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2--5的乘法口诀求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基础上体会用多种方法求商的过程,感受到用乘法口诀求商的简便,并掌握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比较、概括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操作交流中体会成功的喜悦,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方法。
难点:运用乘、除法之间的关系,理解用乘法口诀求商的道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出示口算卡片,指名学生说出得数,并说说用的是哪句口诀。
6X2= 3X4= 2X5= 3X3=
5X2= 4X4= 2X3= 3X5=
6X1= 4X6= 2X4= 3X6=
2、先填空,并指名学生说一说括号里的数是用哪句口诀写出来的。
2 X( )=4 3 X( )=6 4 X( )=8
( )X 3=12 ( )X 4=20 5 X( )=15
在前面我们学习的除法算式中,都是通过平均分来计算除法的商,这种方法比较麻烦,有没有更好的计算方法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种更为简单的求商的方法。
(板书课题: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二、探究新知
猴妈妈在给小猴子分桃子,小朋友们,来帮她分一分吧!
1、教材第18页例1。
(1)课件出示例1主题图,猴妈妈在干什么?从图中你都发现了那些数学信息?(一共有12个桃子,每只小猴子分3个)
(2)根据你们发现的数学信息,谁能编一道用除法解决的问题?(12个桃子,每只小猴子分3个,可以分给几只小猴子?)
(3)可以分给几只小猴子,怎样列除法算式?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12÷3 =
(4)探究算法。
提问:该如何计算呢?你是怎样想的?
学生1:1只小猴子分3个,2只小猴子分6个,3只小猴子分9个,4只小猴子分12个,正好分完。
学生2:第一只分3个,12-3=9;第二只分3个,9-3=6;第三只分3个,6-3=3;第四只分3个,正好分完。
学生3:想3和几相乘得12呢,因为三四十二,所以商是4。
(5)如果你是猴妈妈,你会选择哪个方法呢?为什么?
学生汇报交流。
小结:直接用一句乘法口诀就能又快又准确地求出商来。
2、练习:教材第18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进行交流。
3、教材第19页例2。
(1)课件出示例2主题图:从图中你了解到了那些信息?
学生先看图,再说给小组的同学听听,使学生在小组内交流从图中了解到的信息。
(2)引导学生根据图上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说说算式表示的意思。
(3)这两道算式怎样计算?分别用的是哪句口诀?
学生分小组讨论,教师指名学生汇报。
小结:可以用乘法口诀求商,除数是几就想几的口诀,再看被除数是几,再确定用哪句口诀。
三、巩固练习
1、教材第19页“做一做”第1、2题。
教师组织学生小组讨论,然后集体交流展示。
2、教材第20页练习四第一题。
先让学生观察,理解题意,再算一算。计算后在小组中互相说一说是怎样求出商的。
3、教材第20页练习四第2题。
提问:从图中你发现了那些数学信息?怎样列算式?
4、教材第20页练习四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集体订正。
5、教材第20页练习四第4题。
教师指导,学生交流展示。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板书设计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3 X(4)=12
12÷3=4
想:3和几相乘得12?三(四)十二,商是4。
4 X6=24
24÷4=6 24÷6=
想:四(六)二十四,商是6。 想:(四)六二十四,商是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