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古诗词诵读《晚春》 课件(24张PPT)+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课外古诗词诵读《晚春》 课件(24张PPT)+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3-25 17:27:59

内容文字预览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晚春》教学设计
课题
《晚春》
单元

学科
语文
年级
七年级
学习
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2、理解作者描绘的内容,体会其中蕴含的情理。
3、积累经典古诗名句,传承传统文化,提高语文素养。
重点
理解作者描绘的内容,体会其中蕴含的情理。
难点
积累经典古诗名句,传承传统文化,提高语文素养。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春天是一个万紫千红的季节。早春万物萌发,给人以生机勃勃的感觉;晚春又会是怎样的景象呢?让我们走进韩愈的《晚春》,感悟诗人的独特的视觉与感悟吧。
听讲感知
让学生快速走进文本,吸引学习兴趣。
讲授新课
一、作者简介:韩愈(768~824),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人,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贞元八年(792年)进士。曾任国子博士、刑部侍郎等职,因谏阻宪宗奉迎佛骨被贬为潮州刺史。后官至吏部侍郎。卒谥"文"。倡导古文运动,其散文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其诗力求新奇,有时流于险怪,对宋诗影响颇大。有《昌黎先生集》。
二、创作背景: 此诗为《游城南十六首》中的一首。钱仲联《集释》系此诗于唐宪宗元和十一年(公元816年)。此时韩愈已年近半百。
三、唐宋八大家,又称唐宋古文八大家,是中国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宋代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欧阳修八位散文家的合称。其中韩愈、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欧阳修、三苏等四人是宋代古文运动的核心人物,王安石、曾巩是临川文学的代表人物。韩愈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们先后掀起的古文革新浪潮,使诗文发展的陈旧面貌焕然一新。
八大家中苏家父子兄弟有三人,人称“三苏”,分别为苏洵、苏轼、苏辙,又有“一门三学士”之誉。故可用“唐有韩柳,宋为欧阳、三苏和曾王”概括。
四、注释:
晚春:春季的最后一段时间。
不久归:这里指春天很快就要过去了。
百般红紫:即万紫千红,色彩缤纷的春花。斗芳菲:争芳斗艳。
杨花:指柳絮。
榆荚(jiá):榆树的果实。
惟解:只知道。
漫天:满天。
五、诗歌大意:
春天不久就将归去,花草树木想方设法挽留春天,于是争奇斗艳,人间万紫千红。
可怜杨花榆钱,没有艳丽姿色,只知漫天飞舞,好似片片雪花。
六、朗读节奏
晚春
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七、诗歌赏析: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诗人不写百花稀落、暮春凋零,却写草木留春而呈万紫千红的动人情景。诗人体物入微,发前人未得之秘,反一般诗人晚春迟暮之感,摹花草灿烂之情状,展晚春满目之风采。寥寥几笔,便展示出满眼风光,令人耳目一新的景象。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杨花榆荚”不因“无才思”而藏拙,不畏“班门弄斧”之讥,避短用长,争鸣争放,为“晚春”添色。
给人以启示:一个人“无才思”并不可怕,要紧的是珍惜光阴,不失时机,“春光”是不负“杨花榆荚”这样的有心人的。
八、问题探讨:
“无才思”三字颇怪异,遂引起后人诸多猜测。
明确:或谓劝人勤学,不要像杨花那样白首无成;
或谓隐喻人之无才,作不出好文章;或言有所讽喻;
或言赞赏杨花虽无芳华,却有情趣和勇气。
如果说此诗真有寓意,就应当是其中所含的一种生活哲理。从韩愈生平为人来看,他既是“文起八代之衰”的宗师,又是力矫元和轻熟诗风的奇险诗派的开山人物,颇具胆力。他能欣赏“杨花榆荚”的勇气。此处或并非存心托讽,而是观杨花飞舞而忽有所感触,随寄一点幽默的情趣。诗的妙处也在这里。
此诗之寓意,见仁见智,不同的人生阅历和心绪可能有不同的领悟。
2、诗歌语言讲究凝练,一字便能透露情思。请结合诗句内容简要分析“知”和“斗”二字的妙处。
明确:“草树”本是无情之物,但“知”和“斗”二字用拟人的方法,(2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晚春时节花草树木竞相开花、争妍斗艳的美丽景象,表现出草树爱春、惜春之情。
3、有人认为这是一首贬抑“杨花榆荚”的诗,也有人认为这是一首褒扬“杨花榆荚”的诗。你赞成哪一种看法?请简要说明理由。
【贬抑】杨花榆荚本无才识,既无绚丽的色彩,也无妩媚的姿态,经风一吹,纷纷飘落,只知道像雪花那样漫天飞舞,虽然有了短暂的张扬,但顷刻间化为乌有。
【褒扬】杨花榆荚不像百花那样鲜艳美丽,但面对即将逝去的春天,它们也加入了留春的行列,为留住春色不惜牺牲自身,像雪花那样漫天飞舞,为增加春意而贡献了自己的全部力量。
十、课堂练习
(1)分析本诗运用拟人手法有何妙处?
明确:使无情的草树能知、能解还能斗,且彼此还有高下之分,使描绘的晚春景致生动而有奇趣。
(2)本诗的主旨有人认为是劝人珍惜光阴的,你同意这种看法吗?为什么?
明确:言之成理即可。同意,因为作者是以"百般红紫""斗芳菲"反衬"杨花榆荚"的百首无成;不同意,因为作者在诗中是在嘲笑杨榆荚没有红的花,不能为春天增光彩;不同意,本诗是在歌颂杨花榆荚尽管无才思还是敢于与红紫争鸣争放,为晚春增色。
十一、拓展提高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注释】
⑴呈:恭敬地送给。水部张十八员外:指张籍(766—830年)唐代人。在同族兄弟中排行第十八,曾任水部员外郎。
⑵天街:京城街道。润如酥:细腻如酥。酥,动物的油,这里形容春雨的细腻。
⑵最是:正是。处:时。
⑷绝胜:远远胜过。皇都:帝都,这里指长安。
译文:
京城大道上空丝雨纷纷,它像酥油般细密而滋润,远望草色依稀连成一片,近看时却显得稀疏零星。
这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远胜过绿柳满城的春末。
1、对本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是写给水部员外张籍的,他在兄弟辈中排行十八,故称“张十八”。
B.这是一首律诗,它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C.这首诗的风格清新自然,语言通俗易懂。
D.这首诗的后两句写诗人对早春的喜爱和赞美。
2、请用优美的语言描绘出“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所展示的画面。                                        
答案:1、B。(B项中“律诗”应为“绝句”,主题灵对早春的喜爱和赞美之情。)2、长安街上,绵绵细雨滋润着大地。远远望去,朦朦胧胧,仿佛有一片青青草色,走近了,却极淡极少、似有似无。
十二、作业
每一棵草都会开花,因为每一棵草都有属于自己的花期,那就在属于自己的花期里尽情的绽放自己吧。请以《发现最美的自己》为题写一篇作文。
学生默读感知,了解作者生平及作品。
ppt展示,学生默读感知。
齐读加深印象。
齐读识记
默读理解
齐读,读出节奏,读出感情。
学习诗歌赏析方式方法
学生分组探讨,教师归纳总结。
思考,练习
阅读理解
习作练习
了解作者生平,更好了解诗歌主题。
了解作品写作背景,帮助学生理解诗歌主题内涵。
了解作者与“唐宋八大家”及称谓。
添加词语注释,帮助了解诗意。
诗歌大意让学生更系统的了解这首诗。
划分节奏帮助学生正确朗读。体会感情。
培养学生欣赏诗歌的方法和能力。
培养学生探讨问题的能力与方法。
巩固知识,理解主旨
了解作者的其他作品,更好的理解诗歌、作者
更好地把握诗歌主题和提高写作水平。
课堂小结
《晚春》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诗作。这是一首写暮春景物的七绝。此诗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通过描写花草树木得知春天不久就要归去,于是各逞姿色,争芳斗艳,欲将春天留住,就连那本来没有任何姿色的杨花、榆荚也不甘示弱,好像雪花随风飞舞,加入了留春的行列。全诗表达了诗人惜春的思想感情,同时也蕴含应抓住时机,乘时而进,创造美好未来之意。
学生默读感知
再次感知整首诗的主题内涵。
板书
晚春
韩愈
花草、树木——争奇斗艳 留春
杨花、榆荚——漫天飞舞 惜春
学生记笔记再次感知诗歌意境主题
对本首诗的结构内容有一个整体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