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3《do re mi》 人音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3《do re mi》 人音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0-03-25 16:53: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do re mi》教案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一)指导思想
深化音乐课堂教学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面向全体学生,科学的面对学生的个性差异,激发每一个学生的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从小树立科学的审美观,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陶冶学生的情操,最终使学生“懂得欣赏美、善于表现美、乐于创造美”,使学生成为热爱生活、热爱音乐的人。
(二)理论依据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演唱歌曲是中小学音乐教学的基本内容,也是学生最易于接受和乐于参与的表现形式,激发学生富有感情地歌唱,以情带声、声情并茂,同时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获得美的享受。
教学背景:
电影《音乐之声》通过描写一个生性活泼、不安心当修女的姑娘玛利亚,应聘到上校家里当家庭教师,教孩子们从学唱“Do Re Mi”开始,在游戏中学会了歌唱,懂得了七个音符能创造出美妙音乐的魔力。《Do Re Mi》是该剧中著名唱段之一。
全曲为C大调,2/4拍子,歌曲为回旋变奏体结构A+B+C+B1+D+B2。作者巧妙的构思在于将七个音的唱名,按孩子年龄的不同,来安排每个孩子代表一个唱名,并从“Do、Re、Mi……”构成的音阶出发,运用作曲技法,用复调模仿、对位手法,写成以B段为核心的几个对比段落,使孩子们在不断的反复变化中将这七个基本音级深深地印在脑中。本课学习歌曲的核心段落B段,该段将七个音的唱名用英文中发音近似的单词来对音符进行解释,给音符赋予了生动有趣的含义,通过歌曲演唱演音乐学习变得轻松、愉快。这一段也能作为一首独立的歌曲。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用活泼、欢快、明亮的歌声演唱歌曲《Do Re Mi》,感受歌曲的电影中家庭教师和七个孩子幸福快乐的生活,体验音乐为这个家庭带来的快乐。感受世界多元的音乐文化。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对比聆听,二声部合唱,听唱,师生接唱,表演唱的方法学习歌曲。
(三)“知识与技能”目标
(1)掌握三度音程关系,感受2/4拍的强弱变化,掌握四分附点以及延音线的时值。
(2)通过改变身体律动动作,让学生稳定音高,更准确地演唱歌曲。
学情分析:
首师大附小六年级1班学生具有较好的音乐演唱与表现能力。多数学生具有识读乐谱的能力并可以分辨音乐基本情绪,以及音乐表现要素,如:音的长短、强弱、高低。但学生的听辩旋律以及合唱音准能力较为薄弱,对音乐的记忆能力较弱,所以,我将采用多次演奏、师生接唱、对比倾听、强化记忆等方法帮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
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
能富有感情地演唱《Do Re Mi》。
(二)教学难点:
歌曲变化音的演唱。
教学过程:
一、聆听音乐,导入新课:
有一部美国电影主要由七个孩子演唱的,你们知道是什么吗?现在李老师放一遍歌曲的原唱,如果你会唱那么请你小声跟唱好吗?
1.练声
活动3.1.1?练习C调音阶和三度音程。
(设计意图:巩固C调音阶,三度音程的音准)
2.学习前四句旋律。
教师在钢琴上同时弹奏两个声部的旋律让学生聆听,看看学生能听出哪个声部旋律并演唱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聆听判断二声部旋律,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
二声部旋律合唱,感受二声部的魅力。
(设计意图:通过二声部合唱,会唱歌曲一、三乐句的)
教师再弹奏二声部的旋律让学生聆听,看看学生能听出哪个声部旋律并演唱。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聆听判断二声部旋律,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
二声部旋律合唱,检查学生对延音线的掌握程度以及演唱的时值是否准确,同时联想之前学习过的一首歌曲具有相同节奏型的乐句,让学生唱一唱解决时值的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二声部合唱,联想歌曲,解决两个乐句的难点,会唱二、四乐句)
3.完整演唱歌曲前四乐句的旋律。
活动3.1一声部学生演唱到第三乐句低声部进入进行卡农?(设计意图:通过卡农的接唱进一步熟悉歌曲的前四乐句)
4.学习歌曲后四乐句。
5.学习英文歌词,并跟钢琴演唱。
二、师评:???????
评价要素:有情绪的表现《Do?Re?Mi》,能准确掌握节奏并用身体表现音高感,能听辩三种和弦和二声部旋律,能够用多种方式进行旋律演唱,运用身体律动展现歌曲。
三、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