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 开发新能源
教学目标
1.知道太阳能的由来及其特点。
2.大致了解利用太阳能的方式及其进展。
3.了解原子、原子核的结构。
4.知道核能的优点和可能带来的问题,了解我国和世界核能利用新进展。
5.了解核聚变、核裂变。
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正确认识太阳能的来源及其巨大的应用前景。核能的由来及其优点和可能带来的问题。
难点:裂变和聚变。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等。
相关资源
图片等
教学过程
【课堂引入】
动植物的生长,人类的活动都无法离开太阳。这个发光发热的大火球已经存在了50亿年之久。你是否了解太阳?人类是否能够从距离地球1.5亿千米远处的太阳上,获取所需的能源?
【新知讲解】
一、太阳能——永恒的动力之源
太阳距地球1.5亿千米,直径大约是地球的110倍,体积是地球的130万倍,质量是地球的33万倍,核心温度高达1 500万摄氏度。
在太阳内部,氢原子核在超高温下发生聚变,释放出巨大的核能。太阳内部每时每刻都在发生氢弹爆炸,太阳就像一个巨大的“核能火炉”。太阳表面温度约6 000 ℃,太阳至今已经稳定地“燃烧”了近50亿年,而且还能继续“燃烧”50亿年。
太阳向外辐射的能量中,只有约二十亿分之一传递到地球。太阳光已经照耀我们的地球近50亿年,地球在这近50亿年中积累的太阳能是我们今天所用大部分能量的源泉。人类的日常生活,也无法离开阳光。
远古时期的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生物体内的化学能。经过地壳的不断运动,死后的动植物躯体埋在地下和海底。经过几百万年的复杂变化,变成了煤、石油、天然气。今天我们开采化石燃料,实际上是在开采上亿年前地球接收的太阳能。
教师提问:根据下图,同学们思考下,太阳辐射到地球上的能量是怎样转化的呢?
二、太阳能的利用
人类除了间接利用存储在化石燃料中的太阳能,还设法直接利用太阳能。
人类直接利用太阳能的方式主要有两种:用集热器收集阳光中的能量来加热水等物质,实现了把太阳能转化为内能;而太阳能电池可以将太阳能转变为电能,在航空、航天、交通、通信等领域中有较为广泛的应用。
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采用了大量先进的太阳能科技,整座世博园的太阳能发电装置每年预计节电约420万千瓦时,减排二氧化碳约4 100吨。
2020年迪拜世博会的主题馆采用了梦幻太阳能天棚。
太阳能技术的优点:
①能源易获取;②不排放CO2;③能源量大;④可持续性强。
太阳能技术的缺点:
能源分散;②受自然条件限制;③转化效率低;④成本较高。
三、核能
原子核内部蕴藏的巨大能量叫做原子核能,简称核能。
原子核内有两种核子:质子和中子。质子和中子依靠强大的核力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要使它们分裂或结合都是极其困难的。质量较大的原子核发生分裂或者质量较小的原子核相互结合时,就有可能释放出惊人的能量,这就是核能。
1.裂变
将火柴搭成如左下图所示的结构,想像你在点燃第一根火柴后,会发生什么情况?答案显而易见,所有的火柴都会被一一点燃。
目前核能利用最多的领域就是核能发电,我国最大的核能发电站——秦山核电站就是利用可控制的铀核裂变。核裂变,又称核分裂,是指由重的原子核(主要是指铀核或钚核),分裂成两个或多个质量较小的原子核的一种核反应形式。用中子轰击铀235原子核,铀核分裂时释放出核能,同时还会产生几个新的中子。这些中子又会轰击其他铀核……于是就导致一系列铀核持续裂变,并释放出大量核能。示意图如右上图。
核电站利用反应堆产生的内能,通过蒸汽轮机做功,带动发电机发电。1942年人类利用核反应堆第一次实现了可控制的铀核裂变。目前,全世界已经建成了几百座核电站,核电发电量接近全球发电量的1/5。
1945年,利用不加控制的核裂变制造的毁灭性武器——原子弹爆炸了。
2.聚变
核聚变,又称核融合、融合反应或聚变反应。如下图所示,氚核、氘核在超高温下聚合成氦核,释放出核能。氢弹利用的就是聚变瞬间释放的能量。海水中蕴藏着大量丰富的氘核。科学家预言,通过可控聚变来利用核能,有望彻底解决人类能源问题。
典型例题
六、课堂小结
七、板书设计
典型例题
1.下列关于太阳能的利用说法正确的是( )
A.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B.太阳能热水器通过做功方式将太阳能转化为水的内能
C.太阳能交通信号灯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信号灯的光能
D.太阳能飞机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飞机的机械能
解析:A、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植物体内,故A正确;B、太阳能热水器内的水从太阳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温度升高,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增加水的内能,故B错误;C、太阳能信号灯先将太阳能先转化为电能,再转化为光能,故C错误;D、太阳能飞机是先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再转化为机械能,故D错误。
答案:A。
2.如图是一款太阳能座椅,椅子顶部安装的硅光电池板,可储备能量供晚间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硅光电池板是由超导材料制成的
B.硅光电池板可以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C.太阳能来源于太阳内部氢核的裂变
D.太阳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解析:A、硅光电池板由半导体材料制成,故A错误;
B、硅光电池板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故B正确;
C、太阳能来源于太阳内部氢核的聚变,而不是裂变,故C错误;
D、太阳能可源源不断从自然界获得,因此属于可再生能源,故D错误。
答案:B。
3.市场上有一种装有太阳能电扇的帽子,如图所示,它在阳光的照射下,电扇快速转动,能给炎热的夏季带来一丝凉意。该装置的能量转化情况是:( )
A.太阳能→机械能→电能 B.太阳能→电能→机械能
C.机械能→太阳能→电 能 D.电能→太阳能→机械能
解析:帽子上的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供小电扇工作,小电扇工作时消耗电能,将电能转化为扇叶的机械能,故B正确。
答案:B。
4.如图是核电站发电和供电的流程图。关于流程图中各装置的能量转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核反应堆将核能转化为电能
B.蒸汽轮机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C.发电机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D.各种用电器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
解析:核电站发电过程:核能先转化为水的内能,水受热以后温度上升会产生大量的水蒸气,水蒸气会推动蒸汽轮机转动,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蒸汽轮机又带动发电机转动,最后发电机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A、核反应堆是通过裂变反应来释放核能的,将核能转化为内能,故A错误;
B、水受热以后温度上升会产生大量的水蒸气,水蒸气会推动蒸汽轮机转动,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B错误;
C、蒸汽轮机又带动发电机转动,最后发电机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故C正确;
D、用电器是将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故D错误。
答案:C。
5.下列对2019年最新热播影片《流浪地球》中出现的情景解释错误的是( )
A.核聚变反应——释放大量能量
B.核聚变反应——元素种类不变
C.地球表面的水变成冰——凝固
D.地球上短波通讯受影响——太阳活动增强
解析:核聚变反应会释放处大量的能量,故A正确;核聚变核聚变又称热核聚变,是氢核,具有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的氘核具有两个中子一个质子的氚,在高温高压的情况下,4个氢核聚变为一个氦核,同时释放出大量的能量的过程,故B错误;水变成冰,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叫作凝固,故C正确;太阳活动增强会影响电离层,使电离层D层离子浓度增加,对短波的吸收就增强了,这样能够通过E层和F蹭反射回地球的电波能量就大大降低了,容易造成短波通信中断,故D正确。
答案:B。
课堂小结
学习了太阳能和核能。地球上除了地热能、核能及潮汐能等少数几种能源不是来自太阳,其余能源大多来自于太阳。人类利用太阳能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类是把太阳能转化为热能的,如太阳能热水器;第二类是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如太阳能电池。了解太阳能的使用还有些没有解决的问题,如成本高、功率小、太阳能转化的效率还比较低等。核能是原子核内部蕴藏的巨大能量,获得核能的途径,一是裂变,二是聚变。
板书设计
20.2 开发新能源
一、太阳能
太阳能的利用:转化为内能和电能。
二、核能
裂变、聚变
课件29张PPT。20.2 开发新能源第二十章 能源与能量守恒定律动、植物的生长,人类的活动都无法离开太阳。你是否了解太阳?一、新课导入太阳 —— 巨大的核能火炉与地球相比较:
距离——1.5亿千米
直径——110倍
体积——130万倍
质量——33万倍
核心温度——1500万摄氏度二、太阳能——永恒的动力之源氢原子核→ 聚变→ 核能
巨大的“核能火炉”二、太阳能——永恒的动力之源太阳向外辐射的能量中,只有约二十亿分之一传递到地球。人类的日常生活,无法离开阳光。二、太阳能——永恒的动力之源 太阳是人类能源的宝库。今天我们开采的化石燃料,实际上是在开采上亿年前地球接收的太阳能。天然气层石油层二、太阳能——永恒的动力之源太阳辐射到地球上的能量是怎样转化的呢?二、太阳能——永恒的动力之源三、太阳能的利用三、太阳能的利用 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采用了大量先进的太阳能光伏技术。中国馆三、太阳能的利用 2020年,世博会在迪拜举行。如图是迪拜世博会的主题馆——梦幻太阳能天棚。梦幻太阳能天棚三、太阳能的利用太阳能技术的优缺点优点:能源易获取、不排放CO2、能源量大和可持续性强等。缺点:能源分散、受自然条件限制、转化效率低和成本较高等。三、太阳能的利用 质量较大的原子核发生分裂或者质量较小的原子核相互结合,就有可能释放出惊人的能量,这就是核能。二、核能 原子核内部蕴藏的巨大能量叫做原子核能,简称核能。链式反应示意图 核裂变,又称核分裂,是指由重的原子核,主要是指铀核或钚核,分裂成两个或多个质量较小的原子的一种核反应形式。二、核能链式反应示意图 用中子轰击铀235 原子核,铀核分裂时释放出核能,同时还会产生几个新的中子。二、核能链式反应示意图 这些中子又会轰击其他铀核……于是就导致一系列铀核持续裂变,并释放出大量核能。二、核能 核电站利用反应堆产生的内能,通过蒸汽轮机做功,带动发电机发电。1942 年人类利用核反应堆第一次实现了可控制的铀核裂变。二、核能 1945年,利用不加控制的核裂变制造的毁灭性武器——原子弹爆炸了。二、核能 核聚变,又称核融合、融合反应或聚变反应。 氚核、氘核在超高温下聚合成氦核,释放出核能。二、核能 氢弹利用的就是聚变瞬间释放的能量。二、核能海水中蕴藏着大量丰富的氘核。二、核能 科学家预言,通过可控聚变来利用核能,有望彻底解决人类能源问题。二、核能三、典型例题1.下列关于太阳能的利用说法正确的是( )
A.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B.太阳能热水器通过做功方式将太阳能转化为水的内能
C.太阳能交通信号灯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信号灯的光能
D.太阳能飞机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飞机的机械能
A三、典型例题2.如图是一款太阳能座椅,椅子顶部安装的硅光电池板,可储备能量供晚间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硅光电池板是由超导材料制成的
B.硅光电池板可以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C.太阳能来源于太阳内部氢核的裂变
D.太阳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B三、典型例题3.市场上有一种装有太阳能电扇的帽子,如图所示,它在阳光的照射下,电扇快速转动,能给炎热的夏季带来一丝凉意。该装置的能量转化情况是:( )
A.太阳能→机械能→电能
B.太阳能→电能→机械能
C.机械能→太阳能→电 能
D.电能→太阳能→机械能
B三、典型例题4.如图是核电站发电和供电的流程图。关于流程图中各装置的能量转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核反应堆将核能转化为电能
B.蒸汽轮机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C.发电机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D.各种用电器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
C三、典型例题5.下列对2019年最新热播影片《流浪地球》中出现的情景解释错误的是( )
A.核聚变反应——释放大量能量
B.核聚变反应——元素种类不变
C.地球表面的水变成冰——凝固
D.地球上短波通讯受影响——太阳活动增强
B四、课堂总结2.核能:3.裂变:(1)可控链式反应:核反应堆
(2)不可控链式反应:原子弹4.聚变:将某些质量很小的原子核,在超高温下结合成新的原子核,会释放出巨大的核能,这就是聚变。获得核能的两种途径:裂变和聚变1.太阳能及利用:转化为内能和电能。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