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0张PPT。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遣唐使和鉴真东渡
唐与新罗的关系
玄奘西行 这是位于武后陵墓旁的六十一尊王宾像 ,唐高宗驾崩后,世界上有61个国家和地区派出特使或首领亲自参加安葬仪式。葬礼之后,武则天令工匠用写真的手法,雕刻了参加葬礼的那些使节或首领,立于朱雀门两侧。 武后陵墓旁立了61个国家使节、首领像说明了什么?1、日本遣唐使遣唐使船遣唐使是日本政府派遣到唐朝学习交流的使团。一、遣唐使和鉴真东渡(3)为什么日本会派那么多遣唐使来中国?学习唐朝的先进文化从公元7世纪到9世纪,
前后十多批少则两百人,多则五六百人(1)什么叫“遣唐使”?(2)描述日本遣唐使团的规模。 遣唐使对日本政治、文化、生活有何影响?探究 遣唐使把唐朝先进的制度、天文历法、文字、典籍、书法艺术、建筑技术等传回日本,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唐朝的开元通宝
(始铸于621年)日本的和同开珎
(始铸于708年)唐朝长安城日本平城京唐代服饰日本服饰遣唐使对日本政治、文化、生活的影响日本の所有する伝統の習わし、例えば茶道、使います、本の道、祭祀、陶磁器、古詩詞、甚だしきに至っては文字など、どのくらいすべて古代の中国の影響を受けて、和服は例外ではありません。日本所有传统习俗,如茶道、花道、书道、祭祀、陶瓷、古诗词、甚至文字等等,多少都受到古代中国的影响,和服也不例外。日本
文字中国
文字2、鉴真东渡 鉴真(688~763年)扬州江阴人,俗姓淳于。原扬州大明寺高僧,精通佛经和医学。日本僧人荣睿、普照等曾邀请他去日本,先后五次东渡,均未成功。753年已双目失明的鉴真带着弟子第六次东渡,到达日本。(1)鉴真东渡日本后对中日文化
交流做出了什么贡献?他在日本十年,辛勤不懈地传播唐朝文化。他在日本传授佛经,还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
书法、建筑、绘画等,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
卓越的贡献。设计的唐招提寺,至今犹存,被视为艺术明珠。(2)从鉴真六次东渡日本的史实中,你得出什么启示?唐招提寺位于日本奈良,是日本著名佛教寺院,由鉴真主持修建。这座具有中国盛唐时期建筑风格的古寺,已被确定为日本国宝。二、唐与新罗的关系3、在频繁的交往中,双方各自得到什么好处?①派使节、留学生到唐朝学习②朝鲜的音乐、物产也传入了中国①新罗学习了唐的政治制度、科举制、 医药、天文、历算2、新罗通过哪些方式与唐朝发展友好关系?1、“新罗”指今天哪个地方?朝鲜半岛②商人到中国经商“中韩交流第一人” (857——?)12岁来唐求学,18岁中进士,在唐为官8年多,884年以唐使身份归国,被誉为韩国汉文学的开山鼻祖,有“东国儒宗”、“百世之师”的称誉。文化使者崔致远玄奘(600-664),俗姓陈,名袆(huī),今河南人氏,13岁出家,法名玄奘,后人称他三藏法师。玄奘是唐代著名的翻译家、探险家和佛学大师。三、玄奘西行1.玄奘西游是哪位皇帝在位期间?唐太宗2.玄奘为什么要西行,前往天竺? 佛经中有些疑难问题,众说纷纭,难得定论。3.玄奘的重大贡献有哪些? 带回大量佛经;写成《大唐西域记》,
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三、玄奘西行 鉴真和玄奘有什么共同之处及不同之处?④都为完成使命出生入死,历尽艰辛,
都有一种顽强的毅力和百折不回的精神探究思考1、共同:①都是唐朝僧人③都对唐与邻邦的友谊、文化交流做出重大贡献②都对佛教的传播作出贡献2、不同:①鉴真向东到日本传播佛教②玄奘向西从天竺取回佛经朝鲜半岛印度半岛伊朗阿拉伯半岛(东罗马帝国)根据《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你能找出唐朝时与中国有交往的国家和地区吗?长安拂菻新罗日本天竺波斯大食 材料一: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
—《日本书纪》 材料二:唐政府鼓励各国商人到中国贸易,
允许他们长期居住。—《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三:①唐朝国力强盛,经济文化都处于当时世界领先地位,
对各国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②唐朝开放、宽容的对外政策给各国友好交流提供了机会。 ③唐朝对外交通发达,给各国友好往来提供了条件。 思考:唐朝的对外交往为什么如此广泛和活跃?探究学习 今天的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经济高度发展时期,
我们能从唐朝的对外交往中得到什么启示?2、学习唐朝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
在传播先进文化的同时,要善于
吸取其精华,为己所用。 以史为鉴1、我们必须有稳定的政治局面,
坚持对外开放的政策1、“唐朝与当时的阿拉伯帝国并列为世界上最强盛的帝国 ,
与亚欧国家均有往来。唐朝以后,海外多称中国人为唐人。”
当时,与我国进行友好往来的亚洲国家有( )
①日本 ②新罗 ③天竺 ④雅典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 D、②④
2、比较法是历史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试比较鉴真和玄奘,
共同点有( )
①都是僧人身份 ②都是友好使者
③都受政府派遣 ④都有顽强毅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3、下列可印证唐朝时期中印友好往来历史的是( )
A、遣唐使 B、玄奘西行 C、鉴真东渡 D、唐招提寺ABB4、唐朝对外贸易中,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的国家是( )
A、天竺 B、日本 C、新罗 D、波斯
5、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的史实充分体现了唐朝对外交流的
特点是( )
A、高度繁荣,共享太平 B、世界领先,求同存异
C、对外开放,双向交流 D、源远流长,泽被东西
6、下列史实中,最能体现唐朝既有“走出去”,又有
“请进来”的开放思想的是( )
A、日本遣唐使 B、金城公主入藏
C、鉴真东渡 D、玄奘西游C CD7、下列鉴真和玄奘共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都是唐朝的僧人 ②都为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
③都为完成使命历尽艰辛 ④都有顽强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8、唐朝是我国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时期。能用来佐证这一
观点的是( )
①唐蕃“和同为一家”②鉴真东渡 ③玄奘西行④遣唐使来华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AB9、盛唐时期,中国与日本的交往非常频繁。唐朝的制度、历法、
文字、典籍、书法、诗歌、建筑等,都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
深远影响,迄今日本还保留着诸多“唐风”的印记。当年由唐代
高僧在日本修建的寺庙,被今天日本政府定为一级国宝的是( )
A、唐大昭寺 B、唐招提寺 C、唐大明寺 D、唐法门寺B10、唐朝堪称我国古代文明开放社会的典范,唐朝时期政治清明、经济
繁荣、文化昌盛、对外交往频繁,对后世影响深远。回答下列问题
(1)唐朝时期政治清明、经济繁荣。请你用史实证明。
(2)注重对外交往是唐朝成为开放社会的一个亮点,请举出唐朝对
外交往的两个典型史实例。唐太宗时期的, “贞观之治”;唐玄宗时期的 “开元盛世”鉴真东渡、玄奘西行11、材料一: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在讲述唐朝对外关系时说:
“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一条由信念、
坚持和智慧浇铸而成的求知之路,一个民族胸襟开阔、
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
(1)材料一中的这位伟大僧人是谁?他的一生和佛学密不可分,
他求知的最高学府和为后世留下的佛学经典著作分别是什么?
材料二:“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
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郭沫若
(2)材料二中描述的中日民间交往事件是什么?
鉴真的贡献有哪些?玄奘、那烂陀寺、《大唐西域记》鉴真东渡;在日本传播唐文化,促进了中日友好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