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必修4 《望海潮》课件(共4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语文必修4 《望海潮》课件(共4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3-25 21:51: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1张PPT)
望海潮·东南形胜
望海潮·东南形胜
望海潮·东南形胜 【北宋】柳永?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望海潮》的吸引力
《望海潮》的吸引力
这首词流播百多年后,传到金主完颜亮的耳朵里,他完全被词中的“ , ”吸引了,就兴起了投鞭渡江、立马吴山的念头,为偏安一隅的南宋朝廷带来了一场存亡危机。
从文学史的视野里看《望海潮》
文学史里里的宋词
瑰丽的《诗经》,
绮丽的《离骚》,
华丽的唐诗,
壮丽的宋词……
而在这串精美的珠链上
宋词是极为耀眼夺目的一颗。
宋词里的诗风词韵
苏轼的明月,易安的黄花,银河上的鹊桥,二十四桥的冷月……
这些脍炙人口的词作,已成为中华文化具有代表性的象征;这些千秋传诵的词章,已成为我们民族精神血液的一部分。
宋词,让我们到感受流光溢彩的诗风词韵,
都市生活画卷——《望海潮》
北宋都市繁华出现了许多描写都市风情的诗词。
以柳永的《望海潮》最为有名。
——描写杭州城
承平气象,形容曲尽。

——[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
承平气象,形容曲尽
朗读
注意字音、断句和情感
望海潮 东南形胜
望海潮·东南形胜 【北宋】柳永?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①整体感情要饱满,要有适度夸张,语调铿锵有力。
②上阕 “怒涛”、“霜雪”、“天堑”这类色彩浓烈而有气势的词语,音调急促,有雷霆万钧、不可阻挡之势。要读出这种气势来。
③下阕节奏平和舒缓,要读出心旷神怡之感。
这首词描写的是怎样一座城市?
上片
“承平气象,形容曲尽”体现在何处?
请同学们在第一句中找出能够体现杭州特点的三个词语。

哪句照应“都会” ?

“风”的赏析?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参差十万人家”
柳永咏钱塘词曰“参差十万人家”,此元丰前语也。自高庙车驾自建康幸杭驻跸,几近二百余年,户口蕃息,近百万余家。杭城之外城,南西东北,各数十里,人烟生聚,民物阜蕃,市井坊陌,铺席骈盛,数日经行不尽,各可比外路一州郡,足见杭城繁盛耳。
——[宋]吴自牧《梦粱录》
小结上片
上阕中四句写了三个层次,呈总分之势:
第一句总写杭州的 “形胜”“繁华”;
第二、三句写杭州风景如画的自然景观;
第四句写杭州物阜民丰的人文景观。
时间上由古及今,空间上由远及近。写法上由“烟柳画桥”“参差十万人家”的浮光掠影式的概写,到“市列珠现”“竞豪奢”的细致人微的特写。
层次分明、过渡自然。
上阕中柳永以他如椽画笔为我们描绘出一幅绮丽的城市风情图,有“怒涛卷霜雪”的气势磅礴;“十万人家”的宏阔壮丽;“户盈罗绮”的富丽堂皇。让我们流连忘返,沉浸其中。
柳永带有平民视角的眼界和归属感使他更能恰切地体察到城市的盛名之象,并非仅仅来自煌煌高堂与富豪之家,因为他们毕竟不是这个世界的真正主体,而那些安居乐业的“参差十万人家”才是这个城市的灵魂所在。他们的生活与审美才真正代表着这座城市。
但是,杭州的最美所在不是她的建筑、财富,也不是钱塘江,而是西湖。
她是杭州的一颗明珠,是杭州最令人神往的地方。提到杭州就不能不提西湖,接下来作者就围绕着西湖来作文章了。
柳永又以他清新秀丽的诗句,为我们描绘出一幅充满诗情画意的杭州居民生活画卷。
上阕写钱塘胜景用美丽壮阔来概括,那么下片写人民安居用什么字来概括?

上阕写白天的钱塘,下片写傍晚的西湖,表现了谁之乐?

词中哪个词语生动形象的表现了百姓乐的情态?词中哪些词语生动形象的表现了官员乐的情态?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下片
一幅安居图
一幅宴游图
下片以写人物活动为主,这些人物活动的场景是在怎样一种美丽的景色中展开的?
湖光山水图
下片中“三秋桂子”的西湖美景,“嬉嬉钓叟莲娃”的百姓,“吟赏烟霞”的官员,这里人与景物的完美结合,给我们展现出一幅太平盛世下的百姓安居乐业的祥和图画。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下片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风池夸 。”
这一句 赏析。
照应开头,收束全篇,使诗歌更严谨。
还有另一层意思——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下片
一首干谒词
柳永和孙何是布衣之交。柳永到杭州时,孙何正担任两浙转运使,柳永就前去拜访。但是孙府门禁太严,柳永根本进不了。于是,柳永写了首《望海潮》,托当地名伎楚楚在孙何的宴会上反复歌唱这首词。孙何果真被词曲吸引,当他得知是老朋友柳永创作,就将柳永请过来参加宴会。
从词的作用来看,这首干谒词,铺叙了杭州风景人物的富美。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这两句是祝愿孙何早日升到中央去做官。
虽是对孙何的祝愿,但也归到了对杭州的赞美上,首尾圆合,正是柳永的高明之处。
成功地描绘了杭州这一“ 东南第一州”的太平盛世景象。描写一座城市的自然景观、人文历史,其实不
易。而柳水区区百十来字,就为我们绘制了一幅杭州太平盛世的全景图,将市井的繁荣、人民的富庶、钱塘的壮阔、西湖的明丽,一一展现在人们面前,给人以美的享受。
文学史视野里的柳永
《望海潮》一反柳永惯常的风格,以大开大阖、波澜起伏的笔法,浓墨重彩地铺叙展现了杭州的繁荣、壮丽景象。
因此不仅在当时影响很大,而且被后世广为传诵。
柳永这首词,是他在经历了仕途受挫、外出漫游之后的作品。词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技巧都臻于纯。
无怪后人对其给予了高度评价:
耆卿词,曲处能直,密处能疏,奡(ào)处能平,状难状之境,达难达之情,而出之以自然,自是北宋巨手。
——冯煦《蒿庵词话》
“诗史”价值
当年范缜看到此词曾感慨地说:
“仁宗四十二年太平,缜翰苑十余年,不能以语歌咏,乃于害卿词见之。”

文学史视野里的柳永
在北宋初期的著名词人中,柳永的社会地位最低,但名气很大,他开拓慢词,转变词风,勘称中国词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
柳永一生大力开拓慢词,柳词中慢词占到十之八九,之后苏轼、陆游等人继起,慢词遂行。慢词的成熟,使词获得了增加表现力的物质基础,得以表现更加丰富的感情和社会生活,最终发展成为与“楚之骚、汉之赋、六朝之骄语、唐之诗、元之曲”并架的“一代之文学”。
不仅如此,柳永还以市井生活人词,打破了唐以来词在内容和题材上始终囿于上层社会的享乐及风情的局面,使词返回民间。
“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
“诗当学杜诗,词当学柳词”
柳永生活在北宋经济繁荣的仁宗时期,其时城市兴起。

柳永仕途受挫后,先后多次外出漫游,涤荡了词人久困汴京的郁闷,开阔了词人的眼界。

写了许多脍炙人口的长调,在词的内容上亦增加了对城市风光的描写。
作业布置
以《望海潮》为蓝本
以《望海潮》为蓝本,来描绘现代杭州的气象,你准备从哪几个方面去表现?词中哪些描写可以保留或借鉴,哪些又必须删去?还可以添入哪些当代元素?
随堂检测
试着背一背
《望海潮》词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三句首先点出杭州位置的重要、历史的悠久,揭示出所咏主题。
《望海潮》词中的“________________”写街巷河桥的美丽;“________________”写居民住宅的雅致。
《望海潮》词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词人选取了代表杭州湖山之美的两种典型景物,写出了西湖以至整个杭州最美的特征。
作者生动描绘的一幅国泰民安的游乐图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