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5张PPT。第6课 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课程标准:
1.列举荷兰、英国野蛮抢夺殖民地和建立海外商品市场的史实。
2.认识殖民扩张与掠夺是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教学重、难点:
重点: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影响。
难点:辩证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影响。16世纪:葡萄牙、西班牙17世纪初期:荷兰 18世纪后期:英国 (海洋时代的先驱)(“海上马车夫”)(“日不落帝国”)16世纪葡萄牙占领地区16世纪西班牙占领地区葡萄牙、西班牙的殖民扩张(16世纪) 据统计,从1493年到1600年,葡萄牙人仅在非洲就掠走了270吨黄金;从1502年到1660年,西班牙从美洲得到18600吨注册白银和200吨注册黄金。
—央视《大国崛起》解说词葡萄牙西班牙葡、西早期殖民侵略16世纪葡萄牙占领地区16世纪西班牙占领地区16世纪葡萄牙、西班牙的海外殖民葡萄牙凭武力垄断欧亚贸易长达一个世纪;
西班牙统治在美洲建立殖民霸权长达一个世纪;方式:掠夺金银矿
发展种植园
贩卖黑奴方式:建立商站、垄断贸易、建立殖民据点1、殖民扩张的条件:军事上:拥有强大的海军(如西班牙的“无敌舰队”)政治上:封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地理上:率先开辟新航路,控制国际商路2、殖民扩张的概况:建立殖民据点、(1)葡萄牙的殖民活动非洲、亚洲、美洲的巴西(2)西班牙的殖民活动建立种植园、美洲(巴西除外)、亚洲的菲律宾②特点:①范围:①范围:②特点:掠夺金银、贩卖黑奴垄断贸易设立商站、葡、西早期殖民侵略葡、西早期殖民侵略 葡萄牙、西班牙由盛而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未将掠夺来的财富转化为本国的资本,发展工商业。结果其世界霸主地位被资本主义工商业发达的荷英法所取代。一、“海上马车夫” 在欧洲西北部,有一个和英国隔海相望的国家,它的面积只相当于今天的两个半北京,它的名字叫做荷兰。
以前,这里是一片没有人烟,只有海潮出没的湿地和湖泊。从12世纪到14世纪,才逐步形成了人类可以居住的土地。直到今天,荷兰仍有三分之一的国土位于海平面以下。如果没有一系列复杂的水利设施阻挡,荷兰人口最稠密的地区,每天将被潮汐淹没两次。就是这样一个地方,16-17世纪的时候,是整个世界的经济中心和最富庶的地区,拥有欧洲商船数量最多;有世界上最繁忙的港口和最繁华的商业中心(阿姆斯特丹);是第一个标准的资本主义国家。被马克思称为当时的“海上第一强国”。 如此弹丸之地何以造就辉煌业绩?一、“海上马车夫”——条件1.政治16C前:
封建割据16C初:受西班牙统治1568:尼德兰革命,1581成立荷兰共和国1648:
荷兰独立马克思称这次革命是十七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原型。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成功的资产阶级革命,在欧洲建立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1581年荷兰摆脱西班牙统治,国家独立,建立资本主义制度,17世纪成为资本主义国家。一、“海上马车夫”——条件2.地理:位置优越,濒临大西洋,新航路开辟后荷兰位于欧洲商路的中心。荷兰面向大西洋,北面是北海、波罗的海,横贯欧洲的莱茵河等三条河流都在荷兰入海。这样的环境具有从事贸易的优势,也刺激了造船业的发展。 一、“海上马车夫”——条件3.经济:资本主义萌芽早,有手工业和经商传统,造船技术和海上贸易发达。 材料一: 毛织和麻织业是尼德兰中世纪以来的传统手工行业其中莱顿城与纳尔登是重要的纺织中心,莱顿城在1500至1530年期间,平均年产毛呢25000匹,纳尔登年产也在万匹以上。形成集中式的呢绒手工工场,其他手工行业也按资本主义方式经营。 材料二:15~16世纪时,荷兰的造船业居世界首位。仅在首都阿姆斯特丹就有上百家造船厂,全国可以同时开工建造几百艘船。荷兰的造船技术是世界上最先进的,船的造价比英国低1/3到1/2。欧洲许多国家都到荷兰订购船只。荷兰的商船吨位占当时欧洲总吨位的3/4,拥有1.5万艘商船,几乎垄断了海上贸易。挪威的木材、丹麦的鱼类、波兰的粮食、俄国的毛皮、东南亚的香料、印度的棉纺织品、中国的丝绸和瓷器等等,大都由荷兰商船转运,经荷兰商人转手销售。当时的阿姆斯特丹是国际贸易的中心,港内经常有2000多艘商船停泊。一、“海上马车夫”——兴起的条件2.地理:位置优越,濒临大西洋,新航路开辟后荷兰位于欧洲商路的中心。3.经济:资本主义萌芽早,有手工业和经商传统,造船技术和海上贸易发达。1.政治:1581年荷兰摆脱西班牙统治,国家独立,建立资本主义制度,17世纪成为资本主义国家。“海上马车夫”:17世纪荷兰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商船队,几乎把欧洲南方各国和北方各国之间的贸易都集中到自己手里,成为当时世界头号贸易强国,“海上马车夫”的称号由此而来。4.其它:“商业革命”受益者。荷兰16~17世纪荷兰之最
1.16c:欧洲最富庶的地区之一
2.17c:阿姆斯特丹世界上最繁忙的港口
3.17c:欧洲商船最多的国家
4.17c:欧洲标准的资本主义国家
荷兰是怎样对外扩张的?一、“海上马车夫”——兴起的表现看图思考:荷兰是怎样对外扩张的?新阿姆斯特丹巴西圭亚那苏里南一、“海上马车夫”——兴起的表现荷
兰
对
外
扩
张
的
过
程:(1)打劫西、葡船只掠夺财物(2)探索新航路,开辟殖民地夺取殖民地(南北美洲、非洲、印度、东南亚)(3)成立垄断性贸易公司,参与殖民竞争(4)建立海上霸权:17世纪,垄断世界航运业,成为“海上马车夫”荷兰依靠海外贸易而崛起 存在问题:忽视国内工业发展和海军建设建立东印度等垄断性的贸易公司;参与殖民扩张(1)形式:一、“海上马车夫”——殖民扩张时间:1602——1799年
成立:从1595年4月至1602年间,荷兰陆续成立了14家以东印度贸易为重点的公司,为了避免过度的商业竞争,这14家公司合并为一家联合公司,也就是荷兰东印度公司。
运营:输出贸易:砂糖、鹿皮、鹿肉、鹿角、藤、米
转运贸易:荷兰的金属、药材,巴达维亚的香料、胡椒、麻布、棉花、鸦片、锡、铅,中国的丝织品、陶器、黄金。
权力:世界上第一个特大公司,政府持有股份,有为战争支持薪水,与外国签订条约,铸造货币,建立殖民地等权利。
1602年荷兰建立的具有国家职能、向东方进行殖民掠夺和垄断东方贸易的商业公司。公司遗址为现今阿姆斯特丹大学。
荷兰东印度公司在爪哇的巴达维亚(今印尼的雅加达)建立了总部,其他的据点设立在东印度群岛、香料群岛上。建立东印度等垄断性的贸易公司;参与殖民扩张(1)形式:(2)概况:印度沿海,马六甲、锡兰,印尼,台湾(1624--1662)好望角新阿姆斯特丹17世纪成为世界范围的商业殖民帝国。
但未重视投资工业,逐渐落后。17C末失去海上霸主地位。(3)结果:一、“海上马车夫”——殖民扩张英荷战争与英法战争的性质分别是什么?争夺商业霸权和殖民霸权争夺欧洲霸权和世界殖民霸权英荷战争:英法战争:17世纪 荷兰在亚非美的殖民地区新阿姆斯特丹好望角印马六甲锡兰印度尼西亚台湾1602设东印度公司1621设西印度公司(明末清初)荷兰荷兰,殖民重点:非洲东海岸、印度洋北岸、马来半岛沿线的亚洲地区4、军事优势:英国拥有欧洲首屈一指的海军(军事保障)。2、经济优势:英国发达的工场手工业(物质基础)。3、政治优势: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1、地理优势:英国处于大西洋航运中心。二、日不落帝国——英国殖民扩张的条件 5.其它因素:“商业革命”受益者西班牙英国荷兰法国英西战争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开始形成海上霸权三次“英荷战争”导火线:英颁布《航海条例》英法战争英国获得法属北美殖民地,确立在印度优势,确立世界殖民霸权。1588年17c中期18c中期夺取新阿姆斯特丹(纽约)17c初期成立东印度公司和伦敦公司印度和北美建立据点 “大洋洲是我们的牧场,阿根廷和北美西部草原上有我们的牛群,秘鲁送来它的白银,南非和澳大利亚的黄金流向伦敦。印度和中国人为我们种茶,而且我们的咖啡、白糖和香料种植园遍布东印度群岛。” “日不落帝国”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殖民霸权的变化反映了什么问题? (三)英国为什么能打败西班牙、荷兰和法国?打败西班牙:资本主义工商业文明战胜封建农业文明打败荷兰:工业资本主义战胜商业资本主义打败法国:资本主义战胜封建主义结论:国际竞争不仅是军事的竞争 更是政治、经济等综合实力的竞争1.主要途径:殖民扩张①抢劫和掠夺财富
②种族灭绝
③贩卖黑人奴隶三、世界市场的拓展——方式、影响 我(克莱武)出入于只为我自己敞开的金库,两手抓满了金银珠宝……此刻,我对我自己那时的节制大为惊讶。野蛮掠夺西班牙征服者用最残酷的死刑和武力胁迫当地土著皈依基督教,并接受西班牙国王的统治,拒不服从者,立刻被屠杀。安的列斯岛原有三百万印第安人,1514年减至14000人,最后只剩下200人。英国议会甚至厚颜无耻地宣布:杀戮印第安人和剥头盖骨是“上帝和自然赋予的手段”。大量屠杀的结果是,原本3000万的印第安人在全世界人口暴增的时候,几乎被屠杀到了灭绝的边缘。导致美洲劳动力锐减残酷屠杀捕捉运输拍卖黑奴奴役黑奴三角航程一次航行六个月,做三次买卖,获得100%—300%欧洲非洲出程:从欧洲港口载上廉价货物到非洲“换取”奴隶美洲中程:运奴隶到美 洲贩卖归程:从美洲运金银到欧洲 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屠杀、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地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这些田园式的过程是原始积累的主要因素。
——马克思《资本论》2.对殖民国家而言从殖民地掠夺了大量的财富,转化为资本,欧洲资本主义发展。如何辨证地看待殖民扩张活动?1.对世界市场而言打破世界相对孤立状态,使世界日益成为相互影响、联系紧密的整体,促进了世界一体化的进程。3.对殖民地而言②殖民主义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促进了殖民地历史的发展和进步。(建设性)①殖民主义是灾难和祸害,造成了亚、非、拉地区的落后。(破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