快高档别墅区开发
5.白山市人口流动新现象的积极影响是(  )
A.提高人口素质 B.增加就业压力
C.促进商业发展 D.减轻环境压力
答案 3.D 4.B 5.C
解析 第3题,白山市位于吉林省长白山西侧,夏季凉爽,每年6~9月的人口流入属于气候原因,与美国五大湖区老年人向南方迁移的原因相似,D正确。三峡水电站建设移民属于生态移民,10月份大量农民工去新疆采摘棉花属于经济原因,我国每年的春节返乡潮属于文化原因。第4题,到白山市休闲度假的人数增加,且老年人居多,故白山市亟需完善食宿、医疗等服务,提高接待能力。第5题,夏季大量人口到白山市休闲度假,有利于促进商业、服务业等产业的发展,选C。
下表为“某市迁入人口年龄及性别统计表”。据此完成1~2题。
年龄段/岁
0~14
15~29
30~44
45~59
≥60
男性人口/万人
5.04
25.14
14.68
4.94
1.76
女性人口/万人
3.84
37.0
11.63
4.01
1.78
1.该市迁入人口的特征有(  )
①男性人口多于女性人口 ②人口迁移主要受经济因素影响 ③以青壮年人口为主 ④与该市原有人口年龄构成相似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迁入人口对该市的影响有(  )
①缓和了当地就业紧张的局面  ②制约了该市经济发展
③增加了该市被抚养人口  ④加大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压力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答案 1.B 2.C
解析 第1题,从表格中数据可以看出,15~29岁、30~44岁年龄段迁入人数最多,说明该市以青壮年人口迁入为主,经济因素是影响人口迁移最主要、最经常起作用的因素。第2题,迁入人口中0~14岁、60岁及以上年龄段的人数占一定比例,说明增加了该市被抚养人口;同时,由于人口的大量迁入,加大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压力。
下图为“某地人口迁移与年龄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3.从图中判断,影响该地区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最有可能是(  )
A.人口老龄化 B.婚姻家庭
C.政治因素 D.经济因素
4.图中甲、乙、丙、丁不同年龄段的人口迁移有明显相关性的是(  )
A.甲、乙 B.甲、丙
C.乙、丙 D.乙、丁
答案 3.D 4.A
解析 第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区迁移的人口中,以20~34岁的青壮年劳动力为主,这种迁移最可能是经济因素引起的。第4题,图中乙年龄段的年轻人外出打工时,常常会将自己年幼的子女带在身边,从而导致甲年龄段的人口迁移数量也较大,故这两者之间的迁移具有明显相关性。
5.结合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5年9月,联合国发布数据称,欧洲将迎来“战后最大难民潮”,源源不断的难民主要来自叙利亚、利比亚等战争、局势动荡地区。据了解,此次难民潮有大批难民选择前往德国。德国的经济发达,当前人口出生率和失业率都很低,政府和民众对难民持欢迎态度。
材料二 一个叙利亚家庭需要花费两年的家庭收入,才有可能将家中的年轻人送到欧洲。到达欧洲后,他们要找到工作或者做买卖,再将攒下的钱寄回家里,让其他的家庭成员来团聚。
材料三 叙利亚及周边国家示意图和叙利亚难民避难地分布图。
(1)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大量叙利亚难民选择到德国避难的原因。
(2)从人口角度分析,大量难民涌入将会给德国带来哪些影响。
(3)说出叙利亚难民避难地分布的突出特征,并简析其原因。
答案 (1)经济发达,能提供较好的救助(社会福利);就业机会更多;社会稳定,人身较安全;宽松的难民政策。
(2)有利:增加劳动力;缓解人口老龄化。不利:影响社会安定;与当地人竞争就业岗位;加重社会负担。
(3)多分布在邻国;分布在多个国家。原因:距离近,交通费用少;走陆路(不走水路),易于到达;同处中东地区,文化、语言、民族、宗教等差异小。
解析 第(1)题,根据材料一分析,德国经济发达,能对难民提供较好的社会福利救助;失业率低,劳动力短缺,有较多的就业机会;社会稳定,人身较安全;有宽松的难民政策,政府和民众对难民持欢迎态度。第(2)题,大量难民涌入,有利于增加德国的劳动力,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同时,人口大量涌入,也会影响社会安定,难民与当地人竞争就业岗位,人口增加,加重社会负担。第(3)题,叙利亚难民避难地多分布在周边多个国家。结合材料三分析,主要原因是与周边国家距离近,交通费用少;走陆路,较安全,易于到达;同处中东地区,文化、语言、民族、宗教等差异小。
不同历史阶段,人口迁移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原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1~2题。
1.19世纪以前,国际人口迁移总的特点是(  )
A.从“新大陆”移向“旧大陆”
B.以集团性、大批的移民为主
C.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
D.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工人增加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人口迁移由战前迁入区变成战后迁出区的是(  )
A.大洋洲 B.非洲 C.欧洲 D.拉丁美洲
答案 1.B 2.D
解析 第1题,19世纪以前,由于新航路的开辟和新大陆的发现,国际人口迁移主要以大规模的永久性移民为主,主要迁往北美洲、拉丁美洲及大洋洲。第2题,“二战”之后,拉丁美洲、亚洲成为人口主要迁出区。
2019年春运从1月21日持续至3月1日,共40天。全国春运共发送旅客29.8亿人次,与2018年基本持平。据此回答3~4题。
3.2019年春运的旅客流属于(  )
A.国际人口迁移 B.国内人口迁移
C.省际人口迁移 D.人口流动
4.春运期间,春节前后人口主要流动的方向分别为(  )
A.城市→农村,农村→城市
B.农村→城市,城市→农村
C.城市→城市,农村→农村
D.农村→农村,城市→城市
答案 3.D 4.A
解析 第3题,春运期间人口流动性较强,此时他们临时或短期离开原居住地且不变更户籍,故属于人口流动。第4题,春节前旅客主要由城市流向农村,回家过年;春节后由农村流向城市,外出务工。
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迁移日趋频繁。完成5~6题。
5.上图为“2012年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数量统计图”,该图可以反映出人口迁移情况。图中①②③④对应的省级行政区最可能是(  )
A.粤、豫、黔、沪 B.豫、粤、黔、沪
C.粤、豫、沪、黔 D.豫、粤、沪、黔
6.下列对当前人口迁出主要流向的表述与实际最相符的是(  )
A.河北流向辽中南地区 B.安徽流向京津地区
C.湖南流向长三角地区 D.广西流向珠三角地区
答案 5.A 6.D
解析 第5题,从人口数量来看,①省级行政区常住人口数量超过1亿,且多于户籍人口数量,说明该省级行政区人口数量大且迁入人口数量大,应为广东省;②省级行政区户籍人口数量超过1亿,且多于常住人口数量,说明该省级行政区人口数量大,且迁出人口数量大,应为河南省;③省级行政区户籍人口4 000多万且大于常住人口数量,也是人口迁出区,应为贵州省;④省级行政区常住人口为2 000多万,且多于户籍人口数量,说明该省级行政区人口迁入数量大,应为上海市。第6题,我国人口主要从内陆地区流向沿海地区,从经济落后地区流向经济发达地区,且多为就近迁移。由此可判断出河北人口主要流向京津地区,安徽人口主要流向长三角地区,湖南、广西人口主要流向珠三角地区。
下表资料摘自联合国于2000年发布的预测报告,反映了2001~2050年世界移民趋势。据此完成7~8题。
迁出国
数量(万人/年)
迁入国
数量(万人/年)
中国
30.3
美国
110.0
墨西哥
26.7
德国
21.1
印度
22.2
加拿大
17.3
印度尼西亚
18.0
英国
13.6
菲律宾
14.4
澳大利亚
8.3
7.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趋向是(  )
A.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
B.从北半球向南半球迁移
C.从西半球向东半球迁移
D.从内陆国家向沿海国家迁移
8.移民外迁的主要动因是寻求(  )
A.更高的社会地位 B.更多的休闲时间
C.更高的工资收入 D.更优的自然环境
答案 7.A 8.C
解析 第7题,从图表可以看出发展中国家为迁出国,发达国家为迁入国。故A正确。第8题,发展中国家经济水平低,人均收入低,而发达国家人均收入高,就业率高。移民外迁主要动因是寻求更高的经济收入。故C正确。
读图甲和图乙,回答9~10题。
9.以下关于A市迁入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口迁移主要受自然因素的影响
B.迁入人口中女性数量多于男性可能会产生婚育方面的社会问题
C.该市外来人口大于本地人口
D.迁入人口中男性数量多于女性与该市产业结构有关
10.迁入人口对该市的影响可能有(  )
①缓解了人地矛盾 ②促进了该市的经济发展 ③促进了该市产业结构的调整 ④加重了该市基础设施的压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9.B 10.C
解析 第9题,人口迁移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社会经济因素。图中迁入人口中,女性多于男性,尤其是婚育年龄女性偏多,可能会产生婚育方面的问题。第10题,人口大量迁入城市,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迁出地的人地矛盾;人口迁入城市,主要从事第二、三产业,促进了城市的经济发展,但对产业结构的调整影响不大,同时会给城市基础设施带来压力。
近年来,离开“北上广”成为一个热门话题。2018年第二季度全网移动用户的大数据显示,“北上广”迁出的人群主要流向了重庆、杭州、成都、厦门、苏州等地。据此完成11~12题。
11.与“北上广”相比,重庆等地(  )
A.生活服务设施较完善
B.房地产价格较低
C.城市的拥堵指数更高
D.人均消费水平更高
12.为吸引和留住从“北上广”迁出人群中的创业人员,重庆等地政府部门应当重点(  )
A.承接劳动力指向型产业的转入
B.加强对迁入人口的职业培训
C.提高行政效率,加大政策优惠
D.加强电力等基础设施的建设
答案 11.B 12.C
解析 第11题,生活成本高是导致流动人口外迁的推力因素,与“北上广”相比,重庆等地经济水平稍低,生活服务设施不如“北上广”完善,城市拥堵指数、人均消费水平低于“北上广”,而且房地产价格较低,选B。第12题,为吸引和留住从“北上广”迁出人群中的创业人员,重庆等地政府部门应当重点承接技术指向型产业人员的转入,提高行政效率,加大政策优惠。对迁入人口的职业培训应是用人单位或打工人员的自主行为,加强电力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并不能吸引高素质人才的流入,选C。
近年来,我国流动人口一直维持在2亿人以上,且持续增长,城乡间人口流动是主要的流动形式。完成13~14题。
13.城乡间人口流动与城市经济发展、农村经济水平提高联系密切,下面三者关系排序应是(  )
①城乡间人口流动 ②农业专业化发展 ③城市工业、服务业发展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③→②→① D.③→①→②
14.下列关于我国人口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口流动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
B.生态环境是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
C.区域协调发展会减缓流动人口增长
D.乡村人口向城市流动可降低城市就业压力
答案 13.D 14.C
解析 第13题,城市工业、服务业的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量大增,因而导致大量农村人口流入城市,促进了城乡间人口流动,同时给农村经济带来发展,进而促进农业专业化发展。第14题,人口流动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A项错误;经济因素是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B项错误;区域协调发展,使得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缩小,从而减缓流动人口增长,C项正确;乡村人口向城市流动增加了城市就业压力,D项错误。
15.读“19世纪中期以来美国本土人口迁移的主要流向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美国东北部老工业区的人口大量迁往西部和南部,其原因是什么?
(2)图中反映的人口迁移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按是否跨越国界划分)。
(3)引起美国人口在本土范围内频繁迁移的主要原因有(多选)(  )
A.战争、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
B.新资源的开发和新工业区的建立
C.环境质量的改善
D.环境难民的影响
(4)20世纪70年代以后,老工业区和城市出现人口回流现象,老工业区对其的拉力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东北部气温较低,被称为“冷冻地带”,阳光不够充足,环境污染较为严重,地价上涨等;南部、西部被称为“阳光地带”,环境较好。
(2)国内人口迁移
(3)ABC
(4)城市环境改善和老工业区经济的重建
解析 美国从19世纪中期以来,国内人口迁移非常频繁,曾出现几次国内人口迁移的高潮。从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由于东北部纬度较高,气候冷湿,环境污染严重,地价上涨等推力因素(西部和南部开发了新资源、发展了新兴工业、阳光充足和空气清新等拉力因素),促使人口从东北部老工业区的“冷冻地带”向西部和南部的“阳光地带”迁移。20世纪70年代以后,老工业区又具备了城市环境改善和经济的重建等拉力因素,从而出现了人口向老工业区和城市回流的现象。
16.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据国家农调总队抽样调查,我国平均3个产业工人中有2个来自农村。
材料二 我国人口迁移城乡结构图。
(1)我国目前跨省流动人口比重大,其主要流向是怎样的?
(2)人口迁移可能给迁入地带来哪些影响?
(3)从图中可以看出,人口迁入数量比较多的省级行政区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材料二表明,目前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由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经济较发达地区。
(2)有利影响:弥补了劳动力的不足;提高了城镇化水平,促进了经济发展。
不利影响:加剧迁入地人地矛盾,给城市基础设施增加了压力,给城市管理增加了困难。
(3)广东、江苏、浙江、上海、北京、福建
(4)人口由乡村向城市迁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