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教学设计
案例背景:
本课是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第四节内容,本课是让学生观察到白醋和小苏打剧烈的反应过程,体会化学变化的奇妙和有趣。学生对醋的认识多一点,对小苏打的认识可能不多,对这两种物质混合后会产生什么现象,知道的更少。
当学生将白醋和小苏打混合后,他们会看到明显的化学反应现象,例如看到气泡的产生和听到嗤嗤声。反映时产生了新的物质----二氧化碳。对二氧化碳的判定,我们不是采用直接告诉的方式,而是通过实验观察比较,发现该气体的一些性质,从而做出初步的判断,这是个分析、推理严谨的过程,必须通过实验来验证来得出结论。
科学概念:
1、知道小苏打和白醋混合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物质。
2、了解二氧化碳是具有特殊性质的气体。
3、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学习方式,体验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实验、分析和阅读资料得出正确结论。
情感态度价值观:
懂得只有足够的证据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得出科学结论需要严密的逻辑推理。
【教学重点】:明白小苏打和白醋发生了化学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
【教学难点】:对化学变化后产生新物质的认识。
【教具准备】:小苏打、白醋、烧杯、集气瓶、玻璃片、蜡烛、勺子、细干木条、火柴等。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
1、魔术引入
孩子们,还记得我们的约定吗?老师要给大家(变魔术)在一杯透明液体里倒入另一杯透明液体,不要眨眼睛,奇迹即将出现。神奇吧?在我们身边也有许多物质混合后会发生有趣的现象,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究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板书课题)
二、观察小苏打和白醋
1、今天老师也把它们请到了我们的课堂中,你们打算用什么方法来观察他们的特点?
生:看;闻(怎么闻?扇闻);尝(这也是一种很重要的观察方法,但有些物质是不可以随便尝的,今天老师也不建议大家用尝的方法去观察);摸。
现在,请以小组为单位,将你们组观察到的特点记录在表格1中,看哪个小组的发现最多,开始观察!
好,都完成了,哪个小组来汇报汇报?
师评:1、你的观察很到位,表述很清晰、流畅,真棒!2、观察得很仔细。3、有没有同学对他的表述提出疑问?4、
三、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的变化。
1、刚才同学们对小苏打和白醋都进行了多角度的观察,插上你们想象的翅膀猜猜看:白醋和小苏打混合后可能会发生什么变化?
(1、有可能小苏打可能会溶解在白醋里。2、有可能会出现很多泡沫。)同学们都作了大胆的猜测,很棒,科学家曾说猜测是科学发展的前奏,恭喜咱们班的孩子们,你们已经迈出了精彩的一步。到底白醋和小苏打混合后有什么变化,我们还得用实验证明。
2、实验步骤:
请一个同学来阅读实验步骤:
a:实验前、后分别摸一摸集气瓶壁,有什么感觉。
B:先放3平勺小苏打于集气瓶底,再沿瓶壁白醋30毫升.
c:盖上毛玻璃片。(解释什么时候盖:当小苏打与白醋混合发生反应时立刻盖上玻璃片,并且毛面朝下,看一看、听一听,仔细观察会发生怎样的现象?并将实验现象记录在表2中。
观察中不晃动集气瓶。)
师:谢谢你为我们清晰的朗读,共同认识实验器材。解释:1、可是孩子们,这样是一平勺吗?用玻璃棒从勺柄向勺尖挂平。2、这一平勺怎样才能全部放入瓶底?谁有好的建议?3、怎样沿瓶壁倒入白醋呢?谁有好的方法分享给大家(瓶中已经有了小苏打,在倒入白醋时,千万别去碰瓶壁,万一这两种物质发生反应烫手怎么办?4、有谁会盖毛玻璃片?
温馨提醒
了解实验步骤的孩子请举手。老师在这还有一个温馨提示。
(1)、组内合作,分工明确;轻声实验,不打扰别人。
(2)、毛玻璃片容易划伤手,请小心使用。观察过程中不要晃动集气瓶。
(3)、试验结束,器材归位并端坐。
师:a:每组的实验员请举手,b:你是如何理解轻声实验的?C:实验结束器材归位这是谁的职责?
比一比、赛一赛、看那组的实验现象最多、最独特。开始实验(5分钟)
3、汇报交流实验现象:
(1)那组的孩子愿意来汇报你们组的实验现象?(冒出了气泡,产生了气体,有声音。(象炸荷包蛋的声音)。玻璃杯变凉了)
(2)在众多的实验现象哪个现象最明显?(冒气泡)冒气泡就产生了气体,得记录下来。板书:小苏打+白醋 气体
4、产生了什么气体
(1)猜测一下这可能是什么气体?为什么?既然我们怀疑是二氧化碳,那就得知道他的特点。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一个实验步骤,证明这种气体的性质特点。提醒:只设计,不实验。
汇报实验步骤:补充。
a:火柴点木条或燃蜡烛后放在培养皿里熄灭
b:木条接近瓶口,轻轻移开毛玻璃片,将木条伸进瓶中,观察到现象立刻盖上玻璃片.
c:
下面我们来做两个实验:
2、 学生汇报(燃烧的木条立刻熄灭了)。
能证明这种气体就是二氧化碳吗?第二个特点有难度,由老师教给大家一个方法:
点燃蜡烛,集气瓶连瓶盖一起放在火焰斜上方两厘米处,像倒水一样把瓶子里的气体倒在火焰上,观察火焰变化,并填写实验记录表3.
汇报。现在能证明这种气体就是二氧化碳了吗?但是在我们生活中还有一些气体和二氧化碳有相似的特点。比如:氙气、氩气。所以孩子们,科学研究在没有足够的证据面前是不能轻易下结论的。但是科学家经过大量的实验证明这种气体就是二氧化碳。 书
回顾一下实验过程: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了二氧化碳,这是一种新的物质,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化学反应。
联系生活说二氧化碳
(1)生活种哪些地方用到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灭火器都是以高压气瓶内储存的二氧化碳气体作为灭火剂进行灭火)
(2)为什么我们在进入地窖、枯井的时候要用火测试一下再进去呢?(二氧化碳浓度很高,先用火测试一下,如果灯火熄灭或减弱的情况下不能贸然进入,不然有生命危险)
7、收获
经过这节课的学习,孩子们有什么收获吗?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用科学的态度、科学的方法去得出科学的结论。
板书
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
小苏打 + 白醋 → 二氧化碳(新物质)→ 化学变化
记录表一:观察小苏打和白醋的特点
特点
名称
小苏打
白醋
颜色
形状、形态
气味
提示:请用最简单的文字记录。
记录表二:混合小苏打和白醋后的变化
看
听
摸集气瓶壁
实验前
实验后(液体处)
将3平勺小苏打放入集气瓶底,再沿杯壁倒入30ml白醋,当白醋和小苏打发生变化时,立刻盖上毛玻璃片。
提示:1、及时盖上毛玻璃片。2、实验时要保持安静
3、使用最简单的文字记录。
验证气体性质:
根据桌上实验器材,设计一个实验步骤证明气体的特点:
实验步骤
1、
2、
3、
温馨提醒:
1、
2、
3、
实验表三
点燃蜡烛,将集气瓶中的气体倒在火焰上,观察现象:( )
1.火焰继续燃烧
2.火焰熄灭了
说明这种气体 。
(比空气轻、比空气重)
结论:这种气体可能是( )
3、课件展示二氧化碳气体的特点(出示课件12、13、14、15)。
根据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的性质,人们研制了各种各样的二氧化碳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都是以高压气瓶内储存的二氧化碳气体作为灭火剂进行灭火。
4、看来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了一种新物质------二氧化碳气体,这是属于哪种变化?
5、观察玻璃杯里的液体,小苏打还在吗?留下的液体还是白醋吗?
五、课堂小结评价:
1、通过本节课学习,同学们有什么收获吗?
2、填写实验记录表。
六、拓展延伸:
课后查阅:二氧化碳还有哪些性质?
反思:通过本课教学,我认为:首先是课前应该做好充分的准备,不能打无准备之仗。只有做好了充分的课前准备,教师才能在课堂上收放自如,对课堂上发生的突发事件才能有效解决。其次是注重发展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在科学的探究学习中,有时需要小组学生分工合作,有动手操作的、有观察记录的,都需要学生的密切配合,才能在探究活动中完成科学学习。
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二)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小苏打和白醋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物质。
二氧化碳是具有特殊性质的一种气体。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实验、分析和阅读资料得出正确结论。
情感态度价值观:
懂得只有足够的证据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得出科学结论需要严密的逻辑推理。
【教学重点】小苏打和白醋的混合实验。
【教学难点】对于实验的合理推想和论证。
【教学准备】
白醋、小苏打、药勺、注射器、记录表、烧杯、集气瓶、打火机、玻璃片、带橡皮管的反应瓶、湿抹布、蜡烛、小木棒、水火箭。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谈话:大家喜欢看火箭发射吗?老师今天就给大家发射个微型火箭。(老师演示火箭发射)
2.观察白醋、小苏打观察。
师:刚才老师发射的火箭里用了两种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小苏打和白醋。下面就请同学们用合适的观察方法对实验盘中的小苏打和白醋进行观察,你们打算怎样进行观察?并把它们的特点分别记录在观察记录表中。
3.小组观察后汇报交流。
小苏打(白色、粉末状、香)
白醋(无色、透明、液体、酸)
二、观察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的变化
1. 猜测混合后的变化。(板书课题)
师:如果把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可能会出现什么现象呢?猜测后PPT出示实验步骤并指导实验方法。
2.学生实验,教师巡视。
3.交流实验现象。
师: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你们观察到哪些现象?
(产生大量气泡、无色液体、玻璃杯变凉了、有扑哧声……)
三、探究反应后产生的气体是什么气体。
1.得出产生无色、透明的气体。
师:我们来看一下,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了大量气体。你看到这种气体了吗?说明它有什么样的特点啊?(无色、透明)
2.实验验证气体性质。
师: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的这种无色透明的气体到底是什么气体呢?你们有什么方法可以证明你们的猜测呢?
①阻燃:燃烧的火焰伸入。
A、PPT出示方法 B、学生实验 C、汇报
师:火柴熄灭了,能说明这种气体有什么样的性质啊?(阻燃)
拓展:氧气的助燃(视频播放)
②比空气重、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A、PPT出示方法 B、学生实验 C、汇报
师:观察到蜡烛熄灭了,能说明什么?(说明气体比空气重)
师:你们还观察到了试管里的石灰水有什么变化?(变浑浊了。)
3.验证气体是二氧化碳。
师: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已经发现了这种气体有哪几个特点啊?(PPT出示资料“常见气体的性质和特点”)对照资料我们认为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中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师:科学家又经过大量实验,获得了更多的证据,证明了这种气体就是二氧化碳。
4.揭题总结。
师:今天我们将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发现了很多有趣的现象:1.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了二氧化碳气体,它是一种不同于小苏打和白醋的新物质,我们把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的变化叫化学变化。
2.瓶子外壁有点凉是因为反应时产生的二氧化碳可以带走热量(举例:夏天喝碳酸饮料)
3.能不能运用今天学习的知识解释老师发射火箭的原理?
5. 化学水火箭发射活动。
①PPT出示活动步骤
②室外水火箭发射活动
四、巩固延伸:
二氧化碳生活中的应用。
师:生活中哪些地方也有二氧化碳呢?(人们还利用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和比空气重的性质制造出了二氧化碳灭火器呢。碳酸饮料、汽车尾气、干冰、人呼出的气体等。)PPT展示
板书:
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
小苏打 + 白醋 → 二氧化碳(新物质)→ 化学变化
“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记录表
第( )实验组
活动一:观察小苏打和白醋的特点
白醋的特点
颜色
形状形态
气味
小苏打的特点
活动二:混合小苏打和白醋后的变化
反应产生 ,集气瓶外壁下部比较
(热、凉)
活动三:
验证气体性质
将燃烧的火焰伸进小苏打和白醋混合物的集气瓶里,观察现象。
现象:( )
1. 继续燃烧
2. 火焰熄灭了
说明这种气体 。
(阻燃、助燃)
点燃烧杯中的蜡烛,将橡皮管口放入烧杯内;瓶中加3勺小苏打,再加入半瓶白醋后迅速盖紧瓶口,观察现象。
现象:( )
1.火焰继续燃烧
2.火焰熄灭了
说明这种气体 。
(比空气轻、比空气重)
等火焰发生变化后迅速将橡皮管口放入装有石灰水的试管内,并摇晃瓶子,观察现象。
现象:( )
1. 没有变化
2. 变浑浊了
说明这种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 。
研究结果
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会发生反应,产生一种新的物质( )气体,这种变化属于( )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