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课件(24张)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课件(24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3-25 12:24: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4张PPT。第 4 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一)遣唐使与鉴真东渡遣唐使
(1)为了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日本派遣使节到中国,当时称为“遣唐使”。
(2)他们把唐朝先进的制度、天文历法、典籍、书法艺术,建筑技术等传回日本,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遣唐使与鉴真东渡货币日本的和同开珎
(始铸于708年)唐朝的开元通宝
(始铸于621年)(一)遣唐使与鉴真东渡服饰(一)遣唐使与鉴真东渡建筑(一)遣唐使与鉴真东渡饮食 斗茶 茶道(一)遣唐使与鉴真东渡鉴真东渡1.时间:唐玄宗时期扬州江阴人,俗姓淳于。原为扬州大明寺高僧,精通佛经和医学。日本僧人(留学僧)邀请他去日本传授佛法。想一想:鉴真为什么双目紧闭呢?(一)遣唐使与鉴真东渡鉴真东渡2.经历:六次东渡日本未出海便夭折。遭诬告与海盗勾结,鉴真一行东渡的船只被官府查没。被风浪所阻。突遇风暴,船被汹涌的波涛击破,不得不上岸。一个月后,鉴真一行又下海,再遭风浪,船触礁搁浅,被渔民救上岸。东渡未能成行。因官府出面阻止。未果。因弟子的好心阻拦。遭遇台风,失败。在海上漂泊了14天,到达海南岛,因暑热患眼疾,双目失明。东渡成功。754年,鉴真(66岁)一行终于抵达日本。(一)遣唐使与鉴真东渡鉴真东渡3.影响 :他在日本传授佛经,还传播了中国的医学、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一)遣唐使与鉴真东渡鉴真东渡鉴真精心设计的唐招提寺(在日本奈良市)(二)唐与新罗的关系(二)唐与新罗的关系想一想:唐与新罗的关系是怎样的呢?新罗唐朝(二)唐与新罗的关系新罗人崔致远12岁入唐求学,18岁考中进士。后来他在唐朝做官,写下大量诗文。他的文集《桂苑笔耕》,流传至今。南京的致远桥(三)玄奘西行 玄奘(602-664年),唐代著名高僧,法相宗创始人,被尊称为“三藏法师”,后世俗称“唐僧”,中国佛教三大翻译家之一。
玄奘为探究佛教各派学说分歧,于贞观元年一人西行,历经艰辛到达天竺(印度)佛教中心那烂陀寺取真经。前后十七年学遍了当时的大小乘各种学说,共带回佛舍利150粒、佛像7尊、经论657部,并长期从事翻译佛经的工作。目的地(三)玄奘西行1.路线:长安——丝绸之路——天竺(三)玄奘西行《玄奘取经回长安图》(三)玄奘西行2.影响:玄奘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此后主持译经工作,为中国佛教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三)玄奘西行2.影响:根据他的口述,由弟子记录成书的《大唐西域记》,记载了他游历过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风物及社会习俗,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三)玄奘西行想一想:学习了本课的鉴真和玄奘的事迹,我们应学习他们怎样的精神?矢志不渝、勇往直前、
不畏艰险、勤奋刻苦等等课堂训练一、单项选择题1.“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义,唐风洋溢奈良城。”材料
中“鉴真航东海”的目的是()
A.求取佛经精义 B.弘扬佛法 C.传播高超的医术 D.学习日本的文化2.唐朝对外关系有所发展,具备的最重要的条件是()
A.封建经济出现繁盛局面,是当时世界上综合国力强盛的国家
B.封建经济继续发展,农业、手工业和商品经济发展超过前代
C.各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活跃、接触频繁,民族交融进一步加强
D.科学、文学、史学、教育等有新发展,我国古代文化高度繁荣课堂训练一、单项选择题3.“一个深夜,我迷失在城市广场,疑惑中,看见唐玄奘,牵着一匹瘦小的马,正朝
我走来。我想让他给我指条路···八百里大漠,没有唐玄奘的信念,如何走得出去,
我后悔没有和他结伴而行。”材料中“唐玄奘的信念”指的是()
A.远赴南诏,实行册封
B.西行天竺,求取佛经
C.“凿空”西域,寻找联盟
D.远去日本,弘扬佛法课堂训练一、单项选择题4.“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一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铸而成的求知
之路,一个民族胸襟开放、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材料中“伟大僧人”是指()
A.张骞 B.鉴真 C.玄奘 D.司马迁5.唐朝时期,有一个外国人,他12岁入唐求学,18岁考中进士。后来他在唐朝做官,
写下了大量诗文。他的文集《桂苑笔耕》流传至今。这里的“他”指的是()
A.越南人 B.印度人 C.新罗人 D.日本人课堂训练一、单项选择题6.“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客观史实,反映出唐朝的时代特征是
()
A.对外开放 B.经济繁荣
C.政治清明 D.交通发达课堂训练二、综合题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日本书记》
材料二 舍己为人传道义,唐风洋溢奈良城。——郭沫若
材料三 四大皆空修道义,六根清净解禅缘。万里崎岖不辞苦,求取真经为人间。
(1)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在唐朝时日本曾和中国往来密切。你能说出当时日本派
哪些人到中国来学习吗?
(2)日本深受唐朝文化的影响,请试举两例予以说明。
(3)材料二赞颂的是谁?他的主要事迹是什么?
(4)材料三与唐朝的哪位历史人物有关?请说出他的主要事迹和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