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秋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同步测试题:第四章第8节 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文档属性

名称 2019秋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同步测试题:第四章第8节 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28.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3-26 17:05: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8节 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学生用书A50]

1.下列过程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D )
A.水结成冰 B.石蜡熔化
C.酒精挥发 D.木炭燃烧
2.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 A )
A.有新物质生成
B.发光发热
C.有气体生成
D.有沉淀生成
3.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下列古诗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
A.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B.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C.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
D.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4.下列对自然资源利用的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C )

A.铝土矿炼铝      B.液化气燃烧

C.木材质桌椅      D.海水提取镁
5.当你在复印店复印材料时,经常能闻到一股特殊的气味,这种气味是臭氧的气味,氧气在放电条件下可以转化为臭氧。下列与此相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该变化是物理变化
B.该变化是化学变化
C.臭氧与氧气物理性质完全相同
D.臭氧与氧气化学性质完全相同
6.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做法,一定含有化学变化的是( B )
A.用胶带粘合破损书画
B.用白醋泡制软皮鸡蛋
C.用钢丝球擦除灶具污渍
D.用汽油清洗衣服油污
7.现代社会的生产和生活要消耗大量能量,下列活动中,通过化学反应提供能量的是( A )

A.发射航天飞机 B.水车汲水灌溉

C.太阳能供热 D.风力发电
8.下列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C )
A.发光发热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B.水能凝固成冰属于化学性质
C.12mL蒸馏水和20mL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32mL,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空隙
D.食盐溶于水变成了食盐水,属于化学变化
9.央视3·15晚会曝光黄金行业乱象,所谓的千足金,很多都没达标,而是添加了另一种元素,叫做“铱”。铱在化学元素周期表当中与黄金接近,它的密度与黄金非常相似,但它的价格只是黄金的五到十分之一。有的厂家就把铱掺杂到黄金当中,做成首饰来卖给消费者,铱是银白色金属,硬而脆,密度22.42g/cm3,熔点2410±40℃,沸点4130℃,化学性质很稳定,是最耐腐蚀的金属,对酸的化学稳定性极高。
以上叙述中体现铱的物理性质的是__铱是银白色金属,硬而脆,密度22.42g/cm3,熔点2410±40℃,沸点4130℃__;体现铱的化学性质的是__最耐腐蚀的金属,对酸的化学稳定性极高__。

10.科学上把“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下面对化学变化中“新物质”的解释,正确的是( D )
A.“新物质”就是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
B.“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颜色、状态等方面有所不同的物质
C.“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形状方面有所不同的物质
D.“新物质”就是在组成或结构上与变化前的物质不同的物质
11.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下列因果关系不成立的是( B )
A.洗洁精可溶解油污,用于去除油污
B.铁能与氧气反应,用于制造机械
C.钨的熔点高且能导电,用于制作白炽灯灯丝
D.镁粉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用于制作照明弹
12.蜡烛燃烧时会发光发热,并产生二氧化碳,同时有一部分石蜡受热熔化。关于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B )
①蜡烛燃烧是化学变化,石蜡熔化是物理变化
②只要是发光发热的变化,都属于化学变化
③化学变化过程中往往伴随着物理变化
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之间没有本质区别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3.探究物质变化的基本方法是根据物质变化中所获取的信息对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推测。已知蜡烛是由石蜡制成的,请你在课外点燃一支蜡烛,从一支燃着的蜡烛可以观察到很多变化。仔细观察蜡烛的燃烧,回答下列问题:
(1)在蜡烛燃烧的过程中,蜡烛的顶端__熔化__成液态;熔化的蜡烛油在下淌的过程中又__凝固__起来,以上变化属于__物理__变化。
(2)原来白色的烛芯在火焰中变成__黑__色,这是__化学__变化。
(3)烛焰从内向外可分为焰心、内焰、外焰三部分。把一根火柴梗放在烛芯附近的火焰中,1~2s后取出,发现处于外焰的部分__最先__(选填“最先”或“最后”)碳化,说明外焰温度__最高__(选填“最高”或“最低”)。
(4)根据以上实验,你能概括出蜡烛(石蜡)的主要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吗?(至少各写一条)物理性质:__常温下呈固态__;化学性质:__能在空气中燃烧__。
14.如表是某地区市场上销售的一种“加碘食盐”包装袋上的部分文字说明。请根据此表,结合目前所学的科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配料 精制海盐、碘酸钾
含碘量 20~40mg/kg
卫生许可证 ××卫碘字(2005)第001号
分装日期 见封底
储藏方法 密封、避光、防潮
食用方法 烹调时,待食品熟后加入碘盐

(1)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加碘食盐通常的颜色和状态分别为__白色、固体__,这是它的__物理__(选填“物理”或“化学”)性质。
(2)由食用方法和贮藏指南可以推测加碘食盐在受热时__易__(选填“易”或“不易”)分解,这是它的__化学__(选填“物理”或“化学”)性质。

15.许多物质燃烧都伴随发光放热的现象,王刚同学认为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王刚和小组的同学对此展开了探究。
【知识回顾】化学变化的本质是__有新的物质生成__。
【提出问题】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都是化学变化吗?
【猜想与假设】猜想1:都是化学变化;
猜想2:不一定都是化学变化。
【实验与分析】同学们设计了下列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
(1)将干冷的烧杯罩在蜡烛燃烧火焰上,观察到:烧杯内壁出现__水珠__;手摸烧杯壁有__发热__感觉;蜡烛火焰逐渐__变小至熄灭__。
(2)将烧杯迅速倒置,向其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分析:蜡烛燃烧产生的新物质是二氧化碳,蜡烛燃烧为__化学__(选填“化学”或“物理”)变化。(注: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观察白炽灯(灯丝为钨丝):

通电前 通电中 通电后
灯丝为银白色固体 发出白光,手摸灯泡有发烫感觉 灯丝为银白色固体

分析:通电前后,钨丝本身没有发生变化,灯泡通电发光、放热属于物理变化。
【实验结论】猜想__2__(选填“1”或“2”)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