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少儿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二单元第二章《第三节 物质运输的路线》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冀少儿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二单元第二章《第三节 物质运输的路线》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32.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03-25 16:41: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章第三节 物质运输的路线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理解血液循环的概念,概述血液循环的途径。
2、理解体循环和肺循环的循环路径和基础知识。
【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体循环和肺循环的循环路径及循环前后血液成分的变化情况,培养综合分析能力和提高观察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敢于探究的精神,实现自主性学习。
【教学重难点】
概述整个血液循环的路径。
【教学过程】
【复习】
提问学生:看图说出对应位置的心脏四个腔的名称,并回答心脏的四个腔分别与什么血管相连?
学生答:左心房与肺静脉相连;左心室与主动脉相连;
右心房与上下腔静脉相连;右心室与肺动脉相连。
【新课导入】人在生病治疗时常需要打针,注射的部位多在臀部。那么注射进去的药物是怎样到达病灶的呢?(通过血液将物质进行运输),那人体内物质运输的路线是怎样的呢?下面来学习本节课的内容。
【讲述】体内物质运输是通过血液循环来完成的,血液循环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首先我们先来学习体循环。
【讲述】
一、体循环
体循环是血液在心脏与全身各组织器官之间的循环。动脉血由左心室射入主动脉,经各级动脉,到毛细血管网处进行物质交换,将运输的氧和营养物质供给细胞利用,同时将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运走。在毛细血管处进行物质交换后变成静脉血,再经各级静脉,最后汇集到上下腔静脉,最终流回右心房。
【小结】提问学生一起来小结。
整个体循环是以左心室出发,到右心房终止。
整个流动的途径为:
气体交换前后血液的变化如何?

【过渡】下面再接着学习肺循环,肺循环实际上与体循环相反。
【讲述】二、肺循环
肺循环是血液在心脏与肺之间的循环。静脉血由右心室射入肺动脉,在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网处进行气体交换,肺泡内的氧气进入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在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网处进行气体交换变成动脉血,再顺着肺静脉流回左心房。
【小结】再次提问学生来小结。
整个肺循环以右心室为起点,到左心房终止。
整个循环的途径为:
(2)气体交换前后血液的变化如何?
【练习】学生自主完成课本探究竟的内容。根据所学的知识,完善图中标注名称,用箭头表示出血流方向。并思考问题。
【思考】“动脉里流的都是动脉血,静脉里流的都是静脉血”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答:不对。像肺静脉里流的是动脉血,肺动脉里流的是静脉血。
【分析】左“动”右“静”
【小结对比】让学生完成以下体循环和肺循环的对比表格。
体循环
肺循环
起点
左心室
右心室
终点
右心房
左心房
血液变化
动脉血变静脉血
静脉血变动脉血
功能
为组织细胞运来氧气和养料,带走二氧化碳等废物
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血液获得氧气,并把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联系
同时进行,通过心脏连通成一条完整的循环路线。
【提问】
1、人在生病时肌肉注射和静脉注射哪种疗效快?(静脉注射快)
若跟踪调查,会最先在心脏的哪个腔发现这种药物?(最先回到右心房)
【讲述】血液在全身循环一周大约需要30s的时间,注射的药物,很快就会作用于全身每一处组织细胞。
【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都收获到了什么?
【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