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道和肺》
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这节内容是七年级下第三章《呼吸》第一节。人的呼吸这章内容是继人的消化和吸收之后的又一生命特征。本节内容讲述的是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是学生学习理解人体如何完成呼吸的基础部分,在本章中占有重要位置。
2、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描述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
2.说明人体呼吸道和肺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二)能力目标
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分析相关资料,通过小组讨论合作,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语言表达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习探究能力。
(三)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呼吸卫生习惯。
2.在小组合作讨论中体验同学之间合作的魅力和成功的快乐。
3.培养学生要保持环境空气清新的习惯。
重点难点
重点:描述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难点:呼吸道中各部分的功能。
教学媒体
多媒体
课时建议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创设情景,实例引入
由生活现象设疑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师生体验:如果你捏住鼻子,闭嘴,有什么感受?
(动脑筋,思考问题,讨论后自由发言)
出示自学指导、探究学习(讲授新课)
呼吸系统的组成
呼吸道的结构和功能
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肺的位置及肺泡适于气体交换的结构特点
一、呼吸系统的组成
环节①展示呼吸系统的图片,学生大体认识组成。
环节②学完呼吸系统的组成后,通过让学生指出呼吸系统各器官的大体位置这个活动,理论联系实际,巩固呼吸系统的组成。
过度:通过观察呼吸系统模式图,同学们知道呼吸道由那些部分组成吗?
二、呼吸道的结构和功能
功能一:呼吸道能保证气体顺畅通过
环节①在讲这一功能时,运用的是探究的方式进行的。带领学生摸鼻子和喉、气管,体会里面有骨和软骨组成,然后出示图片气管,由于有软骨做支架,管腔是撑开的,得出结论:呼吸道的功能能保证气体顺畅通过
环节②讲解咽时,先展示了两个咽部结构图,认识咽的结构会厌软骨的作用图片,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的事,引起学生兴趣,思考,然后出示与之相关的结构,学生理解结构的关系。之后出示举例说明吃饭说笑不好的习惯,形象生动明了的理解会厌软骨的保护作用,保证气体通畅。
功能二:呼吸道使气体变得清洁、温暖、湿润
环节①在讲这一功能时,衔接上面的知识提出这样的问题“呼吸道除了能保证气体顺畅通过,还有什么功能?是通过什么结构来实现的?”然后学生小组讨论,结合书上的图片,让学生得出结论。学生讨论完,发表见解之后,老师总结。处理鼻毛有清洁作用时,先展示了鼻腔内部的结构,然后身边事的一个问题:大扫除后鼻涕是黑色的,,联系实际形象地感知了鼻涕的来历。更形象地理解鼻毛和黏膜和毛细血管的作用。随后展示气管支气管图片,学生看图先认识内部结构,讲完鼻腔后以解决“用口呼吸还是用鼻呼吸好?”“感冒时,打喷嚏,鼻涕增多是怎么回事”实际问题的方式巩固所学的知识。
环节②之后衔接上面的问题提出了又一个问题“感冒时,咳嗽痰多是怎么回事”引出气管的结构和功能。处理气管的结构和功能时,展示了两个动画“腺细胞的杀菌作用”“纤毛的清扫作用”形象生动的得出清洁作用。讲解完后,小结呼吸道的功能使气体变得清洁、温暖、湿润。
通过提出“有了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人体就能完全避免空气中的有害物质的危害吗?”问题,让学生知道呼吸道吸入气体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通过几个呼吸系统疾病,让学生深刻体会环境中空气清新是多么重要。生活中一定要保持环境空气清新。
三、肺的位置及功能
在讲肺的结构和功能时,先认识肺的结构和功能的,提出几个相关连简单的问题。
①肺的组成 ②肺的功能(气体交换)③气体交换的部位肺泡,引出肺的结构,展示肺泡的图片,学生结合书本的知识总结肺有利于气体交换的结构特点。
观察图片,阅读教材,掌握人体呼吸系统组成包括两部分:呼吸道和肺
结合教材和呼吸系统模式图答出“呼吸道由鼻、咽、喉、气管、支气管组成。”
小组合作,相互补充综述。
引起学生兴趣,思考,
联系实际生活,巩固所学的知识
阅读教材知道肺位于胸腔内,左右各一,是气体交换的场所。
阅读教材,回答问题。
小结
提出“通过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生活中应该怎么做?”让学生取代老师来总结内容,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归纳总结能力。
学生总结、知识梳理
作业
练习,考察学生的学习情况。
板书设计
第一课时 呼吸道和肺
呼吸系统的组成
呼吸道的作用
肺的位置及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