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空气质量与健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0分)
1.???生活中难免遇到意外情况。面对突发情况,以下处理措施不合理的是( )
A.?遇到有人溺水时,先保持其呼吸道畅通,再实施人工呼吸
B.?遇到煤气中毒者,先将病人移至通风处,再实施人工呼吸
C.?受伤时若出现喷射状出血,要压迫伤口的远心端进行止血
D.?遇到有人骨折时,不要随意搬动病人,应立即拨打“120”
2.???煤气中毒时,大量的一氧化碳与血液中的( )结合而导致人体缺氧.
A.?白细胞?????????????????????????B.?血红蛋白?????????????????????????C.?血小板?????????????????????????D.?血浆
3.???发现煤气中毒者时,首先要采取的措施是( )
A.?打120急救电话?????????????????????????B.?开窗通风?????????????????????????
C.?将意识清醒者撤离现场?????????????????????????D.?进行心肺复苏
4.???下列气体中严重妨碍血红蛋白与氧气结合的是( )
A.?氮气?????????????????????????B.?一氧化碳?????????????????????????C.?二氧化碳?????????????????????????D.?氧气
5.???为进一步改善城市大气环境,可采取的相应措施不包括( )
A.?优化道路设计,保持车辆通畅????????????????????????????????????????
B.?使用无铅汽车,逐步淘汰燃油助动车???????????????????????????????????????
C.?市区禁止汽车鸣喇叭,控噪音????????????????????????????????????????
D.?加强环境管理,公布空气质量日报
6.???PM2.5是指大气中的可入肺颗粒,对人体危害很大,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PM2.5直接危害人的呼吸系统????????????????????????????????????????
B.?PM2.5由肺泡进入血液只需穿过一层细胞????????????????????????????????????????
C.?PM2.5指数越低说明空气质量越好????????????????????????????????????????
D.?PM2.5经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进入肺
7.???关于煤气中毒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煤气中毒主要指一氧化碳中毒????????????????????????????????????????
B.?煤气中毒会造成人体内缺氧????????????????????????????????????????
C.?氧气与一氧化碳相比,更容易与血红蛋白结合????????????????????????????????????????
D.?使用燃气或用煤、炭取暖时,必须与外界保持通风透气
8.???减轻空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的根本措施是( )
A.?植树造林?????????????????????????B.?减少污染物排放?????????????????????????
C.?节约用水?????????????????????????D.?禁毒禁烟
9.???下列人员中,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最低的是( )
A.?重工业污染区居民?????????????????????????B.?被动吸烟者?????????????????????????C.?园林工人
10.???下列与人体呼吸有关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
B.?气管是人体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
C.?支气管感染或过敏时可能会引起哮喘,影响正常呼吸????????????????????????????????????????
D.?吸烟会诱发呼吸系统疾病,对身心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11.???放置大量新家具的房屋,甲醛、苯、甲苯等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浓度较高,对人体有害,不应立即入住,过一段时间再搬进去住比较好。在入住前的这段时间里除去这些有害气体的合理方法是( )
A.?打开门窗,通风换气?????????????????????????B.?喷洒空气清新剂?????????????????????????
C.?关闭门窗,放大量植物?????????????????????????D.?关闭门窗,放大量废茶叶
12.???下列面对突发情况而采取的处理措施,不合理的是( )
A.?遇到突发心肌梗死的病人,可以用人工呼吸的方法进行急救
B.?用人工呼吸的方法救助溺水病人时,首先要使其呼吸道通畅
C.?受伤时若出现喷射状出血,要用止血带压迫伤口的远心端进行止血
D.?遇到煤气中毒的患者,首先要把人带到空气流通的地方,再进行抢救
13.???近几年,雾霾天气在我国中东部地区时有发生,多地城市陷入严重空气污染。下列措施中,有利于减少雾霾天气发生的是( )
A.?提倡秸秆焚烧还田?????????????????????????B.?春节大量燃放烟花爆竹?????????????????????????
C.?提倡发展私家车?????????????????????????D.?发展公共交通,减少汽车尾气
14.???下列环境属于健康的家居环境的是( )
A.?家庭的厨房有抽油烟机等集中排放系统????????????????????????????????????????
B.?装修要越豪华越好,不考虑装修材料的环保问题????????????????????????????????????????
C.?家庭最好使用天燃气、煤、石油等能源烧饭和取暖????????????????????????????????????????
D.?室内要用大量的植物进行绿化,尤其是要以花卉植物为主
15.???下列有关急救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当有人溺水造成呼吸停止时,应立即采取口对口吹气法进行人工呼吸
B.?面对突发性心血管疾病患者,应立即抱起病人去医院抢救
C.?伤者伤口处血液颜色鲜红,喷涌而出,应立即在伤口远心端用止血带止血
D.?发现有人煤气中毒时,应先将其移到通风处,然后拨打“120”
16.???一氧化碳使人中毒,是因为气体交换的哪个过程发生障碍( )
A.?肺的通气?????????????????????????B.?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C.?肺泡内气体交换?????????????????????????D.?组织内的气体交换
17.???PM2.5是指大气中的可入肺颗粒,对人体健康危害很大,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PM2.5经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进入肺????????????????????????????????????????
B.?PM2.5指数越高说明空气质量越好????????????????????????????????????????
C.?PM2.5由肺直接进入组织细胞????????????????????????????????????????
D.?PM2.5直接危害人的消化系统
18.???室内装饰材料及家具中不含的有毒物质是( )
A.?甲醛?????????????????????????B.?甲苯?????????????????????????C.?乙醇?????????????????????????D.?氯仿
19.???为保证我们室内空气的清洁、新鲜,下列做法中错误的是( )
A.?绿化我们周围的环境?????????????????????????B.?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
C.?勤打扫教室及环境?????????????????????????D.?关紧门窗防止外界灰尘进入
20.???这两年国家加大了环境治理力度,PM2.5浓度下降,空气质量明显好转,人们又可以沐浴蓝天白云,尽情呼吸新鲜的空气。下面关于空气中的PM2.5进入人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膈肌舒张,PM2.5随空气进入肺泡????????????????????????????????????????
B.?PM2.5随血液运输,最先在心脏的右心房出现????????????????????????????????????????
C.?在肺静脉中,PM2.5随鲜红色的血液流动????????????????????????????????????????
D.?当动脉瓣打开时,PM2.5随血液从心房流向心室
21.???中国将主办2019年世界环境日,聚焦“空气污染”主题。下列做法中不利于改善空气质量的是( )
A.?植树种花,扩大绿地面积????????????????????????????????????????
B.?将生活垃圾随意丢弃或就地焚烧????????????????????????????????????????
C.?严格限制节日燃放烟花爆竹????????????????????????????????????????
D.?对沿街露天烧烤加强管理和整治
22.???下列与良好的家居环境无关的是( )
A.?适宜的温度和湿度?????????????????????????B.?充足的阳光?????????????????????????
C.?豪华的装修?????????????????????????D.?良好的通风
23.???2014年“APEC蓝”成为网络热词,国家在空气质量的治理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的有效方案,PM2.5是造成雾霾的主要因素,呼吸道对其几乎没有净化作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PM2.5是指颗粒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可入肺颗粒物
B.?M2.5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
C.?减少雾霾改善空气质量的措施只能是大规模植树造林
D.?PM2.5吸入人体后,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引发哮喘
24.???下列改善家具环境的措施,你认为错误的是( )
A.?增加室内换气次数?????????????????????????B.?室内不养宠物?????????????????????????
C.?室内长时间密闭以便开空调?????????????????????????D.?室内不进行豪华装修
25.???下列做法不利于保持室内空气的新鲜、清洁的是( )
A.?要绿化环境?????????????????????????B.?保持空气流通?????????????????????????
C.?保持环境和个人卫生?????????????????????????D.?长时间关紧门窗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
26.???大气污染物主要来自人类的各项活动,因此,______是防治大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的根本措施。此外,植物有吸附和吸收各种有害污染物的功能,大面积的树林对空气的净化效果尤为显著。______是防治大气污染的有效措施。
27.???舒适、健康的居室环境包括适宜的______和______,充足的日照以______,通风良好,无辐射、无污染的室内装修材料。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0分)
28.???根据自己所学的生物知识,完成下面的问题:
(1)古人类制造的工具越来越复杂,并且学会了使用火,大脑也越来越发达,在群体生活中产生了______。
(2)人在生病时,几天吃不下饭,身体就会明显消瘦,这是因为储存在体内的脂肪等营养物质______。
(3)地方性甲状腺肿,儿童的智力和体格发育出现障碍可能是因为人体内缺少含______的无机盐造成的。
(4)由于膳食纤维对人体具有重要的保健作用,一些科学家把它称为人体的“______”。
(5)人体消化道中各个器官的吸收能力是不同的。______基本上没有吸收作用,______具有吸收作用。
(6)______不仅是气体的通道,能保证气体顺畅通过,还能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使到达肺部的气体温暖、______、______。
(7)在今年九月份和十月份,我国很多地区的雾霾天气较为严重,空气污染指数较高。常见的大气污染源一般包括:______、______、地面的扬尘、______。
(8)为了做到合理营养,我国的营养学家将食物分为______类,并形象地设计成“______”。
第三节 空气质量与健康
【答案】
1.??C???????2.??B???????3.??B???????4.??B???????5.??C???????
6.??B???????7.??C???????8.??B???????9.??C???????10.??B???????
11.??A???????12.??C???????13.??D???????14.??A???????15.??D???????
16.??B???????17.??A???????18.??C???????19.??D???????20.??C???????
21.??B???????22.??C???????23.??C???????24.??C???????25.??D???????
26.??控制污染物排放? 植树造林???????
27.??温度? 湿度? 杀菌消毒???????
28.??语言? 消耗多而补充少? 碘? 第七类营养素? 口腔、咽、食道? 胃、小肠、大肠? 呼吸道? 清洁? 湿润? 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气? 车辆、船舶排出的尾气? 秸秆焚烧放出的烟尘? 五? 平衡膳食宝塔???????
【解析】
1.??
解:A、对溺水者先要清除他口鼻内的污物,再进行人工呼吸,A正确;
B、煤气中毒是因为空气中缺氧,一氧化碳的含量高,大量的一氧化碳和血红蛋白结合,使氧气失去了与血红蛋白结合的能力,造成人体组织缺氧,应该迅速将煤气中毒者移至空气清新的通风处,使其呼吸新鲜空气,B正确;
C、动脉是将心脏的血液流向全身各处去的血管,压力大,血流速度快,因而外伤出血时成喷射状或一股股的流出,故应在近心端用止血带或指压法止血,C错误;
D、遇到有人骨折时,不要随意搬动病人,要迅速拨打“120”,防止骨骼错位,D正确。
故选:C。
出现意外、危机时,我们要拨打急救电话并采取一定的急救措施,人工呼吸以及胸外心脏挤压是常用的两种急救措施。
掌握常用的急救措施,即解决题目,最好又会在必要的时候能用于救助他人。
2.??
解:一氧化碳进入人体后能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比氧与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高200~300倍,所以一氧化碳极易与血红蛋白结合,而碳氧血红蛋白又比氧合血红蛋白的解离慢约3 600倍,形成碳氧血红蛋白,使血红蛋白丧失携氧的能力和作用,造成组织缺氧窒息。
故选:B。
当人处在一氧化碳浓度较高的地方就会发生中毒,一氧化碳和氧气可以同时通过肺的通气进入肺,再通过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进入血液,氧和一氧化碳都能与血红蛋白结合,而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大得多,就使更多的血红蛋白与一氧化碳结合,又因为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合后分离极慢,而血红蛋白的数量是有限的,这样,就使氧失去了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机会,而不能被血液运输到组织细胞,造成组织细胞缺氧.
关键掌握煤气中毒的原理.
3.??
解:煤气中毒应急措施 家庭中如发生煤气中毒,主要采取:(1)立即打开门窗,移病人于通风良好、空气新鲜的地方,注意保暖。查找煤气漏泄的原因,排除隐患。 (2)松解衣扣,保持呼吸道通畅,清除口鼻分泌物,如发现呼吸骤停,应立即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并作出心脏体外按摩。 (3)立即进行针刺治疗,取穴为太阳、列缺、人中、少商、十宣、合谷、涌泉、足三里等。轻、中度中毒者,针刺后可以逐渐苏醒。 (4)立即给氧,有条件应立即转医院高压氧舱室作高压氧治疗,尤适用于中、重型煤气中毒患者,不仅可使病者苏醒,还可使后遗症减少。 (5)立即静脉注射50%葡萄糖液50毫升,加维生素C500~1000毫克。轻、中型病人可连用2天,每天1~2次,不仅能补充能量,而且有脱水之功,早期应用可预防或减轻脑水肿。 (6)昏迷者按昏迷病人的处理进行。
故选:B。
煤气中毒:煤气中含大量有毒气体如一氧化碳、硫化氢。苯、酚、氨等。高炉煤气和发生炉煤气含一氧化碳高,吸入人体后,一氧化碳和氧气可以同时通过肺的通气进入肺,再通过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进入血液,氧和一氧化碳都能与血红蛋白结合,而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大得多,就使更多的血红蛋白与一氧化碳结合,又因为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合后分离极慢,而血红蛋白的数量是有限的,这样,就使氧失去了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机会,而不能被血液运输到组织细胞,造成组织细胞缺氧。引起中枢神经障碍,轻者头疼、晕眩、耳鸣,恶心,呕吐,重者两腿不听指挥、意志障碍、吐白沫,大小便失禁等,严重的昏迷以至死亡。
考查了对煤气中毒及其预防的认识,解题关键是掌握煤气中毒时的急救措施和预防煤气中毒的方法。煤气的主要成分一氧化碳有毒,而且具有可燃性,所以发生煤气中毒事故时要注意及时关闭阀门,开窗通风,救人第一,小心遇明火引起爆炸。
4.??
解:一氧化碳有毒,一氧化碳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且一旦结合就难以分离,使血红蛋白携氧能力降低,造成中毒,而氮气、氧气和二氧化碳无毒。
故选:B。
根据一氧化碳中毒的原理判断,CO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且一旦结合就难以分离,使血红蛋白携氧能力降低,造成中毒,解答即可。
本题主要考查一氧化碳的性质,以及一氧化碳中毒的原理,熟练掌握一氧化碳的性质是解题关键。
5.??
解:A、优化道路设计,保持车辆通畅,可以减少汽车污染物的排放,有利于改善城市大气环境,A正确;
B、使用无铅汽车,逐步淘汰燃油助动车,可以减少汽车污染物的排放,有利于改善城市大气环境,B正确;
C、市区禁止汽车鸣喇叭,控噪音,不能改善城市大气环境,C错误;
D、加强环境管理,公布空气质量日报,让人们关注空气质量,绿色出行,有利于改善城市大气环境,D正确。
故选:C。
1、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有二大方面,一是有利于或改善其它生物的生存环境;二是不利于或破坏其它生物的生存环境。
2、控制污染物排放是防治大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的根本措施。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人类活动对环境所造成的影响。
6.??
解:A、PM2.5颗粒经过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然后进入肺,在肺泡中进行气体交换,PM2.5颗粒通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周围血液,直接危害人的呼吸系统,A、D正确;
B、肺泡外缠绕着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只有一层上皮细胞。肺泡里的PM2.5扩散进入血液,要通过两层细胞: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经过四层细胞膜;氧气进入血液后,再进入红细胞与血红蛋白结合,又经过了一层细胞膜;因此肺泡内的PM2.5由肺泡进入血液中的需要经过2层细胞,B错误;
C、PM2.5指数越低说明空气质量越号,C正确。
故选:B。
空气污染的途径主要有两个:有害气体和粉尘。有害气体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气体;粉尘主要是固体小颗粒,如地面粉尘、燃煤排放的粉尘、沙尘暴等。大雾天气可导致呼吸病人增多,因为雾霾可使空气中增加大量的可吸入颗粒物。呼吸道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能够对吸入气体进行温暖、湿润和清洁,但是这种清洁能力是有限的。
本题考查PM2.5的知识,题目难度不大,注意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主要来自工业生产、汽车尾气排放等过程中经过燃烧而排放的残留物,大多含有重金属等有毒物质,吸入PM2.5对人体,尤其是老年人的健康危害很大。
7.??
解:AB、煤气中毒主要指一氧化碳中毒,血红蛋白易与一氧化碳结合,造成人体内缺氧,正确;
②血红蛋白易与二氧化碳结合,错误;
C、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合能力强,结合后不易分离,错误;
D、用火炉取暖保持室内通风,睡前将炉火燃尽或熄灭,正确;
故选:C。
煤气中毒实际是指一氧化碳中毒。
关键点:煤气中毒是指大量的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合,使氧失去了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机会,而不能被血液运输到组织细胞,造成组织缺氧。
8.??
解:空气中的污染物能严重的危害人和其它生物的健康,如引起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等。减轻空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的根本措施是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大面积植树造林是防治空气污染的有效措施。
故选:B。
改善空气质量的措施包括根本措施和有效措施.
关于改善空气质量的措施多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要能区分根本措施和有效措施.
9.??
解:A、重工业区废气、废水排放的多,在此工业区生活的居民呼吸的空气中含有一些有毒的物质和尘埃,易导致呼吸系统疾病,A不符合题意;
B、烟草中的有毒物质可以附在香烟烟雾的微小颗粒上,到达肺泡并在那里沉积,彼此强化,久而久之就会导致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B不符合题意;
C、绿色植物是自动的“空气净化器”,能吸附空气中的有害的气体或是粉尘,能够使得空气变得清新,所以园林工人不易得呼吸系统疾病,C符合题意。
故选:C。
空气中的污染物能严重危害人和其它生物的健康,如引起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等。呼吸系统疾病是由于长期吸入的空气不清新导致的。
理解掌握空气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人的身体健康。
10.??
解:A、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A正确;
B、肺是人体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气管只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B错误。
C、哮喘一般是由于吸入了过敏性物质引起的支气管感染,症状有咳嗽、喘息、呼吸困难、胸闷、咳痰等。一般用支气管扩张药来缓解。C正确。
D、吸烟的危害很大,会诱发呼吸系统疾病,对身心健康产生不良影响,D正确。
故选:B。
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组成呼吸系统的器官有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其中,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称为呼吸道,有清洁、湿润、温暖吸入的空气的作用,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
关键点:呼吸的实质和空气质量与健康的知识。
11.??
解:房屋装修,装修或是装饰材料中往往含有有害气体,例如,人造材料、各种油漆、涂料、粘合剂以及家具等,其主要污染物是甲醛、苯、二甲苯等有机物和氨气、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等无机物,还有如大理石等建材中,往往含有放射性的污染源,这些都对人体有害,所以房屋装修后要首先打开门窗,通风透气等有害气体散发尽了,再入住,A正确。
故选:A。
本题考查的是空气的质量影响人体的健康,住宅装修完毕,室内空气中含有较多的苯、甲醛、氡等有害气体,这些气体直接损害人的身心健康。
空气的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可根据具体的情况使用具体的方法。
12.??
解:A、遇到心肌梗死患者要迅速拨打“120”,同时帮助其服药或采取胸外心脏挤压以及人工呼吸进行救助,不能搬运送往医院抢救,A正确。
B、对溺水者先要清除他口鼻内的污物,再进行人工呼吸,B正确;
C、动脉是将心脏的血液流向全身各处去的血管,压力大,血流速度快,因而外伤出血时成喷射状或一股股的流出,故应在近心端用止血带或指压法止血,C错误;
D、煤气中毒是因为空气中缺氧,一氧化碳的含量高,大量的一氧化碳和血红蛋白结合,使氧气失去了与血红蛋白结合的能力,造成人体组织缺氧,应该迅速将煤气中毒者移至空气清新的通风处,使其呼吸新鲜空气,D正确。
故选:C。
出现意外、危机时,我们要拨打急救电话并采取一定的急救措施,人工呼吸以及胸外心脏挤压是常用的两种急救措施。
掌握常用的急救措施,即解决题目,最好又会在必要的时候能用于救助他人。
13.??
解:A、焚烧秸秆不仅浪费资源,还会造成大气污染,不利于减少雾霾天气发生。A错误;
B、大量燃放烟花爆竹造成大气污染,不利于减少雾霾天气发生。B错误;
C、大量的私家车会排放大量的尾气,造成大气污染,不利于减少雾霾天气发生。C错误;
D、汽车尾气排放等都会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和粉尘,都可能引起大气污染,因此发展公共交通,减少汽车尾气有利于减少雾霾天气发生。D正确。
故选:D。
大气中的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极大。飘浮于空气中的、粒径小于10微米的可吸入颗粒,与人体健康有密切的关系。
空气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人体的健康状态,应保护环境。
14.??
解:A、住宅装修,厨房要有抽油烟机等集中排放系统,及时排出烹调过程中产生的油烟,保持家居环境的空气质量。A正确;
B、房屋装修,装修或是装饰材料中往往含有有害气体,例如,人造材料、各种油漆、涂料、粘合剂以及家具等,其主要污染物是甲醛、苯、二甲苯等有机物和氨气、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等无机物。所以,房屋装修应考虑环保材料,装修后要首先开窗通风,等有害气体散发尽了,再入住。B错误;
C、家庭中使用天燃气、煤、石油等能源烧饭和取暖,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造成空气污染。C错误;
D、室内用大量的植物进行绿化,尤其是要以花卉植物为主,夜晚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会和居住者争夺氧气,并且有些花卉会释放有毒气体,不利于家居环境的健康。D错误。
故选:A。
空气质量影响人体的健康,住宅装修完毕,室内空气中含有较多的苯、甲醛、氡等有害气体,这些气体直接损害人的身心健康。
空气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应保持健康的家居环境。
15.??
解:A、人工呼吸最简单易行的方法是口对口吹气法,首先清除口、鼻内污物,以保持呼吸道畅通,再进行人工呼吸,A错误;
B、遇到心血管疾病患者突发疾病时,应及时给病人服用硝酸甘油,再拨打急救电话,不能随意挪到病人,B错误;
C、伤者伤口处血液颜色鲜红、喷涌而出,这是动脉出血,动脉是把血液从心脏送往全身各处,血液流动方向是心脏→动脉;所以动脉出血用指压法止血时,指压处应在动脉的近心端,C错误;
D、发现有人煤气中毒时,应先将其移到通风处,然后拨打“120”。D正确。
故选:D。
(1)人工呼吸是一种常用的急救方法,用于救助溺水、煤气中毒或触电等停止呼吸的病人,以挽救病人的生命。
(2)动脉出血的特点,颜色鲜红,血流较快,常呈喷射状;静脉出血的特点是静脉血色暗红,血流较缓;毛细血管出血,血液缓慢渗出。
(2)煤气中毒时,应先将其移到通风处再施救。
掌握常用的急救措施,即解决题目,最好又会在必要的时候能用于救助他人。
16.??
解:当人处在一氧化碳浓度较高的地方就会发生中毒,一氧化碳和氧气可以同时通过肺的通气进入肺,再通过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进入血液,氧和一氧化碳都能与血红蛋白结合,而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大得多,就使更多的血红蛋白与一氧化碳结合,又因为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合后分离极慢,而血红蛋白的数量是有限的,这样,就使氧失去了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机会,而不能被血液运输到组织细胞,造成组织细胞缺氧。可见,一氧化碳中毒时,障碍发生在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过程。可见B正确。
故选:B。
呼吸的过程主要包括肺的通气、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以及组织里的气体交换.
掌握呼吸的过程,明确一氧化碳中毒的原理是阻碍了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过程.
17.??
解:A、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所以,PM2.5颗粒经过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然后进入肺。A正确;
B、PM2.5指数越高说明空气污染越严重,质量越差。B错误;
C、肺泡中的PM2.5颗粒通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周围血液,不是由肺直接进入组织细胞。C错误;
D、PM2.5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诱发呼吸系统疾病。D错误。
故选:A。
1、可吸入颗粒物是指飘浮于空气中的、粒径小于10微米的颗粒物,包括固体颗粒物、液体微粒与固体吸附被体或气体后形成的颗粒物。可吸入颗粒物容易被人吸入,因此与人体健康有密切的关系。
2、呼吸道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能够对吸入气体进行温暖、湿润和清洁,但是这种清洁能力是有限的。
理解掌握空气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人的身体健康。
18.??
解:住宅装修及家具中,往往含有较多的苯、甲醛、氡等有害气体,氯仿也是有毒物质,这些气体直接损害人的身心健康。乙醇俗称酒精,挥发气体没有毒性。
故选:C。
房屋装修或者购置大量新家具后,装修或是装饰材料内往往含有有害气体。例如,人造材料、各种油漆、涂料、粘合剂以及家具等,其主要污染物是甲醛、苯、二甲苯等有机物和氨、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无机物;还有如大理石等建材中,往往含有放射性的污染源,这些都对人体有害,会造成室内空气污染。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际问题。
19.??
解:A、绿色植物可以吸收大气中的有害气体;可以阻滞和吸附大气中的粉尘和放射性污染物;能够分泌抗生素,杀灭空气中的病原菌。所以绿化校园的环境,可以起到保持空气清新的作用。故不符合题意;
B、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动,可使教室内的空气保持清新,利于呼吸。故不符合题意;
C、教室内由于学生较多,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以及粉笔末、灰尘等都威胁着学生的身体健康。因此勤打扫教室,保持清洁可以使教室内的空气保持清洁新鲜。故不符合题意;
D、关闭门窗,外界的新鲜空气无法进入,教室内的一些有害气体或是粉尘无法散发到室外,会影响教室内的空气质量。故符合题意。
故选:D。
影响空气质量的因素有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气、运输工具排放的尾气、生活垃圾造成的污染、燃料的燃烧以及其它生产生活活动产生的尘埃等。另外,室内的空气污染的程度并不亚于室外,人体的许多疾病都与室内的空气污染有关。
关于空气质量与健康,多以选择题或是材料题的形式出现。
20.??
解:A、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吸气时: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肺随之扩大,造成肺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入肺;呼气时: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而回位,结果胸廓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肺内气体流出,形成呼气运动。因此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细颗粒物(PM2.5)随空气和飞沫进入肺泡时,属于吸气,此时膈肌处于收缩状态。错误;
B、氧气进入血液后,导致血液内的氧浓度增高,氧与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后通过血液循环运送到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通过呼吸作用参与线粒体内有机物的分解,释放出能量供生命活动利用。氧气进入血液后,首先进入肺静脉,由肺静脉进入心脏的左心房。错误;
C、肺动脉内流的是静脉血,肺静脉内流的是动脉血,动脉血颜色鲜红,因此PM2.5随红色血液流动,正确;
D、动脉瓣打开时,血液由心室流向动脉,错误。
故选:C。
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胸腔有规律的扩大与缩小叫呼吸运动,呼吸运动实现了肺的通气,即肺内气体与外界气体进行交换;
熟练掌握生物学的基础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21.??
解:A、植树种花,扩大绿地面积,有利于植物的光合作用,净化空气,有利于改善城市环境,A不符合题意;
B、将生活垃圾随意丢弃或就地焚烧,会造成环境污染和大气污染,不利于改善城市环境,B符合题意;
C、严格限制节日燃放烟花爆竹,可以减少大气的污染,有利于环境保护,改善城市环境,C不符合题意;
D、对沿街露天烧烤加强管理和整治,可以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有利于改善城市环境,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人类活动对生态的影响有两大方面:一是有利于或改善其它生物的生存环境;二是不利于或破坏其它生物的生存环境。从目前看,人类的大多活动都是破坏性的。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积极地加入到环境保护的行列。
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人类活动会破坏生态环境,也会改善生态环境,人类的活动要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
22.??
解:室内空气质量的高低与人体健康有着密切关系。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充足的日光、良好的通风环境,可以使室内有良好的空气质量,有利于人的健康,属于良好家庭环境,豪华装修会污染家庭环境。
故选:C。
房屋装修或者购置大量新家具后,装修或是装饰材料内往往含有有害气体。例如,人造材料、各种油漆、涂料、粘合剂以及家具等,其主要污染物是甲醛、苯、二甲苯等有机物和氨、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无机物;还有如大理石等建材中,往往含有放射性的污染源,这些都对人体有害。
良好的有利于健康成长的家庭环境与家中的陈设无关,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的才是好环境。
23.??
解:A、PM2.5是指颗粒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可入肺颗粒物,A正确;
B、PM2.5粒径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B正确;
C、减少雾霾提高空气质量的根本措施是除了大规模植树造林外,还可以对主要污染源进行控制,包括对扬尘污染控制、机动车尾气污染控制、燃煤污染控制、区域联防联控等,C错误;
D、雾霾对身体的各个器官都有危害,主要危害还是对呼吸系统的危害。因为雾霾是指空中浮游大量尘粒和烟粒等有害物质。因为受到气压等气候条件的影响,城市中空气污染物不 易扩散,加重了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等物质的毒性,这些有害物一旦被人体吸入,就会刺激并破坏呼吸道黏膜,破坏呼吸道黏膜防御能力,对人体的呼吸系统造成损伤,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引发哮喘,D正确;
故选:C。
(1)PM2.5,指粒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可入肺颗粒物,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它主要源于燃烧后的物质,如燃煤、工业废气和汽车尾气等,通常含有重金属等有毒物质。
(2)雾霾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大气空气气压低,空气不流通;地面灰尘大、空气湿度低;汽车尾气等污染物的排放;工厂制造的二次污染以及冬季二氧化碳的排放等等。
掌握雾霾的来源及危害是解题的关键。
24.??
解:空气污染的途径主要有两个:有害气体和粉尘。熟记影响空气质量的因素有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气、运输工具排放的尾气、生活垃圾造成的污染、燃料的燃烧以及其它生产生活活动产生的尘埃等。空气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人体的健康状态。室内长时间密闭以便开空调会使空气变得十分干燥,空气污浊。
故选:C。
大气中的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极大。这些污染物既可以引起包括肺癌在内的呼吸系统疾病,还可以通过呼吸系统进入血液,引起其他系统的疾病,如引起急性中毒和死亡、慢性中毒等,另外还有致畸变的作用。
空气的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可根据具体的情况使用具体的方法。
25.??
解:A、绿色植物可以吸收大气中的有害气体;可以阻滞和吸附大气中的粉尘和放射性污染物;能够分泌抗生素,杀灭空气中的病原菌。所以绿化校园的环境,可以起到保持空气清新的作用。故不符合题意。
B、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动,可使教室内的空气保持清新,利于呼吸。故不符合题意。
C、搞好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消灭媒介生物,清除中间寄生生物和消毒工作,目的是杀死环境中的病菌,防止病菌通过环境中的生物或者空气媒介传播疾病,这些都是属于切断传播途径。故不符合题意。
D、关闭门窗,外界的新鲜空气无法进入,教室内的一些有害气体或是粉尘无法散发到室外,会影响教室内的空气质量。故符合题意。
故选:D
本题考查的是空气质量影响身体的健康,影响空气质量的因素有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气、运输工具排放的尾气、生活垃圾造成的污染、燃料的燃烧以及其它生产生活活动产生的尘埃等。另外,室内的空气污染的程度并不亚于室外,人体的许多疾病都与室内的空气污染有关。
关于空气质量与健康,多以选择题或是材料题的形式出现,难度一般。
26.??
解:绿色植物能够吸附和吸收多种被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污染物,具有防治大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的功能,因此,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活动是防治大气污染的有效措施之一。
故答案为:控制污染物排放;植树造林
此题综合考查了对环境污染、温室效应、节能减排和植树造林的认识。及其防治污染的有效措施。
环境的污染和保护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与之相关的问题就成为考查的热点。
27.??
解:居室的环境首先要满足人体的舒适性,如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居室的环境还应有益于人的身心健康,如有充足的日照以杀菌消毒;有良好的通风以获得新鲜空气,以及无辐射、无污染的室内装饰材料等。
故答案为:温度;湿度;杀菌消毒
空气中的污染物能严重的危害人和其它生物的健康,如引起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等。减轻空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的根本措施是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大面积植树造林是防治空气污染的有效措施。房屋装修或者购置大量新家具后,装修或是装饰材料内往往含有有害气体。例如,人造材料、各种油漆、涂料、粘合剂以及家具等,其主要污染物是甲醛、苯、二甲苯等有机物和氨、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无机物;还有如大理石等建材中,往往含有放射性的污染源,这些都对人体有害,会造成室内空气污染。
关于改善空气质量的措施多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关键是知道各种措施的原理。
28.??
解:(1)古人类越来越强大,主要表现为制造工具越来越复杂,能够使用火烧烤食物来吃,增加了营养,利于脑的发育,大脑越来越发达,四肢更加灵活,并且在群体中产生了语言,从而使得人类不断进化。(2)糖类是人体进行生理活动的主要能源,脂肪是人体内备用的能源物质。人在生病时,几天吃不下饭,体内贮存的备用能源物质---脂肪被消耗,而补充少,因此身体明显消瘦。
(3)无机盐在人体内的含量很少,但作用很大,一旦缺乏就会患相应的疾病。缺碘会引起甲状腺出现肿大。人体内主要的内分泌腺的功能、激素分泌异常症如图所示:甲状腺激素的作用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幼年缺碘时,甲状腺激素过少会得呆小症,智力低下,身材矮小。
(4)人类膳食中还有一种被称为纤维素的物质,它主要含于蔬菜和粗加工的谷类中,虽然不能被消化吸收,但有促进肠道蠕动,利于粪便排出等功能,因而被称为“第七类营养素”。
(5)在各消化器官中,口腔、咽和食道基本上没有吸收能力,胃只能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酒精,小肠是吸收营养的主要器官,能大量吸收各种营养成分,大肠也只能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因此口腔、咽和食道基本上没有吸收能力,胃、小肠、大肠具有吸收作用。
(6)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呼吸的通道,既能保证气体顺畅通过,还能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使到达肺部的气体温暖、清洁和湿润的作用。
(7)常见的大气污染源一般包括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气,车辆、船舶排出的尾气,地面的扬尘,秸秆焚烧放出的烟尘。
(8)合理营养是指全面而平衡营养。“全面”是指摄取的营养素种类要齐全;“平衡”是指摄取的各种营养素的量要适合,与身体的需要保持平衡。为了做到合理营养,按“平衡膳食宝塔”均衡摄取五类食物,以避免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
故答案为:(1)语言;
(2)消耗多而补充少;
(3)碘;
(4)第七类营养素;
(5)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
(6)呼吸道;湿润;清洁;
(7)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气;车辆、船舶排出的尾气;秸秆焚烧放出的烟尘;
(8)五;平衡膳食宝塔。
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每一类营养物质都是人体所必需的。
合理营养是指全面而平衡营养。“全面”是指摄取的营养素种类要齐全;“平衡”是指摄取的各种营养素的量要适合,与身体的需要保持平衡。
初中生物试卷第2页,共2页
初中生物试卷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