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1节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1) [学生用书B30]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只有动物才能对环境的刺激作出反应
B.植物不能运动,所以对环境的刺激不能作出反应
C.动物和植物都能对环境的刺激作出反应
D.以上说法都具有片面性
2.下列生物活动中,与植物感应性现象无关的是( C )
A.含羞草受到触动时幼叶下垂
B.倒伏的韭菜自然挺立起来
C.浸在水中的大豆种子逐渐胀大
D.松树的根在水丰富一侧部分较多
3.大树的根为什么总深扎于大地,向下生长?善于思考的小牛、小马、小熊、小鹿等同学分别做了如下猜想,你认为不合理的是( C )
A.小牛认为与地球的引力有关
B.小马认为土壤里面有树木生长所需的肥料
C.小熊认为地底下害虫很少,安全
D.小鹿认为土壤里面有大树生长所需要的水
4.当雨水滴在含羞草的小叶上时,小叶会逐渐合拢,我们把植物感受刺激并发生反应的特性称为植物的感应性。在如图所示的各种现象中,与植物感应性不同的是( A )
5.当我们走进大自然时,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有些植物能捕捉昆虫作为自己的养料。当昆虫受香气等因素的诱导进入陷阱时,进口会自动合上,使昆虫无处逃生,变成植物的营养餐。
(1)下列因素中不能影响该植物的是( C )
A.肥料 B.重力
C.香气 D.碰触
(2)所述现象说明该植物具有( D )
A.向地性 B. 向光性
C.向化性 D.感性运动
6.向性运动和感性运动是植物感应性的两种表现形式。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向性运动的是( B )
A.水稻茎的背地生长
B.菊花在日照变短时开放
C.葡萄茎缠绕竹竿向上生长
D.向日葵转向太阳一侧
7.小明想探究根的“向化性”,他取干燥的土壤、固体肥料等设计了如下甲、乙、丙三种实验装置,其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C )
图3-1-1
A.只有甲 B.只有乙
C.只有丙 D.甲和丙均可以
8.春天,小明同学将活的幼嫩枝条切成段,悬于潮湿的空气中,几天后会出现如图所示的现象:
图3-1-2
(1)造成芽向上生长,根向地生长的因素是__重力__。
(2)该实验现象体现了植物的向性运动。下列植物感应性中,不属于向性运动的是__①__。
①含羞草受到触碰,小叶会合拢
②根向着水充足的地方生长
③根向着肥料较多的地方生长
9.某些资料中有“向日葵的花盘总是朝向太阳”的表述,向日葵的花盘真的始终朝向太阳吗?小科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究:①在一块向日葵田里,随机挑选2组处于不同花蕾时期的向日葵,每组20株;②定时记录每株向日葵花盘的朝向及太阳的位置,统计结果如图所示。
图3-1-3
(1)该实验选择多株向日葵作为研究对象的原因是__避免偶然性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__。
(2)选择两组向日葵做实验,是因为小科猜测:向日葵的花盘朝向太阳,除了与太阳光有关外,还可能与向日葵的__花蕾时期__有关。
(3)该实验的结论为__向日葵的花盘并不是始终朝向太阳的__。
10.小妍欲研究环境因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在墙壁上固定一个装置,装置内的幼苗种植在以铁丝固定的湿棉花上,并在地上放置光源照射此幼苗。经过一段时间后,幼苗会朝着固定的方向生长,如图所示。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D )
图3-1-4
A.此实验说明茎只具有背地效应
B.此实验说明茎只具有向光效应
C.此实验说明茎背地效应大于向光效应
D.此实验说明茎向光效应大于背地效应
11.如图所示是小科研究“环境因素对植物感应性生长的影响”的实验,一周后,暗箱中植株的生长情况最有可能是( C )
图3-1-5
A B C D
12.某同学设计的实验装置及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分析最合理的是( C )
图3-1-6
A.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幼苗生长是否需要水
B.该同学应观察并记录幼苗根的总数量
C.该实验中起对照作用的变量是幼苗左右两侧土壤含水量不同
D.该实验证明了根的生长具有向地性
13.科学兴趣小组了解到植物的茎具有背离地面向上生长的特性。査阅资料发现,玉米幼苗能在黑暗中生长较长时间,是一种比较好的实验材料。于是他们利用玉米幼苗、大纸板箱等器材进行实验,以验证玉米的茎具有背地生长的特性。请你按照表中实验方案的设计要求,完成相应的实验操作步骤。
步骤 实验操作 实验方案设计要求
步骤一 选择10盆长势良好且大小相近的玉米幼苗,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分别标为A组和B组 选择合适的实验材料
步骤二 __将一组玉米幼苗竖放,另一组玉米幼苗横放__ 设置对照实验
步骤三 __用大纸板箱罩住两组玉米幼苗,放在适宜环境中培养__ 排除影响实验结果的其他因素的干扰
步骤四 几天后,观察__两组玉米幼苗茎生长的方向__,并做好记录 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
步骤五 比较A、B两组的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获取事实和证据并得出结论
14.某校科学探究小组探究植物生长与音乐的关系。取4株长势相同的水仙花,置于室外采光相同、温度相同、土壤肥力相同处,于相同时间浇相同的水(成分相同、体积相同)。对其中3株分别在其旁边播放古典音乐、乡村音乐、摇滚乐,对另外一株不播放音乐并置于一安静的环境中(声音保持在30dB以下),20天后观察4株水仙花的生长情况。各株水仙花的长势情况如表:
编号 花 茎 叶
①古典音乐 洁白肥大 碧绿、粗壮 茂盛、生机勃勃
②乡村音乐 正常生长 绿色,虽较细但很健康 长势较好
③摇滚乐 很小且少 向一边倾斜,扭曲 枯黄、萎蔫
④不放音乐 正常生长 绿色、细、有倒伏 长势较好
(1)在编号③这一组发现植株会向一边倾斜,则植株是向__背向声源__(选填“朝向声源”或“背向声源”)一边倾斜。
(2)其中是对照组的是__④__(填编号)。
(3)你的结论是__音乐对植物生长有影响,且古典音乐对植物生长有利,乡村音乐对植物生长影响不大,摇滚乐对植物生长不利__。
第1节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2) [学生用书A32]
1.某一科学工作者准备从菜豆植株中提取生长素,最理想的部位是( C )
A.幼叶 B.幼根
C.芽尖 D.幼嫩种子
2.在植物体内,合成生长素最活跃的部位是( C )
A.营养组织 B.保护组织
C.分生组织 D.机械组织
3.如图可以直接得出的结论是( A )
图3-1-7
A.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生长
B.单侧光照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
C.生长素能由顶端向下端运输
D.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芽鞘尖端
4.为了使从南方运到内地的生香蕉尽快成熟以便及早上市,可选用的措施是( C )
A.将其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
B.放在塑料薄膜袋中
C.与成熟的苹果共同存放
D.放入冷库中低温保存
【解析】 成熟的苹果会产生较多的乙烯,而乙烯能促进植物的成熟。
5.在农业上可以利用生长素除去杂草,原因是( C )
A.生长素能分泌杀死杂草的毒素
B.低浓度的生长素可以抑制杂草的生长
C.高浓度的生长素可以导致杂草的死亡
D.任何浓度下的生长素都会导致杂草的死亡
【解析】 生长素的特点为低浓度可以促进植物生长,而高浓度则会抑制植物生长,甚至会导致植物死亡。
6.变黄的杨树叶能够从树枝上脱落下来,这说明( D )
A.杨树的生活需要营养物质
B.杨树能够生长繁殖
C.杨树能够进行呼吸
D.杨树能够适应环境
7.某同学探究植物的向光性时,通过改变放置在胚芽鞘切面一侧的琼脂块中的生长素浓度,判断胚芽鞘弯曲生长的角度,得到的结果如表。表格数据说明( A )
琼脂中生长素浓度(mg/L) 0 0.05 0.10 0.15 0.20 0.25 0.30 0.35
胚芽鞘弯曲角度(°) 0 2.85 5.76 9.24 13.01 13.02 9.72 5.13
A.促进胚芽鞘生长的最适生长素浓度在0.25mg/L左右
B.胚芽鞘弯曲的程度只与生长素有关,与其他激素无关
C.琼脂块中生长素浓度为0.35mg/L时,胚芽鞘生长受抑制
D.胚芽鞘的弯曲是由于生长素促进了一侧细胞的纵向伸长
8.为证明“胚芽弯曲是尖端下部生长不均匀引起的”,小敏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在胚芽尖端下部标上等距横线,用单侧光照射。随着实验的进行会发现横线左侧间隔__小于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横线右侧间隔,说明猜想成立。
图3-1-8
9.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探究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促进植物扦插枝条生根的影响。实验材料为等量生长状况相同的杨树枝条,分别插入到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和清水中培养,实验分四次并在同一实验室内完成。每次实验直到枝条不再生根为止。计算每根枝条生根的平均数量,结果如表所示。请分析回答:
生长素浓度 根数量 实验日期 2×10-1 g/L 2×10-2 g/L 2×10-3 g/L 2× 10-4 g/L 2×10-5 g/L 清水
5月26日 0 0 0 1 6 0
5月31日 0 0 0 2 11 0
6月5日 0 1 1 5 13 1
6月10日 0 2 5 6 16 1
(1)实验中设置清水组的目的是__起对照作用__。
(2)表中数据显示,用浓度为__2×10-5g/L__的生长素处理后,枝条生根最多。
(3)分析可知,生长素浓度过高时__不利于__(选填“有利于”或“不利于”)枝条生根。
(4)有同学分析表中数据后,得出一个结论:生长素浓度越低,促进生根的作用越明显。你认为这个结论正确吗?__不正确__,理由是__还没有用更低浓度的生长素进行实验__。
10.中国科学院的植物生理学家研究了各种果实生长发育等过程中的激素变化,如图所示,下列相关的描述中合理的是( D )
图3-1-9
A.在果实的细胞伸长期,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浓度较高
B.在果实生长发育的不同时期,生长素都起主导作用
C.在果实成熟时,果实中含量升高的激素只有乙烯
D.在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多种植物激素共同协调起作用
11.如图是研究植物向性运动的实验示意图,实验结果不能说明的是( D )
图3-1-10
A.根具有向地性,茎具有负向地性
B.生长素对植物的作用具有二重性
C.根和茎的向性运动都是一种对环境的适应
D.产生生长素的部位是根尖和茎尖
12.达尔文利用燕麦胚芽鞘所做的实验如图所示,该实验研究的目的是探究( B )
图3-1-11
A.生长素是否会受到强光的破坏
B.胚芽鞘能否表现向光性,是否取决于尖端存在
C.胚芽鞘背光的一侧促进生长的物质含量是否较多
D.胚芽鞘尖端对光线是否敏感,照光后是否会引起胚芽鞘向光弯曲
13.将培养在琼脂培养基上的蚕豆幼苗分别放入四个暗箱中一段时间,如图所示,其中第②号和第④号暗箱分别在顶部和右侧开孔,使光线能射入。
图3-1-12
(1)选择__③④__两个装置进行实验,可以了解蚕豆茎的生长与光的关系。
(2)选择__①③__两个装置进行实验,可以了解蚕豆茎和根的生长与重力的关系。
(3)若将④装置放在匀速旋转器上,幼苗生长情况是__向开孔处弯曲生长__。若将④装置暗箱不动,琼脂培养基放在匀速旋转器上,幼苗生长情况是__直立向上生长__。
14.在实验条件受限制的情况下,创造性地设计实验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一株幼苗上下倒置,它的根会重新定向而向下生长,茎会弯曲向上生长。根、茎的重新定向可能与重力有关。如何找到证据来支持这一假说呢?19世纪的科学家难以找到无重力的实验环境。英国植物学家奈特把几株蚕豆幼苗沿不同方向绑在木板上,木板以每分钟150转的速度旋转,制造了一个方向由中心向外的“人造重力”,抵消地球重力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创造性的实验设计为后人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证据。奈特实验从开始到结束,旋转木板上的幼苗状况变化如图所示。请你描述奈特实验的现象,并根据所学的科学知识作出合理解释。
图3-1-13
【答案】 现象:蚕豆幼苗的根向着旋转木板由于转动产生的“人造重力”方向生长,蚕豆幼苗的茎背着旋转木板由于转动产生的“人造重力”方向生长。
解释:由于木板旋转产生的“人造重力”,蚕豆幼苗的根和茎上的生长素分布不均,导致根与茎弯曲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