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2.3 建桥梁 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2.3 建桥梁 苏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3-25 09:38: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五年级STEM工程活动
建桥梁
一、预期学习结果
1、知道桥一般由桥面、桥墩组成。
2、能够小组合作设计、制作简单的桥并在制作过程中针对遇到的问题调整改进。
3、能比较研究不同桥梁的承受力差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设计、制作桥,测试桥的承受力。
难点:改进桥梁,提高桥的承受力。
三、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分组制作工具:剪刀1把
分组记录材料:记录笔1支、记录单1张
分组制作材料:桥墩基座1个、A3纸2张、线绳2米、透明胶带1卷
分组检测材料:小车1辆
改进制作和检测材料:A3纸2张、线绳2米、钩码2盒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认识桥梁特点
1、提问:认识它们吗?这些桥有何特点?(PPT出示无锡的桥、现代的桥、古代的桥)
学生回交流(教师相机画出不同形状的桥:平板桥、拱形桥、斜拉桥)
2、谈话:虽然桥的种类很多,但桥梁的基本结构是相似的,一般都有哪几个部分?(板书:桥面、桥墩)
3、过渡:有了桥,连接两地交通,方便又快捷。现今,随着交通压力的增加,很多地方陆地上架起了桥,公路铁路两用桥,也有不少桥梁不能满足需求而改造或重建。
(二)明确任务,设计、制作、测试桥梁
1、出示桥墩基座模型,明确学习任务:
今天,我们的任务就要来设计建造一座桥梁,让小车能顺利通过。
2、问题
(1)提问:建造怎样的桥梁呢?这是个工程问题(板贴:问题)为了设计一种方案来解决这个工程问题,你们认为我们至少需要知道什么?
(2)小组讨论
(3)学生交流:用什么材料?制作多长时间?怎样算设计成功?……(教师相机出示制作材料、明确检测标准:(1)小车能顺利通过。(2)承受力越大越好,测量放钩码的数量。)
3、设计
(1)提问:打算怎么设计?(板贴:设计)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用简单的线条画出桥梁设计蓝图。
(2)学生设计桥梁,画出设计图
(3)提问:你们设计的桥梁是怎样的呢?请各组来展示一下,并说说你们的设计意图(各组展示设计图,交流设计意图)
4、制作
(1)明确制作要求:有了设计,接下来就要步入制作环节了(板贴:制作),制作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呢?
(2)学生自由回答,教师相机出示PPT友情提醒:
①安全使用剪刀
②用好材料不浪费
③制作时间7分钟
④制作完成,用小车检测能否顺利通过。成功的,一位同学将桥梁搬到讲台前。
(3)学生分组制作,小车检测通过的搬至讲台前。
5、测试,
(1)谈话:各组的桥梁都能让小车通过,哪座桥的承受力最好呢?让我们放钩码来测试一下(放钩码)
(2)桥梁承受力的大小可能跟什么因素有关?(桥梁形状、材料多少、材料强度等)
适时追问:材料是不是使用越多越好?不同的材料,如钢材、木材和纸张比较,强度相同吗?
5、改进
(1)过渡:现在,有办法改进桥梁,来提升它的承受力吗?怎么改进,从哪个步骤开始改进?(板贴:改进)
(2)学生回答,PPT出示改进要求:
①小组讨论,完成桥梁改进图;
②领取材料,动手改进桥梁;
③测量承受力,记录实验数据。
(3)学生改进设计图,改进制作,展示汇报(如果时间不够,改进制作、展示汇报环节就第二课时进行)
(三)总结拓展,改进桥梁
1、提问:同学们,今天这堂课我们开展了建桥梁工程,为了解决这个工程问题,经历了哪些步骤?(经历了提出问题、设计、制作、测试、改进的过程。)
2、小结:像建桥梁这样的工程设计和制造,受到交通流量、周边环境、使用材料、工程预算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要考虑的方面也很多,下一节课我们继续深入研究。
五、板书设计

桥面
建桥梁 平板桥 拱形桥 斜拉桥
桥墩
问题 设计 制作 测量

改进
五年级STEM工程活动 第 小组
建桥梁
制作工具:剪刀
制作材料:桥墩基座1个、A3纸2张、线绳2米、透明胶带若干
1、桥梁设计图
测量:桥梁承受力(钩码数量)
2、桥梁改进图
测量:桥梁承受力(钩码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