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共28.0分)
1.人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气体比较( )
A.氧气增多,二氧化碳减少
B.氧气增多,二氧化碳增多
C.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减少
D.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
2.当膈肌收缩时,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膈顶部上升,胸廓上下径缩小
B.隔顶部下降,胸廓的前后径缩小
C.膈顶部下降,胸廓上下径增大
D.膈顶部上升,胸廓的前后径不变
3.人的呼吸运动中,肺的变化与膈肌有关,吸气时膈肌、肺的状况是( )
A.膈肌收缩、顶部上升,肺扩张
B.膈肌收缩、顶部下降,肺扩张
C.膈肌舒张、顶部上升,肺回缩
D.膈肌舒张、顶部下降,肺回缩
4.人体内的气体交换是通过( )
A.呼吸作用来完成的
B.呼吸运动来完成的
C.气体扩散来完成的
D.渗透原理来完成的
5.胸廓容积的大小主要与( )有关
A.吸入的氧气量
B.呼出的二氧化碳量
C.肋间肌和膈肌的运动
D.气管的粗细
6.氧气进入血液的部分是在( )
A.鼻腔
B.组织细胞
C.肺泡
D.组织液
7.人体主要的呼吸肌是( )
A.胸大肌和腹直肌
B.腹部肌肉
C.肋间肌和膈肌
D.背部肌肉
8.人体完成呼吸运动的主要肌肉是( )
A.胸大肌
B.腹部肌肉
C.背部肌肉
D.肋间肌和膈肌
9.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气体相比,其( )
A.二氧化碳含量减少,氧气含量增多
B.二氧化碳含量增多,氧气含量减少
C.二氧化碳含量减少,氧气含量减少
D.二氧化碳含量和氧气含量无变化
10.人体主要的呼吸肌有( )
A.胸肌和腹肌
B.肋间内肌和胸肌
C.肋间外肌和腹肌
D.肋间外肌和膈肌
11.下列有关呼吸系统和呼吸运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吸气时,膈肌收缩,使胸廓的上下径增大
B.人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氧气的含量略多
C.吃饭时大声说笑,容易导致食物进入气管,引起剧烈咳嗽
D.遇到扬尘天气时要戴口罩是因为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有限
12.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产生于( )
A.细胞
B.血液
C.肺泡
D.支气管
13.人体吸入的氧气最终到达的部位是( )
A.呼吸道
B.肺泡
C.血液
D.组织细胞
14.在呼吸过程中,静脉血转变为动脉血发生在( )
A.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过程
B.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的过程
C.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过程
D.组织里的气体交换过程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8.0分)
15.如图为人体的血液循环示意图:
(1)血液从A处流入肺后______含量增多。
(2)______打开后,血液从右心房流向右心室。
(3)从组织器官的功能看,血液从B处流经脑垂体后,______含量增多。
(4)血液从图中组织器官流至右心房属于______循环的一部分。
16.人体内的气体交换包括两部分,发生在______里的气体交换使暗红的静脉血变成鲜红的动脉血,发生在______里的气体交换使鲜红的动脉血变成暗红的静脉血。
17.人体内的呼吸过程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环节。
18.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肺泡周围毛细血管的血液中,通过的细胞层数至少是______层。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0分)
19.如图为模拟膈肌的运动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玻璃管相当于人体的______,相当于人体的膈肌的是______。
(2)当膈肌由“甲”状态向“乙”状态转换时,人体正完成______动作,此时膈肌处于______(填“收缩”或“舒张)状态,肺容积增大,肺内气压______。
第二节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答案】
1.??D???????2.??C???????3.??B???????4.??C???????5.??C???????
6.??C???????7.??C???????8.??D???????9.??B???????10.??D???????
11.??B???????12.??A???????13.??D???????14.??B???????
15.??氧? 房室瓣? 二氧化碳等废物和激素? 体???????
16.??肺泡 ? 组织 ????????
17.??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 肺泡内的气体交换 ?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 组织里的气体交换 ????????
18.??两???????
19.??气管 ? 橡皮膜 ? 吸气 ? 收缩 ? 降低 ????????
【解析】
1.??
解:从表格中看出,人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气体比较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
故选:D。
人体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气体(外界环境中的气体)主要成分如表:
气体成分 环境中的气体(%) 呼出的气体(%)
氮气 78 78
氧气 21 16
二氧化碳 0.03 4
水 0.07 1.1
其他气体 0.9 0.9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人体呼出的气体与外界环境中的气体成分含量以及变化的原因。
2.??
解:呼吸运动的进行是与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分不开的,当膈肌与肋间肌收缩时,膈顶下降。引起胸腔上下、前后、左右径均增大,肺随之扩大,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当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膈顶上升,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引起胸腔上下、前后、左右径均减小。结果胸廓缩小,肺也随之回缩,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可见,当膈肌收缩时,膈顶部下降,胸廓上下径增大。
故选:C。
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而造成胸腔有规律的扩大与缩小,叫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参加呼吸运动的肌肉主要有膈肌、肋间肌等呼吸肌。
吸气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胸廓上下径增大;呼气时,膈肌舒张,膈顶部上升,胸廓上下径缩小。
3.??
解: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而造成胸腔有规律的扩大与缩小,叫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
吸气时:肋间外肌、膈肌收缩→肋骨向上向外移动(膈肌顶部下降)→胸廓扩大、胸腔容积增大→肺扩张→肺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
可见,只有选项B的说法是正确的。
故选:B。
呼吸运动是呼吸机的收缩和舒张引起的,呼吸运动的结果实现了肺的通气,即肺内气体与外界气体进行交换.参加呼吸运动的肌肉主要有膈肌、肋间肌等呼吸肌,平静吸气时,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肺随之扩大,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当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结果胸廓缩小,肺也随之回缩,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
应重点掌握吸气和呼气时呼吸肌、胸廓、肺内气压的变化情况.特别注意的是:吸气时呼吸肌收缩导致了胸廓扩大而不是缩小.
4.??
解:一种气体总是由多的地方向少的地方扩散,直到平衡为止,这是气体的扩散作用。当血液通过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时,由于吸入肺泡内的空气中,氧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多,而二氧化碳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少,因此肺泡内的氧气扩散到血液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肺泡里,这样,血液由含二氧化碳较多的静脉血变成了含氧气较多、二氧化碳较少的动脉血。
当血液流经组织处毛细血管时,由于组织细胞里氧气的含量比动脉血中的少,而二氧化碳的含量比动脉血中的多,因此血液中的氧气就扩散到组织细胞里,细胞里的二氧化碳就扩散到血液里,这样,血液由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
? 人体内的气体交换包括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和组织里的气体交换,因此人体内的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扩散来完成的。
故选:C。
人体内的气体交换包括肺泡与血液之间(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血液和组织之间的气体交换(组织里的气体交换).都是通过气体扩散实现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人体内的气体交换是通过扩散作用实现的,而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
5.??
解:参与呼吸运动的肌肉叫做呼吸肌,主要有膈肌、肋间肌等呼吸肌;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的前后径、左右径增大;膈肌收缩,膈顶下降,引起胸腔的上下径增大;肋间肌舒张,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结果胸廓缩小,膈肌舒张,膈顶上升,引起胸腔上下径缩小,胸廓容积变小。
故选:C。
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造成胸腔有规律的扩大与缩小,叫做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呼吸运动实现了肺的通气,即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呼吸运动是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实现的,呼吸肌主要有肋间肌和膈肌,但它们收缩的作用是不同的: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的前后径、左右径增大,膈肌收缩引起胸腔的上下径增大。
6.??
解:红细胞里有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在氧含量高的地方,与氧容易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又与氧容易分离,血红蛋白的这一特性,使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因此氧气从肺部扩散到血液后,造成血液中氧气浓度增高,血红蛋白便与氧气结合,随血液循环运输到人体的各个部位,因此氧气进入血液的部分是在肺泡。
故选:C。
当血液通过肺动脉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时,由于吸入肺泡内的空气中,氧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多,而二氧化碳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少,因此肺泡内的氧气扩散到血液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肺泡里.
解题的关键是知道氧气在血液中的运输方式:与血红蛋白结合为氧合血红蛋白.
7.??
解:呼吸运动是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胸廓扩大和缩小来完成的。胸廓是有胸骨、肋骨、胸部的椎骨构成,肋骨间的肌肉称为肋间肌,胸腔和腹腔之间的肌肉称为膈肌。肋间肌和膈肌合称呼吸肌,人体的呼吸运动就是靠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导致胸廓扩大和缩小来完成的。根据以上内容可知:A、B、D都是不符合题意的。
故选:C。
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呼吸运动是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胸廓扩大和缩小来完成的,呼吸运动的结果实现了肺的通气,即肺内气体与外界气体进行交换.参加呼吸运动的肌肉主要有膈肌、肋间肌等呼吸肌.
呼吸肌的构成要牢记,理解呼吸运动是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胸廓扩大和缩小来完成的.
8.??
解:呼吸运动的过程是:平静吸气时,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肺随之扩大,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当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结果胸廓缩小,肺也随之回缩,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可见呼吸动作的主要呼吸肌是肋间肌和膈肌。
故选:D。
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而造成胸腔有规律的扩大与缩小,叫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呼吸运动的基本意义是实现了肺的通气,即肺内气体与外界气体进行交换.
呼吸运动是由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的,呼吸运动的结果实现了肺的通气.
9.??
解:人体呼吸时,从外界吸入空气,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气体相比较,二氧化碳增多了,氧减少了。其根本原因就是吸入的氧要提供组织细胞进行呼吸作用释放能量供生命活动需要,同时这个过程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又经过一系列的途径被运输到肺,由人体呼出,导致呼出的气体二氧化碳含量增加。
故选:B。
此题考查了人体呼吸时气体成分的变化.解答此题要从人体呼吸最终目的去分析呼出气体和吸入气体成分的变化.
做此题最容易马虎,把呼出气看成吸入气来进行分析.做题一定要仔细,切忌犯此类错误
10.??
解:呼吸运动是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胸廓扩大和缩小来完成的。胸廓是有胸骨、肋骨、胸部的椎骨构成,肋骨间的肌肉称为肋间肌,胸腔和腹腔之间的肌肉称为膈肌。肋间外肌和膈肌合称呼吸肌,人体的呼吸运动就是靠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导致胸廓扩大和缩小来完成的。根据以上内容可知:A、B、C都是不符合题意的。
故选:D。
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呼吸运动是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胸廓扩大和缩小来完成的,呼吸运动的结果实现了肺的通气,即肺内气体与外界气体进行交换.参加呼吸运动的肌肉主要有膈肌、肋间肌等呼吸肌.
呼吸肌的构成要牢记,理解呼吸运动是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胸廓扩大和缩小来完成的.
11.??
解:A、吸气时,肋间肌收缩时,肋骨向上向外运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增大,同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径都增大这样胸廓的容积就增大,肺也随着扩张,肺内的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外界空气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完成吸气的过成,A正确。
B、据分析表中数据可见:人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吸入气体中二氧化碳略多,但是比氧气少,B错误;
C、咽是呼吸道和消化道共有的结构,吃饭时大声说笑,会使会厌软骨来不及盖上,容易导致食物进入气管,引起剧烈咳嗽。因此吃饭时不能大声谈笑。C正确;
D、呼吸道能阻挡灰尘,使空气清洁,但不能清除空气中的所有的有害物质,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如流感病毒仍然可以由呼吸道进入人体使人患病,D正确。
故选:B。
(1)呼吸道是气体进出的通道,呼吸道具有清洁、温暖和湿润空气的作用,但其处理能力是有限的。
(2)人体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气体的主要成分如表:
气体成分 吸入的气体(%) 呼出的气体(%)
氮气 78 78
氧气 21 16
二氧化碳 0.03 4
水 0.07 1.1
其他气体 0.9 0.9
(3)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而造成胸腔有规律的扩大与缩小,叫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呼吸运动的基本意义是实现了肺的通气,即肺内气体与外界气体进行交换。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人体呼出的气体与外界环境中的气体成分含量以及变化的原因。
12.??
解:人体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是由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气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时释放出来的,即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产生的二氧化碳又通过呼吸排出,因此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其最终来源是组织细胞。
故选:A。
呼吸全过程包括四个方面:肺的通气、发生在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血液与组织细胞间的气体交换.呼吸的意义是有效地提供机体代谢所需的氧气,排出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
人体排出的二氧化碳来源于组织细胞利用氧气分解有机物而产生的.
13.??
解:组织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氧化分解、释放能量,供人体生命活动的需要。即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因此人体从外界吸入的氧气是被组织细胞利用的。
故选:D。
呼吸是指人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包括肺的通气、发生在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血液与组织细胞间的气体交换四个过程。
人体吸入氧气的目的是在氧气的参与下在组织细胞内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供人体生命活动的需要。
14.??
解:A、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过程是气体进出肺的过程,血液成分未发生变化,A不符合题意;
B、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过程中,肺泡中的氧进入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血液由含氧少的静脉血转变成了含氧多的动脉血,B符合题意;
C、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过程中未发生气体的交换,血液成分未发生改变,C不符合题意;
D、发生在组织里的气体交换是血液中的氧气进入组织细胞,组织细胞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血液,血液由动脉血转变成静脉血,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动脉血是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血,静脉血是含氧少,颜色暗红的血液。
(2)静脉血与动脉血发生变化,主要发生在两个地方,一个是体循环的全身各处的毛细血管,血液是由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一个是肺循环的肺泡内的毛细血管处,血液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据此回答此题。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血液发生变化的部位和原因。
15.??
解:(1)肺循环的路线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血液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进入血液。这样血液由含氧少的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
(2)心房和心室之间有房室瓣,保证血液由心房流向心室。房室瓣打开后,血液从右心房流向右心室。
(3)体循环的路线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动脉将富含养料和氧气的血液送到身体各器官的毛细血管网,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将运来的养料和氧气供细胞利用,同时把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运走。这样血液由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变成含氧少的静脉血。由于脑垂体分泌的激素直接进入腺体的毛细血管。所以血液流经脑垂体时激素会增多。
(4)血液从图中组织器官流至右心房属于 体循环循环的一部分。
故答案为:(1)氧 (2)房室瓣 (3)二氧化碳等废物和激素 (4)体
人体的血液循环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条途径。其中体循环的路线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肺循环的路线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心脏有房室瓣和动脉瓣保证血液由心房流向心室,由心室流向动脉。据此解答。
本题考查学生对血液循途径和心脏结构特点的理解。
16.??
解:人体内的气体交换包括肺泡与血液之间、血液和组织之间的气体交换。因为肺泡内的氧气含量大于血液(不论动脉血液还是静脉血液),(动、静脉)血液的氧气浓度大于组织内的氧气浓度。所以氧气不需要消耗能量也可以由肺泡到血液再到组织。因为没有消耗能量,就像做菜时菜香的飘散一样属于自由扩散。二氧化碳的扩散方向则刚好相反,原理相同。所以,发生在肺泡里的气体交换使暗红的静脉血变成鲜红的动脉血,发生在组织里的气体交换使鲜红的动脉血变成暗红的静脉血。
故答案为:肺泡;组织
气体的扩散作用是指气体分子通过不规则运动、扩散运动而进入到其他物质里的过程;扩散方向受物质浓度梯度影响。即细胞内外某物质的浓度若不同时,则物质会由高浓度扩散到低浓度的地方,若两边浓度相差越大,则物质的扩散速率越快。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人体的气体交换过程及其原理。
17.??
人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叫呼吸,包括四个连续的过程,分别是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肺的通气)、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组织里的气体交换。故答案为: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组织里的气体交换
人体的呼吸包括四个过程:肺的通气;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组织里的气体交换。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理解呼吸的全过程。
18.??
解:肺泡外缠绕着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佷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因此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血液需要经过两层细胞,故答案为:两
当血液流经肺泡外毛细血管时,血液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肺泡里的氧气进入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
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佷薄,有利于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
19.??
解:(1)从图中可以看出,图中各字母所模拟的结构分别为:图中玻璃管代表气管,钟罩代表胸廓,气球代表肺,橡皮膜代表膈肌。
(2)甲图中的肺处于回缩状态,膈顶部处于上升状态,这代表膈肌舒张,胸廓的上下径变小,肺收缩,肺内压高于外界大气压,人体处于呼气状态;而乙图中,正好相反:肺处于扩张状态,膈顶部处于下降状态,胸廓的上下径变大,肺舒张,肺内压低于外界大气压,人体处于吸气状态,这时膈肌收缩。
故答案为:(1)气管;橡皮膜;
(2)吸气;收缩;降低。
(1)吸气时,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膈肌顶部下降,胸廓的容积扩大,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
(2)呼气时,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膈肌顶部升高,结果胸廓容积减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
关于呼气和吸气时膈肌、肺、胸廓的变化情况,是考察的重点,应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掌握。
初中生物试卷第2页,共2页
初中生物试卷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