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9张PPT。第5课
三大改造学习目标1.了解农村土地改革后的情况和在农村走集体化道路的必要性。
2.掌握对农业和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和意义。
3.掌握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的方式,并分析其原因。
4.掌握三大改造的实质、意义和缺点。重点难点三大改造的主要内容和形式。三大改造的实质、意义和局限。一、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0年土地改革---农民土地私有制一开始农民很高兴后来却觉得很费力原因1、土地改革以后,农民分到了土地,农业生产有了恢复和发展。2、我国的农业仍然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贫苦农民缺乏生产工具、资金,一家一户难以 解决水利问题,难以抵御自然灾害,不能合理的使用耕地,也不能使用先进的机械化农具。(必要性)影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3、农民也有进行互助合作的要求。注意:本页笔记 其实,改革就是根据实际情况、实际问题,不断探索、完善,从而推进的。 所以,改革过程中出现问题是很正常的,重要的是要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那么,党和国家是怎样去解决遇到的这一系列问题的呢?措施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原则方法“自愿互利”通过典型示范逐步推广三步走阶段形式目的注意:本页笔记土地入股牲畜农具折价入社统一经营统一分配农业生产合作社}拓展延伸改造方式注意:本页笔记太分散很脆弱要集中土地交公国家投资机械生产集体经营农业生产合作社注意:生产资料私有变为公有结果农民踊跃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1955年,全国掀起了农业合作化的高潮。1956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民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农民申请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农业实现合作化后,农民代表向党中央和毛主席报喜农村互助合作运动在轰轰烈烈地进行。这是某村在大会上选出的模范生产小组。1956年三大改造时,北京郊区农民报名参加农业合作社。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材料一 许多木器手工业者看了合作社的锯板机,都看了又看,舍不得离开。他们说,一部锯板机可抵40个锯木匠的劳动,这在个体分散生产的情况下,即使不吃饭也要积上十七八年收入,才能买上一部。真是:“想想合作实在好,个体分散办不到,组织起来乐道道,机器生产效率高。”
材料二 1956年底合作化情况:参加合作社的农户占总农户的96%以上,其中,参加高级生产合作社的农户占87%以上;参加合作社的个体手工业者占总户的90%以上。请大家阅读以上材料,总结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原则和结果。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其方式、原则与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相同,并且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到1956年,有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措施把分散的个体手工业者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手工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原则方法“自愿互利”通过典型示范逐步推广三步走阶段形式目的注意:生产资料私有变为公有 党和政府对个体农业和手工业的改造,采取了积极发展、稳步前进的方针,实行自愿互利的原则,走合作化道路。之所以如此,是由我国的国情所决定的。
这个做法一方面保证了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进行,改变了个体经济的分散性和落后性;另一方面也能够得到广大农民和手工业者的支持,从而调动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为工业化的开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团结就是力量 资本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财产被没收,但民族资产阶级在革命的过程中作出了很大的贡献,财产没收显然有失公允,可不没收,他们又存在剥削,显然与社会主义的生产资料的公有制不相吻合。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怎么办?三、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公私合营 原因(条件)1、资本主义工商业是新中国初期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曾一度遭受严重困难,人民政府通过调整工商业,帮助私营工商企业渡过难关并取得发展。2、一些私营工商业主为牟取暴利而不顾国家和民众的利益,甚至采取种种不法手段,严重扰乱经济秩序,人民政府不得不同其进行多次斗争。3、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国营经济力量的增强。注意:本页笔记开始时间目的方式使私有制经济过渡到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1954年公私合营,公私双方共同经营企业,公方代表居于领导地位。政策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即按全行业公私合营时资本家的资本发给定息。
这种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一大创举。
注意:本页笔记2、怎样实行“公私合营”?(由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按当时资本家的资本发给定息,实现了和平过渡。这是社会主义的一大创举。)难点解析1、“公私合营”中的“公”指什么?“私”指什么?(国家)、(资本主义工商业中的资本家)注意:本页笔记相关链接 所谓公私合营,是我国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全行业的公私合营是指整个行业实行公私合营,企业的生产资料转归国家支配,资本家对企业的资产按固定的利率领取定息。年息为5%,即有代价地把剥削阶级的生产资料收归国有,这种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什么是公私合营? 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时实行了和平赎买的政策。赎买的形式主要有两种:
①在全行业公私合营以前,实行利润分配,就是“四马分肥”,大致上是资本家的红利占20.5%,国家占34.4%,工人福利占15%,公积金占30%,这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资本家的利益;
②在全行业公私合营以后,采取定息制度:十年内每年由国家按照企业合营时核定的私股额发给股息,年息为5%,这一方式减少资产阶级对社会主义改造的阻力,便于使资本家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有利于将资产阶级的生产资料收归国有。和平赎买荣氏第二代
荣毅仁荣氏企业--一个家族的神话荣氏第一代
荣德生1956年北京人民庆祝公私合营.天津盛锡福帽厂实行公私合营工商业实现全行业公私合营后工商界代表向党中央和毛泽东报喜乐松生 同仁堂经理 率先实行公私合营 后任北京市副市长 同仁堂的新貌同仁堂的商标1956年1月工商界代表乐松生向毛泽东送喜报。上海部分工商业行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黑龙江哈尔滨市各界庆祝社会主义改造胜利联欢大会1956年1月工商界代表乐松生向毛主席送喜报结果1956年初,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出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企业挂上公私合营后的新厂牌 工商业实现全行业公私合营后,
工商界代表向党中央和毛主席报喜注意:本页笔记三
大
改
造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的社会主义改造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实质生产资料所有制的转变注意:本页笔记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注意:本页笔记三大改造的意义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使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到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的1956年底,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中国历史上一次深刻的社会变革。三大改造的局限在社会主义改造工作的后期,存在着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等缺点。注意:本页笔记课堂小结三
大
改
造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生产合作社公私合营赎买政策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我国进入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私有制公有制注意:本页笔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主义新民主主义拓展延伸注意:本页笔记趁热打铁1.我国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主要原因是( )
A 农民缺乏必要的生产工具
B 农村出现了新的贫富不均现象
C 先进的机械化农具难以在农村推广
D 分散的个体经营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 建设的需要2.荣毅仁曾任国家副主席,新中国成立前他是一个民族资本家,残酷剥削过工人阶级。三大改造后,他说:“对于我失去的是我个人的一些剥削所得,它比起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投资总额是多么渺小;得到的却是一个人人富裕、繁荣强盛的社会主义国家;劳动人民得到了平等友爱的劳动关系。” 以上材料反映了( )
①在工商业的资本主义改造中,国家实行赎买政策
②国家对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有力促进“一五计划”的发展
③民族资本家基本愿意接受改造
④民族资本家通过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A ①②④ B ①②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3.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五周年大会上说:”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这一“基本国情” 开始于( )
A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 土地改革的完成
C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 中共十三大的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