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案
课题:《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导学案(10分钟)
学习建议
【学习目标】
通过阅读教材,简述安史之乱和唐朝衰亡的相关史实,说出唐朝灭亡后的局面。
阅读教材,分析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
对比安史之乱前后唐朝的状况,概述安史之乱造成的后果。
【学习重点】
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和影响。
【知识链接】
节度使:唐朝在边境重地设置军镇,长官称节度使,唐玄宗后期,节度使兼管营田、民政成为集政治、经济军事权力于一身的地方最高长官。
【课前预习】
一、安史之乱
背景:①________末年以后,朝政日益腐败,各种社会矛盾日益尖锐,边疆形势日益紧张
爆发:755年② ________借口朝廷出现奸臣,和部将史思明一起发动叛乱
平定:③________年安史之乱被平定
影响:唐朝的国势从此④________,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
二、黄巢起义
背景:唐朝后期,统治腐朽,宦官专权,⑤________的态势越来越严重
原因:人民赋役繁重,生活困苦。连年的灾荒,人民无以为生
概况:起义军在⑥________的率领下,转战南北,并攻入长安,建立政权
影响: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
结果:被⑦________与其他藩镇联合镇压
三、唐朝灭亡
⑧________年,朱温建立了后梁政权,唐朝从此灭亡
四、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
五代:北方黄河流域先后出现⑨________、后唐、后晋、后汉、⑩________五个政权
十国:南方地区出现吴、南唐、吴越、前蜀、楚、闽。南汉。南平九个政权,再加上割据太原的 ?________
实质:五代十国是唐朝末年以来的?________局面的延续
影响:北方政权更迭,战事不断,政局动荡不安。南方地区由于受战乱较小,政局相对稳定,经济在原有的基础上也有一定发展
趋势:?________始终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
为提前做好本课的预习,请阅读教材,完成课前预习内容。
评测练习题(10分钟)
练习建议
一、选择题
1.“渔阳颦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紧急的战报打破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歌舞生平。促使唐朝形式急转直下的是( )
A. 黄巾起义 B. 玄武门之变 C. 陈桥兵变 D. 安史之乱
2.“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这是唐玄宗后期统治的写照。安史之乱爆发的主要原因( )
A. 地方军事势力过于强大 B. 内地兵力空虚,有机可乘C. 安禄山受宠,野心膨胀 D. 开元末年朝政日趋腐败
3.天宝元年(742年),边军达到四十九万人,占全国总兵数百分之八十五以上。各地的节度使日益集军权、行政权和财权于一身,势力膨胀,与中央政权矛盾日深。材料说明安史之乱的爆发是由于( )
A. 唐玄宗追求享乐任人唯亲 B. 安禄山担负重任势力强大C. 李林甫、杨国忠祸乱朝政 D. 中央与地方力量对比失衡
4.关于下表,填写正确的是( )
A. 安史之乱??贞观之治 B. 贞观之治??安史之乱C. 黄巢起义??安史之乱 D. 安史之乱??黄巢起义
5.杜甫在《无家别》中写道:“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存者无消息,死者为尘泥。……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这首诗主要反映了( )
A. 五代十国的更迭 B. 安史之乱的影响C. 宦官专权的严重 D. 黄巢起义的破坏
二、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玄宗宠幸杨贵妃,从此荒废朝政。他重用宦官高力士,又把朝政交给口蜜腹剑的李林甫,还提拔杨贵妃的堂兄杨国忠担任宰相。这些人把持军政大权,营私舞弊,排斥贤能之人,致使朝政黑暗腐败。
材料二: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馀家,世乱各东西。……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
——杜甫《无家别》
材料三:武夫悍将……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财赋,以布列天下。
——《新唐书》
(1)材料一写出了“安史之乱”的原因,请加以概括。
(2)除了材料一所述原因外,“安史之乱”的爆发还有哪些原因?
(3)根据材料二,指出“安史之乱”有何历史影响?
(4) 根据材料三指出,安史之乱后, 唐朝出现了什么局面?
认真读题,根据所学知识,勾画出关键词,认真作答,巩固学习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