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五四制 二年级上册4.3 认识除法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青岛版五四制 二年级上册4.3 认识除法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青岛版(五四制)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3-25 20:21: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认识除法
1教学内容
青岛版五四制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P57---60页<除法的初步认识>
2教材分析
除法是计算的重要组成部分,表内除法是学习除法的基础,而“除法的初步认识”又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是学习除法概念的第一课。学生在原有的知识结构中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学生对除法意义的理解及对除法的兴趣将直接影响到后面的学习。
3学情分析
这节课是学生已经认识了什么是平均分,并且知道了平均分的两个含义,,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除法的初步认识”对于学生在原有的知识结构中没有这方面的知识,是第一次接触,因此学生对除法意义的理解及对除法的兴趣将直接影响到后面的学习。
4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分实物的过程中清楚、直观地了解除法的含义;
2.使学生认识除号,会读、会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所表示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通过读图、读题,培养学生会从复杂的信息中抽取有用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教育学生要帮助别人,增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2.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初步的语言表达能力。
5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除法的含义,知道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除法的含义。
6新设计
7教学过程
7.1 第一学时
7.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激趣引入,回顾旧知
、激趣引入,回顾旧知
师:今天很有幸与我们班的小朋友一起学习,因为我听说我班的同学有超强的观察力和记忆力,今天想当堂验证一下。好吗?请仔细观察这张照片(10秒后退出)。
师:照片上一共有几个小朋友?它们都在做什么?跳绳的有几人?踢球的有几人?摸瞎的有几人?打卡的有几人?也就是说按游戏方式把12个小朋友平均分成了4组,每组有3人。还可以说是12个小朋友,每3人一组,能分4组。
师:看下课时,同学们玩的开心,上课时我们一定学得也开心。
【设计意图: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从学生的课间生活入手,既回顾了前面所学的平均分的意义,又为今天的新课埋下伏笔,照应了结尾。】
活动2【讲授】创设情境,探索新知
二、创设情境,探索新知
1、导入除法
师:大家还记得上节课的森林晚会吗?看,又来了8只小鹿也来参加晚会,他们打算干什么?(平均分成4组跳舞),一组有几只?怎么分?(平均分)什么是平均分(每份同样多)你们会分吗?你们每人手中都有8张小鹿图片,请动手分一分吧!
师:每组几只?(2只),是这样吧?(课件)也就是说把8只小鹿平均分成了4组,每组2只。刚才我们平均分的过程就可以用一个算式8÷4=2来表示。这就是我们今天认识的一种新运算----除法。
【设计意图:新课仍用森林晚会入手,既承接了上节课的情境,让学生感觉到数学故事像电视剧一样仍在继续,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并不自觉的引发孩子对上节内容的回顾,形成一个知识串。】
2、认识除号
师:看这个算式,平均分是用哪个符号表示的?(除号)来看这个符号,它就叫做除号,跟我一起写除号,先写短短的一橫,注意要平,再写上面一点,最后写下面一点,注意点要圆,别点成顿号啦。来听听除号是怎样夸自己的?(录音课件)
师:再来看这个算式,8是什么(总数)按什么要求分的(平均分)分成几组(4组),最后分的结果是多少?(每组2只)这个算式就表示把8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2。(板书)
3、除法算式的读写
师:会读这个算式吗?谁来教大家读一读:8除以4等于2,注意,这里读作除以而不能读在除,除和除以不一样,在以后的学习中你会慢慢明白的。
【设计意图:让每个学生都动手分一分,在分的过程中理解除法算式的意义,认识除号及除法算式的读法。】
4、理解除法算式的另一种含义(已知总数和每份的量求份数):
师:它们开心的跳着,又吸引来了4只小鹿,看说了什么?咱们3人一组跳圆圈舞吧,能分几组呢?请用手中的小鹿分一分吧。
师:不够啦?哪咋办?能想办法解决吗?(同桌两人合起来)对呀,咱班学生就是聪明,自己能想办法解决。那就同桌二人一起分一分吧?
师:分完后思考这个算式怎么写?)12÷3=4(板书)4什么?(4组)
师:这个算式又表示什么意思呢?
生说(引导):12个,每3个一份,能分4份。
5、对比两个意义
师:看这两道题,第1题给了总数和分的份数,求每份是多少?第2题给了总量和每份是多少,求能分几份?虽然条件和问题各不相同,但都是平均分,所以都用除法。
【设计意图:这里主要是让学生讲清楚所列算式中各个数所表示的意思。从而为理解除法算式中各个数的意思做铺垫。实现文字语言和符号语言的沟通。】
6、除法各部分名称
师:加法、减法、乘法中每个数都有自己的名字,除法中每一个数也有自己的名字。讲解被除数、除数、商,(除号前面的数叫做被除数,它是要分的总数个数;除号后面的数叫除数,它是平均分的份数或每份的量;最后的结果叫做商)(板书)
活动3【讲授】巩固理解,学会读题
三、巩固理解,学会读题
师:在小动物们开心的玩耍时,灾难却不知不觉的来到了他们身边,看发生了什么情况?(课件展示)
师:洪水来啦,狮子警长接到报警,立即布署援救方案。来读一下“我把你们分成5组”(课件展示)每组几只狮子?你们是谁?(狮子队员)有几只,我们一起数一数?分就是平均分,老师这人10张狮子图片,谁来上堂分一分?
师:请同学们观察他分的对吗?并思考用算式如何写?(10÷5=2(只))(板书)
师:分好组啦,去救大伙吧?先看看问题是什么,一起读一读(救小鹿需要几条船呢?)
师:救谁呢?(小鹿)你能找找有关小鹿的信息吗?(15只小鹿,一条船救3只小鹿)求需要几条船就是把15只小鹿每3个一份,看能分几份?请拿出你的这张纸圈一圈、分一分(一张15只小鹿图片)圈完后想想算式如何写?(15÷3=5(条))
师:小熊呢需要几条船呢?(8÷2=4(条))意思就是把8每2个一份,能分4份。
【设计意图:把课本上的情境图用在这一环节,原因之一是因为情境图中的信息过于复杂,学生不容易接受。当新知已经讲完,用书中的情境图去加一巩固新知,并把重心放到如何引导学生从众多信息中抽取有用信息,一举两得。】
活动4【活动】尊重差异,拓展提升
四、尊重差异,拓展提升
师:救援过后,狮子警长要表彰一批先进的队员和志愿者,买来了12支鲜花,到底表彰几只呢?要求每个先进队员得的鲜花枝数同样多。可以奖给几个狮子,每只狮子得几枝?拿出这张练习纸。请你帮他设计几种表彰方案,并把你设计的方案在四人小组里面先分享一下。请看合作要求(合作要求:1、自己先想一想,圈一圈,看能设计几种方案。把自己的方案在四人小组中交流汇报。2、看看你与别人的方案一样吗?)
师:汇报一下吧!你们小组设计了几种?(6种)太了不起了,说说都怎样设计的?
【设计意图:在教学过程中把提高与发展每个学生作为素质教育的落脚点,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各自的实际水平基础上主动、充分地发展、提高。在设计活动时,人人动手分一分,相互交流中,体会多种分法的共同性──每份分得同样多。并让他们有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使师生能共同体验成功以及成功带来的喜悦。】
活动5【练习】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五、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1、生活中的除法
师:同学们,其实在我们生活中,到处都有用除法解决的问题,比如:1、我们课前的图片,谁能用除法算式来表示?(2种情况,看来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得到的结果是不一样的。)2、老师有20个本,每人发4个,能发给几人?3、在刚过去的反法西斯及抗日胜利70周年阅兵仪式上,5架飞机拼成了一个“7”,35架飞机能组成几个“7”,绘成7个“7”作为阅兵仪式上的献礼。
师:你在平时遇到过平均分东西的事情吗?请你写下来或画下来,并用今天所学的算式表示出来,明天交给我好吗?
2、除号的由来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认识了除法,认识了除号,你知道除号是谁最先使用的吗?(17世纪,瑞士学者哈纳在算账中遇到要把一个整数平均分成几份的问题。他用一条横线分开两个圆点来表示这种算法,于是便产生了除号“÷”。)
师:这样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生说。(除法)我们知道了除法,并知道了除法各部分的名字及除法的意义。我们仅仅学了除法的一些初步知识(课题补齐)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会知道更多更多除法的相关知识。下课。
活动6【讲授】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
除法的初步知识
?????????????????????????被除数 除号 ?除数 ??商
????????????????????????????8 ???÷???4 =?2(只) 读作8除以4等于2
把8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2
??????12 ??÷???3=?4(组)
???????12个,每3个一份,能分4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