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画我也画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1、课程设计思路
A、新课标精神
新课标中说到:“造型·表现”领域的课程主要是运用描绘、拓印等多种手段和方法,创作视觉形象的艺术创作活动。通过美术创作活动来传达观念、情感和意义的表现过程。强调感受、体验和游戏性。
B、教材编写意图
大师绘画有自己的特点,他们对艺术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敢于“异想天开”,作品给人已耳目一新的感觉。学习大师的多种观察方法,欣赏大师毕加索的作品,他的立体派以表现四维空间为特征,形象夸张、奇特。
C、学情分析
本学段的学生经过四年的美术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分析、探究能力,有初步的鉴别、欣赏的素养,在学习中能够注意倾听他人的看法,会自己分工,在合作中和睦相处。学生对绘画作品的特点有浅显的认识,语言表达能力也在逐步提升。但学生毕竟处于儿童期,在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等方面还非常基础、粗浅,与他们熟悉的儿童画相比,对大师的作品在认识与理解上有很大的难度,特别是对毕加索立体主义画派的表现方法存在有不同的看法,以他们的生活经历以及对美的感受,认识毕加索的作品会又较大的距离。
教学目标
A、知识与技能
了解毕加索的造型表现方法。学会运用不同角度的形象有机结合的方法进行创作。
B、过程与方法
通过游戏、回顾、质疑、探究、实践等学习过程,运用对比观察、倾听讲解、合作交流等方法,帮助学生学习绘画大师的造型表现手法,并完成艺术创作。
C、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欣赏绘画大师毕加索的绘画作品,感悟艺术的多元化特点,拓展学生的审美视野,体会创新的魅力。
3、教学重难点
A、教学重点:运用毕加索的绘画方法创作一幅画。
B、教学难点:学会将多角度观察到的形象同时表现在一幅作品中。
◆教学方法
1、教学方法
A、教法:新课标精神中要求在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应多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创作过程,体验造型乐趣。因此在教法上:结合四年级学生年龄特征和本课实际情况,在教学中我主要采用引导探究、动画欣赏、游戏活动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学习,运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直观的去发现和感受绘画的趣味性和游戏性。
B、学法:运用自主探究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同时采取小组探究讨论合作学习方法。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锻炼协作精神,体验合作学习。
2、教学准备
A、教具:多媒体课件、示范作品、图片资料,作品展示区等;
B、学具:绘画纸、油画棒、记号笔等。
◆教学过程
1、教学程序规划
探索导入(4分钟)
新授探究(11分钟)
创作实践(20分钟)
展示评价(4分钟)
课后拓展(1分钟)
2、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阶段
游戏导入
学生活动一:猜测游戏
为每个小组的学生准备一张毕加索的立体画作品的其中一半,另一半给对面的小组学生准备着。然后让小组进行观察桌上的图片,猜猜作品表现的人物是男士还是女士?是人物的哪一个角度?
学生认真观察,并小组猜测讨论后作出回答。
学生会根据所看到图片上的人物特征进行大胆的猜测,可能是正面、侧面等等。
再请相邻小组将两组的图片拼接在一起进行观察,请学生看看有啥惊奇的发现呢?
学生感到非常的惊奇,一幅美术作品怎么是这样的画面效果呢?
在学生惊叹之时,教师介绍这幅作品,它是立体主义风格的作品,作者是西班牙画家毕加索。这是画家毕加索晚年作品更像儿童画,这副画着一个侧面的女人,也同时看到正面的眼睛。同一张画里,一个女人的头却有另一个男人的眼睛和鼻子,男人的头发和女人右侧的头发共用,呈现似真似假,如梦中的幻觉。跟儿童一样,毕加索学习孩子,用展开的、解剖的方法作画。像小孩一般,毕加索笔触下的画面,无拘无束的表现了儿童的梦想。
导出课题
所以这节课我们就来像大师学习《大师画我也画》。
二、新授阶段
毕加索是一位著名的世界级艺术家,他的艺术成就是举世瞩目的,尤其是他的立体主义画风,开创了整个艺术世界的先河,他敏锐的感受力和变换无穷的想象力贯彻了他的一生。他被同行画家称位魔术师和一座活火山。他是一位一直走在探索路上的艺术家。
学生活动二:视频欣赏
那他是怎么样创作绘画的呢?
接下来我们一起欣赏他创作时的一段视频,看看艺术大师毕加索是怎么样进艺术创作的。
学生欣赏视频。
欣赏了毕加索创作时的视频,我们会发现他有着奇特的想法,毕加索在一个人脸上添加上了翅膀和一只鸟,他能将普通的事物进行独特的创意联想创作。
毕加索是一位多变的艺术家,让我一起走进他的艺术生涯吧,了解他的艺术旅程。
三、探究阶段
走进毕加索的艺术世界
毕加索,是当代西方最有创造性的艺术家,他一生留下了近37000件艺术作品,他的作品风格多变,充满非凡的创造性。
14岁时,他创作的《赤足的少女》便引起了艺术界的关注。
他的绘画风格经历了以蓝色为主色调的“蓝色时期”。之后他以描绘马戏团人物为主,形象虽然忧郁,却并不孤寂。作品中充斥着粉色与橙色,被称为“粉红色时期”。1906年毕加索受到非洲原始雕刻和塞尚绘画影响,转向一种新画风的探索,被称作“非洲时期”……
《亚维农的少女》的诞生揭示着毕加索立体主义时期的来临。
他注重原始艺术,简化形象。他的“立体派”创作非常自由。
欣赏立体主义作品
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这些立体主义作品。
第二次世界大战,毕加索创作了以格尔尼卡小镇命名的作品《格尔尼卡》。这是毕加索最著名的一幅以立体主义、现实主义和超现实主义手法相结合的抽象画。
他的立体主义注重原始艺术,简化形象。他的“立体派”创作非常自由。
学生活动三:小组讨论思考
接下来,请同学来看看《多拉·玛尔肖像》这幅作品,请你思考一下,
⒈ 画中的人像有什么特点?
⒉ 这种表现风格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升华阶段
立体主义表现方法学习
毕加索立体绘画技法又是如何变化的呢?
学生活动四:动画欣赏
我们通过一个视频来进行学习。
立体主义绘画表现的方法是:多角度观察人物特征,分解面部五官,重组面部五官,立体表现人物情感。
欣赏这些通过改变人物头部的作品。我们可以发现立体主义绘画表现方法:
角度观——多角度观察人物特征
分解——分解面部五官
重组——重组面部五官
表现——立体表现人物情感
五、学生实践
学习了毕加索立体主义的表现方法,接下来就要考验同学们的观察能力了。
学生活动五:走动观察桌上石膏头像
请同学围绕桌子走一圈,走动观察桌上的石膏头像,它的面部、五官等在不同的角度下有什么不同的变化呢?
艺术实践:
为桌上的石膏像画一幅立体主义风格的头像。
六、作品展评
艺术评价:
请小组同学根据以下几点选出你们小组的最佳作品参与班级展示。1.你在创作的时候是怎样进行分解与组合的?2.从造型、组合手法方面说说你认为最有新意的作品? 3.谈谈你在创作中遇到了哪些问题,以及本节课的收获?
课后拓展
毕加索说“ 我花了一生的时间去学习如何像小孩子一样作画……”,所以请同学们保存你们那一份天真烂漫的创造力,创作出更多的具有独特风格的艺术作品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