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故事人物记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了解Powerpoint;学会启动Powerpoint,选择版式的方法;掌握幻灯片上文字的输入,格式设置的方法;理解建立新幻灯片和插入幻灯片的不同命令。
2. 能力目标:
能用Powerpoint制作幻灯片;具有一定探索新应用软件的能力;培养自主、协作能力。
3. 情感目标:
从多媒体演示文稿的制作过程感受信息技术的魅力而产生愉悦并受到感染;感受信息技术的价值。
教学重点
初步制作含有文本和艺术字的幻灯片。
教学难点:
“新建”命令和“新幻灯片”命令,背景颜色设置。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为学生展示Powerpoint生动实例让学生感受Powerpoint的广泛应用和魅力,在欣赏、赞叹之余,教师顺势提出:这都是Powerpoint的功劳,这里面既有文字、图片、声音,又有动画,效果非常好,你想不想也来用Powerpoint做一个电子幻灯片?通过本学期的学习,相信大家一定能制作出更精美的幻灯片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习者对学习产生强烈的兴趣,他必将力排外界各种干扰,发挥个体强大的内驱力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二、任务驱动,自主探究
任务一:启动Powerpoint。
学生机广播,教师介绍Powerpoint与Word都是微软公司出品的Office办公组件,有很多相同之处,你能联系Word的启动方法来启动它吗?交流启动的几种方法。
任务二:新建幻灯片。
教师紧接着启动界面,在“新建演示文稿”的窗口演示建立“空演示文稿”,在弹出的“新幻灯片”对话框内选区自动版式中的“标题幻灯片”,学生比较“新建演示文稿”和“新幻灯片”,讨论交流;学生操作,在第一张幻灯片上的相应框内输入文字,设置字体、字形、字号、颜色、对其方式等完成本次任务。教师巡视指导。
指名学生上前演示,学生评价。
三、引导自学,探索发现
任务三:插入新幻灯片。
说明优秀的演示文稿要充分表现某一主题往往需要多张幻灯片,同桌合作,交流,完成插入第二张幻灯片,指名完成的出色的组选派一名代表上前演示,全班交流。 任务四:给幻灯片插入“艺术字”和“文本框”。
由于学生已有在Word中插入艺术字和文本框的基础,因而教师的作用就在于引导学生实现知识的迁移。这个环节让学生自由选择学习方法,可以是独立自学课本,可以是4人组成学习小组进行合作学习,也可以是主动邀请老师加入探讨等。
选派代表演示,学生总结评价。
任务五:设置背景颜色。
对初步完成的作品进行美化。这一部分对于学生熟悉的Word来说是陌生的,教师可把操作录制成教学软件让学生自学尝试,也可直接演示。
任务六:保存文件。
四、个性练习,提高技能。
在此基础上,提出让学生制作两页简单的演示文稿——个人简介。这个环节给予学生充分的空间,题目可以自拟,幻灯片内容可以自定,充分体现个性,展示学生个性。教师巡视指导。
五、评价反馈、指导激励
指名学生展示作品,然后学生进行交流,评价。评价先由学生自评,再由其他学生评,教师从主题鲜明、内容生动、色彩协调、操作正确、叙述有条理等方面指导学生评价,最后教师评价(还可进行优秀协作小组评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