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区域经济联系 课件(共5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4区域经济联系 课件(共5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0-03-26 06:40: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85张PPT)
1、4 区域经济联系
当代世界经济的两大发展趋势:
区域经济一体化、经济全球化
地理上相邻的国家或地区,为了维护共同的经济利益,加强经济联系与合作,彼此通过契约和协定,在区域内逐步消除成员国之间的贸易与非贸易壁垒,协调成员国的社会经济政策,进而形成跨越国界的商品、资本、劳务、技术等自由流通的统一经济区域。
1、区域经济一体化
亚太经合组织
美加自由贸易协定
2、经济全球化
主要指生产内、贸易、投资、金融、管理等经济行为在全球范围内的大规模活动,包括生产资料、信息、资金、人力资源等生产要素的全球性配置与重组。
全球化生产
跨国公司
中国 昆明
川藏铁路
区域经济联系的形式:
一、 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合作(重要形式)
二、资源跨区域调配
三、 产业转移
1 对口帮扶成效明显
2 合作项目不断增多
3 科技、信息和人才联系日益密切
4 在合作中相互发展,实现“双赢”
国运盛,国威壮,资源跨区域调配忙。
看西气东输,巨龙蜿蜒;
高峡平湖,碧波荡漾;
千秋伟业,燕赵牧马饮长江;
西电东送,煤炭变电空中飞翔。
二、资源跨区域调配
1 原因:
1 我国能源与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
2 资源短缺现象制约了经济社会发展
2 主要工程:
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
3 意义:
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缩小东西差距、南北差距,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资源跨区域调配类问题的分析思路:
第一步:探究调配的背景原因,即为什么调?
第二步:论证调配的可行性,即能不能调?
第三部:设计调配的方案,即如何调?
第四步:分析调配的意义,即有什么影响?
我国水资源地域分布的不平衡性
中国水资源的特点
数量上:“总量多,人均少”
空间分布上:“南方多、北方少,东部多、西部少”
时间分配上:“夏秋两季多,冬春两季少,各年之间变率大”
人口(占全国%) 耕地(%) 水资源总量比重(%) 人均水资源占有量
北方 44.4% 59.2% 14.7% 747立方米
南方 50.6% 35.2% 80.4% 3480立方米
为什么说长江在地理条件上有利于兴建引水到北方的跨流域调水工程?
1、长江流域属我国的丰水区;
3、长江上游靠近西北干旱地区,中下游与最缺水的华北平原相邻.
2、长江年径流稳定,年内径流的季节分布也较北方各河流相对均衡;
东线工程
中线工程
西线工程
1、连接了哪几条大河?形成了怎样的总体布局?
2、请说出东线、中线、西线工程的具体线路.
3、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有什么重要意义?
返回
东线工程
从长江下游扬州引水,利用京杭大运河提水北送,并连接洪泽湖、骆马湖、南四湖、东平湖。出东平湖后分两路输水:一路向北,经隧洞穿越黄河至天津;一路向东,通过胶东地区输水干线经济南到烟台、威海。
中线工程
从加坝扩容后的丹江口水库引水,沿唐白河流域西侧过长江流域与淮河流域的分水岭后,经黄淮海平原西部边缘,在郑州以西穿过黄河,沿京广铁路西侧继续北上,可基本自流到北京、天津。
返回
西线工程
在长江上游通天河、支流雅砻江和大渡河上游筑坝建库,开凿穿过长江与黄河的分水岭巴颜喀拉山的输水隧洞,调长江水入黄河上游。
返回
1、经济效益:因水量增加,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水要求提供基本保障。
1、积极意义:
  将有效缓解调入区水资源紧缺的状况,改善城乡居民的生活用水和地区的生态环境,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2、社会效益: 改善供水区投资环境,吸引国内外资金。缓解城乡争水、工农业争水、地区的矛盾,有利于社会稳定。
3、生态效益: 有利于回补地下水,可有效遏制因缺水造成的生态环境恶化,保护湿地和生物多样性。
2.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
(1)长江径流减少,会引起海水上溯,河口地区盐度升高,影响长江下游水质。
(2)径流量减少会引起长江泥沙淤积加重,使航道淤塞。
(3)东线工程范围内地势低洼.地下水位较高,天然排水条件较差,调水后土壤容易发生盐碱化。
(4)东线工程位于长江下游,沿江工业区众多,输水沿线有油田、煤矿及工业发达的城镇,大量的污水排放会降低水质。
南水北调
扬州
烟台


丹江口


雅砻江

线路 输出地 输入地 经过省区
东线 ______ 天津、______、威海 ______、鲁、______、津
中线 ______水库 北京、天津 _____、豫、____、京、津
西线 通天河、________、大渡河 黄河上游 藏、______、青
黄河
向北、东


京、津
地形
京杭大运河
丹江口
调水路线 东线 中线 西线
调水原因 水资源 多 少、 多 少,
北方生产、生活耗水量大
可调水量
源地水质
地形、地势对调水线路的影响 黄河以南需动力提水、过 后顺地势 。 虽地形较复杂,但地势 高 低,水可自行流 . 复杂,
工程巨大
现有可用的
配套设施 好,有 及沿线湖泊可利用 较好,有 水库可利用 差
例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00年10月,国务院召开南水北调工程座谈会。当时的国务院总理在听取了有关部门的汇报和专家意见后,提出了“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的原则,强调南水北调工程的规划和实施要建立在节水治污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上。
(1)分析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的原因:①自然原因: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人为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2)解决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最根本的措施是________,但必须坚持的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华北地区径流
量季节、年际变化大;雨季较短,降水量较少,河流径流量少
工农业发展较快,人口增加快,污染浪费严重,水资源综
合利用率低
南水北调
强化节水意识,在节水的前提下调水(先节水后调水,
先治污后调水)
2004年8月3日技术工人在焊接
西气东输一线工程管道上的最后一道焊口
(二)西气东输
中国天然气分布
1、西气东输的主体工程起止点在哪里?途中经过哪些省级行政单位?
2、西气东输工程的建设,有什么重要意义?
总的格局:西多东少、北多南少。
西气东输的意义
第28页“阅读”材料:西气东输工程将有效地治理大气污染
改善上海市能源结构,减轻了燃煤污染,缓解铁路运力的紧张。

第28、29页“探究活动”

西气东输对甘肃的有利影响:
1、促使与天然气有关产业的发展
2、改善农村能源结构,减少对植被的破坏,保护生态环境
3、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带动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西气东输对甘肃的不利影响:
(见材料)
(三)西电东送
1、我国水力资源主
要分布在哪里?
西南(60%多)
中南
西北(黄河上游)
北线:黄河上游水电站;山西、陕西、内蒙古西部的火电送至京津唐工业基地
中线:长江三峡送往华东地区
(主要水电站有二滩、葛洲坝、三峡)
南线:西南水电(澜沧江、红水河)及云贵两省坑口火电送至广东

2 、说出西电东输的北线、中线、南线工程线路
3 、西电东送工程的实施有何意义?
东 部 地 区
西 部 地 区
西电东送的意义

例.读“西电东送”示意图和材料,
完成下列问题
新华社记者报道,目前,我国已
基本形成西电东送的三条通道。北路
通道送电能力达250万千瓦;中路通
道现在送电能力达120万千瓦,2005
年后,将逐年增加至300万千瓦以上;
南路通道送电能力达300万千瓦。我
国东部地区缺电情况得到明显缓解。
(1)三条送电线路的终点都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其正确的选项是
A.京津唐、沪宁杭、珠江三角洲
B.辽中南、京津唐、长江三角洲
C.京津唐、辽中南、沪宁杭
D.辽中南、长江三角洲、
珠江三角洲
(2)目前北路送电线路输送的主
要是火电,它是将煤炭资源转化
成电能输出,这种能量输送方式
与过去传统的输送方式相比,对
京津唐地区的经济和环境有哪些
有利之处?
首先是减轻了铁路运输的压
力;其次是京津唐地区燃煤大大
减少,减轻空气污染,降低酸雨
危害。
A
ks5u精品课件
(3)中路送电线路主要输送水电。该能源供应地的电力开发对长江上游地区经济发展有哪些有利之处?



为水电站修建的水库,
使长江上游河道水量增加,
通航能力增强,促进了水
运发展;水库可养殖水产,
增加经济收入,发展旅游
业;建设水电站又可提供
较多的就业机会,促进当
地运输业、建筑业及钢铁、
建筑材料等工业的发展。
(将能源优势转化为经济
优势,使之成为当地的一
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ks5u精品课件
(4)南路送电线路输送的主要是红水河的水电。红水河(珠江支流)的长度只有几百千
米,为什么水能却很丰
富?




红水河地处亚热带
湿润地区,流域内降水
十分丰富,河水流量大;
红水河又位于我国地势
第二、三级阶梯交界处,
落差很大,同时进行梯
级开发,因此水能丰富。
(四)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有利影响是主要,不利影响是次要的
取水口水文环境影响。沿线生态环境影响。
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水要求提供基本保障,有利于回补地下水,可有效遏制因缺水造成的生态环境恶化,保护湿地和生物多样性。北方灌区土壤次生盐碱化。
改善能源结构有利于大气环境保护
沿线生态环境影响。将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
调出地 调入地区
南水北调
西气东输、西电东送
案例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工业结构的调整
(1)“二战”后,日本为促使经济的复苏,大力发展纺织、食品等轻工业,依靠廉价劳动力大力发展了一些劳动密集型工业。
(2)自1955-1969年,建立了以钢铁、机械、石油化工等重化工为主的工业结构,因重化工工业对原料、燃料消耗量大,而日本国内矿产资源缺乏,因此,需大量进口原料和燃料。
(3)20世纪80年代初,日本提出“技术立国”的基本国策,日本发展微电子、新能源、生物工程、宇航、新材料、人工智能等产业。
三、产业转移
1.产业转移作用:
(1)对区际 与区际 的一种替代
(2)促进劳动力、 、 、在区域间的流动
2.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原材料价格、工资与 水平、 费用等方面的区域差异,会导致产业向 地区转移。
要素流动
商品贸易
技术
资本
地价
公用事业
低成本
我国产业转移的方式
向内陆迁移
台湾产业向 迁移
广东边远地区的 效应
沿海企业
大陆
产业集群
原因、目的、影响
(1)迁移的原因:沿海地价、劳动力、环保等成本上升,企业需要
寻求廉价资源,降低生产成本,开拓市场。
(2)迁移的影响:
内地: ①促进内地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
②不可避免地对内地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沿海: ③腾笼换鸟,利于沿海地区产业升级
④如果迁移的是污染企业,利于缓解当地环境污染
1、沿海企业向内地的迁移
2、台湾产业向大陆转移
(1)转移的原因:①大陆经济的发展,投资环境的改善
②大陆有廉价的劳动力
③大陆有众多的发展机会
④大陆有广阔的市场空间
(2)对大陆意义:①加速大陆劳动密集型产业和高技术产业发展,
②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案例:台湾著名电脑:明基、acer、富士康等
读图,想一想,广东边远地区为什么具备显著的产业集群效应?这种产业集群效应对当地的发展有何积极或消极影响?
广东部分地区工业转移

珠三角发



人口稠密
交通拥挤
资本过剩
污染严重
资源不足
















资本
技术
劳动力

广







劳动力价格低
房租地价低
工业原料丰富
基础设施建设加快
流通和投资环境改善
影响:①加速广东边远地区经济发展,缩小与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经济差距。②可能给广东边远地区带来环境污染
3、广东边远地区地产业集群效应
高利润
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
寻找新的出路
产业转移
产业转移的原因
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发展中国家或地区
发达国家
接受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可以加快本国或地区的经济结构调整,缩短产业升级的时间,从而加快工业化进程
导致原主导产业向国外转移,可使国内的生产要素集中到新的主导产业,为产业结构顺利调整创造条件
因环境污染加剧,环境质量下降;
经济对自然资源大量消耗
劳动力从第一产业移向第二产业;
国民经济收入提高
因环境污染减少,环境质量提高;
经济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减少
劳动力从第二产业移向第三产业
国民经济收入提高(增幅高于产业移入地区)
主要分布 对经济影响 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对人文环境的
影响
产业移入地
产业移出地

工业生产规模小
破坏不大
工业规模迅速扩大
“三废”污染严重,
人地关系趋于紧张
不利影响趋于减少
产业结构优化调整
不利环境影响逐渐减少
由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向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转变,
从大量消耗原材料和能源的类型向知识、技术、服务类型过渡。
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劳动资源密集型工业
促进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同时产生环境污染
(五)产业转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项 目 特 点 对环境影响
产业发展阶段 低级阶段
重化工业阶段
高科技发展阶段
区域产业
发展过程
产业地域分布
读下图我国产业转移路线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有关我国产业转移线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海外产业转移,最初多集中在珠江三角洲
B.随着长三角经济圈和环渤海经济圈的兴起,一些技术含量高的制造业开始向这些地方转移
C.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和资源性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D.沿海产业向资源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方向发展
2、产业转移给西部地区带来的影响是(????)
A.可能带来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B.外来企业的竞争,不利于本地经济的发展
C.出现劳动力过剩现象
D.会使西部地区的能源更加紧张
3、在产业转移中,受廉价劳动力吸引的是(????)
A.“光谷”的企业在江西建电子组装厂
B.我国上海的纺织企业在新疆建棉纺厂
C.武汉的钢铁企业在北部湾沿海建炼铁厂
D.长春的汽车企业在德国建齿轮厂
D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