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学习“碧绿、妆成、绿丝绦、剪刀”等词语,掌握“碧、绿”的写法。?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在朗读中结合图片品析诗句的含义,体会作者的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对柳树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重点?难点?
抓住字词来理解诗句的含义。?2
、通过对诗句的分析来体会作者的情感。?
准备?课件、学习单?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它是春天的使者,雨后的叶子绿的发亮,又细又长的枝条随风摆动,自古以来,有多少文人墨客用各种各样的方式去赞美它、歌颂它,它是(柳树)。?
设计意图:导入的设计与本文的主题息息相关,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拉近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
?二、解诗题?
“咏”,歌咏、歌颂,表达作者对某事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咏柳”,即赞美柳树、歌颂柳树。?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置,是为了给学生奠定学习本首诗歌的感情基调,为入境,已容情。?
三、知作者?
作者:贺知章,唐代著名诗人、书法家,主要代表作有:《回乡偶书》、《咏柳》。??
设计意图:了解作者是为了更好的学习他的诗歌,品析他的诗句,感悟他的情感。
通诗文?
(一)、过字词关?
碧?玉????妆?成????绿丝绦?????剪?刀??????
(碧、绿)?
、过朗读关?
一读,读准字音?
根据老师的引导,让学生猜猜与本节课有关的主题,激发学习兴趣。???
借助《咏鹅》了解“咏”字的含义,从而达到解释题的作用。???
了解作者,检查对《回乡偶书》的预习情况。?
?学生开双轨火车拼读词语,结合图片来理解词语的意思。并让学生讲解对“碧”、“绿”两个词的识记方法和写
二读,读通句子?
三读,读出节奏?
设计意图:学习诗歌的前提是能理解、把握每个字、每个词的含义。朗读指导环节的重点在于让学生扫清字词障碍,给学生提供展示的平台,锻炼学生的朗读能力。?
五、品诗句?
1、?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碧玉:碧绿的玉石。????
一树:满树。?????
万条:(虚指)千万条柳枝。?
绿丝绦:绿色的丝带。?
(碧绿的叶子比作碧绿的玉石;千万条柳枝比作千万条绿色的丝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裁:裁剪。
似:似乎,好像。?
(以自问自答的形式将二月的春风比作剪刀,表达了作者对柳树的喜爱之情。)?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引导、交流合作,使学生树立合作意识,感受合作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结合预习情况、诗歌注释来理解诗歌的意思,并让学生借助修辞来理解诗歌,既锻炼了学生语言的组织能力,又提高了学生语言的表达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六、悟诗情?
通过对诗歌的学习,你认为作者想表达怎样的感情?(对柳树的喜爱之情。)柳树是春天的使者,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设计意图:在读中品味作者对柳树的喜爱、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七、写诗歌?
出示关于春天的图片,配上优美的背景音乐,让学生仔细观察,并结合自己对春天的了解,写一写孩子眼中、心中的春天。?
设计意图:让学生结合自己对春天的了解,当一位现代小诗人,从而用诗歌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小结:(雅乐)?????
孩子们,当你们在春游或者踏春时,你或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树,但你们一定会留意其中的一种树,它便是(柳树),当看到那婀娜多姿的柳树时,你一定会想到一位著名的诗人,他便是唐朝诗人(贺知章),想起贺知章,你一定会情不自禁地吟诵他的名作《咏柳》。请同学们再次带着对柳树的喜爱,对春天的赞美,美美地吟诵这首诗歌吧!?
设计意图:配雅乐升华主题,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明白生活处处有诗意,只要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你一定会是一个充满诗意的诗人。?
?板书?设计?
1、咏柳?????
比作?
柳叶---------------碧玉?
比作?
?柳枝---------------丝绦?
比作?
?二月春风-----------剪刀??????????!(自问自答)??
赞美柳树?????歌颂春天?
设计意图:简洁明了体现课文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