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第三章人体的呼吸章节检测(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鲁科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第三章人体的呼吸章节检测(word版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04-09 17:09: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章 人体的呼吸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9小题,共38.0分)
1.???构成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  )
A.?肺?????????????????????????B.?气管?????????????????????????C.?鼻?????????????????????????D.?咽
2.???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产生于(  )
A.?细胞?????????????????????????B.?血液?????????????????????????C.?肺泡?????????????????????????D.?支气管
3.???人体吸入的氧气最终到达的部位是(  )
A.?呼吸道?????????????????????????B.?肺泡?????????????????????????C.?血液?????????????????????????D.?组织细胞
4.???在呼吸过程中,静脉血转变为动脉血发生在(  )
A.?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过程????????????????????????????????????????
B.?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的过程????????????????????????????????????????
C.?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过程????????????????????????????????????????
D.?组织里的气体交换过程
5.???当肋间外肌和膈肌舒张时,气体经过的路线是(  )
A.?外界气体??食管??肺????????????????????????????????????????
B.?肺??气管??口腔??外界????????????????????????????????????????
C.?外界气体??气管??肺????????????????????????????????????????
D.?肺??气管??鼻腔??外界
6.???外界气体进入到肺,依次经过的器官是(  )

①鼻腔? ②气管? ③肺? ④咽? ⑤喉? ⑥支气管
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④②⑤③⑥?????????????????????????
C.?①⑤③②④⑥?????????????????????????D.?①④⑤②⑥③
7.???与吸入的气体相比,呼出的气体减少的成分是(  )
A.?氧气?????????????????????????B.?氮气?????????????????????????C.?水蒸气?????????????????????????D.?二氧化碳
8.???呼吸道和消化道共有的器官是(  )
A.?鼻?????????????????????????B.?咽?????????????????????????C.?喉?????????????????????????D.?食道
9.???如图为人体消化、呼吸、泌尿、循环系统的关系示意图,图中①、②代表与肾脏相连的血管,a~d代表生理过程。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由b过程进入血液中的氧气,主要与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结合
B.?健康的人体内,②与①相比,明显减少的物质除氧气外,还有尿酸、尿素等代谢废物
C.?图中d代表的生理过程包括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D.?主食中的蛋白质经消化道最终被消化成葡萄糖,才能通过c过程进入血液
10.???下列关于人体呼吸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完成组织里的气体交换?????????????????????????B.?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C.?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D.?合成有机物,净化血液
11.???下列是人体呼吸的主要器官的是(  )
A.??????????????????????????B.??????????????????????????C.??????????????????????????D.?
12.???下列选项中,属于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  )
A.?鼻?????????????????????????B.?喉?????????????????????????C.?肺?????????????????????????D.?气管
13.???关于肺活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肺活量不会因年龄、性别的不同而不同????????????????????????????????????????
B.?肺活量是指肺所能容纳的气体最大量????????????????????????????????????????
C.?肺活量是指用力深吸气后再用力深呼气所能呼出的最大气体量????????????????????????????????????????
D.?肺活量的大小由呼吸运动决定
14.???随着城市冬季雾霾天气的频繁来袭,PM2.5逐渐被人们所熟知。PM2.5颗粒能通过呼吸系统进入血液,危害人体健康。PM2.5颗粒进入呼吸系统经过鼻、咽喉之后,还要依次经过的器官是(  )
A.?支气管、气管、肺?????????????????????????B.?气管、肺、支气管?????????????????????????
C.?气管、支气管、肺?????????????????????????D.?肺、支气管、气管
15.???当膈肌收缩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膈顶部上升?????????????????????????B.?胸廓容积缩小?????????????????????????
C.?肺内气压增大?????????????????????????D.?胸廓上下径增大
16.???俗话说“食不言,寝不语”。因为吃饭时,如果说话,饭粒很容易进入(  )
A.?气管?????????????????????????B.?喉?????????????????????????C.?咽?????????????????????????D.?肺
17.???致病微生物能引起呼吸道感染,呼吸道不包括以下哪种器官?(  )
A.?鼻?????????????????????????B.?咽?????????????????????????C.?喉?????????????????????????D.?肺
18.???下列分别为人体呼吸系统模式图(甲图)、呼吸运动的模拟装置图(乙图)和人体内气体交换和运输示意图(丙图)。分析并回答第18~19题。

图乙中玻璃钟罩和橡皮膜分别模拟(  )
A.?肺、肋骨?????????????????????????B.?气管、肺?????????????????????????
C.?胸廓、膈?????????????????????????D.?肺、胸廓
19.???下列分别为人体呼吸系统模式图(甲图)、呼吸运动的模拟装置图(乙图)和人体内气体交换和运输示意图(丙图)。
甲图中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是(  )
A.?①?????????????????????????B.?③?????????????????????????C.?⑤?????????????????????????D.?⑥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12.0分)
20.???人体的呼吸系统是由______和______两部分组成的,吞咽时______盖住喉口,以免食物进入气管。
21.???胸廓容积的扩大和缩小,是肋骨间的肌肉(即肋间肌)以及膈肌______和______的结果,这就是呼吸运动。
22.???肺是在有节奏地呼气和吸气,一分钟大约呼吸______次。
23.???呼吸系统由______和______组成,前者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共同组成,主要作用是将吸入的空气变得______、______、______,减少对肺的刺激.
24.???人体需要呼吸,人体进行气体交换的器官主要是______它和呼吸道一起组成呼吸系统。
25.???人体中,呼吸的主要器官是______,其作用是______;消化系统中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是______;体内最大的消化腺是______。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6.0分)
26.???如图为模拟膈肌的运动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玻璃管相当于人体的______,相当于人体的膈肌的是______。
(2)当膈肌由“甲”状态向“乙”状态转换时,人体正完成______动作,此时膈肌处于______(填“收缩”或“舒张)状态,肺容积增大,肺内气压______。
27.???流行性感冒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啊一一嚏“!流感患者打喷嚏时会把肺部的气体通过气管噴射出来,喷嚏中的飞沫含有大量流感病毒,周围的人吸入就有可能患流感,所以打喷嚏时最好要播住口鼻,请据资料回答问题:
(1)打喷嚏时,肺部的气体喷射出来的“旅程”是:肺→支气管→气管→喉→______→鼻。
(2)流感病毒是流行性感冒的______。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来看,资料中划线部分属于______。
(3)从反射类型来分,打喷嚏属于人体的______反射;打喷嚏是人体呼吸道黏膜在清扫病毒过程中的反应,这属于人体的______免疫。
28.???如图是膈肌的运动图解,据图填空。

(1)当膈肌由状态A向状态B转换时,肋骨间的肌肉处于______状态。这时胸廓扩张,肺内的气体压力相应______,外界气体被吸入肺。
(2)当隔肌由状态B向A转换时,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______。



第三章 人体的呼吸

【答案】
1.??A???????2.??A???????3.??D???????4.??B???????5.??D???????
6.??D???????7.??A???????8.??B???????9.??D???????10.??D???????
11.??B???????12.??C???????13.??C???????14.??C???????15.??D???????
16.??C???????17.??D???????18.??C???????19.??D???????
20.??呼吸道 ? 肺 ? 会厌软骨 ????????
21.??收缩 ? 舒张 ????????
22.??16---18???????
23.??呼吸道 ? 肺 ? 鼻 ? 咽 ? 喉 ? 气管 ? 支气管 ? 清洁 ? 温暖 ? 湿润 ????????
24.??肺???????
25.??肺 ? 进行气体交换 ? 小肠 ? 肝脏 ????????
26.??气管 ? 橡皮膜 ? 吸气 ? 收缩 ? 降低 ????????
27.??咽 ? 病原体 ? 切断传播途径 ? 非条件 ? 非特异性 ????????
28.??收缩 ? 降低 ? 缩小 ????????
【解析】
1.??
解: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呼吸的通道,呼吸道保证了气体的畅通;肺由许多肺泡构成,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肺泡的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特点都有利于气体交换,因此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
故选:A。
组成呼吸系统的器官有: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其中,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称为呼吸道,有清洁、湿润、温暖吸入的空气的作用,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
关键点: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
2.??
解:人体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是由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气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时释放出来的,即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产生的二氧化碳又通过呼吸排出,如图所示:因此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其最终来源是组织细胞。
故选:A。
呼吸全过程包括四个方面:肺的通气、发生在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血液与组织细胞间的气体交换.呼吸的意义是有效地提供机体代谢所需的氧气,排出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
人体排出的二氧化碳来源于组织细胞利用氧气分解有机物而产生的.
3.??
解:
组织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氧化分解、释放能量,供人体生命活动的需要。即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因此人体从外界吸入的氧气是被组织细胞利用的。
故选:D。
呼吸是指人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包括肺的通气、发生在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血液与组织细胞间的气体交换四个过程。
人体吸入氧气的目的是在氧气的参与下在组织细胞内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供人体生命活动的需要。
4.??
解:A、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过程是气体进出肺的过程,血液成分未发生变化,A不符合题意;
B、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过程中,肺泡中的氧进入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血液由含氧少的静脉血转变成了含氧多的动脉血,B符合题意;
C、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过程中未发生气体的交换,血液成分未发生改变,C不符合题意;
D、发生在组织里的气体交换是血液中的氧气进入组织细胞,组织细胞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血液,血液由动脉血转变成静脉血,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动脉血是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血,静脉血是含氧少,颜色暗红的血液。
(2)静脉血与动脉血发生变化,主要发生在两个地方,一个是体循环的全身各处的毛细血管,血液是由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一个是肺循环的肺泡内的毛细血管处,血液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据此回答此题。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血液发生变化的部位和原因。
5.??
解:吸气时肋间和膈肌收缩,胸廓的前后径左右径上下径扩大,胸廓扩张,气压降低,肺扩张肺内气压降低,低于大气压,外界气体入肺。呼气时肋间和膈肌舒张,胸廓的前后径左右径上下径缩小,胸廓扩张,气压增大,肺回缩肺内气压升高,高于大气压,气体出肺。故当肋间外肌和膈肌舒张时,气体经过的路线是肺→气管→鼻腔→外界。
故选:D。
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呼吸运动是由呼吸肌(肋间肌和膈肌)活动的结果,呼吸运动的结果实现了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据此解答.
本题考查学生对呼吸运动的理解.属于基础题,难度不大.考生要熟记.
6.??
解: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的组成由上到下依次是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外界的空气进入肺依次经过①鼻腔、④咽、⑤喉、②气管和⑥支气管,最后进入③肺,在肺里完成气体交换。
故选:D。
图中①鼻,②咽,③喉,④气管,⑤支气管,⑥肺。
此题考查呼吸道的结构顺序,是基础题。要熟记。
7.??
解:呼出的气体成分的“变化”,即将呼出的气体同吸入的气体从“组成成分的含量”上进行比较。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气体相比较,二氧化碳增多了,氧减少了。其根本原因就是在人体内发生了气体交换。人呼出的气体中氧减少的根本原因是被组织细胞呼吸作用所利用消耗掉了,同时组织细胞呼吸作用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导致呼出的气体⑤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同时呼气时还能排出少量的水蒸气,但是含量变化较小。因此,人体呼出和吸入的气体相比,明显减少的是氧气。
气体成分 吸入气体(%) 呼出气体(%)
氮气 78 78
氧气 21 16
二氧化碳 0.03 4
水 0.07 1.1
其他气体 0.9 0.9

故选:A。
呼吸作用是消耗氧气生成二氧化碳的过程,检验二氧化碳的存在一般采用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即有二氧化碳;
掌握人体内发生的两个气体交换,是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
8.??
解: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因此,呼吸道和消化道共有的器官是“咽”。
故选:B。
(1)人体的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消化道自上而下依次是: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
(2)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肺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消化道和呼吸道的组成.
9.??
解:A、“由b过程进入血液中的氧气”,主要与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结合,A正确。
B、从肾动脉流入肾脏的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血液中的部分尿素等废物随尿液排出,因此从肾静脉流出的血液中,明显减少的物质除氧气外,还有尿酸、尿素等代谢废物,B正确。
C、图中d表示尿液的形成过程,尿液形成的生理过程包括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C正确。
D、主食中的淀粉经消化道最终被消化成葡萄糖,“才能通过c过程进入血液”,蛋白质经消化道最终被消化成氨基酸,D错误。
故选:D。
(1)在红细胞内,有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在氧含量高的地方,与氧容易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又与氧容易分离。血红蛋白的这一特性,使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
(2)肾脏作为一个一般器官,其正常的生命活动,要进行呼吸作用,需要消耗氧气和养料,所以血液流经肾脏后氧气和养料都会减少,二氧化碳增多;
(3)肾脏作为一个排泄器官,要将流经肾脏的血液中的一些代谢废物形成尿液排出体外,所以血液流经肾脏后血液中的废物会减少。
(4)尿的形成主要包括两个连续的生理过程: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5)淀粉首先在口腔里的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被初步消化成麦芽糖,然后在小肠内多种酶的作用下被消化成葡萄糖才能被吸收。
(6)图示为人体消化、呼吸、泌尿、循环系统的关系示意图,图中①代表肾动脉、②代表肾静脉,a代表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b代表肺与血液的气体交换,c代表吸收过程,d表示尿液的形成过程。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并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际问题。
10.??
解:A、呼吸作用完成组织里的气体交换,正确;
B、呼吸作用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满足人体对氧气的需要,正确;
C、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正确;
D、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错误;
故选:D。
活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作呼吸作用
熟记呼吸作用是随时进行的。呼吸作用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为生命活动提供动力,主要场所是线粒体。
11.??
解:A、图中是心脏,是构成人体循环系统的主要器官,不符合题意;B、图中是肺,是人体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符合题意;C、图中是肾单位,是构成人体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不符合题意;D、图中是脑,是人体神经系统的主要器官,不符合题意。
故选:B。
人体的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其中肺是人体主要的呼吸器官。
明白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是解题的关键。
12.??
解: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呼吸的通道,呼吸道保证了气体的畅通;肺由许多肺泡构成,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肺泡的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特点都有利于气体交换,因此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
故选:C。
此题考查肺的功能。回答此题要理解肺与气体交换相适应的特点。
肺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要重点掌握。
13.??
解:肺活量是指在不限时间的情况下,一次最大吸气后再尽最大能力所呼出的气体量,这代表肺一次最大的机能活动量,是反映人体生长发育水平的重要机能指标之一,是指肺的最大通气量,不是肺的最大容量。
A、活量因性别和年龄而异,男性明显高于女性。成年男子肺活量约为3500毫升,女子约为2500毫升。壮年人的肺活量最大,幼年和老年人较小。健康状况愈好的人肺活量愈大。故不符合题意;
B、即使尽力呼气也不能把肺内的所有气体呼出来,肺内总是余下一部分气体;肺活量是指肺的最大通气量,不是肺的最大容量。故不符合题意;
C.肺活量是指用力深吸气后再用力深呼气所能呼出的最大气体量。故符合题意;
D、肺活量主要取决于胸腔壁的扩张与收缩的宽舒程度,即呼吸运动的强度决定了肺活量的大小。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C。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肺活量,解答时可以从肺活量的概念、特点以及性别年龄对肺活量的影响方面来切入。
肺活量的概念,要求学生认真体会肺活量的含义,肺活量是指用力深吸气后再用力深呼气所能呼出的最大气体量,即使尽力呼气也不能把肺内的所有气体呼出来。
14.??
解: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PM2.5颗粒经过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才能到达血液,因此PM2.5颗粒经过鼻、咽、喉后,在进入血液之前,经过的结构依次是气管、支气管、肺。
故选:C。
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的组成由上到下依次是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呼吸系统的组成。
15.??
解:吸气时:肋间肌、膈肌收缩→肋骨上举,横膈收缩,膈肌顶部下降→胸廓扩大、胸腔容积增大,胸腔内压力减小→肺扩张→肺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
呼气时,膈肌和肋间肌舒张→肋骨下降,横膈松驰,膈肌顶部上升→胸廓缩小,胸腔容积容积减小,胸腔内压力升高→肺也随之回缩→肺内气压升高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
因此当膈肌收缩时,膈肌顶部下降,胸廓上下径增大,胸腔内压力减小,肺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
故选:D。
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而造成胸腔有规律的扩大与缩小,叫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呼吸运动发生变化的过程。
16.??
解:人的咽是食物和空气的共同通道,气管在前,食管在后,气体和食物各行其道,有条不紊,这就要归功于会厌软骨。人们吞咽食物时,喉上升,会厌软骨向后倾斜,将喉门盖住,食物顺利进入食管。下咽动作完成以后,会厌软骨又恢复直立状态,以便进行呼吸。倘若吃饭时谈笑风生就会使会厌软骨可能来不及盖下,食物进入气管引起咳嗽。
故选:C。
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会厌软骨的位置和作用,关于呼吸道和消化道的组成是考查的重点,可结合着图示掌握。
17.??
解:A、鼻腔是呼吸的通道,不符合题意;
B、咽既是呼吸的通道,也是消化的通道。不符合题意;
C、喉是呼吸道的组成部分,不符合题意;
D、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不属于呼吸道,符合题意。
故选:D。
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呼吸的通道,呼吸道保证了气体的畅通;肺由许多肺泡构成,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肺泡的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特点都有利于气体交换,因此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
回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呼吸道的组成。
18.??
解:本图演示呼吸运动过程,玻璃管代表气管、气球代表肺(或肺泡)、橡皮膜代表膈肌,玻璃罩代表胸廓。
故选:C。
乙图示模拟了膈肌的收缩和舒张与呼吸运动的关系,当膈肌舒张,膈顶上升,肺内气体排出,是呼气过程;当膈肌收缩,膈顶下降,外界气体进入肺内,是吸气过程。据此解答。
图示演示膈肌舒缩时胸廓的变化,而完成的呼吸运动过程。
19.??
解:图中⑥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肺泡数量多,总表面积大,外面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特点有利于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
故选:D。
呼吸系统由肺和呼吸道组成,呼吸道是气体进出的通道,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图中①是鼻腔,②咽,③喉,④气管,⑤支气管,⑥肺,据此解答
掌握肺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20.??
解: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呼吸的通道,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咽是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共有器官,吞咽时,会厌软骨像盖子一样盖住喉口,以免食物进入气管。
故答案为:呼吸道;肺;会厌软骨。
此题考查呼吸系统的组成,据此答题。
熟记呼吸系统的组成即可,掌握呼吸道和肺的组成功能是解题关键。
21.??
解:呼吸运动是指人体胸廓有节律的扩大和缩小的运动,包括吸气过程和呼气过程,呼吸运动主要与肋间肌和膈肌的运动有关。人在平静状态下,肋间肌收缩时,肋骨向上向下运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增大;同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径也增大;这样胸廓的容积就增大,肺也随着扩张;肺内气压降低,低于外界气压,于是外界空气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完成吸气的过程。肋间肌肉舒张时,肋骨向上向上运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缩小;同时膈肌舒张,膈顶部上升,使胸廓的上下径也缩小;这样胸廓的容积就缩小,肺也随着收缩;肺内气压增大,高于外界气压,于是肺内气体通过呼吸道排出体外,完成吸气的过程。
故答案为:收缩;舒张。
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而造成胸腔有规律的扩大与缩小,叫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人体通过呼吸运动实现了肺的通气。
于呼气和吸气时肋间肌、膈肌、肺、胸廓的变化情况,是考察的重点,应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掌握。
22.??
解:每分钟内呼吸的次数叫呼吸频率,据测定,呼吸频率随着年龄、性别和活动情况的不同而不同。成年人在平静状态下的呼吸频率大约是16---18次/分,人体活动加强时,呼吸的频率和深度都会增加。
故答案为:16---18
每分钟内呼吸的次数叫呼吸频率,思考解答。
明确成年人在平静状态下的呼吸频率大约是16---18次/分是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
23.??
解:呼吸道由鼻腔、咽、喉、器官、支气管组成。鼻腔内有鼻毛,可以阻挡灰尘,鼻腔的黏膜分泌的黏液,对空气有湿润和清洁作用;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做支架,保证的气体的畅通;其内表面覆盖着黏膜,黏膜内还分布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可以温暖空气。
故答案为:呼吸道;肺;鼻;咽;喉;气管;支气管;清洁;温暖;湿润。
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对空气有温暖、湿润和清洁作用,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器官。
回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呼吸道的组成和功能。
24.??
解: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呼吸的通道,呼吸道保证了气体的畅通;肺由许多肺泡构成,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肺泡的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特点都有利于气体交换,因此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
故答案为:肺
肺适于气体交换的特点:
①肺泡数量多,肺泡外包绕着许多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
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均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肺泡和血液进行气体交换。
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25.??
解:呼吸系统中主要器官是肺,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肝门。其中口腔是消化道的起始部分,胃是消化道中最膨大的部分,主要是储存食物、软化和初步消化蛋白质,也能吸收少量的水和无机盐、酒精。小肠位于腹中,是食物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肝脏是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成人的肝脏重约1.5kg,大部分位于腹腔的右上部,肝脏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分泌胆汁、代谢功能和解毒功能。
故答案为:肺;进行气体交换;小肠;? 肝脏。
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肝门,消化腺包括大消化腺和小腺体,大消化腺位于消化道外,包括唾液腺、肝脏和胰腺;小腺体包括位于消化道内,包括胃腺和肠腺
掌握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6.??
解:(1)从图中可以看出,图中各字母所模拟的结构分别为:图中玻璃管代表气管,钟罩代表胸廓,气球代表肺,橡皮膜代表膈肌。
(2)甲图中的肺处于回缩状态,膈顶部处于上升状态,这代表膈肌舒张,胸廓的上下径变小,肺收缩,肺内压高于外界大气压,人体处于呼气状态;而乙图中,正好相反:肺处于扩张状态,膈顶部处于下降状态,胸廓的上下径变大,肺舒张,肺内压低于外界大气压,人体处于吸气状态,这时膈肌收缩。
故答案为:(1)气管;橡皮膜;
(2)吸气;收缩;降低。
(1)吸气时,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膈肌顶部下降,胸廓的容积扩大,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
(2)呼气时,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膈肌顶部升高,结果胸廓容积减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
关于呼气和吸气时膈肌、肺、胸廓的变化情况,是考察的重点,应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掌握。
27.??
解:(1)呼吸道由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组成,是气体进入肺的通道。打喷嚏时,肺里的气体喷射出来依次经过:肺→支气管→气管→喉→咽→鼻。(2)病原体是指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从传染病学分析,流感病毒属于病原体。传染病的三个基本环节为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传染病缺少任何一个环节都流行不起来,所以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打喷嚏时戴口罩,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来看,这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3)打喷嚏是人体自身的一种保护反应,属于非条件反射。皮肤和黏膜属于人体的第一道防线,能清扫和阻挡异物、杀菌等作用,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构成了人体的第二道防线,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因此打喷嚏属于非特异免疫。
故答案为:(1)咽;
(2)病原体;切断传播途径;
(3)非条件反射;非特异性免疫。
(1)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互相传染的一种疾病,传染病一般有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基本环节,其中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如流感患者等;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播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如病人的排泄物,分泌物和传播疾病的生物或非生物媒介等;易感人群是指对某些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如老人和小孩等。所以传染病缺少了任何一个环节,就流行不起来。
(2)保卫人体的有三道防线:皮肤和粘膜是第一道防线;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是第二道防线;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是第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是人生来就有的,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属于特异性免疫;而第三道防线是人出生后产生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属于特异性免疫。
(3)呼吸系统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
回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呼吸道的组成,免疫和传染病有关知识。
28.??
解:(1)吸气时肋间肌和膈肌收缩。胸廓的前后径和上下径都扩大,胸廓扩大,胸腔容积扩大,肺扩张,肺内气压低于大气压(外界气体压力),气体入肺。?图中当膈肌由A状态向B状态转换时,胸廓的上下径增大。胸腔容积扩大,肺便扩张,肺内的气体压力小于界气体压力,于是气体就被吸入肺。
(2)吸气时肋间肌和膈肌舒张时。胸廓的前后径和上下径都减小,胸廓回缩,胸腔容积变小,肺回缩,肺内气压大于大气压(外界气体压力),气体出肺。?图中当膈肌由B状态向A状态转换时,膈的顶部回升,胸廓的上下径减小。此时膈肌处于舒张状态。
故答案为:(1)收缩;降低(减小);(2)缩小。
胸廓有节律的扩大和缩小叫做呼吸运动,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呼吸运动是肋间肌和膈肌收缩和舒张的结果。据此解答。
吸气时隔肌收缩,肺内气压低于大气压,呼气时肺内气压高于大气压。



初中生物试卷第2页,共2页
初中生物试卷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