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语交际:即席发言
教学目标:
1.掌握即席发言的要领和表达技巧。
2.创设情境,训练讲话技巧。情境不用过多,避免蜻蜓点水式不够深入的教学方式,要能顺势利用好身边的环境,借力打力,深入有目标地训练学生即席发言时应初步具备的沟通说话能力,克服发言时的紧张心理,学习即席发言的快速构思方法,提高瞬时应变和即席发言能力。
3.进行即席发言的初步尝试,充分调动课堂参与的热情,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表现出较高的文化素养和气质风度。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认为即席讲话是什么样儿的?
生谈感受后,师:是呀,很高兴同学们都能够有自己的认识。比如刚才我问了这一个问题,大家都说的很好,这个就是即席讲话。
即席讲话,也叫即兴发言,是我们和谈话对象之间用得非常多的一种有效的交流方式,它在我们生活工作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2.那么,为了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工作更愉快有效,在我们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即席讲话怎样才能发挥更大的优势呢?(请同学们自由说一说自己的看法。)
二、模拟情景,感悟要领
(一)情景一:
师看看黑板,又看看讲桌:今天是哪位同学值日呀?生举手说。师笑:你值日真认真,不仅把黑板擦得干净,而且把讲桌也收拾得整洁利落。看来你干事认真仔细,责任心很强哦,谢谢你,辛苦了。能说说你在值日时的心里想法吗?
值日生回答。
其它学生即席发言谈谈自己的看法。
(正面引导学生,肯定学生的努力付出,给予劳动承担责任人应有的尊重。激发孩子内心认真负责,勇担责任的自我认同感。肯定树立榜样,以点带面辐射全班学生,进一步培养学生们学会欣赏他人,干事认真负责任的良好行为习惯及感恩冷静沉稳的心态。)
小结:
1.即席发言第一个特点:临场性
即席发言既不能事先拟就讲稿,也不能进行试讲,它必须靠临时准备、临场发挥,因此临场性就成了即席发言最主要的特征。
2.即席发言要求:沉着冷静,克服紧张情绪
从某种程度上讲,当众说话成功与否的关键不在于讲话的内容,而在于发言者的心理素质。如果情绪过于紧张,即使准备好的内容,也不能很好地表达出来。克服人前讲话紧张心理的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加强当众说话的训练。只要持之以恒,随着讲话次数的增加,你的自信心会越来越强,效果会越来越好。
(二)情景二:
《外交风云》毛泽东小吴即兴对话。
同学们看了有什么感受?
小结:
1.即席发言的第二特点:针对性
由于即席发言一般都是在有限的时间内对现实话题作出迅速反应,这就使话题的内容被限制在特定的范围内,显示出鲜明的针对性,所以即席发言选取的角度宜小,内容宜集中,要力求说在点子上。
2.要求二:
有的放矢,切合环境对象
俗话说“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即席发言要注意环境、场合和对象,比如,环境有室内与室外、安静与杂乱之分,场合有严肃与随意、正式与非正式之分,对象有身份、年龄之分。面对不同的环境、场合和对象,我们发言的内容、语气、风格也应有所区别。越是有针对性的发言,越能得到听众的欢迎。
(三)情景三:
瑜伽音乐《小溪边的冥想》训练。静心冥想好处多。同学们闭眼聆听,感觉自己看到了什么?
小结:
1.即席发言的第三个特点:简洁性
即席发言常以简明扼要显出其力度,以亲切生动的表述给听者留下深刻印象。但是短小并不是空洞无物,而是要言之有物,言简意赅。优秀的即席发言常常以简练、含蓄而抒情的语言取胜。
2.即席发言的基本要求三:
边想边说,反应迅速敏捷
即席发言前,可以利用短暂的时间打一下腹稿,构想自己发言的主题、主要内容、开头等,但大部分情况是没有准备时间的,大脑是在临时组织说话的内容,因此,无法将所有的内容都有条不紊地安放在大脑中,这就要求发言者在说当前句的同时,还要斟酌后面要讲的内容,边讲话,边构思,根据主旨的需要,提取、筛选信息,组织语言。只有思维敏捷,反应迅速,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
三、场景练习,巩固总结
1.事先准备好两篇日记,当面问两位学生日记的来由,引导从生活中感受自然切入到学习上来,培养学生即兴发言的自信沉稳。
2.课堂总结:语言如花,它只是一个人品质内涵和头脑思维及其它综合能力的一种显现存在。要想说话得当,即席讲话效果好,就得先要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库,多持空杯心态,提高各方面能力,强大自己的内心。同学们该做的事很多,努力吧,相信大家,只要你有了明确的目标,并努力为之奋斗,终有一天会成功的。
3.布置作业:和老师、同学、家人、朋友就某些彼此感兴趣的话题交流彼此的看法,适当注意说话时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