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0课 校园真热闹 苏少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0课 校园真热闹 苏少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少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0-03-26 10:22: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0课 校园真热闹
教材分析
本课的教学内容和儿童在校园里丰富多彩的活动紧密相关,绘画的基本素材都来源于儿童平时的校园活动,画面的表达方式也是儿童们熟悉的。因此,让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和回忆来获得强烈的感受是表现本课的基础。继而通过美术表达,让儿童更加热爱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本课通过谈话、模拟游戏、欣赏、启发等形式,层层推进,降低了学习难度,使其具有一定的实践性和趣味性。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观察人物动态还停留在比较粗浅的层面,不够细致,无法深入,所以让他们画出校园里热闹的场面,难度比较大。这需要教师引导学生从直观形象入手,从他们活动时的肢体语言入手,使他们“有形可抓”。有的学生如果表现动态时画得较夸张和变形,教师要及时进行支持和鼓励,因为这些正是低年级儿童最可贵的特征。教师还要引导学生用饱满的构图使画面显得热闹非凡,用明快的色彩烘托出热闹的气氛等。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引导学生对热闹的校园生活进行多角度的观察和详细回忆,能够画出校园热闹的活动场面。
技能目标:指导学生大胆想象,画出人物的活动动态,大胆构图和用色,表现校园热闹的氛围,培养儿童的画面组织能力和表现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绘画和表达的兴趣,激发学生热爱校园生活的感情。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运用夸张的造型、鲜艳的色彩和具有视觉冲击的构图以及多个人物表现校园的活动氛围。
教学难点:单个人物动态的夸张表现,多个人物不同的动态,画面的气氛渲染。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拍摄校园学生活动时的视频、PPT课件。
学生准备:观察校园里各种活动场面,积极参与活动,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阶段,视频激趣。
播放校园里学生学习、活动的视频(读书、唱歌、运动会、文艺联欢、艺术节、课间活动)。
小朋友,当我们再次看到这些场景,会觉得我们的校园真热闹。(点题:“我们的校园真热闹”)。
二、发展阶段,深入探究。
(一)学生回忆印象深刻的活动,并演示动作,其它学生观察人物动态、表情,教师及时引导。
《老鹰捉小鸡》老鹰左右移动突破鸡妈妈的防线,去捉小鸡,鸡妈妈手臂伸开挡住老鹰去路,小鸡一个拉着前一个的衣服,随着鸡妈妈左右动起来。
《跳绳》、《踢毽子》……(教师及时引导学生观察人物上身、胳膊、腿的动作)。
(二)学生尝试画喜欢的游戏人物动态。
请几位同学上台绘画。
(三)教师示范。
1、教师在学生作业上直接进行修改;
2、教师示范添画侧面跑的人物。(启发学生理解要表现热闹的校园,画一个人物太少,多画几个人物,画人物正面、侧面、背面、前后关系)
(四)欣赏同龄小朋友的作品。
1、你喜欢哪幅作品?他们在干什么?你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来?(小组讨论)
2、访问艺术家,看看古人是怎样表现热闹的场面。
三、实践阶段,热情创作。
1、师:如果让你来画热闹的校园,你打算画什么活动?(学生小组讨论一下)
小结:构图饱满、人物动态丰富多样、色彩明快。
2、作业要求。
画你喜欢的校园活动,争取画出热闹的气氛来。
四、评析阶段,体验成功。
1、自评
介绍自己的作品,说说创意和构思。
2、互评
说你喜欢的作品,喜欢它们什么地方?
3、师评
对有个性的作品进行表扬,从画面的构思、动态的描绘、色彩的处理等方面进行评述。
五、课堂总结,拓展延伸。
小朋友,校园的活动是丰富多彩的,以后我们校园有活动时,请小朋友做个有心人,再次认真观察热闹的场面,你会发现更多有趣的画面。
六、教学反思
一年级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他们对于校园生活有着丰富的体验,对课后的活动兴趣浓厚。在课堂上,要突出“热闹”两个字难度比较大,因此,引导学生从观看视频和学生的动态,表情的模仿,使他们“有形可抓”。教师及时引导鼓励,从而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大胆联想,使学生在玩中感受美、发现美、创造美。