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统编五下3《月是故乡明》精品课件(共2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统编五下3《月是故乡明》精品课件(共2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3-25 13:05: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教学课件
月是故乡明
人教部编版 小学语文 五年级下册
季羡林
新课导入
“床前明月光,低头思故乡。”每到读到这句诗,我们都能体会到诗人李白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课文《月是故乡明》,去体会一下作者对故乡的月亮有着什么样的感情。
整体感知—— 学习目标
1.认识16个生字,正确读写带有生字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学习作者通过描写景物来表达感情的写法;
4.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整体感知—— 我会读











pái huái gōu méng chéng chè
yǐ nǐ ruì lái yín qīng

整体感知——我会读





miǎo é yān zhuì
整体感知——词语积累


风格旖旎 秀色可餐 鸟语花香 春色满园
山清水秀 花团锦簇 草长莺飞 莺歌燕舞
整体感知——词语解释

顶天立地:
恍然大悟:
烟波浩渺:
旖旎:



形容形象高大,气概雄伟豪迈。
顿时醒悟过来。
形容烟雾笼罩的江湖水面辽阔无边。
柔和美好。
整体感知—— 走近作者

季羡林(字希逋、齐奘,1911年8月6日—2009年7月11日),山东临清人,著名东方学大师、语言学家、文学家、国学家、佛学家、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是北京大学唯一的终身教授。?
整体感知——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请大家默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说说作者表达了对故乡的什么情感?是怎样表达这种情感的?
整体感知——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1.通过对故乡月亮及月下趣事的描述,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2.将世界各地见到的月亮进行对比,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3.直抒胸臆,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深入探究——理解课文
每个人都有个故乡,每个人的故乡都有个月亮。人人都爱自己故乡的月亮。
开篇点题,点明主旨:爱故乡。
深入探究——理解课文
至于水,我故乡的小村子里却到处都是。几个大苇坑占了村子面积的一多半。在我这个小孩子眼中,虽不能像洞庭湖“八月湖水平”那样气派,但也颇有烟波浩渺之势。
深入探究——理解课文
? 后来到了济南,才见到山,恍然大悟:山原来是这个样子啊!因此,我在故乡望月,从来不同山联系。像苏东坡说的“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完全是我无法想象的。
作者的家乡在山东西北部大平原上。小时候从来没有见过山,不知道山为何物,所以无法理解诗句描写的景象。
深入探究---理解课文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引用苏轼的《赤壁赋》,描写作者秋游赤壁看到月亮升起时的景象。由于故乡没有山,作者想象不到月出东山的样子。
明月从东山后升起,在斗宿与牛宿星之间来回移动。
深入探究---课文理解

? 我当时虽然还不懂什么叫诗兴,可觉得心中油然有什么东西在萌动。
作者看到天空中的明月,清光四溢,看到水中的月亮与之相映成趣,心中萌动的一定是对明月的赞美,是对家乡的歌颂。

深入探究——理解课文
在这期间,我曾到过世界上将近三十个国家,看到过许许多多的月亮。在风光旖旎的瑞士莱茫湖上,在平沙无垠的非洲大沙漠中,在碧波万顷的大海中,在巍峨雄奇的高山上,我都看到过月亮,这些月亮应该说都是美妙绝伦的,我都非常喜欢。但是,看到它们,我立刻就想到故乡苇坑上面和水中的那个小月亮。
世界各地的月亮

深入探究——理解课文
荷塘月色的奇景,就在我的窗外。然而,每逢这样的良辰美景,我想到的却仍然是故乡苇坑里的那个平凡的小月亮。
往事:看朗润园的月亮
深入探究---课文理解

? 月是故乡明,我什么时候能够再看到故乡的月亮啊!
这段话通过世界各地的月亮与故乡的小月亮作对比,表达自己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深入探究——主题归纳

本文以“月亮”为线索,深情回忆了童年记忆中的故乡月景和月下玩耍的趣事,以及离开故乡后在世界各地漂泊看到的无数美景和月亮,通过故乡之月与他乡之月的对比,表达了对故乡之月的喜爱,抒发了对故乡的思念与眷恋之情。
课堂小结
通过学习课文,我们感受到故乡月亮的美丽,和作者对于故乡的怀念热爱之情。同学们要在生活中也要认真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描写月亮的句子:
拓展延伸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唐】张九龄《望月怀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唐】李白《静夜思》
“月是故乡明”出处:
拓展延伸
月夜忆舍弟
唐代·杜甫
戍鼓断人行, 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 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 况乃未休兵。
故乡的月亮
板书设计

对故乡和童年生活的回忆
数星星
点篝火
捉知了
望月

思乡之情

离开故乡后的生活
在他乡见到的月亮
一、加点字读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渺小(miǎo) 篝火(gōu) 萌发(méng)
B.澄清(chéng) 清澈(chè) 莱茵(lái)
C.旖旎(ní) 祥瑞(ruì) 无垠(yín)
D.顷刻(qǐng) 巍峨(é) 燕山(yān)
C
.
.
.
.
.
.
.
.
.
.
.
.
当堂练习
二、阅读划线句子,联系前后句意,写出四字词语。

(1)最多的是山和水,什么“山高月小”“三潭映月”等等,数也数不完。( )
(2)以后到了济南,见到山,一下子明白了,山原来是这个样子的。( )
(3)我在故乡只待了六年,以后就离开家乡到外地,漂泊天涯。( )
恍然大悟
不可胜数
背井离乡
三、品读古诗,完成练习。
月夜忆舍弟
【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月亮明明普天之下是一样的,但诗人为何偏偏说“月是故乡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为故乡的月亮包含着乡情。
布置作业
摘抄课文中的好词好句并加以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