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3.4 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 教科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3.4 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 教科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3-25 17:29: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四课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为了保证对营养的吸收,有的食物适宜生吃,有的食物适宜熟吃。
2、食物由生到熟会发生多方面的变化,其中有的变化是有利于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的。
过程与方法:
1、在加热的过程中,观察食物由生到熟的变化。
2、通过细致的观察,比较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并用文字或语言进行描述。
情感态度价值观:
细致认真地完成食物生与熟的比较活动。
教学重点:观察比较生、熟食物,了解生与熟的不同。
教学难点:通过观察能描述生、熟食物的变化。
教学准备:
1、活动一:食物品尝
每小组牙签若干,一小袋切过的马铃薯颗粒(两种包装:大部分小组提供全部熟的马铃薯颗粒,一个小组提供全部生的马铃薯颗粒)。
2、活动二:对比观察生熟食物
各种食物,有:生熟马铃薯3份,生熟苹果2份,生熟玉米2份,生熟黄瓜2份。
3、活动三:让生猪肉变熟
生猪肉两小块,蜡烛,调羹,一小杯水。
4、记录单2份
教学过程:
一、活动引入揭题:(5分钟)
1、谈话:今天,陈老师带来了一些食物,想不想尝尝?想尝可以,不过有一个要求,吃了以后你们要告诉老师食物是什么味道,可能是什么食物?
2、人们常说“病从口入”,你们知道是什么意思吗?所以我们在品尝食物时要注意卫生,为此老师给同学们准备了牙签,等一下你们可以用它来取食物。而且这根牙签将陪伴你参加后面的实验活动,请各自保管好,注意卫生。
3、材料员取出材料(一小袋切过的马铃薯颗粒),学生分小组品尝。
4、组织交流:是什么食物?味道怎样?(先让品尝熟马铃薯的小组说味道——松软有点甜,再让品尝生马铃薯的小组说味道——较硬有点涩,再引导学生讨论。)
5、揭题:其实刚才大家吃的是同一种食物,可味道为什么会不一样呢?那是因为有的是生的,有的是烧熟的。板书: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
[设计意图:有效学习是从兴趣开始的。在导入环节安排让学生品尝食物,虽然只是一些马铃薯颗粒,却能很好地拉近师生的距离,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而给学生提供生、熟两种不同马铃薯颗粒的设计,更是巧妙地揭示出课题,从而自然过渡到对比观察活动。]
二、观察比较生熟食物:(15分钟)
1、过渡: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除了味道不一样,你觉得还有没有其他区别?想不想观察更多的食物?
2、说明要求:陈老师为每个小组准备了一份食物,你们觉得可以怎样去观察?(看、闻、摸、尝,用牙签戳……)请大家观察到生熟食物的区别记录下来。
3、分发记录单。问:有什么不明白吗?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那你们觉得,这个活动需要多少时间能够完成?我们后面还安排了一些活动,所以这个活动我们就控制在8分钟内完成,可以吗?
[设计意图:目前科学探究活动总是出现看似热闹实则低效的局面,其主要原因就是活动缺乏指导和组织。为此,活动初让学生明确活动的要求,交流观察的方法,讨论活动所需的时间,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为后续的有效探究奠定基础。]
4、材料员取得材料(食物有:生熟马铃薯3份,生熟苹果2份,生熟玉米2份,生熟黄瓜2份),学生分组观察,记录。
生熟食物对比记录单(第??? 小组)
食物名称:????????


?
?
?
?
?
?
?
?
?
?
?
?
5、交流反馈观察结果。(小助手收好材料放材料桌)
6、小结:食物由生到熟会发生多方面的变化,其中有的变化是有利于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的。
[设计意图:“材料引起学习,材料引起活动”。在这一环节中,教师精心选择,巧妙设计,为学生的探究活动提供典型的教学材料。这里选取的食物,既有适合生吃的,也有适合熟吃的,还有生吃熟吃都可以的食物,让学生在对比观察发现食物生熟的各种变化,有利于学生科学概念的达成。另外,给小组提供若干种不同食物还有一个好处,在交流活动中可以给学生足够的新鲜感,从而消除疲劳提高倾听效果,这是本课设计中一个突出的亮点。]
三、比较生吃和熟吃:(5分钟)
1、讨论:那么你们认为,食物是生吃好呢还是熟吃好?
2、学生自由发表,举例说明理由。(板书:生吃和熟吃)(引导:吃东西是为了身体健康和获取营养,有的食物生吃更有营养,比如水果,而烧熟后食物往往容易消化,味道更好,许多细菌都被杀灭了,所以现在大部分食物都是烧熟了再吃的,比如蔬菜、肉类等,还有个别食物既可以生吃也可以熟吃,比如黄瓜西红柿等。)(补充板书:生吃:水果熟吃:蔬菜、肉类)
3、小结:吃食物的方式大家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但一定要把健康和营养放在首位。(板书:健康营养)
[设计意图:讨论生吃好还是熟吃好,看似简单的一个问题,却可以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科学表达习惯进行有效训练。在刚听到问题时,学生往往凭直觉进行简单的答复,在教师的追问或自己略一反思下,马上会对问题进行细致思考,继而概括出比较完善合理的答案,这是一个很好的思维训练过程。]
四、让生猪肉变熟:(13分钟)
1、既然食物由生到熟会发生很多的变化,那么你们想不想在课堂上观察一下?
2、陈老师为大家准备了这些材料:一个调羹,一根蜡烛,一小杯水,两片猪肉——你们准备怎么做?(强调猪肉放一片加热,另一片放在塑料袋上作对比观察,不能偷吃!)
3、预测:猪肉从生到熟会有哪些变化?
4、小助手分发材料,小组进行观察,记录
?
生猪肉
熟猪肉
看颜色
?
?
闻气味
?
?
牙签戳
?
?
?
?
?
?
?
?
?
?
?
实验中我们还发现:
?
5、分组实验,教师巡回随机指导,提醒注意观察和记录。
6、汇报交流。(材料员先把蜡烛、调羹、杯子、肉都分类摆放在材料桌)
7、讨论:生的猪肉为什么不适合直接食用?
[设计意图:用蜡烛、调羹代替酒精灯、三脚架、坩埚,使实验操作更简单,同样达到实验效果,还可以让学生感受到科学研究就在身边。在猪肉从生变熟的观察活动中,教师强调留一片猪肉进行对比,并提醒注意过程中的变化,促使学生细致认真地完成探究活动。]
五、拓展延伸:(2分钟)
如果陈老师把这些猪肉就这样放在这里,时间长了会怎样呢?猪肉会变质、腐烂,那其他的食物,比如面包,是不是也这样呢?下一节课,我们将要研究的课题是:面包发霉了。
板书设计:
生的食物 ????生吃??? 水果
健康营养
熟的食物???? 熟吃??? 蔬菜、肉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